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高篡改遗诏这么机密的事后人是怎么知道的?(赵高篡改遗诏内容)

赵高篡改遗诏这么机密的事后人是怎么知道的?(赵高篡改遗诏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03 更新时间:2023/12/21 15:29:55

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立了胡二氏,又杀了傅肃,就这样一个帝国毁在了小人的手里,至今仍是遗憾。但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应该属于机密事件。李斯和赵高当然不会主动告诉别人遗诏被篡改的事,知道这件事的

只有这两个人。既然如此,这么机密的事,为什么要让后人知道,写进史书?这件事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沙丘的变化真的存在吗?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死于五巡沙丘。秦始皇作为大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直到去世也没有定下接班人。王子是国家的基础。如今秦始皇已逝,帝国无君必有灾。这场灾难始于赵高。

因为赵高是秦始皇的亲信大臣,他的官职是中车府令,掌管秦始皇的战车行驶和所有的印章。通俗地说,就是管理秦始皇每天的行程,战车开到哪里,就在哪里休息。赵高需要侍候在秦始皇身边。另外,秦始皇的一些对外书信是赵高写的。秦始皇看后,从赵高手中接过印章,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诏书。可以这么说。

所以秦始皇病死,赵高肯定是知道的,不像胡亥和李斯,胡亥是秦始皇的儿子,有事或者被召见才能见秦始皇,而李斯是丞相,也被召见才能见秦始皇,所以赵高在沙丘政变中起了主导作用。就个人而言,他更喜欢后者。

但秦始皇身边肯定不止一个赵高,还有服侍秦始皇日常生活的太监和宫女。这些人肯定也知道秦始皇的情况,只是地位低,不敢擅自传播信息。估计只能靠赵高燮逼他们了。赵高想了想方案,先说服了胡亥,引诱胡亥参加皇帝的位置。胡亥无法拒绝这种诱惑。然后赵高找到李斯,用宰相的职位和荣华来说服李斯。

于是沙丘政变开始了。虽然根据出土的赵正书,秦始皇是在李斯和冯曲吉的支持下在胡亥积极传播的,没有沙丘政变,当然也有可能,但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沙丘政变是真实的,因为秦始皇有一个英明的长子,为什么要传播一个软弱无能的幼子呢?

2.谁泄露了秘密?

沙丘政变的核心参与者是赵高、胡亥、李斯,其他人不可能知道。即使那些地位卑微的宦官、宫女知道秦始皇驾崩的消息,也不可能知道赵高、胡亥、李斯阴谋的细节。如果沙丘政变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并且司马迁同时知道,那么一定是赵高、胡亥、李斯中的一个泄露的,这是肯定的。

谁从沙丘政变中受益最大?当然是胡亥,其次是赵高,最后是李斯。原因很简单。胡亥从公子到皇帝,皇帝是整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当然,胡亥利益高,赵高次之。因为赵高以前的官职是CRRC做的,现在又立了胡亥,肯定会升官发财,但实际上赵高的野心远不止于此。赵高的志向是当皇帝。

受益最少的其实是李斯,因为他已经是宰相了,只想保住宰相的位置。所以按照三人获得最大利益,不会泄密的原则,李斯是泄密的最大嫌疑人。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况。陈胜和光武起义时,明确地把傅肃作为起义的旗帜之一。陈胜还说,傅肃本来是秦始皇的继承人,但因为劝谏,秦始皇把他发配到了边疆。陈胜还说,胡亥本不该继位,但胡亥杀了扶苏

陈胜说的这些话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有记载。陈升不是农民吗?他是怎么知道傅肃和胡亥的情况的?看来陈胜对沙丘政变了如指掌,而且极度恐惧。沙丘政变一年前才发动,陈生泉一年后才知道。作为一个农民,陈胜为什么知道朝廷政变的细节?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有人泄露了。

回顾赵高、胡亥、李斯的情况,胡亥即位后,在赵高的唆使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屠杀,不仅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还杀死了朝中一批不听话的大臣。最后,赵高开始瞄准李斯争权,发动沙丘政变。三个人中的两个人,赵高和李斯,开始了权力斗争。

赵高有控制皇帝的优势,因为赵高是胡亥的老师,他很了解胡亥。另外,赵高是个官员,他控制着朝臣会见皇帝的权力。赵高用这个让李斯得罪胡亥。最终在权力斗争中,里斯处于劣势,被逮捕入狱。权力斗争对李斯非常不利。当然,里斯拒绝无所作为。他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解决方案:这就是陈胜起义。

3.大泽乡起义和李斯有什么关系?

陈升和李四是同一个县不同县的老乡。李四是河南上蔡人,陈胜是河南商水人。两县相邻,口音一样。李斯的儿子是秦朝三川郡守。李四和赵高在朝廷争权夺利的时候,肯定会对四面八方的敌人进行监视,所以赵高捕捉到一个信息:李四的儿子李友和陈胜有书信往来。赵高把这个信息报告给胡亥,胡亥派人调查李友。结果,李友被曹参杀死,李友在与刘邦的战争中被杀。

李佑死了,狱中的李斯没有外援,很快被赵高杀死,但李斯引发的政治风波还没有结束。种种迹象表明,李斯把沙丘政变的内容泄露给了陈胜,陈胜知道了傅肃和沙丘政变的内幕,于是以傅肃的名义揭竿而起,与李斯共同迫害赵高,但陈胜怕没有人支持他,所以也打起了向燕的旗号。

