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给西方列强的许多殖民地带来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机会,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以此为契机爆发。
尤其是在非洲,许多新兴国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了90年代,除了海洋中的一些小岛,非洲所有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枷锁,不再受帝国主义统治。
但在地处非洲西北的西撒哈拉,他万万没想到,帝国主义走了,他无法独立建立自己的国家,国家主权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是西班牙离开后,被西撒哈拉周边国家盯上
西撒哈拉位于非洲西北部,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0万。历史上,他在7世纪被阿拉伯人发现。
15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了开辟新的航路入侵西撒哈拉。后来由于葡萄牙的衰弱,西撒哈拉逐渐被西班牙完全控制,1934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
与英国和德国相比,西班牙在二战中的损失相对较小。所以他非常渴望把西撒哈拉完全变成自己的领土,于是在1958年把西撒哈拉设为自己的海外省。
当然,西班牙的这种做法遭到了西撒哈拉的强烈反对,甚至西撒哈拉的邻国也大相径庭。
在西撒哈拉的武装斗争和邻国的共同反对下,西班牙无奈于1976年撤出西撒哈拉,于是西撒哈拉获得了独立的机会,不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第二,西撒哈拉被邻国瓜分
西班牙知道他不可能继续占领西撒哈拉,但又舍不得西撒哈拉的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
帮助西撒哈拉脱离西班牙统治的邻国,即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其实并不想帮助西撒哈拉。他们想在西班牙离开后占领西撒哈拉,以壮大国力。
毕竟如果西撒哈拉已经被西班牙控制了,他们就永远没有机会占领西撒哈拉了,所以他们会联合起来想办法先把西班牙赶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与这三个国家进行了谈判。
谈判的最终结果是,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同意,在西班牙撤出西撒哈拉后,他们仍然可以拥有西撒哈拉的采矿权和捕鱼权。作为交换,西班牙同意西撒哈拉由他们控制。
这样,西班牙、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在没有西撒哈拉人民同意的情况下签署了《马德里协定》。协议规定,西班牙将离开西撒哈拉,但将继续享有采矿权和捕鱼权。在西撒哈拉北部,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摩洛哥控制,在南部,9.6万平方公里由毛里塔尼亚控制。
这项协议的签署根本没有得到西撒哈拉的同意。在西班牙的运作下,26.6万平方公里的西撒哈拉被他的两个邻居和非洲同伴瓜分了。而这,还没等西撒哈拉说什么,他的另一个邻居阿尔及利亚就先不高兴了。
没有别的原因,不是他真心保卫西撒哈拉,而是在这种瓜分他国利益的情况下,他没有分到蛋糕。
西班牙的这一举动,把矛盾转移到了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身上。更讽刺的是,摩洛哥在1956年独立,毛里塔尼亚在1960年独立。和西撒哈拉一样,历史上都有被帝国主义殖民的经历。
然而,当他们独立后,他们会像帝国主义一样伤害他们的邻居。这种行为和帝国主义有什么区别?
三、西撒哈拉不能独立的原因
赶走西班牙,没想到被邻居盯上了,西撒哈拉真的很难过。明明所有的土地都是他自己的,别人却未经他同意就把他的土地瓜分了。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自己的实力太弱了,弱到可以被非洲国家欺负。
此外,西撒哈拉不能独立还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西班牙,它忽略了西撒哈拉。
对西班牙来说,即使不能继续占领西撒哈拉,也必须控制采矿权和捕鱼权。由于西撒哈拉不会同意他的要求,西班牙干脆把西撒哈拉卖给别人,反正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都会同意。
试想一下,如果西班牙能够直接同意西撒哈拉独立,而不是和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签署所谓的马德里协议,就不会有这样的纠纷了。
第二,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的黑化。
当然也是因为利益。毕竟大家都想占有这么大一块肥肉。只是他们忘了,他们的行为和当初殖民他们的帝国主义有什么区别?
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独立。于是,他们转头阻止邻居的民族独立。不得不说,真的很讽刺
第三,西撒哈拉实力太弱。
没有他,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就像当初的中国,一战后,西方列强未经我们同意,把山东割让给日本。根本原因是我们当时太弱了。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