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后面有没有后悔-趣历史网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后面有没有后悔-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76 更新时间:2023/12/29 22:01:19

还不知道:曹操当年为什么要杀了华佗?杀了之后,曹操有没有后悔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切都是误会,曹操刚杀了华佗,就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于是他编出了所谓多疑杀华佗的说法,实际上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

一日,华佗正在家中与妻儿一起吃饭。突然家中来了一伙人,自称是曹操的使者,二话不说,便将华佗给带到了许都的曹操面前。

接着没过多久,华佗便被杀了。

根据坊间流传的消息来看,曹操之所以要杀华佗,是因为华佗想借着治病的机会杀了曹操。

曹操因为时常头疼,遍寻名医,也只有华佗能治好他的病。但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过不了一阵子,头疼还会再犯。

曹操这次找华佗过来,为的就是一劳永逸地根治自己的头疼。

华佗当时给出的治疗方案是:用斧头将曹操的头劈开,然后进行手术,最后再用针线将伤口缝合。

曹操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认为华佗这是要谋害自己,于是将华佗给杀了。至于华佗为何要害自己?我们的曹丞相才没空管呢。

然而,细思下来,此事完全就是一场误会罢了。

华佗到底怎么想的?

说实话,华佗真的很冤,他只不过是想摸摸鱼、搞搞副业,原以为去许都帮曹操治下头疼的老毛病就好了,结果却丢了小命。

在我们的印象里,华佗那是千年难出一个的神医。普天之下,就没有他治不好的病,而那些不听他话的病人,往往最后无力回天。

实际上,行医治病只是华佗的副业罢了,他还是有主业的,那就是做官。

你没看错,华佗其实是有官身的。按当时的说法,他其实是华大官人,出门倍儿有面子。

在当时,当官才是光宗耀祖的正经事,而行医看病则是不入流的职业。

华佗年轻的时候就想做官,倒不是他多喜欢做官,主要还是周围人都觉得做官体面。

想象一下,逢年过节走亲戚串门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的问华佗在做什么工作?当官了吗?华佗肯定不胜其烦,巴不得当了官让这些亲戚安静些。

可惜那时候没有科举制度,做官要么靠家世,要么靠地方官吏举荐。这两点华佗都不够格,没办法,当官遥遥无期,但是人总要吃饭嘛,于是华佗只能先找个工作糊口。

估计他身体不太好,那些重体力活做不了,于是选择了行医。一做就是几十年,他自己都没想到,本来只是用来糊口的职业,却被他做得闻名天下。

于是他的病人不再只是些平民百姓了,而是多了许多官员的影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陈登了。

陈登当时担任广陵太守,可以说是地方上的一把手。

当时陈登得了一种怪病,满脸通红,胸闷气躁。当地的医生都治不好他的病。

恰巧华佗此时游历至此,陈登早就听说过华佗的大名,于是重金将其请到府上,给自己看病。

此时的华佗已经医术大成,仅仅一个照面,便知道陈登生的什么病。

他要陈登的家人准备好十几个大盆子,然后调配了一副药,让陈登喝下。

没过多久,陈登便吐出大量红色的虫子,装了满满十几盆。

再看陈登,已经面无血色,十分虚弱,病情已经医治得七七八八了。

换成别的医生,到这里就结束了。

但是华佗可是当世名医,他向陈登交代,这病是因为陈登喜欢吃生鱼片所致(还是不蘸芥末的那种),3年后还会复发一次。到时候找自己再开一副药才能痊愈。

3年后,陈登果然旧病复发,赶紧派人去找华佗,可惜他运气不好,华佗刚好进山采药了。等他下山的时候,陈登已经归西了。

正是因为这些官员口口相传,华佗的名声传到了当时的京城——许都。

曹操当时为头疼所困,城中的医生无人可以治好此病,最多只能缓解疼痛。

曹操听说了华佗的一系列事迹后,立刻派人将他召到自己府上,为自己看病。

名医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华佗使用针灸,分分钟便将曹操的疼痛给解除了。曹操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吃嘛嘛香,立刻赏了华佗一大笔诊费。

