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棣登基后是如何处理朱标其他的儿子的?(朱棣朱标感情好吗)

朱棣登基后是如何处理朱标其他的儿子的?(朱棣朱标感情好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5 更新时间:2024/1/16 23:50:33

朱迪继承了朱允炆的王位,朱允炆下落不明。尽管后人非常关心朱允炆的下落,但这些都是后话了。当时,朱迪不得不处理许多其他事情,如朱允炆的兄弟,即朱彪的其他儿子。毕竟,朱迪的皇位说不上有多荣耀,而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也不是他,而是朱允炆的兄弟们。那么

朱迪会如何对待他的侄子们呢?让我们来看看朱迪是如何处理朱彪的其他儿子的。

朱标有几个儿子?

太子朱标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朱、朱、朱允炆。其中,最大的是朱雄英,生于1374年,最小的是朱允炆,生于1391年,靖南之战时才10多岁。

1402年,朱棣经未能得逞,敌军到了南京城下。朱允炆逃走后,下落不明,成了"明史第一疑案"那么朱允炆的四个兄弟怎么样了?

据官方记载,朱标有两个妃子,一个是常遇春的长女常,另一个是的女儿陆,她们都在元朝参政。其中和朱为常所生,和朱为陆所生。

公元1378年,常因生朱而死,鲁为东宫之主。更重要的是,鲁的儿子成了直系后裔,有权继承皇位。所以朱标太子死后,一直强调"长子继承制"朱元璋出于礼义,将原妾朱允炆封为皇帝的曾孙。

1398年,朱允炆继位为帝,但由于急于割据诸侯,引起了世界诸侯王的不满,朱迪着手克服困难。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担心篡权,所以立下规矩:诸侯王有权举兵清剿君主一方!《明太祖遗教》云"若朝廷无官,有奸诈在内,则调兵遣将,以清君侧。"朱迪抓住的就是这篇文章,指责吉太、黄子澄是奸臣,并称其行为"京南",也就是荆灾的意思。因此,朱迪的口号是"大清这边,难平天下"。

朱允炆对诸侯的割据严重侵害了诸侯王的利益。当朱迪发动靖南之战时,天下诸侯王冷眼旁观。最终,用燕国的一隅成功推翻了王朝,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用一隅之地夺取了一个国家。

2.朱迪是如何对待朱彪的儿子的?

朱迪称帝后,除了最小的朱允炆,朱允炆的所有兄弟都成年了。那么朱迪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其中朱是重点,放在最后。

1.长子朱雄英生于1374年,但他只活了9年,于1382年去世。朱元璋伤心欲绝,退朝追谥号王"怀"。

2.朱是的二哥,生于1385年,1399年被封为恒王,但他没有成为诸侯。1402年,朱迪称帝,立他为永利王,住在建昌。但今年9月被召回北京,囚禁在凤阳高墙。他于1414年左右去世,时年30岁。

3.朱允炆,朱允炆的三弟,生于1391年。1399年,他被封为徐汐。1402年,他的父亲进京后,他被贬为福慧王,和他的母亲陆一起守护的陵墓。1404年,它被重新命名为欧宁国王。两年后,豪宅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死,年仅16岁,谥号悼念简。

4.朱是狄的第二个儿子,生于1378年。生母常死后,鲁掌管东宫,被贬为第三子,皇位排行第三。

因为朱的特殊身份,常遇春的孙子蓝玉是亲戚。常死前的地位比陆、都高,是皇位的第二继承人。然而,随着常的死和蓝玉案的爆发,朱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了一个最悲惨的孩子。在朱元璋和朱标眼里,似乎没有朱云轩;在鲁眼里,朱是的主要对手;在眼里,朱是另一个致命的潜在威胁。

公元1399年,第二年,长子朱被立为皇太子,其弟分封为亲王。其中,朱被封为吴王,杭州为封地。众所周知,朱元璋曾经是吴国的国王。也许借此机会表达了他对朱的补偿。但是,执意要削藩,所以朱没能去削藩。他只是留在北京,有个吴王的头衔。

朱有着特殊的地位,又与淮西荀贵有着众多的亲戚,所以他也成了的眼中钉肉中刺。1402年,朱迪称帝后,首先被贬为光泽王,并迁至漳州。同年9月,他被召回首都,并放弃了庶人。和他的四弟朱一样,被囚禁在凤阳高墙内,死于1417年,时年39岁。

3.朱允炆的儿子朱文贵怎么了?

