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战败,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战败,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13 更新时间:2023/12/17 19:43:02

1644年,多尔衮率八旗军与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李自成来山海关的初衷是为了剿灭叛逆吴三桂,吴三桂是为了保命,清军是为了入主中原。

从后来的历史走向来看,这一战也是决定中原归属权,以及李自成政权由盛而衰的最关键战役。

李自成胜,则其取代明朝再无阻力,毕竟,连明朝几十年都无法击败的清军都能打败,还有谁有勇气以武力对抗李自成?

清军胜,则有机会谋夺北京,在长城以内扎下根基,进而觊觎大明江山。

结果我们都知道,是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军大获全胜。

并且,战败后的李自成,连北京都不敢待下去了,如丧家之犬般的逃回西安,彻底放弃了刚夺得的河北、山东等地。

这是李自成跟清军的首次碰面,首次交锋就被清军打断精气神,李自成的部队和清军的差距有多大?为何无法战胜清军?

在《明史·流贼传》中,战役过程是这么记载的:

四月二十二日,自成兵二十万,阵于关内,自北山亘海。我兵对贼置阵,三桂居右翼末,悉锐卒搏战,杀贼数千人,贼亦力斗,围开复合。战良久,我兵从三桂阵右突出,冲贼中坚,万马奔跃,飞矢雨堕,天大风,沙石飞走,击贼如雹。自成方挟太子登高冈观战,知为我兵,急策马下冈走。我兵追奔四十里,贼众大溃,自相践踏死者无算,僵尸遍野,沟水尽赤。

简而言之,就是清军坐看李自成大军先跟吴三桂统帅的关宁军死磕(清军到来之前,李自成大军已经猛攻山海关一整天了),而后,清军再杀出,直击李自成中军,借着骑兵的优势,冲垮了李自成的军阵。

按照《清史稿·多尔衮传》里面记载的多尔衮的言论,清军就是采取以逸待劳的战术:

王令曰:“流贼横行久,獷而。可集我军鳞比,伺敌阵尾,待其衰击之,必胜。努力破此,大业成矣。勿违节制!”……搏战,大风扬沙,咫尺不能辨。力突出,捣其中坚,马迅矢激。自成登高望见,夺气,策马走。

除了清军采用的战术,在史书的记载里,天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

大风遮眼,数万骑兵冲锋,已经苦战了很久的顺军,确实很难抵挡这种冲击。

但我认为,这不是最关键原因。

曾有人认为,是鼠疫导致了李自成大军的战斗力下降。

我不这么认为,在清军到来之前的一天里,李自成已经打得吴三桂快扛不住了,急得吴三桂赶紧向清军求援。

《明史·流贼传》中记载:“自成怒……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大清。”

能让吴三桂害怕,这证明,到达山海关战场的李自成大军,战斗力是有保证的。

李自成及其部下,如刘宗敏等,都是久经沙场,即使是第一次面对清军,此前一点都不了解,但凭借以往的战争经验,合理的战场部署还是会的。

《明史》中也记载了“我(清)兵对贼置阵,三桂居右翼末”。

也就是说,清军并非隐藏起来后突然杀出,李自成在接战之前,是看得到吴、清联军的布阵情况。

所以,李自成大军在跟吴三桂死磕时,不会是全部压上,何况,李自成大军的数量比吴、清联军还要多上一些,有足够的兵力部署防御阵型。

从史书记载看,清军开始冲击李自成中军大阵后,李自成是不敢接战,直接就跑了。

这不是李自成的个性,他如果这么胆小,还造什么反?打仗打了十几年,也不至于被人一冲就要跑?

但李自成又必须要跑,我认为,顺军很有可能的自发性崩溃和士气突然大幅度降低,才是李自成不接战清军就跑的主因。

这是李自成的军队构成导致的。

李自成起义之初,包括他在内的各支农民起义军是连明军都打不过的,农民和军队,到底是两码事。

到后来,李自成们越打越厉害,是因为,逐渐有不少的明军投降了农民起义军,这些明军正规军的加入,提升了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

到崇祯十五年前后,明军已经开始大规模投降农民起义军了。攻进北京时的李自成大军中,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前明军士兵了。

李自成没见过清军,他和部分老部下也没有跟清军交过手,对清军的认知很茫然。

但那些投降到李自成麾下的明军将领和明军士兵,对清军是有充分了解的,甚至是害怕。

努尔哈赤崛起,明军对阵清军是败多胜少,少有的胜仗也大多是城池防御战。

且比较能打,又不惧清军的部队,基本已经在历次战争中打没了,如浑河大战时的戚家军,如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以及洪承畴在松山兵败时,被消耗掉的秦军等。