不过曹操高兴得太早了,他这是慢性病,隔阵子就会复发的。不过这不是问题,反正曹老板有钱任性,直接把华佗留在身边给自己治病。

每次治病都要给华佗大把赏金,时间久了,曹操觉得太不划算了,于是干脆封华佗个官当当。

毕竟那时候当官是所有男人的梦想,曹操此举,一方面节省开支,另一方面又给了华佗面子,实在是高明。

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当官了,华佗自然高兴,他年轻时候的梦想总算实现了。

也许是做自由职业者散漫惯了,这官当久了,华佗开始不习惯了,他觉得缺乏自由。

反正他当官就是圆一下儿时的梦想罢了,现在梦想实现了,就开始想办法摸鱼了。

在当时,大多数官员其实挺闲的,尤其是华佗这种文官,毕竟那个乱世是武将的天下,文官最多搞搞后勤、赈赈灾。大部分时候就是在摸鱼。

在一次给曹操治好头疼后,华佗以妻子病重为由,请假回家探亲,实际上是想回去搞他的医学副业。没错,行医现在只能算华佗的副业了。

曹老板人其实很不错的,既然自己头疼刚治好,一时半会不会发作,就准了华佗的假。

毕竟员工家里有事,这假要是不批,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自己的头疼还指着华佗来医治呢。

回到家的华佗,哪里还想回去上班?巴不得摸一辈子的鱼,就以妻子病情加重为由,多次申请延长假期。当然,朝廷的俸禄可没断过。

事实证明,光拿钱不干活,迟早会出事的,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当使者看到华佗的妻子一点也不像生病的样子,立刻将华佗抓到了许都。

华佗到死都不明白,自己只是想摸个鱼,怎么就要杀头了?

曹操是怎么想的?

其实吧,华佗换个时候摸鱼,曹操只要不头疼发作,根本不会去找华佗的。反正封他做官只是让他回去光宗耀祖罢了,没指望他处理政事的。

可惜华佗对政治完全不懂,选了个最不该的时候摸鱼,这才被曹操抓典型给杀了。

当时,曹操正在积极准备攻打荆州。荆州可是个好地方,打它主意的人不在少数。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荆州也不是那么好取的,毕竟其他诸侯有可能出手,加上荆州的刘表实力不俗,曹操必须亲率大军全力以赴。

然而有一个问题让曹操一直放心不下,那就是后方的安定。

当年,曹操因为父兄被杀,亲率大军征讨陶谦时,在东都守备陈宫的怂恿下,大半个兖州都背弃了曹操,迎奉吕布为主,曹操差点因此小命不保。

此事曹操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所以这次他要把所有隐患都消除,保证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出兵。

于是他做了两件事情。

其一,以汉献帝的名义废除三公制,恢复丞相制,由曹操担任丞相。

所谓三公,就是将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朝中最大的官一共有三个,三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这意味着朝中还有两人在名义上与曹操平起平坐,万一曹操出兵之时,此二人拿着汉献帝的衣带诏阴曹操一下,那曹操算是完蛋了。

因此他废除三公,让自己大权独揽,可以更好地调配全国资源攻取荆州。

其二,开府。

所谓开府,可以参考一下李世民的秦王府,可以任命自己的属官,建立一个小朝廷。这些属官是忠于曹操的,而不是忠于汉献帝。

曹操开府,将所有世家大族的才俊全部收入禳中,让他们跟着自己出征。这样,就算那些世家大族想要搞事情,也要掂量下自家人才的安危。

与此同时,曹操还可以将自己的利益和世家大族捆绑到一起,让他们亲近自己,疏远汉献帝。

但是,那些世家大族的老狐狸们,找各种理由拖延推诿,不愿让自家才俊去曹操那做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司马懿了,曹操多次请他出山,他就是不肯,最后曹操动刀子了,他才赶紧动身的。

在这种背景下,曹操要找机会夸耀自己的权威,让所有人不敢不敢听自己的命令。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杀鸡给猴看。

而此时摸鱼的华佗,就成了那只被杀的鸡。他死得实在是太冤枉了。

曹操发现做了傻事,只好想办法给自己遮羞

曹操刚杀完华佗,就开始后悔了。

首先,杀了华佗也难以起到震慑效果。

华佗是以医术闻名天下。作为官员的名声几乎没有,加上他的家世也一般,不然不会这么多年都没当上官。

此时曹操发现,杀了华佗,貌似没什么用呀。那些人想推诿的继续推诿。

其次。杀了华佗,自己的头疼怎么办?

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的曹操,开始想办法自救了。

针对第一个问题,曹操心想,华佗毕竟对自己有用,与其杀他,还不如杀了孔融那个讨厌鬼。

想到这里,曹操都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孔融一直忠于汉室,仗着自己是孔子的后人,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常常言语顶撞。

于是曹操将孔融满门抄斩,那些世家大族意识到曹丞相动真格的了,于是纷纷派子弟去曹操府上做官。

针对第二个问题,曹操散布了孔融要用斧头劈开自己脑袋给自己治病的谣言。

别说古代,就算是现在,脑袋被斧头劈开也还原不了了。世人都看得出来,华佗这是要杀曹操。

为什么说这是曹操散布的谣言呢?任何事情要看谁最后得到好处。

很明显,曹操杀了华佗,聪明人都看得出来,曹操此举绝对傻了,这让让他很丢脸。

但是如果华佗要杀曹操,那性质就不一样了,曹操杀华佗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众人看来,曹操杀华佗,不再是丢人的事情,曹操的面子就这样保住了。