除了朱允炆的四个兄弟,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即朱允炆的儿子朱文贵。

有两个儿子,他的长子是朱。然而,当于1402年到达南京城下时,朱死于一场宫廷大火,而当时2岁的朱文贵虽然幸免于难,但最终还是生不如死。

靖南之战后,朱迪把他囚禁在凤阳,称为"建设庶人"。明英宗篡门复辟后(1457年),"建设庶人"、"吴树仁"(或朱的儿子)很同情他们,然后释放他们,结婚生子,为他们建造房屋。但朱文贵被囚禁了50多年,他完全脱离了生活。他连牛和马的区别都不知道,很快就死了。

至此,朱标太子第一系被灭,或有后人,但对朱迪第一系并无威胁。

标签: 朱迪朱允炆朱元璋

更多文章

  • 西游记青牛精的金刚镯能套走那么多兵器为何却怕芭蕉扇?(如果青牛精偷了芭蕉扇会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武,青牛,钻石

    西游记里的青牛灵一定是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妖怪,因为他有一个可以困住很多武器的圈子,不仅有孙武空的金箍棒,还有孙武空请来的天界救星的武器,哪怕是水火"隐形"事情在这个圈子面前是行不通的。后来老先生上前安抚。原来他是老先生的坐骑,他偷了老先生的钻石手镯,老先生靠一把芭蕉扇安抚。为什么那个全包钻石手环会怕香

  • 袁术如果有将军为什么敢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袁术,称帝,当时

    汉末,袁术作为早期非常厉害的人物,可以说过得很好,早期只有袁术称帝。虽然袁术最后下场很惨,但是袁术当时的实力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袁术既然敢在当时称帝,那自然证明袁术本身也是有一定实力的,否则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有信心的。当时最大的信心自然是自己的实力。那么袁术手下的将军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当时敢

  • 蜀汉从襄樊之战到夷陵之战损失了多少(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蜀汉,汉中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当时的汉中战争。作为蜀汉的领袖,刘备成功地打败了曹操。但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大将关羽在襄樊之战失利后被杀,他本人也输掉了夷陵之战。我不得不说,这对蜀汉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损失。那么你总共失去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失去的据点公元219年夏,刘备打败曹操攻占汉中后,派孟达、刘

  • 历史上的贾南风(贾南风执政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风,一个,皇后

    说起贾南风,边肖其实以前并不认识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很有势力。据说是她一个人把这个晋朝拖进了无尽的黑暗。那么这种说法对吗?这段历史中真实的贾南风是怎样的?贾南风长什么样?我们继续分析看看,有兴趣的一定不要错过!历史上的贾南风:浪漫又残酷——贾南风!贾南风是晋国皇帝司马忠的皇后,司马忠在历史上很有名"为

  • 唐僧取经说三年为什么都过去十几年了李世民也不着急?(唐僧取经十几年李世民怎么没死)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唐僧,取经

    当唐僧第一次准备离开长安去西天取经时,李世民曾问唐僧,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取经。唐僧说三年够了,没想到离开了十四年。十四年后,他终于回到大唐,再次见到了李世民。这比唐僧原来的计划多了十一年。为什么李世民不着急?李世民不是派人去找唐僧了吗?众所周知,唐三藏下西洋发生在唐朝,当时的君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唐朝

  • 惧留孙是弥勒佛吗?(惧留孙到底是什么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子,释迦牟尼,弥勒佛

    说起妻管严孙子,你应该在神榜里见过不少,不过对这个人还是比较陌生的,问题不大。多了解一下就好了。最近很多人都说想知道这个怕老婆的孙子是谁。这个吓孙子是传说中的弥勒佛吗?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分析一下吧!谁是怕老婆的孙子?牛仔是一个单独的名字,与姓孙无关。可怕的刘孙是中国经典鬼故事《封神演义》中的神

  • 揭秘故宫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门槛(故宫门槛为什么又高又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溥仪,故宫,门槛

    最近很多人对故宫感兴趣,因为这个地方很多人也说过,还有很多秘密。今天我们就简单说说故宫内部门槛的故事。都说有些地方好像没有地方,没有得到的地方好像被什么人砍掉了。那么这种说法对吗?有什么样的故事?下面简单分析一下,一起揭秘。在搞清楚这个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故宫的建筑总体布局和一些基础知识。紫禁城刚建

  • 项羽每次杀人后大喊的三个字是什么(项羽残忍好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三个字,乌江

    说起项羽这个楚地的霸主,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当年因为刘邦追乌江,最后的结果比较惨烈,说"见江东长辈不耻"然后在乌江边上自杀。不得不说,项羽的一生还是有很多传奇的。对待敌人毫不留情,每次杀人后喊三个字。这三个字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其实说到项羽喊的那三个字,现在我们在酒桌上喝酒的时候,或者打

  • 曹操为什么爱老婆?曹操的老婆是不是最大的黑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老婆,夫人,曹操

    曹操一直有一个大家不太理解的爱好,就是爱妻。经常暗恋别人的老婆。难怪那么多人希望曹操死。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老婆被抢是莫大的耻辱,而曹操却特别喜欢这样做。他心里是不是不正常?爱她的老婆是曹操最大的黑点吗?其实人们对曹操的评价普遍是褒贬不一的,因为曹操也有伟大的地方,但是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那一定是

  • 古埃及法老的诅咒真的会灵验吗?盗墓者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古埃及未解之谜法老的诅咒)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木乃伊,卡那封,开罗

    在古埃及深金字塔的墙壁上,有一个庄严而威严的咒语:如果你最扰乱法老的安宁,死亡之翼就会落在他的头上。以前很多人认为在墓中写下这种可怕的诅咒只是为了吓唬盗墓贼,防止埃及法老古墓中的财富被洗劫一空。1922年11月,考古队在埃及"国王谷"在穆棱发现了金铸雕像、动物和木乃伊,这成为考古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