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离成为普通话还差一票的是四川话还是粤语?当时这一票是谁投的?

离成为普通话还差一票的是四川话还是粤语?当时这一票是谁投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4/1/16 21:24:12

说起这个普通话,大家都知道很实用。如果不是推广普通话,估计我们去那个地方玩什么的都不方便,而且方言差距太大听不到,所以推广普通话还是比较好。众所周知,北京官话现在已经接近普通话了。据说以前选普通话的时候,还有其他方言差点一票成为普通话,那么

到底是哪一种呢?这关键的一票是谁投的?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我们继续分析揭秘吧!

是谣言,是其他方言差点一票成为普通话。完全是谣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第二年就开会准备国文的选择,但实际上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讨论的是"国语大会"根本没有考虑选择哪种语言或方言作为国语,而是一致认为共同的共识应该是以北京话(老北京话,溥仪庭审视频里提到的,东北口语比较重),然后再考虑"固定音"那就意味着与会者还有另一个共识,就是要把北京话转化成另一种语言,而不是选哪种方言&mdash&mdash说白了就是想还原一些"古韵",即古汉语特有的入声、尖音、浊音等特点。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考虑一些方言&mdash&mdash但他们要的是这些方言的元素,而不是直接替换。

在这两项预设规则的框架内,大会确认:

1.基于老北京话;

2.然后从全国各地各方言或个别方面选取一些带有古汉语元素的词语和短语,替换老北京话中相应的词语;

3.中华民国政府把这种做法定义为"普通话统一发音"。

大会结束后,"统一发音委员会"把选出来的词整理出来,混合北京话,记录"国音"其实就是北京话+南京官话(注:主要采用了入声、翘曲、前后鼻、尖团区分等古汉语元素。在南京话中,粤语没有"出现"郭),以及从全国各地方言中选取的各种词语&mdash&mdash这成为其两年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因为"老国银"是"边用边建"是的,每一个字的音高往往都有争议,使得执行过程深陷泥潭,效果大打折扣。随着国内军阀混战,"老国银"于是他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是用纯正的北京话作为国语,这也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选择北京话作为"普通话"根本原因。

那么,最初是哪种方言"还差一票"成为国家语言?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国语周刊》(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第133、134期(1934年4月14、21日)连载了语言学家黎锦熙的文章《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语音统一会议始末》,详细介绍了民国二年制定国家音标和音标的过程。黎锦熙本人没有参加会议,但他熟悉当时的许多与会者,所以这篇文章翔实生动,真实地再现了那次会议。

1912年12月(民国元年),以蔡元培为首的教育部成立了语音统一会议筹备处,由吴敬衡(知会)任组长,并制定了语音统一会议章程八条。规定读音统一会议的职责是审定每个字的标准读音,称为"国音"。每个单词的音位确定后,要用对应的字母来公式化表示每个音位。发音统一的成员由教育部聘请(无名额限制);两人由各省推荐,行政长官选举产生;蒙古一个,西藏一个,由北京、蒙古、西藏三地机关选派。此外,还有一名华侨代表。对会员资格有一定要求,必须满足以下四项之一:

1、精通音韵学;

2.神童小学【注:古代叫"语文学"For"小学"】;

3.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

4、精通多种方言(这个对粤语来说太难了)。总共确定了80名成员(完整名单见附录),其中约50名由教育部任命,其余由各省推荐。虽然各省最多推荐两人,但教育部任命的主要是江浙。由此,江苏籍成员17人,浙江籍成员9人,直隶籍成员7人,福建、广东、湖南籍成员4人。

从比例来看,广东籍委员只有4人,不可能影响会议结果。当时王昭(王昭"国语合唱字母"发明人对成员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一带多达25人,其中无锡5人。经过激烈辩论,最终决定实行一省一票制,而不是一人一票。当时关于某省一票制的争论也很激烈。江苏的王荣保声称"如果省一票,中国的古籍就全废了。"王昭问道:"这种语言的解释是什么?"王没说什么,王昭接着问:"江浙之外没有秀才吗?"北方成员坚持每个省一票,并威胁如果失败就解散会议。最后,在代理教育部部长董洪伟(蔡元培因政见与袁世凯不同已辞职)的推动下,终于通过了一省一票制。

这种一省一票的制度是解读会议结果的关键。

特别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会上并没有讨论哪种方言应该作为整体的国语。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把北京音当成"基本",审批"国音"。投票的内容主要是以多数票决定一些有争议的单词的发音。

语音统一大会于1913年2月15日(民国2年)开幕,44人。来自江苏的吴敬恒获得29票成为议长,王昭仅获得5票成为副议长。会议按照一省一票的原则,审定了6500字(外加600个常用字和新字)"国音"。当时,为了记录固定的"国音",暂时采用了注音系统。发音确定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验证音素,确定一组代表音素的字母表。根据黎锦熙的描述,会议进行到这个时候,出席者越来越少了,但对于"信"问题差点就打起来了。当时,有许多关于信件的提议,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方案:

