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允杀了董卓为什么东汉还是灭亡了(王允为什么不毒死董卓)

王允杀了董卓为什么东汉还是灭亡了(王允为什么不毒死董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37 更新时间:2023/12/23 22:39:44

王允设计刺杀董卓,董卓死后所有被他压迫过的人都欢呼庆祝,可见董卓在当时是多么的恶劣和不得人心。虽然历史上王允杀董卓和三国演义里有很大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董卓既然死了,为什么东汉最后走向灭亡?为什么不救汉朝?是什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董

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的角色和影响是什么?

东汉的衰落不是杀了董卓就能解决的。王允等士大夫的一些努力也是治标不治本的,这也是历史的验证。十官常等董卓来了一级乱,董卓去找吕布杀,然后李珏郭汜是一茬。这种乱象不是一个即将崩溃的王朝所能控制的,更何况是王允和吕布。

布卓自杀后,对凉州人又怕又恨,凉州人都怨声载道。于是,李珏等人达成协议,攻打长安,但布无法拒绝,于是李珏等人进入长安。-《三国志·吕布传》

在李珏郭汜进入长安之前,王允做了双重工作。为了解散西凉军,有人建议由黄普义镇率领这支队伍,进驻陕西安抚。但王允认为,只能解散西凉军,因为这样可以起到威慑作用。如果安抚了,让其在陕西驻军,虽然安抚了西凉,但关东义(求董联盟)的势力又会产生怀疑,双方都不能招惹。

但西凉军不知怎么得到了王允要解散武装的消息。原来付给董的丁延思和,已经定罪,又是董卓的嫡系,生来必死,于是和郭思率军到了长安。后来吕布战败逃跑,王允和王允家族的重臣宋轶、王洪一起被处死。十多人也受到了处罚。

"如果我受国家精神的鼓舞,去了国家,我的愿望也是。如果他得不到,他就会死。朝廷年轻,就等着我呢。我不能忍受被免除困难。怒谢关东群臣,勤思社稷。"——《后汉书》。《王允传》

在这里,王允的态度很明显地表明了东汉王朝控制不了局面。所有势力都要考虑,其他势力要想解散一支武装力量也要考虑。这种情况下,东汉可以说是无可救药了。吕布逃跑的时候,问王允愿不愿意一起逃。王允的话很悲壮,却还寄希望于关东诸侯,可以说是愚不可及。

而东汉的局面,不仅仅是政治混乱造成的,还有郡县制中央集权的衰落造成的。黄巾起义爆发时,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无力反击叛乱。在黄巾军的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只能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招兵。虽然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让当地郡守拥兵自重,完全造成了外强中干的局面。

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把董卓吸引到北京是一样的。就算杀了董卓,也很难拯救东汉王朝,因为朝廷之外的每一个诸侯都是另一个董卓。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1.王允杀董卓之前,国家是分裂的。

所谓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就是国家实际上已经被这些诸侯将领控制了。不管董卓赢了,还是诸侯赢了,汉献帝永远是个傀儡,因为他没有嫡系权力,无法控制国家的形式。

所以董卓死不死与大局无关。东汉完蛋了,就是所谓黄巾起义的结果。

2.王允杀了董卓,没有兵权。

如果王允杀了董卓,并借机掌握董卓手下的将领,如李珏、郭汜、张继、樊稠等,从而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或许可以复兴汉朝。毕竟当时董卓军事实力强大,占据陕西省,易守难攻。关键是王允没有实力,杀董卓只是暗杀。

所以他不可能管住这些自重的将领,也不会有人甩他。吕布充其量只是一个特种部队大队的队长。而且他不是将军,不是帅才,不靠谱。退一步说,王允就算掌握了董卓的军队,也未必忠于汉献帝,也可能是曹操的翻版。

3.东汉腐败,必然灭亡。

不允许东汉王朝落入汉献帝之手。早在汉灵帝、汉桓帝时期就已濒临崩溃。这个王朝已经陷入了晚期,已经病入膏肓,不是任何人能控制的。要想拯救东汉,就必须进行大改革,当然前提是能先以武力稳定国家。

标签: 东汉吕布王朝

更多文章

  • 刘备写给曹丕的信说了什么?暴露了刘备的真实想法(刘备写给曹操的战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曹丕,汉室

    曹丕登基称帝,汉朝成为历史。另一边,刘备自己也当了皇帝,开国名为"韩"我要延续汉人的血脉。刘备扶汉室的理想从未改变,可是刘备就没有一点私心吗?那不一定。刘备的形象大多是正面的,以善良著称,但他能成为三足鼎立之一,单靠善良是做不到的。曹丕登基后,刘备给他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似乎透露了刘备的真实想法。作