至于华佗这么做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应该是好事之人加上的。

毕竟华佗为何要杀曹操,曹操当初也没给出个理由不是。

总结

曹操杀华佗根本不是因为多疑,这一切都是误会。曹操杀了华佗后后悔不已,不仅没人给自己治病了,自己还会沦为笑柄。

为此,他不得不编出一个华佗要杀自己的借口来挽回颜面。然而,虽然面子挽回了,但是曹操的病却再也无人可治,最后因为头疾而亡,可见其杀华佗,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都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历史上马谡死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马谡死亡之谜,是被诸葛亮处死,还是死在狱中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经典的桥段,然而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捆起来杀了吗?《三国志》中关于马谡的死,有几处自相矛盾的记载,让人很难抓住真相,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三国志》中马谡之

  • 晋朝灭三国统一天下 最后三位国君又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对晋朝灭亡三国,一统天下,它分别给三国最后的君主们何等的待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平定东吴,三国割据的局面被晋朝结束,中国归于一统。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先后归于晋朝,三国的君主也都落入了晋朝手中。那么晋朝是如何对待这三国的君主的?马炎平定

  • 红楼梦中袭人没改名之前叫什么?有何含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袭人《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袭人之前叫珍珠,是贾母房中丫头的排行,但“珍珠”这个名字,对袭人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乎她为什么不能给贾宝玉做妾,反而嫁给了蒋玉菡。(第三回)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

  • 红楼梦中平儿、宝钗和袭人三人的评价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红楼梦》是一部为闺阁女儿作传的奇书。里面的女孩儿各个美丽绝伦,聪明透顶。若论“八面玲珑”,平儿、宝钗、袭人是代表人物。她们在贾府里,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是人人称赞的人物。在《红

  • 红楼梦中刘姥姥如何为人处事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众多人物中的一个。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刘姥姥的故事,大约可以一直说下去,永远说不完,因为她身上散发出来的,不只是底层百姓的善良和朴实,还有生存环境逼迫下养成的世故和智慧。对村老妪刘姥姥来说,懂世故人情的人,永远饿不死,因为她遇到问题不会一筹莫展,她有很多路子可以

  • 红楼梦中黛玉与紫鹃的关系到底有多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紫鹃是黛玉身边的一朵解语花,是林姑娘的守护天使。贾母对黛玉的疼爱无微不至,把身边一位名叫鹦哥的丫头安排到黛玉的房中,改名为紫鹃。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样的的奇妙,黛玉初进贾府,紫鹃便走进了她的心。宝玉摔玉惹得黛玉淌眼抹泪,袭人前

  • 红楼梦中麝月为何要说不是好意的,怕走了大褶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麝月,贾宝玉身边一等丫鬟。怡红院里的四大丫鬟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贾家的奴才个顶个惹不得。有脸面的奴才主子也敢教训。贾宝玉生日,赶上贾母王夫人都不在家,大观园管事林之孝家的夜间巡查,就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场景,不但吆喝着奴才们,连贾宝玉都被她教训一顿,事后晴雯与麝月的一番

  • 红楼梦中宝琴宝钗二人不亲近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宝琴是宝钗的堂妹,这对姐妹花,真真艳冠群芳,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宝琴进府时,是薛宝钗人缘的高光时刻,收服了湘云,拉拢了黛玉,湘云和黛玉,都愿意敬宝钗为姐,这个时候,宝玉的存在感不强了,倒是女孩子的友谊大光茫。(一)湘云赖在蘅芜院其实史家候爷外放,湘云本应该同去,可

  • 朱檀最后是怎么死的的?朱元璋为何要杀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朱檀,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明朝第一任鲁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朱檀其母为郭宁妃,是郭山甫的女儿。本来郭山甫和朱元璋并无交集,只是当初朱元璋落难之时,到处漂泊,在一次路过郭山甫的府宅时,郭山甫见其面貌异与常人,于是提出给他相面。在一番掐算之后,郭山甫大吃一惊

  • 汉献帝一生中过得最悲惨的日子实在什么时候?-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刘协,汉灵帝刘宏次子,东汉末代皇帝。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末代皇帝,他这个皇帝从登上皇位之日起,就是傀儡,先受制于董卓,后受制于曹操,一生无权。要说汉献帝平生最恨谁,却不一定是董卓和曹操。没有董卓,就没有汉献帝的皇位,所以,他对于董卓的感官,应该是很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