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霍去病把酒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霍去病不给手下吃肉的原文)

霍去病把酒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霍去病不给手下吃肉的原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6 更新时间:2023/12/23 22:35:06

作为一个将军,善待自己的士兵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士兵在战场上,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不确定的,那真的是把自己的脑袋绑在腰带上了。而且军人都是在保家卫国,也是在为国家牺牲生命。但是为什么史书上记载,霍去病明明得到了很多酒肉,却扔掉了,没有分给饥饿的

士兵?为什么?

提起西汉名将,很多人会想到李广卫青、霍去病。在这些名将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恐怕要数霍去病了。十七岁时,霍去病跟随叔父卫青到河西征服匈奴。在这场战役中,霍去病屡立战功,在李归降后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可以说是少年得志,成为古时候的骠骑将军的霍去病,开始了他辉煌的军旅生涯。

古代历史上,骁勇善战的名将,大多都有把部下当兄弟的性格。其中以战国名将吴起和抗金名将岳飞为典型。但同样是名将的霍去病却没有这个性格。至少在史书上,历史学家记载的霍去病不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军。

在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魏将军骠骑列传》中,有这样一件事的记载:"参军时,天子遣太官取数十次,而他还之,弃肉,而有饥民。长城之外,将士缺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依旧俯首跨境。"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霍去病出征前,汉武帝在出征行军时会给他几十车酒肉享用。但霍去病率军到李时,酒肉剩了一大半,只能被霍去病后来扔掉。但是当时霍去病的士兵还在挨饿,霍去病并没有把这些食物分给挨饿的士兵。霍去病在塞北打仗的时候,很多士兵因为缺粮饿得站不起来,吃饱了的霍去病就去踢球了。

如果司马迁记载的是真的,很多读到这段话的读者都会认为霍去病是个不爱惜士兵的将军。熟悉一些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虽然司马迁非常讨厌霍去病、卫青等外戚,但《史记》至今受到推崇,最重要的原因是司马迁真实地记录了历史。而且写《史记》的时候,武帝还活着。如果司马迁故意在史书上抹黑霍去病,那么梁武帝肯定不愿意。

所以司马迁记录的这件事可信度还是极高的。很多人以为是因为霍去病少年时过惯了奢华的生活,不关心底层将士的疾苦。再加上他带兵打仗时正值青春年少,在与下属相处中也经常暴露出一些缺点。但这种观点遭到了一些历史学家的反驳,他们认为霍去病是一个聪明人,通过这一事件有自己的带兵之道。

而且这些学者给出的观点也比较中肯。他们用霍去病少年时期经历的一件事来解释霍去病为什么要这么做。据说霍去病少年时,汉武帝想教他的名将孙武和吴起兵法,霍去病拒绝了他的好意。他认为战争只需要战术和战略,不需要模仿古人的兵法。

由此可见,霍去病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不过,霍去病也不是没看过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也许他也了解了战国名将吴起的故事。据史书记载,吴起是一位非常关心士兵的将军。据说他用嘴帮伤兵吸出脓液,但伤兵的母亲看到后哭了。

伤兵的母亲告诉吴起,吴起曾经帮丈夫吸过脓血,让丈夫非常感激。为了报答吴起的恩情,丈夫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不久后就牺牲了。然后母亲认为吴起现在是在给儿子吸脓,所以儿子会感激吴起,很快就会因为勇敢杀敌而被杀。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霍去病明白了心狠手辣的道理,也体会到了自己的带兵之道。在当时的汉军中,奖惩非常明确。如果一个士兵立了战功,不仅享受了大量的酒肉,而且在军旅生涯中步步高升。霍去病不给士兵食物,因为他糟蹋了酒肉。也许他只是想激励士兵们勇敢战斗,告诉他们只有当了将军,才能享受无尽的酒肉。

而霍去病年少得志,军中可能有很多年长的士兵对他不服气,所以霍去病必须保持威严,刻意与士兵保持距离。而霍去病外出征战多年,手下将士几乎没有哗变过。由此可见,霍去病对士兵的分寸把握得非常好,他也知道士兵的心理,明白能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不是酒肉,而是升了军衔后的荣华富贵。

标签: 霍去病吴起士兵

更多文章

  • 狄仁杰真的是位神探么?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是怎样的(历史上的狄仁杰真的那么神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杰,武则天,刺史

    可能大部分朋友都是通过影视剧认识迪徐人杰的。在电视屏幕上,迪徐人杰成为一名著名的侦探,并帮助大唐解决了许多案件。但在历史上,迪·徐人杰真的是侦探吗?狄一生历任大理寺丞、史、豫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迪徐人杰给人的印象是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名声绝对。但迪·徐人杰不是破案专家。他这辈子都没破获过这么多神奇

