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高平陵之变发生后,曹爽为何改变不了结局?-趣历史网

高平陵之变发生后,曹爽为何改变不了结局?-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22 更新时间:2023/12/4 17:02:05

曹爽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大司马曹真长子。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三国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携皇帝曹芳外出祭陵之时,悍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清除了曹爽这个政治上的最大敌人,开始了司马氏独掌大权的高光时刻。

一直有人认为,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时的获胜,赢得相当侥幸。毕竟,此前的司马懿,被曹爽逼得都装病好几年,远离朝廷的政事、军事,朝廷里的一些重要位置,特别是洛阳城的兵权,都掌握在曹爽手中。

但这场政变最大的亮点就是,突然爆发的司马懿,以几乎碾压之态,让此前权势滔天的曹爽,在应对司马懿的政治进攻时,完全没有章法,在政治及法理上,被压得死死地。

曹爽的失败,其实是他自己作死,忽视司马懿,不是导致他失败的最关键因素,没能团结起应该团结的力量,才是他在政变时,只能缴械投降的主要原因。

政治争斗不比战场拼杀,战场上的争锋,还有以少胜多的可能,但政治争夺的精髓无非是看谁的支持者更多,没有以少胜多的可能,在这一点上,曹爽远远不如司马懿。

“高平陵政变”发生时,从当时曹魏的最高决策层的态度上来看,大多数都是站在司马懿一边的。

根据《三国志·曹爽传》中的记载,司马懿在劝说郭太后(魏明帝曹叡妻,魏少帝曹芳养母)下诏书时,和他一起在奏疏上联名的有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

太尉臣(蒋)济、尚书令臣(司马)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

当郭太后接受司马懿的上书,并发出太后诏书后,司马懿在安排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及效忠司马氏的亲信接管洛阳兵权时,还有司徒高柔站在司马懿一边,《晋书·宣帝本纪》中记载:

于是假司徒高柔节,行大将军事,领爽营,谓柔曰:“君为周勃矣。”

这其中涉及到的最高决策层人士,有皇太后郭氏、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尚书令司马孚,加上辅政大臣、太傅司马懿本人。

法理上,军事机构的最高长官太尉,政事机构的最高长官尚书令,能代表皇族的郭太后,全站在司马懿一边,三公中,除司空王凌外,有两位支持司马懿。

这样的牌面打出来,曹爽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办法抗衡。

而这些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曹魏朝堂上的最高决策人中,有一些本是曹爽可以争取的政治盟友。

尚书令司马孚不用说,他肯定是支持司马懿,司徒高柔(袁绍外甥高干的堂兄)曾担任过颍川太守,自然也亲近跟颍川势力关系密切的司马氏。

但郭太后和太尉蒋济,并非司马氏的人,完全是曹爽自己作死,把他们推到司马懿那边去的。

郭太后是皇族长辈,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支持代表宗室的曹爽的,可曹爽曾经的一个行为,让郭太后开始敌视曹爽,《晋书·五行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魏齐王正始六年(公元245年)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是时,曹爽专政,迁太后于永宁宫,太后与帝相泣而别。连年地震,是其应也。

曹爽当时为了更好地掌控住皇帝,强行把郭太后跟皇帝曹芳分开,赶到永宁宫居住。

他的这个行为,不但把郭太后得罪了,连天下人都看不下去,所以史官把后来发生地震的原因都推到了曹爽身上,认为是曹爽欺负郭太后,使皇帝不能膝下尽孝,导致的上天惩罚。

因此事,郭太后深恨曹爽,所以,当司马懿要求她站出来讨伐曹爽时,她肯定是赞同的,有郭太后的名义,司马懿在政治上,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再说太尉蒋济,他支持司马懿,是因为曹爽在掌权后,纵容亲信删改国家法度,让这位四朝老臣不爽了,他还专门上书警告曹爽,《三国志·蒋济传》中记载:

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飏等轻改法度。会有日蚀变,诏群臣问其得失,济上疏曰:“……夫为国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张其纲维以垂于后,岂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