1.部首派,模仿日语片假名,用读音相近的汉字,以其部首为字母;

2.象征主义,主张另一种符号体系;

3.罗马字母。参与者僵持多日。于是,浙江代表徐守尚和出席会议的教育部职员周树人(鲁迅)提议用"审批国银期间使用;临时符号"是音标(这是国语周刊头上的符号"朱茵符号")。这套符号是由张创造的,并借鉴了古代篆书的形状。与以上三校无关,可称为"简体字学校"。这一套"拼音字母"在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之前,它一直在mainlandChina使用,台湾省和一些海外华人仍在使用。

全国音乐统一大会不是团结大会,也不是胜利大会,但最终在5月22日闭幕,比预期晚了一周。由于大会期间争论激烈,大会议长吴敬衡于4月22日辞职,接任的王昭于5月7日后请病假,直隶的王璞临时主持大会。当时对于浊音和入声的争夺特别激烈。江苏代表王荣保夸张地说:"南方人离不开浊音和入声。"同为江苏代表、大会发言人的吴敬恒也语出惊人:"有声的文字气势磅礴,这是中国的生命力。德语有很多浊音词,所以强势;中国的普通话没有浊音,所以如果"。在会议过程中,有争议的发音最终在一省一票的原则下以多数票决定"国音"。

所以,在这么多审定的汉字中,可能有一些字,它们的读音是"还差一票"通过了,但是根不能存在。一种方言被直接指定为国语。

就这些,请不要再造谣了,谢谢。

附录:参加1913年【发音统一会议】的80人名单(来源:《国语周刊》第133期,1934年4月14日)

江苏17人:吴敬恒(志辉)、陈茂之(钟平)、王荣保(富友)、顾实(铁和尚)、南华魁、卢尔魁(尉氏)、星岛(寿山)、杨增智(环志)、董瑞春(环志)。

来自浙江的九个人:胡以鲁(杨曾)、杜亚泉(傅毅)、王一安(一厂)、马玉造(游宇)、钱道孙(稻盛)、(玉贤)、刘×山(景芝)、徐守尚(姬毅)、杨×(陈洁)、陈蓉(陈蓉)。

直隶8人:王昭(肖航)、王璞(云山)、马体干(梁紫)、张X(中苏)、(新邦)、王以兴(石闻、号崎)、陈(哲夫)。

湖南四人:舒()、周明科(智佩)、李(陆石)、陈穗怡(文慧)。

福建四人:陆(X机)、(子英)、和陈宗范(钟钟)。

广东四人:郑早尚、罗赞勋(什邡)、陈廷吉、杨耀坤(华侨代表)

湖北三人组:颜()、陈增(萧统)、(邢乔)。

四川三人:(季平)、姜彦石()和王(结三,西藏代表)。

广西3人:王銮祥(公安)、孟模(警察)、朱子胜。

山东2人:张崇光()和隋(系列5)。

山西两个人:杜()和兰()

河南2人:陈云路(子仪)和李(吴桥)。

两个来自陕西的人:(宣彤)和高姬叔(裴智)

甘肃2人:水子(秦楚)、杨汉公(X泽)

安徽2人:洪奎(玲玲)和程(子珍)

江西两个人:高X南(韩九)和徐秀军。

奉天二人:李维真(紫东)和张德春(文子,回民代表)。

吉林2人:吴泽升(陈升)和王树声(于青)。

黑龙江2人:赵、、。

1人来自云南:夏瑞庚(萧郎)。

贵州1人:华钥(孟复)

新疆1人:蒋菊青

蒙古1人:王海清(紫睿)

1个来历不明的人:孙宏哲。

南京临时参议院

发言人是林森,副发言人是王。

参议员(以下名单不同,待考):

直隶:顾忠秀

田丰:吴敬琏

河南:李友、陈景南、丁庭坚、张启宇、李在庚

山东:石泽贤、于红旗、陈明冠、、刘

陕西:苏俪、刘茂尚、荆耀月

陕西:赵世瑜、张维森、马步云

湖南:彭、、欧阳震生、秦震

湖北:田桐、刘道仁、胡冰可、欧阳启勋、石公九、张伯烈、刘成渝

安徽:胡、常、凌毅、范光启

江苏:,陈,,凌。

江西:文群、唐毅、王有兰

浙江:王,殷如意,,陈玉川。

福建:林森、潘祖一、陈成泽

广东:钱淑芬、张进、赵世北

广西:邓、曾燕、、朱文韶

四川:黄、李兆福、熊

云南:曾旮旯、和段玉清。

贵州:文学高尚,精神正义。

标签: 北京话王昭方言

更多文章

  • 古代靠烽火传播能传播多远?刮风下雨的时候该怎么办?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烽火台,篝火,汉军

