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蒙古铁骑和八旗谁厉害(蒙古铁骑和八旗谁厉害一点)

蒙古铁骑和八旗谁厉害(蒙古铁骑和八旗谁厉害一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43 更新时间:2024/1/9 11:11:07

虽然关公与秦琼作战,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真实的历史中找到一些证据。我们能证明什么?证明了在古代,在兵器改革之前,蒙古高原上一旦出现强大的政权,对东南华北都是极大的威胁。换句话说,对于女真-满洲来说,蒙古有一定的地理优势。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甘三代

不遗余力地打击西蒙。

1.哪个时代是蒙古的全盛时期?

一般认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汗国。但实际上,成吉思汗的时代并不是蒙古的全盛时期,而是他的子孙时代的蒙古。为什么这么说?

蒙古高原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古代蒙古高原的物产匮乏。这里虽然出了最好的轻骑兵,但是出不了最好的武器装备,也没有战略物资储备能力。在中匈战争中,汉朝凭借精良的武器和大量的战略储备,屡屡击败匈奴。这说明如果华北由强大稳定的中原王朝统治,蒙古高原上的政权很难出现。

然而,在成吉思汗时代,整个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作为一个南方王朝,统治者的战斗力早已衰退。据说南宋统治者的弓箭不如使臣,很尴尬。成吉思汗此时统一了蒙古。

在分裂时代的蒙古高原,生产力水平并没有高多少。努尔哈赤时代,东北正处于向铁器时代过渡的时期。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高原生产力只能更低。大概在骨器时代,铁是非常稀有的。因此,统一后建立的蒙古汗国,为了解决物资供应问题,会急切地派出使团,试图与花剌子模进行贸易。同样,蒙古征服黄金,其实也是为了夺取富饶的中原。

蒙古汗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工匠,这也说明了蒙古汗国对工匠的重视。为什么要关注?当然,因为稀缺所以重要。

大部分工匠不是来自蒙古人,而主要来自被征服地区的人口。这恰恰说明蒙古帝国生产力的发展是伴随着其征服地区的扩大而发展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大致在蒙古汗时代,蒙古达到了顶峰。此时的蒙古汗国可以调动欧亚大部分战略储备,形成东西两条战线的进攻态势。

2.八旗的鼎盛时期?

努尔哈赤也是如此。在他那个时代,女真还不是最强的,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大概在多尔衮-康熙时代,清朝的八旗达到了顶峰。但是这里有一个情况,和蒙古帝国的情况不一样。

不仅八旗里有蒙古人,连清朝皇帝都是蒙古血统。这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满洲人口少,女真各部之间的融合时间很短。与其统治范围相比,清军在满洲的动员能力相对不足。八旗需要其他民族补充。

第二,蒙古人的战斗力依然不可小觑。所以必须控制。

清朝选择积极融入蒙古贵族。这种情况被八旗的强烈汉化所掩盖。事实上,这种融合在清代极为频繁。比如大名鼎鼎的鬼六,恭亲王本人就有成吉思汗家族的血统。不仅如此,大量的蒙古贵族还拥有清朝的皇室血统。

不仅如此,汉军在八旗中所占比例极高,甚至有一段时间超过一半。当然,汉军和汉人不一样,已经通过大量的婚姻模糊了民族的概念。这从侧面说明了满洲人口的不足。

清朝与蒙古汗国另一个最重要的区别是,清朝八旗普遍接受中国文化。然而,蒙古国内一直存在是否接受中国文化的争论。导致蒙古汗国的贵族从来没有汉化过。

当然,是否是中国人不是保持战斗力的关键,关键在于是否是贵族。这个问题在其他回答里已经讨论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3.时差

既然是关公对秦琼的战争,我们不能不说时代不同了。八旗与蒙古汗国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火炮的使用。八旗掌握火炮技术,这是入关前达到的。主要是依靠那些倒向清朝的汉军部队。与蒙古相比,八旗唯一先进的武器在于掌握火炮。清军的火枪手不是很好,不可能像西方那样建立标准的龙骑兵。充其量,他们是马背上的火枪手。

火炮在阵地战中优势明显,虽然清代火炮攻防技术理论并不先进,基本没有技术创新。但是对付没有稳定枪械供应的古莫西蒙就够了。

4.蒙古高原对清朝的意义

明朝对蒙古军队实行贸易禁运和军事封锁。不得不说这个策略奏效了。到了明朝末年,蒙古极度衰弱,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失去了铁的生产能力。说实话,那时候东蒙基本上是退回到原始社会了。

也正因为如此,才给了皇太极统一东蒙的机会。

但清朝初期,由于忙于镇压关内反抗,清朝失去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经过结盟、休整和重新崛起,漠西蒙古加强了与俄罗斯的联系,以统一蒙古高原。最后成了清朝的一大心病。这就涉及到蒙古高原的地理特征。