蒋济说你们这帮庸才没资格改法度,曹爽当然不听,该干嘛还干嘛,于是,把蒋济这位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帝王信任和提拔起来的元老,推到了司马懿一边。

“高平陵政变”发生时,蒋济是直接跟着司马懿去收拾掉曹爽的。

蒋济配合司马懿搞掉曹爽,非为私利,在他眼中,这是为公,劝说曹爽缴械投降时,也是他给曹爽写的亲笔信,他在信中承诺只剥夺曹爽兵权,不要曹爽及其一家老小的命。

但司马懿让蒋济失言了,找了个谋反的借口,诛杀了曹爽满门,蒋济因此不愿意接受司马懿给他的封赏。

可蒋济的推辞没有被准许,结果,导致蒋济觉得对不起曹真和曹爽,在曹爽被杀后不久,就郁郁而终。

郭太后和太尉蒋济,一个是曹氏皇族代表,一个是曹氏提拔起来的四朝老臣,天然的是曹爽的政治盟友,却因为曹爽的胡闹,导致他们在曹爽跟司马懿之争时,支持了司马懿。

如果没有郭太后和蒋济的配合,司马懿要搞政变很困难,郭太后代表着大义名分,蒋济既是三公,又是军事机构名义上的最高长官。

他们的支持,能让司马懿理直气壮的掌控洛阳兵权,以及能在法理上居高临下的指责曹爽。

再加上尚书令司马孚,司徒高柔,难怪曹爽在司马懿的政治进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他手上除了一个小皇帝,就啥都没有,拿什么跟司马懿争?

在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最高决策层人士中,一半都是曹爽硬推给司马懿的盟友。

不是司马懿多厉害,而是曹爽自己作死。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当初两次还乡 刘伯温的目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你真的了解刘伯温为何两度还乡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第一次还乡刘伯温原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元朝年间浙江青田人。他从小继承了家风,急公好义,是非分明,后来得中进士,精通天文兵法,尤擅星象之学,有小诸葛孔明之称。由此可见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大,否则,他也不会有后来辅助朱元璋一统天下的

  • 韩愈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一说怀州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

  • 在文学、教育、政治等方面,韩愈有哪些作为与成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一说怀州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

  • 韩愈: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有何经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一说怀州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

  • 曾巩任职期间有哪些政绩?他留下了哪些作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生于建昌军南丰,后居临川,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

  • 在文学、教育等方面,曾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生于建昌军南丰,后居临川,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

  • 铁铉被朱棣残忍杀害,为何百姓却为其立祠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在古代皇权至上,触怒龙颜的臣子基本上下场都不好,明朝便有这样一位大臣,他深受朱元璋器重,却因为得罪朱棣,最后惨死。然而他在民间的名气却很好,甚至百姓还为其修建庙祠,供奉香火,他就是铁铉。铁铉到底有哪些经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铁铉,字鼎石,从小就头脑聪明,性格刚强。因为成绩好,先是进入

  • 唐朝的“斜封官”是什么?为什么时人瞧不起斜封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影视剧《唐朝诡事录》中有这样一个场面,苏无名进入洛阳后,被封为洛阳长史。按理说他是升官了,但他的脸上却没有半点喜色,甚至因为卢凌风为他换上长史的官袍而大发雷霆。他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这个洛阳长史并非朝廷的正式任命,而是个“斜封官”。那么,究竟什么是斜封官呢?斜封官,也称墨敕斜封官,

  • 古代王朝为什么都被农民推翻 古人种地真的不赚钱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你真的了解古代人种地是否挣钱,为何历朝历代,都因农民被推翻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自古以来,想以种地挣钱养家,都是非常困的事情,例如如今,国家的政策好了,如果土地具备机械化作业的条件,在不出什么意外的情况下,还是有些赚头的。但是俗话说得好,每个人的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多数人都不愿意

  • 前秦灭前燕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是什么结果?-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前秦灭前燕之战是发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争,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建元五年(369年),前秦出兵讨伐前燕,经过一年的苦战,前秦灭亡前燕,为统一北方扫清了障碍。建元七年(371年),前秦灭仇池,建元十二年(376年)灭前凉、代,统一北方。前秦成为十六国时期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