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皇帝赏赐的黄金万两是什么 皇帝出手有那么阔绰吗-趣历史网

古代皇帝赏赐的黄金万两是什么 皇帝出手有那么阔绰吗-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3/12/10 13:06:35

你真的了解皇帝口中所说“赏万两黄金”,真的那么阔绰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古代,很多人发奋读书,十年寒窗苦读,除了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外,更多的是为了摆脱现在贫穷的状况,能够在仕途之中担任一定的官职,在未来更希望能够加官进爵,拥有丰厚的俸禄,想必这是每一个古代学子在实现理想抱负的同时同样要实现目的。

在这其中不乏有很多官员做出杰出的成就,或者是立下非凡的功绩,而皇帝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自然要对手下的这些臣子进行嘉奖,除了升官加爵外通常还会赏赐一些财物,那最高的奖赏肯定是皇帝口中所说的“赏万两黄金”,那实际上皇帝真的有这么阔绰吗?真的会赏赐给臣子的黄金吗?其实这种奖赏并不是真的那么值钱。

01坐拥天下的财富

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更是作为天下之主,他们有着生杀夺的大权,这天下所有的一切在名义上都是皇帝的,这种特权,皇帝可以坐拥天下的财富,而聚敛这种财富的方式最主要的便是赋税,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无论是农工商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贡税,任一个人都不可能逃过纳税的义务,这些赋税一般有地方的官府收集,最后上交给中央朝廷。

不过,这种赋税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纳税比例,这主要当朝的统治者来决定,所以我们时常会看到,在一些朝代,残暴不仁的帝会极力的压榨剥削百姓,加重徭役赋税以充盈国库,可这也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最终发生暴动起义。

除了赋税,还有一方面便是其他周边附属国家前来进贡的财宝,这些周边附属的小国为了寻求古代中国强大王朝的庇佑,会每年定期前来朝贡,而每一次朝贡必然会送来大量的金银珠宝或者是奇珍异兽,只有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高兴,才愿意伸出援手去扶持他们这些小国,所以他们在这一方面自然不会吝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古代王朝自身的财富。

还有一部分就是官营的一些产业,比如盐业和冶铁工业,这在古代可是极为重要甚至是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商业,即便到现在这一行业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是尤为重要,因此,这一部分的收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还有就是在某些朝代的皇帝也会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这片土地上会有专门的人为其耕种,而这片土地所有的收益都归于皇帝,所以综合下来皇帝的财富可以说是极其的庞大。

02封赏“万两黄金”

皇帝如此巨额的财富,除了用于国家建设外,还有一种用途,便是用于封赏臣子,如果有哪位大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或者说是重大的功绩,那作为君主自然要对其进行封赏,这样做除了激励大臣继续为国家效力外,也同样是在做一种面子工程和形象塑造,暗含的表达出自己是一个明事理的好皇帝,赢得其他臣子的拥护和支持。

而封赏也是有着不同等级的,可能会赏绫罗绸缎,也可能会赏美女佳人,这些封赏都不是最高等级的,这最高的封赏想必大家早有耳闻,在一些小说或者是电视剧中都看到或听到过,那就是皇帝口中所说的“赏黄金万两”这万两黄金可是一笔巨额的财富,足够一家人或者是是一个家族生活一辈子的。

如果放在现在来说,将一万两的黄金按照现在的市价换算成现金的话,那将近两亿元的价值,可回过头来一想,在古代的封建王朝要是拿出如此巨额的银两无疑是掏空了国库,显然这样的做法并不现实。

毕竟没有哪个皇帝会因为赏赐一位臣子,竟然将国库的大半财富都拿出来,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黄金万两可能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如此出手阔绰,那这黄金万两在古代是否真的那么值钱呢?

03“万两黄金”原来不值钱

其实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明白,所谓黄金万两就是一种夸的说法,只是为了彰显皇帝的形象,同时也是突出对于臣子的重视,实际上的黄金万两并不是真的给出一万两的黄金,先不说皇帝愿不愿意给,就单单说这个一万两的黄金,能货真价实拿出来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换算成同等价值的东西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筹集出来,怎么看这黄金万两都并不像字面意义上那样值钱。

当然,这句话也并不是一句空话,皇帝会相应给出一定数额的土地,同时也会用一些白银来代替黄金,而这一部分财富也不在少数,即便是不抵黄金万两也是不容小觑的数额,不过到了后来,不同朝代的国库存在着一定的匮乏,这句说辞也就没有更好去实现,只是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代表着皇帝对于臣子的首肯和嘉奖。

同时黄金在古代来说,虽然作为一种贵重金属充当货币的流通,可是在实际上黄金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甚至在很多的朝代黄金没有我们印象中那样的昂贵,而是被白银和铜钱所取代,因为白银和铜钱更加盛产,也更适合于作为货币流通于市面上,即便是给你黄金在很大程度上也很难花的出去,因为人们更加认可白银这些比较普遍的贵金属。

所以总地来说,黄金万两由最初比较丰厚的赏赐逐渐成为了一种荣誉的说法,如果碰上比较仁义的君主或者是皇帝心情好时,可能会给其一定数量的赏赐,否则就算什么也不给你,你又能说什么?人家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难不成还能反过头来去要求什么实质性的奖励?