  • 西汉酷吏郅都生平简介。郅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临江,匈奴,李广

    郅都是汉景帝时期最著名的酷吏。酷吏的含义是指那些用残酷的审讯手段,用非人的手段维护封建秩序的官员。郅都在汉文帝时期担任中郎将,汉景帝提拔他为中郎将。当时,郅都在朝鲜以敢谏闻名,但谏的对象不是皇帝,而是官员。但是,郅都不怕权贵,甚至对皇族也一视同仁,所以他得到了"苍鹰"的标题。然而,郅都最终还是因为得

  • 清朝时期皇帝为何会出现颗玉玺呢?(清朝的玉玺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玉玺,皇帝,清朝

    说起玉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古代皇帝的专属产品。其实说白了,玉玺其实就是皇帝的专属印章,只是皇帝用的印章叫玉玺。那时候老百姓用的印章叫印章。由于玉玺是皇帝的专属品,国家也是皇帝的,也就是说一般只有一枚玉玺,但是我带着清朝的时候,有25枚玉玺。那为什么呢?历史上最著名的玉玺是郭川玉玺。相传是秦始皇

  • 朱三王子的案子是什么?朱慈焕为什么要冒充崇祯之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王子,康熙

    康熙年间有一件事"朱三王子案"听到这里,朱三王子很容易联想到明朝的崇祯皇帝,这个案件的英雄,而且它确实是由一个自称是崇祯皇帝儿子的人做的。然而,这个所谓的朱三王子实际上是一个假的,所谓的朱慈焕并不是崇祯的儿子。这个人到底为什么要冒充崇祯的后代?为什么朱慈焕最终在那一年被康熙皇帝处死?1644年春,李

  • 陈平为刘邦一统天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才是开启西汉的大功臣(陈平对刘邦)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项羽,楚军

    或许对于帮助刘邦完成统一的英雄,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汉初三杰。其实刘邦身边有很多能干的大臣,也是西汉重要的开国功臣。今天,我将告诉你关于和陈总理,他们被许多人看不起。陈平不是普通的辅导员。他在西汉初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不仅帮助刘邦统一了全国,还平定了朱禄,立了刘恒为帝,延续了汉朝的血脉。让我们来谈

  • 劳务派遣能干一辈子吗(医院劳务派遣能干一辈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劳务派遣,角度,公司

    劳务派遣是一种先进的劳动力供给模式,以人为中心,面向市场服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劳务派遣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高效、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从派遣员工的角度来说,劳务派遣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薪酬,还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工作经验,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劳务派遣能持续一辈子吗?

  • 诸葛亮墓在哪里?为什么诸葛亮身葬何处无人知晓(刘伯温不服诸葛亮去盗诸葛亮的墓)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武侯祠,武侯墓

    诸葛亮墓传说: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人们对他非常崇拜,但是他死后葬在哪里却无人知晓。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知道诸葛亮埋在哪里?诸葛亮墓传说1人们说诸葛亮死后葬在定军山,其实对他来说只是一座假坟。诸葛亮有一个聪明的计划。为了不让自己的坟墓为世人所知,他临死前做了安排:下葬的时候只需要九个人,招了八

  • 八王之乱有多惨?后果又是什么?(八王之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胡人,汉人,鲜卑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讨论八王之乱。其实八王之乱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了。今天我们再回头看看八王之乱有多惨,再看看八王之乱造成的后果。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千万不要错过!其实八王之乱有多惨是很难形容的。反正伤亡无数。经过16年的战乱,百姓水深火热,东晋的影响力急剧下降,最后国破家亡,造成了五乱的结果。所以你说

  • 隋炀帝在位期间做了哪四件大事(隋炀帝在位期间所做的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非常,隋朝

    说起这个杨迪,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杨迪是一个非常贪婪好色的皇帝,而且本性残忍。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可怕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可以影响后世的!那么杨迪皇帝做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事实上,历史上人们对杨迪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但那些坏事都是杨迪在晚年干的。他年轻的时

  • 《蜀道》中的文字很难欣赏。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蜀道,困难,精神

    一、蜀道难的背景和意义。《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诗中描绘了蜀道险峻的山路,反映了古代交通条件的不便和人们生存斗争的艰难。它用豪迈激昂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逆境的远大志向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成为中国古诗词中的经典。第二,对蜀道难的描述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写和反义词。1.他描写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