原来,陈胜和李斯共同与赵高展开了一场权力的政治斗争,用兵变来压迫赵高屈服,解救李斯。没想到因为秦朝的高压统治,各地贵族农民不满压迫,结果陈胜一起震动天下,让李斯和陈胜大吃一惊。李斯的儿子李佑在陈胜大军到来的时候还好好的,刘邦和项羽的大军一到就死了。真巧。

陈升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可以说:"燕子知道天鹅的野心。还有"王侯将相,宁有种子"人不是普通人。何况连朝廷的沙丘政变都是极度机密,可见陈胜绝对不是普通人。再加上陈胜与李斯之子李友有联系,所以不难想象李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只有李斯是唯一泄露沙丘政变的人。

光武所谓的农民起义,陈胜很可能是朝廷内部的一场权力斗争引起的,却意外地引发了一场天下反秦的战争,最终葬送了整个大秦王朝,这却是李斯和赵高没有想到的事情。正是因为李斯的泄密,沙丘政变阴谋才被大家知道,包括司马迁在内,才得以写进史记。

标签: 李斯陈胜秦始皇

更多文章

  • 西平公主历史原型是谁她是哪位皇帝的女儿(谁是西平公主亲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平,公主,唐玄宗

    许多观众可能已经发现,《钦差大臣小书》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的唐玄宗时期。那时候已经是晚唐了,盛唐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剧中还是可以看到更繁华的一面。剧中的角色西平公主,感觉她身上藏着很多秘密。事实上,西平公主并不是现任皇帝的女儿。有观众问西平公主有原型吗?其实是有的。下面是《上谕》中人物关系的示意图

  • 左宗棠凌迟处死的原因(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谁贡献大)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官场,太平天国,清政府

    年中左被执行死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残酷的刑罚史,也是很多人无法释怀的历史罪行。为什么一个曾经受人尊敬的将军会受到如此非人的惩罚?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原因。一、左之罪左,本名孔昭,安徽桐城人。曾任举人、政学教授、知县、道台、政使。咸丰年间,被派往湖南、湖北两省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成功镇压叛乱,被视

  • 餐桌前的谈话字作文七年级语文(餐桌前的谈话作文6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家,爷爷,总是

    吃饭的时候,如果有对话,大家在餐桌上会聊什么?早晨,空氛围中酝酿着愉快的气氛。我面带微笑,蹦蹦跳跳地走到桌前,等着食物端上来。时间过得很快。刚才是黑的空,但是有一点黄光。大家都起来了,一个迷茫的脸盆出现在我面前。大家看到那盛大而美味的食物都直愣愣地看着,嘴里都在流口水。他们拿起筷子狼吞虎咽。我也准备

  •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入木三分这个词语原来是形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深刻,墨子,木板

    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之一。它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这个习语本来是用来形容的,“三分入木”是大家熟知的习语,通常用来形容笔墨或刀剑等物品的深刻或准确。“入林”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籍《鲁春秋》。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墨子的哲学家和一个宰相的对话。总理称赞墨子的文章“精辟”,意思

  • 赞美劳动者的经典美文(赞美劳动者的美文段摘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劳动者,他们,我们

    劳动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富强的基石,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从最简单的清洁到最复杂的高科技生产,在每一个领域,工人们都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人在默默的为我们付出。他们是家政人员、清洁工、司机、快递员、医护人员等等。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

  • 明代路口地图(含县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永乐,直隶,1415

    最近很多人也在说明朝的脚尖问题,觉得这个地方不应该被废弃。我们今天不谈这个。先简单说一下这个明朝的脚尖地图,看看这个脚尖210郡的具体名称,看看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大,明朝放弃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1、明代足趾图2.明代交趾210县名政务司司长:袁是南国人。永乐五年(1407年)设址,承办外交部宣传,辖

  • 优盘怎么解除保护(u盘怎样解除保护模式)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保护,驱动器,注册表

    闪迪u盘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存储设备,广泛用于数据传输和备份。但是,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无法写入或更改文件的问题,因为内存被设置为写保护模式。本文将介绍解除SanDisk盘保护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检查物理开关SanDisk盘通常有一个物理开关来控制写保护功能。请先确认u盘是否有这个开关

  • 万历皇帝不让大臣退休?李婷写了几百封辞职信。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万历,皇帝,大臣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将近50年。但万历厌倦朝政,20多年不上朝,导致国家运转衰败。作为万历之下的大臣,有时也是痛苦的,辞职退休可能都很难。据说当时一个官员写了几百份辞呈,万历最后同意了。或许这与万历不勤政有关,但也说明明朝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退休机制。结果就是有的官员留在官位上不想走,有

  • 明宣宗死后,为什么不在太子朱中选继承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后,继承,明朝

    说到明朝的一些继承制度,就好理解了。毕竟都是长子继承。然而,明宣宗死后,他的长子才几岁。他怎么能继承王位?明朝当时为什么不选一个姓朱的诸侯?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明宣宗死后,由于英国皇帝朱祁镇当时只有九岁,他对国家产生了怀疑。起初,朝廷内外确实有消息说,张太后想立自己的儿子王祥朱湛为帝。为了稳定朝廷

  • 龙且对项羽有多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韩信,刘邦

    说起龙且,了解楚汉相争史的朋友当然不会陌生。他们是江苏省灌云县人,是当时楚地霸主将军中的一员。他们从小就和楚国的霸主一起长大。项羽在苏州崛起后,龙且跟随项羽转战南北。他骁勇善战,战功卓著。汉朝第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攻打荥阳后,刘邦为了分散项羽的势力,派韩信北伐。韩信一路势如破竹,黄河以北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