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翦是如何灭楚的?他手握六十万精锐为何没有谋反?-趣历史网

王翦是如何灭楚的?他手握六十万精锐为何没有谋反?-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70 更新时间:2024/1/18 10:58:59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翦灭楚之时,手握六十万大军,几乎掌握了当时秦国的全部精锐。而王翦之所以不敢反,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根本没机会谋反,或者说没能力谋反。

我们先来捋一下王翦灭楚的过程。

王翦是秦国名将,而且是嬴政心腹当中的心腹。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即位为秦王。因为年纪太小的原因,当时秦国的大权,都掌握在丞相吕不韦以及太后赵姬手中。后来这位秦国的赵太后还找了个情夫嫪毐,和她一起把持秦国的大权。而作为亲儿子的嬴政,虽然身为秦王,但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大权旁落。

王翦大概就是在这期间,开始追随嬴政,成了嬴政的铁杆支持者。

嬴政也是个狠人,虽然少年登基,却很懂得隐忍,一直在隐隐积蓄自己的力量。公元前238年,嬴政到了及冠之年,准备举行冠礼。当时手握重权的嫪毐,害怕嬴政亲政之后,会收拾自己,于是选择先下手为强,反动政变。早已隐忍多年的嬴政,终于等到了机会,一举干翻了嫪毐,顺便也将吕不韦逼得自尽。就连生母赵姬,也被他囚禁起来。

就这样,嬴政通过一场成功的政变,彻底掌握了秦国的大权。

随着嬴政掌握了朝堂大权,王翦的好日子自然也就来了。身为嬴政的核心支持者,自身能力又很强,王翦会被嬴政重用,自然也就不奇怪的。

公元前236年,也就是嬴政亲政两年之后,王翦奉命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在这一战当中,王翦展现出了相当出色的军事才能,一举攻下了赵国的九座城池,王翦也由此开始了自己攻灭六国的传奇。

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秦国先灭韩国,再灭赵国。然后就发生了著名的荆轲刺秦事件,这件事之后,秦军大举进攻燕国,燕国虽然没有被灭掉,但也彻底被打废了。

到了这个时候,秦国其实已经占领了半个天下。而此时秦国统一天下的绊脚石,就只剩下了三个,魏国、齐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当中,齐国在最东面,暂时打不到。所以秦国接下来要对付的,就只能是魏国或者楚国。而魏国和楚国当中,明显魏国要更弱一些。

柿子当然要挑软的捏!

公元225年,嬴政以王翦之子王贲为主帅,率领秦军进攻魏国,直逼魏国国都大梁。王贲引黄河入城,水淹大梁,最后逼得魏王不得不出城投降,魏国自此被灭。

在魏国之后,自然就是楚国了。

此时天下的局势,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像三国时代。虽然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三国,隐隐有统一天下之势。但这个时候的齐国和楚国,实力依然很强。齐国和楚国,都是老牌强国,国力不容小觑。如果在这个时候,齐楚两国能够合力抗秦,嬴政恐怕还真没那么容易统一天下。但问题是,齐国多年以来,一直实行孤立政策,不愿连楚抗秦。这样一来,局面就成了秦楚之间的一对一决战了。

嬴政明白,和楚国的这一战,将会直接决定秦国能否统一天下。只要能够灭掉楚国,仅剩的齐国根本就不足为虑。

但问题是,秦国到底需要消耗多少国力,出动多少兵马,才能成功灭掉楚国?

当嬴政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当时秦国的武将们,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一种是以王翦为首,认为至少需要六十万的兵马才行;另一种是以当时秦国的另一位大将李信为首,认为只需二十万兵马就足够了。

这两者之间,相差了三倍之多。而经过考虑之后,嬴政选择了李信。结果,李信带兵到了楚国之后,被楚国大将项燕直接给打了回来,败的一塌糊涂。

李信的这场败仗,可以说是嬴政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仅有的一次大败。最后没法子,嬴政只好再去找老将王翦,请王翦灭楚。

嬴政:请老将军出山灭楚。王翦:还是之前的条件,没六十万大军不去。嬴政:咱划个价,四十万行不?王翦:四十万爱谁去谁去,反正我不去。嬴政:妹的!给了!六十万就六十万!灭不了楚国,回头有你好瞧的!