    古代没有即时通讯设备,前线发生的事情都要靠篝火召唤。士兵点燃烽火台,后方知道前方可能有危机,可以及时支援。但是信标通信的有效距离是多少呢?而如果遇到大风大雨,信标还能正常使用吗?其实这些问题古人早就想到了。这次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古代烽火台的通信是如何完成的。让我们来看看。众所周知,汉朝的军事实力极其

  • 项羽屠城有多少次?为什么要屠城?(项羽屠城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屠杀,盟友

    "屠宰场"这个词听起来很不舒服。连战争中直接面对的士兵都只服从将军的指挥,何况是生活在一个城市的百姓。他们甚至一直生活在对战争的恐惧中,但出生在这个国家并不是他们的选择。然而霸王项羽一生多次屠城。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屠杀了这座城市多少次?西楚霸王项羽从秦朝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杀戮和投降,直到四年

  • 如果周瑜没有早死是不是能实现&;二分天下&;?(鲁肃周瑜吕蒙为什么早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瑜,孙权,荆州

    "在三国时期;三条腿"之前,周瑜曾经有一个"把世界分成两部分"的想法,而为了这个想法,他费尽周折才得到孙权出兵的许可,却不幸战死在途中。真可惜。那么,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周瑜运气好,没有病死,他未竟的遗志能实现吗?俞尚书说:"刘备勇猛的架势,还有关羽,张飞,熊虎这些大将,用不了多久。愚说,此计当是

  •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出现一个有作为的周天子(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周,王室,诸侯国

    周田字,在西周,作为天下的共主,周田字的权力当然是凌驾于各诸侯国之上的。没有皇帝的命令,诸侯们肯定不会轻举妄动。但是到了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皇帝的地位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不听皇帝的话。而且从头到尾,几十个皇帝中连一个稍微成功的皇帝都没有。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史上,一

  • 党锢的意思是什么?(党锢之祸是什么意思他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颖,宦官,党员

    说起党派性这个词,很多朋友可能不是很熟悉。这是指古代禁止一些政治亲信参政的现象。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官僚士人因反对宦官专制而被囚禁。所谓“顾”,就是终身不做官。党与党之间的政治斗争从颜夕九年(166年)一直持续到钟平元年(184年)。这个太监掌权后,像季梁一样胡作非为。他们控制着国家大事,卖官鬻爵,

  • 南京小学排名前三十名是哪些(南京小学排名前50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京市,小学,南京

    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南京作为教育大市,有很多优秀的小学,那么南京排名前30的小学有哪些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南京排名前30的小学。一:南京前30名小学根据南京市教育局发布的2022年小学排名,南京前30名小学分别是: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南京外国语学

  • 正常人怎样吃片仔癀?(正常人片仔癀副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片仔癀,药物,细胞

    说到这个片仔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边肖听说过。这个东西吸引了边肖,因为它非常昂贵。换句话说,一片要几百块钱,但这个片仔癀并不出名,也不是治什么大病。为什么这么贵?所以它引起了边肖的注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东西真的建议你不要乱吃。让我们看看这个片仔癀黄灿是不是正常人吃的。正常人要吃饭,怎么吃?

  • 古代匈奴人契丹人胡人突厥人等都是现在的什么人?(古代匈奴突厥契丹人长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匈奴,契丹,突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今天主要说一下中国北方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历史。在这里,我把北方少数民族定义为:尤其是当时生活和繁衍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靠杂草迁徙"、"各有各的位置"。从事畜牧业、狩猎和少量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有匈奴

  • 雁门关事件后慕容博为什么不怂恿萧远山对宋出兵(慕容博萧远山雁门关血案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远山,辽国,雁门关

    作为燕国皇族的后代,慕容博一生牢记兴国的重任,为复兴燕国绞尽脑汁。当他看到辽与宋交好,他知道恢复国家的希望只会越来越渺茫,于是他计划向中原各派散布假消息,让以为首的武术专家拦截一行。结果,萧远山的妻子被杀,他的儿子下落不明,许多大师在中原这里失去了。因为萧远山是辽国陕军的总教头,这件事一定会传到辽国

  • 汉献帝和曹操是什么关系?没有曹操可能就没有汉献帝(汉献帝跟曹操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勰,汉献帝,皇帝

    东汉末年,献帝和曹操普遍认为,献帝在曹操的挟持下没有自由,但作为皇帝只能算是个摆设和傀儡,日子自然不会好过多少。但是,如果只是这样想,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其实汉献帝和曹操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可能会让汉献帝尴尬。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刘勰虽是傀儡,却不是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不同于白痴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