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3/12/30 4:30:12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没成功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暴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让大家最惋惜的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火烧上方谷降雨,一件事是诸葛亮祈禳延命的主命灯被魏延扑灭。前一件事让司马懿逃脱了性命,后一件事是诸葛亮没能延长自己的生命。这都使得诸葛亮的北伐功亏一篑。不过,我们看书中描述的诸葛亮火烧上方谷这一段,就会发现里面有着一些微妙之处。

一、诸葛亮火烧上方谷。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发生在他最后一次北伐期间。在这一次北伐中,诸葛亮与司马懿进行了最后的较量。诸葛亮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因此准备在这一次北伐中,毕其功于一役。这一次北伐成为诸葛亮准备最充分的北伐。

诸葛亮汲取前几次北伐的经验教训,对过去的种种缺陷都做了弥补。他积聚了三年粮草,用木牛流马运输,解决了后勤供应困难的问题。他用八阵图来训练军队,使得军队在野战中居于不败之地。他选择山岳地带与魏军交锋,充分发挥自己的兵种优势。在战术上,诸葛亮也采取了机动作战的方式,诱使司马懿与自己在野外决战。

这一切当然给曹魏的主将司马懿很大的压力。司马懿在与诸葛亮交手数次后,决定以坚守对峙的战术,来和诸葛亮拖时间。他准备利用诸葛亮的后勤供应困难,不和诸葛亮进行决战,在诸葛亮的粮草耗尽后等待蜀军自行撤退。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再对蜀军加以追击,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实际上是双方意志的搏斗。司马懿顶着部下求战的心理,与诸葛亮固守不战,这样他主场作战的优势就会持续发挥出来,为自己赢得优势。诸葛亮则针对司马懿的战术,采取种种手段,逼司马懿尽快与自己决战。他送巾帼给司马懿,司马懿向皇帝上表求战,利用中央派来的使者平抑了部下的怒气。

诸葛亮针对司马懿想靠对峙来消耗自己的粮草物资的想法,采取战地屯田的办法,不断给司马懿制造压力。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抗中,诸葛亮的粮草供应就成为了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为此,诸葛亮用这一点做诱饵,吸引司马懿出战。

诸葛亮在巡视战地的时候,发现了上方谷这个绝佳的地方。这个地方又因为形似葫芦,被称为葫芦谷。前面可容千余人,后者可容四五百人。在后面的山谷有一条小道出谷,只能容一人一骑。诸葛亮便派马岱在这里布置埋伏,把这个地方伪装成自己的粮草存储重地,并且用木牛流马的运输队向谷中运粮。

有一个民间故事是讲猎人是如何捉狡猾的狐狸。猎人为了引诱狡猾的狐狸,就用诱饵将狐狸一步步引出来,然后活捉它。诸葛亮对待司马懿这个老狐狸就是采取了这个办法。他故意让司马懿袭击自己的粮草运输队,将上方谷的信息透露给司马懿。司马懿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又有着毁灭诸葛亮粮草结束战争的诱惑,最终司马懿决定袭击上方谷。

在这一次攻击中,诸葛亮派魏延率领五百人马引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派马岱率领五百人马守在谷口,事先在谷中建造草房,装满木柴,并埋设地雷火器。等司马懿入谷后,马岱就放起火来。当事人算不如天算,正当司马懿和两个儿子抱头痛哭等死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浇熄了大火。司马懿的接应也赶到救援,司马懿趁机冲出谷口,逃回了大营。诸葛亮处心积虑的计谋就这样被一场大雨给破坏了。

二、诸葛亮失败的原因。

我们从书中看这一段描写,似乎一切都是天意。如果没有天气突变,司马懿父子就全被烧死在上方谷中了。这样,诸葛亮最难缠的对手就消失了,并且失去主帅的魏军群龙无主,也会成为诸葛亮的囊中之物。接下来诸葛亮就可以席卷关中,威胁关东。东吴在蜀军胜利的鼓舞下,也会积极攻打曹魏。这样一来,诸葛亮重建汉室江山的理想还有实现的希望。

因此,诸葛亮在看到司马懿父子逃出上方谷的时候,才会叹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那么,诸葛亮在得知司马懿父子逃走的时候,为何不去派兵追击,反而是在独自感叹呢?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诸葛亮的计谋本身上。正是他的计谋中的破绽,才造成了这不可挽回的失败。

