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项羽得天下。项羽虽然失败了,但是后人给了他很多正面的评价,也有很多欣赏项羽的朋友。反而是胜利者刘邦,对他的评价往往被贬低。究竟为什么?究其原因,可能与史记有关,因为史记中刘邦的方法低劣,与项羽有非常直观的对比。而人们对失败者总是抱有同情
的,更何况项羽的壮烈牺牲。时间久了,世人眼中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也会逐渐定型。
1.人们为什么喜欢项羽?
项羽虽然被刘邦打败了,但最后还是在乌江自杀了。但是项羽符合我们对英雄的想象。项羽的祖先是楚国著名的将军。他还继承了祖先行军方法和战斗技巧的优良传统,作战能力强,能带兵打仗。早在项羽成年初期,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天下。项用力气把青铜鼎举过头顶,志存高远。他想取代秦朝,恢复楚国从前的实力。而且在多次战争中,他都是在弱小的状态下突破敌人,在这里结束了秦朝。
但是当项羽做出很多成绩的时候,刘邦却从一个破农变成了亭长。虽然刘邦有"称王"野心,但他不知道从何说起。后来在能人的指点和沉重的税费压力下,他去了茫荡山。从此,他开始了不平凡的人生。起初刘邦跟着项梁的队伍行军,但刘邦懂得隐忍。他非常重视人才,这对他后来的奋斗有很大的帮助。
从他们的身份来看,刘邦应该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人物。他不被更多人喜欢的原因是他还有点流氓习气。换句话说,刘邦贪生怕死,而项羽却不怕死。项羽和刘邦对抗之后,刘邦因为韩信一直占据上风。尤其是最后项羽被韩信的伏兵包围。在可能逃回江东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自杀。这个情节类似于各种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之死,所以项羽被认为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尚未实现抱负的英雄。
其实刘邦往往没有那种绅士风度。鸿门宴上,刘邦偷偷逃走了。所以在人们心中,刘邦的气势远不如项羽。这就是为什么李清照后来说"活着,做男人中的男人;死去,成为灵魂中的灵魂。至今怀念项羽,不肯过江东"。
文/志育儿日记
2.为什么要贬低刘邦?
陪衬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往往是因为参照物很不堪,刘邦在项羽的光辉下很不堪。刘邦轻佻。他前半生长期无所事事,每天得过且过,各种坏毛病都有。史书记载说:
"我不关心我家的产量...我是泗水馆的馆长,朝廷官员满嘴谩骂,好酒好色。"
懒惰、沉溺于酒色的人,在那个时代,是社会最底层的地痞流氓。不过这种人能在天下大乱的背景下找到机会,一步步往上爬,最后成为九五至尊,真是傻眼。
对于刘邦的传奇经历,世人不屑多于羡慕。在所有人看来,刘邦遵循"地痞流氓"成为一国之君是幸运的,自己悲惨的性格没有被改变,所以世人会更喜欢项羽而不是刘邦。
项羽是一个慷慨豁达的人。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想问题,做事情几乎没有心机。在他的字典里,只有公开的计划,没有阴谋。
但刘邦不一样。为了达到目的,他几乎无底线,无所不用其极。在他虚弱的时候,他对项羽、诺诺都唯唯诺诺,不断强调对方过去的恩情。但是,当他完全发展起来后,却一点也不尊重,杀了项羽。虽然他以这种方式赢得了世界,但世界对他的印象进一步恶化。
总之,项羽虽然在楚汉之争中是一个失败者,但由于其突出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加上刘邦的衬托,项羽有着不少的拥趸,这可能是英雄情节的影响。
写作/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