剩下的,基本都是看见清军就望风而逃的,他们知道清军骑兵冲击起来后的可怕,且没有死抗清军冲锋的勇气。

这种恐惧,在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深入到他们的思想中。

在跟吴、清联军交战前,大批前明军出身的顺军士兵,估计看到对面的清军,就已经有些畏惧心理了。

这大概也是大战之前一天,他们凭借攻城就能打到吴三桂畏惧,但在大战当天,面对面和吴三桂死磕时,还要“战良久”的原因,士气从刚开始就比较低。

这种莫名的士气低落,虽然看不到,但绝对会影响到身边的,非明军出身,还从来没有跟清军交过手的同袍。

当久战吴三桂不胜,清军突然冲出来时,很多前明军出身的士兵或将领会下意识的放弃战场往回逃,包括没有接战,在后方防御的,同样会不自觉的往后看,看有没有逃跑的路。

反应在李自成从高处看到的全局战场上,就是感觉到,清军一出来,自己的部队就崩溃了。

虽然只是一部分崩溃,可在战场上,这种崩溃在只能看到局部的士兵们中间,影响是瞬间扩散的,带着那些敢打的部队也一起崩溃了,士气也一跌到底。

李自成登得高,看得远,马上就能看到和感受到局势的不利。

加上数万清军铁骑冲锋的气势,真不是一般将领能抗得住的,又有天气不利的加持,才有了李自成的几乎不战而逃。

所以,李自成的这次兵败,首先是对清军的不了解,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李自成麾下大量的前明军转化过来的士兵,面对清军铁骑冲锋时自发性的崩溃,拖累了整支大军的战术和士气。

虽然,即使李自成大军直面清军对战,也未必能战胜,但要是能死磕的话,清军也不可能如历史上那样完胜。

后来的李自成余部,在南明时期对清军作战时,就不怎么怵清军,那会的顺军余部构成中,估计已经自然淘汰掉了那些看见清军就想逃的胆小分子。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许平君与刘询之间有何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许平君的丈夫是汉宣帝刘病已,这是一位传奇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许平君的故事,其实得从当年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开始说起。话说当年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在这六个儿子当中,老大刘据既是嫡长子,同时也深受汉武帝的喜爱,所以早早就被立为了太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据的太子之位,都非常牢固。但可

  • 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就没有东山再起的能力了,是为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袁绍,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北方的两大诸侯,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这一战被认定为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改变历史走向,以及以少胜多的最重要战役之一(另两次是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同时,在很多百科中,被认定为是

  • 高欢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高欢,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投奔尔朱荣高欢出身北魏六镇,为人深沉稳重、豁达大度,轻财重友,被豪侠们所尊崇。高欢入六镇当兵,被镇将段长赏识,说他有济世安民之才。高欢升任函使,经常到洛阳公干,见到朝廷政局混乱,就散尽家财,网罗人才,有澄清天

  • 贾鲁治理黄河成功,为何却导致元朝最终覆灭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自古以来,黄河就经常泛滥,因此基本每个朝代都要对黄河进行治理,然而黄河泥沙含量非常大,治理难度很高,没有经验的人会很困难,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则是古代响当当的水利专家,他就是贾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贾鲁,字友恒,元朝泽州高平人。幼年时代,贾鲁就胸怀远大的志向,成年以后,更表现

  • 仁宗盛治在怎样的背景下达成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仁宗盛治是宋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宋朝也在这代君王之时达到全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期间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被后世誉为“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

  • 在古代盐的价格为什么那么高 贩卖私盐为何会被株连九族-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为什么古代的盐那么贵?有人贩卖私盐发家致富,有人为此被诛九族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盐作为日常生活中必需品,对于现在的小伙伴来说,价格十分的便宜,两三块钱就能买到一袋子,而在古代,盐这种东西价格却是特别的贵,像程咬金和黄巢等人,都是靠贩卖私盐起家的,对于命不好的人来说,贩卖私盐,最后

  • 定川寨之战是怎么回事?北宋与西夏最终达成协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背景西夏于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频

  • 好水川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带来了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地区,击败宋军的一次伏击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率兵10万从折姜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李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

  • 三川口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以北宋取胜收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背景西夏建立以前,元昊就采用联辽抗宋的策略,多次进攻宋朝边境,扩大自己的疆域和掠夺财物。由于北宋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奉行屈辱退让的政策,更加助长了元昊不断掳掠和扩张的野心。西夏建国后的

  • 永乐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永乐城之战是北宋与西夏的重要战役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西夏国王秉常听闻宋欲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永乐城(又名银川砦,今陕西米脂县西)屯兵戍守,甚感威胁,遂遣军三十万,前往攻取。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