诸葛亮的火烧上方谷的计谋中,最大的缺点就是,用于上方谷本身的军队太少。这使得上方谷的计谋只能是孤注一掷,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烧死司马懿父子,让司马懿稍有喘息之机,这个计谋就不可能成功。就更不要说上方谷还突降暴雨,浇熄了大火。

诸葛亮在上方谷布置了埋伏,可是在那里只埋伏了一千人马。这一千人马还分为两部分,魏延率领五百诱敌,马岱率领五百截断谷口放火。而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在这里,却动用了中军护卫人马和张虎、乐綝率领的五千人。

司马懿还使出惯用的招数,将军队分为前后两部分。他率领军队在前面放火,张虎乐綝的五千人在后面接应。这样,如果司马懿不能被火迅速烧死,张虎、乐綝的五千人马就可能将司马懿救出去。仅仅靠马岱的区区五百人马是不可能阻止住司马懿突围的。

那么,即便是如此,诸葛亮率领了十万大军北伐,手中至少还有数万人马。他派这些人马去追杀司马懿,也是可以的。可是,我们看到,诸葛亮手中并没有留下什么军队,他将军队一部分用来防守祁山大营,而另一部分被他派出去攻打魏军的渭南大营。这样,诸葛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司马懿逃走,而手中却没有兵力去追杀他。

而在上方谷的兵力布置,也有很大的漏洞。这是因为,上方谷本身并不大,前后两个谷加起来也不过才能容纳一千五六百人。而魏延率领的五百诱敌之兵,也是进到谷中。那么,司马懿如果率军进入,最多只能带几百兵。近万的魏军只有几百兵入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景象是什么样的。假如司马懿没有混杂在先头部队中,没有进入谷中,这条计策岂不没有实施就失败了吗?

对于魏延的使用,更是让人不可理喻。让魏延率领五百人马阻击司马懿,本身就是大材小用。司马懿要袭击上方谷,派一员普通将领就可以了,魏延这样的大将应该用在关键的地方,而且在布置上方谷火攻时,诸葛亮还专门单独将马岱叫到帐中安排一切事项。他在布置完后,又附耳交代马岱,让他堵塞住上方谷的后路。

这种安排一看就知道是对付魏延的。上方谷的后路仅仅能够通过一人一骑,这样的地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算是不堵塞,司马懿也不可能从这条路逃出来。而这条路堵塞住,魏延和他的手下五百人马就没有了退路,只能和司马懿一起葬身火海了。可以想见,当时的上方谷中,里面的葫芦谷是魏延,外面的葫芦谷是司马懿。大火一起,双方都陷入了绝望。

这是因为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一定会谋反。在这次北伐中,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就对魏延下了死手。在这次火烧上方谷的行动中,如果司马懿一死,诸葛亮北伐的胜利就在眼前。魏延对于诸葛亮来说,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因此,诸葛亮决定在火烧司马懿的同时,连通魏延一起烧死,以除后患。

这样,当暴雨浇下的时候,整个上方谷地区的两支蜀军各行其是。魏延的蜀军刚刚死里逃生,和司马懿一样丧魂落魄,没有战心。而马岱的区区五百人马,要对内阻击司马懿,对外抗击没有入谷的优势魏军,这是马岱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以马岱的能力,他连追击司马懿败兵的勇气都没有,就更不要说杀死司马懿了。

如果诸葛亮不是想要一劳永逸除掉魏延这个隐患,让魏延代替马岱,还可能会出现魏延斩杀王双的情景。可惜,由于诸葛亮过于相信自己火攻的威力,将机会错失了。

结语: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遭到了司马懿顽强的阻击。诸葛亮为了消灭司马懿,采取诱兵之计,将上方谷伪装成自己的屯粮重地,引诱司马懿前来袭击。司马懿最终上当,被魏延诱入上方谷,遭到了马岱的火攻。

但是,由于突然降下暴雨,让司马懿逃脱了被烧死的命运。诸葛亮在得知消息后,也无可奈何。这是因为,诸葛亮对上方谷火攻的成功过于自信,没有为失败做出预案。他手中的大军派去攻打魏军的渭南大营,上方谷只有马岱的五百人抵抗上万曹军的内外夹攻。唯一可能创造奇迹的大将魏延,则被诸葛亮封锁在谷底。