蒙古高原位于内陆亚洲的中心,是骑兵的绝佳来源。从这里可以威胁东北,中原,西北,中亚。所以在马决定机动性的古代,谁掌握了蒙古高原及其轻骑兵储备,谁就能从蒙古高原进攻。

从清朝统治者的角度来看,更致命的是——

从蒙古高原南下,威胁华北北部之后,就很容易切断华北和东北的联系,相当于切断了清朝的首都和出生地的联系。蒙古推翻金朝就是这样一步。这一点清朝一定要避免。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乌兰布通之战。

5.乌兰布通战役

这场战役实际上是清朝的生死之战。

如果准噶尔赢了,就切断了首都和东北的联系。清朝将被迫采取守势。长此以往,清朝将失去东北。如果此时山海关再发生一次反清起义,金朝灭亡的悲剧就会重演。

所以乌兰布统之战是蒙古、准噶尔、蒙古之间切断清朝后路的一场战役。

清军在这场战役中使用了火炮。这是他们唯一比准军事部队更好的武器。在这场战斗中,清军伤亡惨重。康熙帝的叔叔童国刚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他在准噶尔被火枪打死了。在这场战役中,许多清军非常害怕敌人,甚至不敢上马作战。此时清军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

这场战役之后,准军事部队撤退了。因为准军事人员伤亡不小,准军事部队爆发了瘟疫,造成大量员工。清朝有中原王朝的传统战略储备优势,可以快速补充。准军事战略储备就没那么靠谱了——准噶尔老巢内乱,加尔丹侄子叛变。

虽然清军在此战役中伤亡惨重,但战役的结果是准军事部队撤退,清军被切断的威胁解除。战略上,是清朝赢了。

假设准噶尔汗国不发生内乱,他们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可惜高尔丹的老巢被他侄子占了,他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如果换成鼎盛时期的蒙古汗国,刚从部落制变成汗国的千户制,凝聚力应该不成问题。虽然有权力之争,但那是中后期。在对外战争的鼎盛时期,比如著名的长子西征,蒙古贵族可以团结一心。因此,蒙古早期对统治者的攻势变得不可抗拒。蒙古军队可以轻而易举地进攻金都附近地区,让金朝进入混乱时期。

6、反击和远程控制

相对来说,从东北和华北进攻蒙古高原是向上进攻。必须克服恶劣的气候变化,冒着物资匮乏的风险远征。而中间无数个点都可能被蒙古军拦截,导致全军覆没。更不用说攻击鼎盛时期的蒙古汗国了。

为此,清朝的方法是遥控。蒙古联军通过血缘关系的建立,相当于当地的陪伴。翻阅史书,可以看到清军在蒙古使用了大量的地方军。在当地蒙古军队的支持下,清军在草原上不容易被突袭和围困。更容易得到补给。

7、订婚彩排

千户制下的蒙古军队,在恶劣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很强,尤其是大规模的长途奔袭和撤退,是其他古代民族所望尘莫及的。换句话说,蒙古军队是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可以快速集结,快速出动。面对蒙古军的进攻,留给防守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很难拦截和追击。还没等对手反应过来,蒙古军已经消失,他们会从其他方向再次进攻,直到彻底打乱敌人的防御部署。这就是蒙古军队的优势。

相比蒙古,八旗完全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八旗制度脱胎于蒙古千户制度,其人员比蒙古千户制度更为复杂。八旗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在搞攻城战和阵地战。在战场上,八旗离不开蒙古盟友的支持。从康熙亲征噶尔丹的例子来看,清军入关后的动员方式与中原王朝非常相似,需要很长时间的备战,然后才开始出征。就连清军的标志军也准备不足。这样一比较,清军的反应能力就不如全盛时期的蒙军了。

历史上准噶尔蒙古进攻内陆,一般都是四万人的规模,足以击溃明朝的主力几十万大军,也把清朝的性命搭上了线,用了百年才取得胜利。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如果是蒙古全盛时期,实力在十四万以上,大概是准噶尔蒙古的三倍。数量略超过八旗的总兵力。在这种反差下,清军必须动员所有八旗作战,才能取得胜利。如果野战无敌,清军很可能转向城防战。参考清军鼎盛时期与准军事组织作战的记录,清军并没有把握能一战全胜。清军的优势在于内地强大的人力物力。

清初对东蒙的征服,完全是因为明朝已经把东蒙消耗的差不多了,清朝成了渔翁。当然,清朝先统一北方再南下的大战略是正确的。

标签: 蒙古蒙古高原清朝

更多文章

  • 关于那一次我真感动的作文(关于那一次我真感动的作文5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爷爷,看着,好像

    有时候我会一个人思考,我们到底是应该一辈子无所事事,还是应该做一些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有时候人生能否成功其实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看出来,尤其是面对别人不愿意面对的事情。有一次和妈妈逛街,遇到了一件事。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但是整个过程让人想了很多,但是最后结局还不错。那次我和妈妈去了超市。“今天人真

