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夷陵之战爆发曹丕为什么不出兵攻吴或者灭蜀?(夷陵之战爆发曹丕为什么不出兵攻吴或者灭蜀)

夷陵之战爆发曹丕为什么不出兵攻吴或者灭蜀?(夷陵之战爆发曹丕为什么不出兵攻吴或者灭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24 更新时间:2024/1/19 7:49:19

从当时的三足鼎立来看,东吴和蜀汉仍然要结成联盟共同抵抗曹魏,所以如何瓦解他们的联盟对曹丕来说至关重要。之后的夷陵之战,应该是曹丕的绝佳机会。他可以选择联吴抗蜀,也可以选择联蜀抗吴,但他没有采取行动。为什么?其实当时就有人建议曹丕帮助蜀国攻打

东吴,但是曹丕拒绝了。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孙权攻取荆州,俘虏关羽后,黄初二年(221年),刘备率军进入吴栋,夷陵之战爆发。这一次,柳椰建议曹丕趁机攻打建业,与蜀汉瓜分东吴,但曹丕没有采纳。看来曹丕错过了一个好机会,其实不然。曹丕之所以没有采纳这个建议,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太复杂,不是曹魏出兵的好机会。

柳椰提案的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乘关羽在襄樊与曹魏交战之机,出兵攻荆州,关羽被俘被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于当年正月病逝,其子曹丕在王维继位。同年十月,曹丕逼汉献帝禅让,曹丕为了魏文帝篡夺了汉朝的皇位,汉朝灭亡。

魏黄二年(221),刘备在益州称帝,国号汉。境内盛传献帝驾崩,刘备为献帝举行葬礼,尊其为孝帝。同年七月,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刘备率领数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得知刘备要来进攻,于是派使者去求和,刘备拒绝了。同年,刘备攻打吴栋的浯口和界归。

黄三年(222)正月,孙权上书曹丕,要出兵迎敌,曹魏投降。侍中柳椰认为孙权并无归顺之意,这次投降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于是建议曹丕趁机领兵攻灭东吴,以免后患。但这个建议被曹丕拒绝了。

曹丕为什么不趁机进攻吴栋?

对于曹丕拒绝柳椰的提议,大多数人认为曹丕是错失了良机。但曹丕可能在综合考虑各种原因后,放弃了出兵的计划。就当时的形势而言,曹魏入侵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个皇帝并存,曹丕不太可能和刘备联手。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这个时候世界就相当于有了两个皇帝,双方互称反贼。曹丕因禅应该是正统,但刘备有汉室宗亲的身份,冒充汉室宗亲的继承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种现象在三国之前从未出现过。在这种情况下,曹丕是不可能和刘备联手进攻东吴的。

2.东吴主动投降,曹魏没有理由出兵。早在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孙权就已经向曹操投降了,而在曹丕继位之后,孙权依然主动投降。在两个皇帝并存的情况下,孙权的态度很重要。孙权能够主动臣服,曹丕自然是欣喜万分。在这种情况下,当敌人攻击他的臣子时,他不是帮助自己,而是攻击他们,这不仅是不合理的,而且是未知的。

3.曹魏内部不稳,让曹丕不敢贸然出兵。曹丕刚刚篡汉,内部局势不稳,在军事上也没有威信,显然不可能贸然出兵。曹魏内部矛盾已经很严重了。曹操死后,很多矛盾很快浮出水面,正如《晋书·宣帝纪》所载"吴伟在洛阳,朝野恐有危险"、臧霸和青州兵的擅自离开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直到所有的主要骨干将领都换成了曹仁、曹秀、曹真、夏侯尚,曹丕这就等于坐稳了位置。

4.调动军事力量困难,反应时间有限。自建安十六年(2011年)起,曹骏主力回归孙权、马超,特别是汉中之战后,曹魏主力一直驻扎在陈仓、长安。曹操的葬礼结束后,夏侯尚护送曹操的灵柩返回邺城,与中原士兵一起安葬。就算曹丕想攻打孙权,"西方的士兵被转移到东方,北方的师被带到南方"在短时间内部署一支军队并不容易。急于伐吴显然是不理智的。

综上所述,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曹丕贸然入侵吴国,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按兵不动可能会错失良机,但静观其变,寻找最佳时机,也是一种稳妥的做法。只是他可能没有料到夷陵之战会这么快结束。

标签: 曹丕孙权刘备

更多文章

  • 黑瞎子和齐家什么关系(黑瞎子与齐家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九门,黑瞎子,齐家