就这样,王翦带着六十万大军,征讨楚国。

在征讨楚国的过程中,王翦屡次给嬴政写信,要房子要地,狠狠敲了秦王陛下一杠。对于王翦这种敲竹杠的行为,嬴政还只能乐呵呵的答应下来。不答应怎么办?整个秦国的精锐几乎都在王翦手里,这要是忽然来个倒戈一击,谁受得了?能用房子票子解决的问题,那还是问题?

王翦倒是也没辜负嬴政的信任。到了楚国之后,稳扎稳打。当时楚国派大将项燕带了四十万大军营地,双方加起来都过百万了。然而王翦却只是坚守不出,直接原地驻扎了下来。就这样等了一年之后,项燕终于放松了警惕。王翦趁机抓住机会,一战打得了项燕的全部主力。楚国自此再无抵挡之力,很快就被秦国给灭掉了。

这就是王翦灭楚的全部背景和过程。

那么,我们回到问题本身。王翦和项燕对峙的时候,手握六十万大军,几乎掌握了秦国全部的精锐。为什么却没选择反戈一击,自己谋反做秦王呢?

因为王翦根本没这个机会。

首先,秦国当时实行的是征兵制,而非募兵制。简单来说,就是秦国的这六十万大军,其实并不是职业军队,而是秦国从国内征召来的壮劳力。

熟悉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朋友,可能都曾产生过这样一个疑问: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打仗,几千人可能就是大战了。动用万人以上的大战,极少极少。但到了战国时代以后,一些著名的战争,动辄是几十万人参战。比如长平一战,秦国俘虏了几十万赵军,最后因为怕管不住,一口气全都给坑杀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当然不是战国时期人口暴增。而是因为春秋时代,士兵一般都是士,是要自己准备武器的,有点像后来西方的骑士。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大家为了追求胜利,就开始实行征兵制。但凡打仗,就从全国范围内征兵,所有壮劳力都得上战场。能不能打仗暂且不说,能壮壮声势也是好的嘛!所以到了战国时代,所谓的几十万大军,其实多半都是普通农民。不打仗的时候在家耕种,打仗了国家就征召你。

而在这种征兵制度下,士兵的亲人家眷,全都在后方,都在秦国。就算你王翦想反,手底下的士兵愿意和你一块反?就不担心家人被连坐?

其次,秦朝当时实行的监军制度,也不允许王翦有这个机会。

征兵制下的军队,只认虎符不认将军。这个也可以理解,都是从各地方征召来的普通人,几十万人怎么可能都认识王翦?就在这场大战的二十多年以前,就曾发生过一起‘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大致就是说信陵君从魏王手里偷了虎符,直接就能调动整个魏国的兵马,然后救援了赵国。

所以,王翦虽然是当时秦军的主帅,但他的权力,并不是来源于他自身,而是他手里的虎符。如果单凭王翦自己,累死他也调不动这六十万秦军。而王翦身边,遍布了嬴政派来的监军。一旦王翦有异心,这些监军们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夺了虎符,限制王翦的权力。

第三,大势也不允许王翦这么做。

王家是秦国的老牌贵族,受历代秦王礼重。而且那个年代,大家好像还是比较重视血统的,大家会认为嬴政是秦王,但不会因为你王翦手里一时有兵权,就承认你也是秦王。所以,就算王翦有这个心思,而且成功指挥军队反戈一击。那么接下来,王翦就会面对既不得军心也不得民心,更无法取得秦国传统贵族支持的尴尬局面。估计还没等大军打到咸阳,军队就已经十不存一,彻底溃散了。

从历史记载来看,王翦执掌六十万大军之后,嬴政也是对他极为忌惮。很多人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嬴政没有眼光。谁都知道兵越多仗越容易打,早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战,也就没有李信那一败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嬴政真的看不到这一点?显然不是!