诸葛亮的所有计划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上方谷烧死司马懿的基础上。而上方谷的失败,将诸葛亮的计划全部破坏了。这样,诸葛亮只能眼睁睁看着司马懿逃走。而且从此之后,成为惊弓之鸟的司马懿再也不敢出战,再也没有诸葛亮决战的机会。诸葛亮只有抱着遗憾,病逝在秋风瑟瑟的五丈原上。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后面有没有后悔-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曹操当年为什么要杀了华佗?杀了之后,曹操有没有后悔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切都是误会,曹操刚杀了华佗,就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于是他编出了所谓多疑杀华佗的说法,实际上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一日,华佗正在家中与妻儿一起吃饭。突然家中来了一伙人,自称是曹操的

  • 都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历史上马谡死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马谡死亡之谜,是被诸葛亮处死,还是死在狱中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经典的桥段,然而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捆起来杀了吗?《三国志》中关于马谡的死,有几处自相矛盾的记载,让人很难抓住真相,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三国志》中马谡之

  • 晋朝灭三国统一天下 最后三位国君又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对晋朝灭亡三国,一统天下,它分别给三国最后的君主们何等的待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平定东吴,三国割据的局面被晋朝结束,中国归于一统。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先后归于晋朝,三国的君主也都落入了晋朝手中。那么晋朝是如何对待这三国的君主的?马炎平定

  • 红楼梦中袭人没改名之前叫什么?有何含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袭人《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袭人之前叫珍珠,是贾母房中丫头的排行,但“珍珠”这个名字,对袭人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乎她为什么不能给贾宝玉做妾,反而嫁给了蒋玉菡。(第三回)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

  • 红楼梦中平儿、宝钗和袭人三人的评价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红楼梦》是一部为闺阁女儿作传的奇书。里面的女孩儿各个美丽绝伦,聪明透顶。若论“八面玲珑”,平儿、宝钗、袭人是代表人物。她们在贾府里,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是人人称赞的人物。在《红

  • 红楼梦中刘姥姥如何为人处事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众多人物中的一个。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刘姥姥的故事,大约可以一直说下去,永远说不完,因为她身上散发出来的,不只是底层百姓的善良和朴实,还有生存环境逼迫下养成的世故和智慧。对村老妪刘姥姥来说,懂世故人情的人,永远饿不死,因为她遇到问题不会一筹莫展,她有很多路子可以

  • 红楼梦中黛玉与紫鹃的关系到底有多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紫鹃是黛玉身边的一朵解语花,是林姑娘的守护天使。贾母对黛玉的疼爱无微不至,把身边一位名叫鹦哥的丫头安排到黛玉的房中,改名为紫鹃。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样的的奇妙,黛玉初进贾府,紫鹃便走进了她的心。宝玉摔玉惹得黛玉淌眼抹泪,袭人前

  • 红楼梦中麝月为何要说不是好意的,怕走了大褶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麝月,贾宝玉身边一等丫鬟。怡红院里的四大丫鬟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贾家的奴才个顶个惹不得。有脸面的奴才主子也敢教训。贾宝玉生日,赶上贾母王夫人都不在家,大观园管事林之孝家的夜间巡查,就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场景,不但吆喝着奴才们,连贾宝玉都被她教训一顿,事后晴雯与麝月的一番

  • 红楼梦中宝琴宝钗二人不亲近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宝琴是宝钗的堂妹,这对姐妹花,真真艳冠群芳,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宝琴进府时,是薛宝钗人缘的高光时刻,收服了湘云,拉拢了黛玉,湘云和黛玉,都愿意敬宝钗为姐,这个时候,宝玉的存在感不强了,倒是女孩子的友谊大光茫。(一)湘云赖在蘅芜院其实史家候爷外放,湘云本应该同去,可

  • 朱檀最后是怎么死的的?朱元璋为何要杀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朱檀,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明朝第一任鲁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朱檀其母为郭宁妃,是郭山甫的女儿。本来郭山甫和朱元璋并无交集,只是当初朱元璋落难之时,到处漂泊,在一次路过郭山甫的府宅时,郭山甫见其面貌异与常人,于是提出给他相面。在一番掐算之后,郭山甫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