  • 洪秀全死前有多疯狂?从曾国藩的沮丧中可以看出端倪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洪秀全,甘露,埃及

    其实边肖很少提到洪秀全的事情,因为这个人争议很大,所以说不好就会被骂。最近也有很多人问,说洪秀全死前很疯狂,所以很多人要问,到底有多疯狂?其实你可以看看曾国藩是怎么对待洪秀全的。更多详情,我们继续看。1864年初,天京(今江苏南京)发生严重缺粮。此前,忠君李秀成为了东山再起,曾向天王洪秀全提议不要进

  • 王建是如何成为前蜀开国皇帝的?(王建是历史上唯一的王姓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建,父亲,王健

    王建是五代十国以前蜀国的第一个皇帝,但他年轻时是一个靠偷卖私盐为生的流氓。后来,王建加入了钟吾军,成为钟吾八都将军之一。后来因为户主立功,被提升为神策军将军。此时,王坚积累了他的第一桶金。此后,王建担任利州刺史,不断在当地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使其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就连唐昭宗也会封他为蜀王。王建

  • 古代的大刀后面带有一些铁环有什么用?(大刀上面的铁环)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铁环,大刀,可以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英雄使用的大刀背后有一串铁环,但似乎没有什么作用。有了铁环,刀鞘就不能用了,因为装不进去,用的部分也是刀刃,跟刀背没关系。那么,既然不方便也没用,为什么还要装铁环呢?铁环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作用?相信大家在很多影视剧中都见过这样的场景,所以我们不禁要问,现实历史中大刀上

  • 从历史的角度看鬼吹灯的话有哪些盗墓技术是真实存在的?(鬼吹灯的盗墓流派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盗墓,陵墓,盗墓贼

    说起《鬼吹灯》这部小说,真的是粉的满满的,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这本书还是比较科学的,只是有些桥段和情节也有点神秘。所以今天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看看这部小说中的盗墓手法有哪些是真实的。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盗墓贼的构成性质可分为官盗和散盗。因为官贼都是军队里明火执仗的贼,几十万

  • 孙尚香被骗到东吴之后为什么不回到刘备身边来?(孙尚香为啥最后回东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孙小梅,孙权

    说到三国时期,我们经常会谈到武将喜欢研究的东西。今天我们讲一些小道消息,就像孙尚香其实是被骗到吴栋的,那么孙尚香后来为什么没有回到刘备身边呢?这个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吧?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今天说的是正史,不能按照三国演义来解释。孙权两次与刘备讲和,刘备第二次同意,孙刘联盟也"还原"孙权为什么不

  • 二战关岛最后的日本兵战争结束年后才回到日本(二战时期的关岛是日本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日本,关岛,投降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二战最后一个日本兵"小野田博郎"好吧,一个在菲律宾原始丛林待了29年的日本兵,一直不知道战争结束了,还坚持在那里打游击战。直到1974年陷入与菲律宾警方的冲突中,他才得知战争已经结束了29年,他选择了投降。但是今天边肖想向你介绍另一位日本士兵,他的经历与小野田博郎非常相似。他是关岛战

  • 汉武帝明知国库吃紧为什么还要不惜一切同匈奴火拼到底?(汉武帝与匈奴大决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匈奴,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时期,与匈奴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争。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给汉朝带来了一些麻烦。其实汉武帝也明白战争时期国库吃紧,他甚至可能扣自己"军国主义"帽子,但皇帝还是选择了与匈奴决一死战。后人对汉武帝的这种做法褒贬不一,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三百年后汉朝确实解决了匈奴问题。汉武帝当时是怎么想的?让我们

  • 秦始皇陵与埃及金字塔哪个建造难度更大?(秦始皇陵与埃及金字塔哪个建造难度更大一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字塔,埃及,秦始皇陵

    如果要比较古代金字塔建筑,只能和万里长城相比。如果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和秦始皇陵相比,无论是工程数量、豪华程度、精细程度、复杂程度,还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秦始皇陵都要更胜一筹。但考虑到不同时期产生的力量和环境因素,胡夫金字塔的实际建造规模应该更大。它们都是伟大的工程,但是从金字塔开始的秦始皇陵的

  • 大鹏鸟吃龙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鹏,金鹏,天庭

    说起大鹏鸟吃龙这件事,其实还是挺有意义的。据说这只大鹏鸟每天要吃掉500条龙。天哪,这真的很有趣。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大鹏鸟就是喜欢吃。我们能做什么?另外,如果大家发现大鹏鸟这样吃龙,也没人会抱怨。这个龙王受得了吗?其实这背后有很多故事。大家一起揭秘原因,看看到底是什么!At"四种精神"其中,龙文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