  • 隋朝早亡杨坚有无责任?杨坚一生功过解析(隋朝杨坚历史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隋文帝,隋朝,杨光

    隋朝不应该有37年的短暂历史。虽然隋文帝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了很大的错误,但是在隋文帝时期,隋朝整个民族政策的大方向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把隋朝的灭亡全部归咎于杨光恐怕有失偏颇,因为隋文帝晚年也做了一些荒唐事,导致了国力的衰落。所以隋文帝在隋朝的早逝也应该伴随着一定的责任。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下隋文帝一生

  • 秦灭楚之战项燕有多少兵力楚国战败后士兵都去哪了(项燕灭秦军20万)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楚国,王建

    秦国和楚国的战争持续了三年,最后秦国先后灭了楚国和越国。然而,这场战役并没有记录楚国派出多少士兵参加这场战斗,而秦国的王建和吴萌率领大约60万军队。长平之战,赵在全军覆没45万,秦楚之战却没有一个有准备的伤亡数字。楚国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诸侯国。这场战斗事关生死。楚国必须全力以赴,兵力自然不会太少。如

  • 裴炎是忠臣吗裴炎为何会被灭族(裴炎的扮演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汉字,裴炎

    裴炎是唐朝的宰相,他是一个忠臣。当唐德宗评价唐朝开国以来的汉奸等级时,裴炎被评为一等。但裴炎既然是忠臣,为什么会被武则天杀死,抢走财产?当时,裴炎决定支持武则天废除唐中宗,立唐睿宗为皇帝。结果,武则天在朝鲜独揽大权,唐睿宗没有任何实权。就这样,裴炎决定向武则天进谏,结果酿成杀身之祸,武则天处决裴炎的

  • 商鞅变法的利与弊其弊端影响后世千年(商鞅变法的弊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鞅,秦国,变法

    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原因之一。从结果来看,商鞅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肯定有他的好处。最终秦国成功统一六国,创造了历史。但此后秦朝的寿命只维持了14年,看似与商鞅变法无关,实则有关系。政改的好处会有坏处,坏处在当时可能没有太大影响。实际上影响了几千年来各个朝代的皇帝制定自己的政策,影响很大。政

  • 历史上夫差是怎样的形象?(历史记载的夫差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勾践,夫差,越国

    很多人欣赏勾践的服役和勇敢的故事,但这是断章取义。勾践的精神是可贵的,但前提是伏羲灭岳的时候没有杀他。俗话说的好,柴火不用烧,夫差没有杀勾践,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兴国之计。但是,越国被灭后,夫差为什么不直接杀了勾践灭草呢?纵观整个历史,一切都应该根除,尤其是在战场上。善良真的不适合当将军,而春秋时期

  •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字初中(通过终点线的那一刻500字初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我们,点线,想到

    我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时光荏苒,校运会已经过去很久了,但这次运动会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因为我在这次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战胜了自己。冲过终点的那一瞬间,我仿佛觉得全世界都在背后为我呐喊助威!春季的校运会很短,那些瞬间就是4×100的最后一棒。预赛和决赛都成功感受到了冲过终点线的快感,冲过终点

  • (汉朝赵飞燕当皇后了吗)赵飞燕简介:汉朝汉成帝的妃子被王莽逼的自杀而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成帝,刘欣,合德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赵这个名字。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环肥吞瘦"是关于她和杨玉环的。在电视剧《母亲乐器世界》中,由饰演的赵相信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赵是西汉末年汉成帝的妃子,后来成为皇后和皇太后。可惜她就是这么一个美女,最后在王莽的压力下自杀了。一、赵简介赵(45年前-1年前),姓名不详(野史名为

  • 刘备不在以后诸葛亮是如何做到让蜀汉大臣对他心服口服的?(刘备训斥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刘备,蜀汉

    刘备死后,诸葛亮和李严被任命为托孤大臣。虽然是同级,但蜀汉大臣大多几乎只听从刘备的指示,李严在朝中毫无存在感。诸葛亮为什么能说服大臣们对他心服口服?诸葛亮在蜀汉的资历是一回事,关键是他继承刘备遗志的决心让别人看到了希望。李严也知道自己在朝中的威望不如诸葛亮,但还想故意陷害诸葛亮,让人忍无可忍。所以李

  • 李陵为什么至死不回汉朝?鲁迅是如何评价的(李陵说自己为什么会投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广,李陵,匈奴

    历史上对李陵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评价。第一个自然是从他投降匈奴的角度出发,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他不顾国家,没有节操,这也是自古以来文人重视节操的结果。另一个证实了李陵做得对,只是汉朝对李陵家族管得太严了。李陵让士兵们活着的问题是什么?韧性和灵活性,投降算不了什么。李陵(134-74年前),陇西季承(今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