04结语

其实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只有“赏万两黄金”这种荣誉性的说辞,还有一些官职或者说是称号也是如此,放在现在也是一样,就比如名誉校长,名誉社长等等,都是有名无权的一种称呼,其表达的是一个人的成就或者是应有的荣誉,所以说对于这些称号不必太过在意,脚踏实地才是真正的人生方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金子和银子那么多 后面到底去了什么地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那么多金子银子,后来都去哪里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关于银钱交易,那些角色口中动不动就是几万两白银或者黄金之类,可能本来是想表达这个角色有钱,或者“视金钱如粪土”的意思。但是久而久之,大多数观众对于古代的银钱交易活动中,具

  • 诸侯纷纷变法图强,为何齐国没有变法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说起战国七雄,我们知道是秦、韩、赵、魏、楚、燕、齐七国。这七个国家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经过最后的兼并,战国末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这七个国家瓜分了。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严重不一样,春秋时期只是争霸战争,你只要承认我是老大就可以了。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说白了就是把你灭了,你的土地和人们我全部

  • 平阳公主是什么人?对汉朝的影响有多大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我国古代以汉唐最为人所著称,而在这两个朝代之间有很多让人惊讶的共同点,其中有一点就是在这个年代公主的地位都非常高,而公主也以她们比较特殊的身份甚至影响了朝政。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汉代的一位公主,她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她曾经三次嫁人,她的存在可以说改变了汉朝的历史进程,她就是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王皇后的女

  • 赵高弄死胡亥之后 赵高为何选择子婴上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赵高弄死秦二世胡亥后赵高为什么会选择让子婴继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赵高在杀了胡亥后,为什么没有立下王爵,而是让儿子登上王座?胡亥登基后三年,就有了巨鹿城之役,随着章邯的归降,六国的王公大臣们相继登上了皇位,赵高在斩杀了胡亥后,为什么不自己登上皇位

  • 曹操重视人才,为何会处死许攸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官渡之战时许攸在曹操与袁绍对峙的关键节点投靠了曹操,并献上偷袭乌巢的妙计,帮助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后来曹操攻打冀州,许攸献计破城,因为出言不逊而被杀。《三国演义》说许攸口出狂言被许褚所杀,而历史上的许攸是被曹操所杀。曹操推崇“唯才是举”,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创业阶段”也很少处决自己

  • 陈平有哪些特质?为何能一直得到器重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能创立大汉王朝,离不开手下众多能人异士的帮助。不过在西汉建国后,这些能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韩信被诱杀、张良选择隐退、萧何曾被抓入大牢,被杀掉的功臣比比皆是。不过,有一人却在西汉初年的动荡局面中,一直都过得很好,刘邦、吕后、汉文帝都对他委以重任,此人就是陈平。那么,陈平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优点,能

  • 如果慈安没死,慈禧能够独掌大权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在晚清的历史上,慈禧绝对是其中最具有热点话题的人物。慈禧是谁啊,这可是一位明目张胆的摄政太后,更是一位享受了诸多西洋新式玩意的大人物。虽然说,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他都是一位如同“老妖婆”一样的人物,但这也没有办法,谁让慈禧有权呢?但其实,如果那位慈安太后还在的话,慈禧是不敢如此放肆的。慈安太后,这位在

  • 《绣云阁》紫阳山持斧遇道,李妪宅悟道谈元-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紫阳山持斧遇道李妪宅悟道谈元七窍夫妇遇着李妪,以为良善不暴。殊知张妪之威在外,怒仅击以拳杖,李妪之威在内,怒则割其皮肉。夫妇被割一次,一见李妪,如见毒虎。二人是时反以张妪为贤而怀思不言。日复一日,刀痕已好。李妪各予一斧,促之上山,曰:“尔夫妇今日采樵,每人重要百斤,少在八十。如数不足,休归见吾。”言

  • 《绣云阁》收鬼物老妪试道,从赤鲤妖部生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收鬼物老妪试道从赤鲤妖部生嫌七窍、珠莲持斧同行,暗里商曰:“妪言习道要夫妇另居,尔我不欲之心,又为彼知,命自打量。这件事情究竟如何是好?”珠莲曰:“不习大道,则日受磨折;欲习大道,又夫妇分离。事介两难,真令人踌躇莫决矣。”七窍曰:“吾见老妪残毒为心,不似有道之人。如其大道既得,必然仁慈在抱,待吾夫妇

  • 《绣云阁》毒龙洞来鲤变色,慈航殿虎仆为殃-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毒龙洞来鲤变色慈航殿虎仆为殃七窍夫妇腾在半空,转转旋旋,片刻已到毒龙洞外。风车驻下,赤鲤导入。七窍询曰:“此毒龙洞乎?何形象不似从前也?”赤鲤曰:“古道尚且成渠,江河亦能成路,岂一小小石穴而不变耶?”七窍闻言点首,然终疑惑不定。住了一日,复又询曰:“毒龙等安在?”赤鲤曰:“后自失了大人夫妇,慵于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