嬴政也知道,派六十万大军去,基本上是一定能打赢的。但问题是,派二十万大军去,如果李信反戈一击,秦国还有足够能力去应对,不至于伤筋动骨,更不至于彻底改换门庭。但如果派六十万大军由王翦负责,让王翦一个人统领整个秦国的精锐,那风险可就太大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嬴政肯定是不愿意这样选的。

但后来没办法,李信败了,所以嬴政就只能选王翦了。

而从王翦后来自污的手段来看,嬴政就算将这六十万大军交到了王翦手上,肯定也是对其有诸多限制,比如派监军之类的手段,肯定是不会少。而且,秦国不是那种暴发户,人家有数百年的传承历史,自然有足够的手段,来约束前方将领。尤其是对于当时掌握了整个秦国精锐的王翦,嬴政估计肯定是将自己所有能用上的手段,都给用上了。

要是这种条件下,王翦还能成功指挥军队谋反的话,那才是见鬼了呢!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薛丁山征西第25回:窦一虎钹中受苦,秦汉奉命救师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24回:飞钹连伤唐大将,窦一虎揭榜求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23回:唐天子驾回长安,宝同三困锁陽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22回:唐天子君臣朝贺,薛仁贵父子重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21回:薛丁山大破番营,苏宝同化虹逃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咸丰在位期间做了哪些事情?为何常被忽略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乾隆皇帝晚年的自满心态,让清朝从鼎盛开始走上下坡路,而嘉庆皇帝的宽纵,道光皇帝的懈怠,都加速了这一衰落的进程。不过由于基础牢固的原因,清朝中期的数十年间,许多社会问题还只是零星地暴露。等到隐患积累而集中爆发之时,大清的接力棒,刚好交到了咸丰皇帝手上。道光选择咸丰继统的过程,也颇有一番波折,我们后面会

  • 一生传奇的白起,为何下场会那么惨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前两百年,一位嬴姓、白氏、名起的孩子在中国历史舞台诞生了,当时的大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已经强大起来,而秦昭王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霸者,志在灭六国统一天下,当时更是推行商鞅变法政策,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人才。白起顺势而起,经过长时间行伍锻炼,白起崭露头角,于秦昭王十三年担任左庶长攻打韩国新城。十四年

  • 《夷坚志》夷坚丙志·卷十一主要人物有哪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李铁笛饶州道士曹与善.政和中.以道学上舍.贡于京师.与河北李陶真道人相识.李好吹铁笛.盖放浪不羁之士也.曹后归乡里.宣和三年.为神霄宫副.李从京师来见之.有一马、置于四十里店民家.时以荐福寺为宫.每吹笛宫门.则马不烦仆御而自至.往来月余.一旦告别.会曹入城.李来不相值.彷徨良久.顾道童周永真.索笔砚

  • 《夷坚志》夷坚丙志·卷十二主要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舒州刻工绍兴十六年.淮南转运司.刊太平圣惠方板.分其半于舒州.州募匠数十辈.置局于学.日饮喧哗.士人以为苦.教授林君.以告郡守汪希旦.徙诸城南癸门楼上.命怀宁令甄倚、监督之.七月十七日.门傍小佛塔、高丈五尺.无故倾摧.明旦、天色廓清.至午、黑云倏起西边.罩覆楼上.迅风暴雨随之.时群匠及市民卖物者百余

  • 《夷坚志》夷坚丙志·卷十三主要人物有哪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蓝姐绍兴十二年.京东人王知军者.寓居临江新淦之青泥寺.寺去城邑远.地迥多盗.而王以多赀闻.尝与客饮.中夕乃散.夫妇皆醉眠.俄有盗入几三十辈.悉取诸子及群婢缚之.婢呼曰、主张家事.独蓝姐一人.我辈何预也.蓝盖王所嬖.即从众中出.应曰、主家凡物皆在我手.诸君欲之.非敢惜.但主公主母方熟睡.愿勿相惊恐.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