    黑瞎子虽然不是主角,但却是《盗墓笔记》中的人气角色,也是很多影视剧中非常有魅力的人物。其实很多朋友都希望三叔能写一本关于黑瞎子故事的小说,了解他的生活和经历。然后在《花之夜的无声结局》里,黑瞎子的人生经历居然被揭示出来了。他是这个家族的后代吗?下面揭晓答案。想了解更多,就不要错过了。黑盲身份南派三叔

  • 程开甲六大荣誉(程开甲6项最高荣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授予,项,,中央军委

    最近,我仔细研究了程先生。真的很神奇,但是能认识他的人真的不多,太少了。大家都知道很多大明星,很多企业家,首富,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些默默为国家冒险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程的这位老人。很多人对成先生的六大荣誉很感兴趣。我们来看看是哪六个!到目前为止,程先生在真正拥有的荣誉不止六项。关于他的荣誉只会越来越

  •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关键时刻犯两个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自成,明朝,大顺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政府,但最终败给清军,未能建立自己的王朝。其实当时李自成面对的是一个绝好的局面,不仅集结了各方兵力,还赢得了很多人的心。为什么李自成的军队,有很多人支持,最后还是失败了?事实上,关键时刻李自成两次失误,导致最终败给清军。当时李自成以为打败明军就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忽略了清军入

  • 明朝的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有什么区别谁的权利更大(提督东厂是掌印太监还是秉笔太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监,掌印,室主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明朝,这位李思监工是十二监工的第一任,包括这位拿着笔的太监和一个掌印太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区别,握笔的太监和掌印的太监谁的权利更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手印太监和执笔太监有什么区别?掌印太监和抓笔太监的关系,类似于今天办公室主任和办公室主任的关系。下面提交的文

  • 历史上乌纱帽是怎么来的?(乌纱帽的历史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工作,他们,官职

    "他们的工作这类物品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而且由于其工作的使用者都是官员,因此从那时起就被用来称呼官职。但是,一个事物的诞生必然有它的作用,它们的工作岗位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几个朝代。那么,他们的工作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成各种形式的呢?1.他们工作的最初形式在很多古代题材的

  • &;四面楚歌&;这是谁的计划?目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张亮,汉军

    "四面楚歌"如今这个词用来表示已经到了没有挽回余地的地步。不管怎么做,最后的结果都是失败。这个字当初是刘邦阵营的汉军在楚汉斗争的最后时刻搞的小把戏,降低了残余楚军的气势,最终灭亡。但是,这个计划是谁想出来的,一直存在争议。那么,这是谁的计划?目的是甚麽?有一句谚语说。四面楚歌"这是韩信的主意。因为是

  • 黄忠和黄盖是什么关系?两人是亲兄弟么?(黄忠和黄盖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盖,刘备,忠和

    三国中,诸葛亮和他的两个兄弟分别打了三个不同的国家。可能大部分人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家庭,要变成一个上战场的敌人。因为古代文人大多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读书是为了实现抱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所以先把是不是兄弟放在一边。其实三国中,有两个人长得很像兄弟,那就是黄忠和黄盖。两人都堪称硬朗之人

  • 贾宝玉为什么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贾宝玉性格特点分析(贾宝玉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宝玉,晴雯,贾宝玉

    用现代的话来说,贾宝玉其实也有他自恋的一面。贾宝玉作为贾扶余的孙子,含着金汤匙长大,性格难免有些傲慢。关于贾宝玉的性格特点,读者一直都很关心,因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正邪两面,但这在《红楼梦》里是正常的,因为里面的每个人物基本上都是多面的,这可能是正常的。那我们这次就来看看贾宝玉的自恋。如果你没有仔

  • 郭女王是怎样的人为何大美女甄宓也斗不过她?(郭女王与甄宓谁美)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女王,曹植

    甄宓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她也是曹丕的妻子,曹操的生母,但是历史上最后的结果不太好。甄宓之后,曹丕的皇后是郭女王,这不是一个称号,但她的名字是郭女王。与甄宓相比,她更老,更不漂亮,但她为什么能打败甄宓呢?郭女王有什么东西是甄宓比不上的吗?曹丕和甄宓是嫂子,曹丕和郭女王也是嫂子。虽然都是妯娌,但他

  • 明朝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简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宪宗,成化,西厂

    大概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明朝的宦官都是小人。武侠电影电视剧很多,而且都是太监,尤其是魏忠贤,所以很多人以为明朝的太监都是魏忠贤这种人。真相是什么?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明朝另一位著名的太监,知望。让我们来看看。知望是怎么死的?1.谁是知望?知望(1501-1559年4月3日),南直隶(今安徽歙县)人,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