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星期一是书面用语吗(星期概念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

星期一是书面用语吗(星期概念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90 更新时间:2024/1/15 13:19:02

说起周制度,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化。随着事件和文化的发展,这种制度后来传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古罗马,一周七天是以他们所信仰的神来命名的。周制最早由皇帝但丁·左制定,公元321年正式实施。从那以后,星期制度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以至于在全世界都变得普遍了。在中国古代,没有一周七天的说法。基本上是为了观察日出日落的作息时间。那周系统是怎么传到中国的?下面给大家做个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周制是一种舶来品。在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有“七日一周”的历法。321年3月7日,君士坦丁大帝正式宣布一周七天。

据说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两河流域。巴比伦人认为,七颗星,太阳,月亮,火,水,木,金和地球,轮流值班,每个掌管一天。“星期”是指恒星的日期。另一个传说与圣经有关。据说,连续工作六天创造世界的上帝,在第七天“放下工作,安息了”;所以这一天成了星期天。称为“礼拜”,与基督教的“星期日”是同一天。如果上帝当时努力了,或者提前完成了万物的创造,恐怕他已经做了五个周末了,那个时候周末就已经开始了。

在中国,也有周作息制度。西汉“官要休五日”;但是这个休息日不是固定统一的,轮到你就可以在哪里休息。而且只针对公务员,不是所有社会成员。到了唐代,官员的休息间隔被拉长为“十天假期”(据说与“休”并存),即十天的休息。到了明清时期,“十天假期”就没有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见的休息日是在节日,主要是过年的春节、大到过年的冬至、皇帝的生日。

周制来到上海后,上海人看到了身边的外地人享受周制的快乐和舒适。

在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5月8日出版的《申报》中,有一篇《论西洋七日休》。上面写着:“每隔七日,必有礼拜歇息之期,一月四行。当天停工,生意不做,或携家带口出游,或聚亲友取乐,或开轻车冲突,或策划良马驾驭,或聚球场输赢,或去戏院广闻,或去猎取鸟兽,或办酒席聚宾客。"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六天的辛苦与辛苦,却是这一天,各种发送快乐的方式,六天的抱怨与压抑,却是这一天,所有的烦恼。”这一天我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另一方面,我心里想,"中国日日不息,而不息者徒有虚名,亡者累矣,一切皆废,我不惜弃之终生!如果你作起来,你就会每天都有进步。"

由此上海人得出的结论也是明确的:“西方国家祭拜歇息之日,命亦不可少,世宜行者。”指出“亦如西方人七日之期,兴趣不大,其日月皆愿努力建功。他们不是每天礼拜休息,而是都在同一天礼拜休息,悠闲而漫不经心,一事无成地结束这一生。”

葛在1876年(清光绪二年)写的《上海行杂记》和他的第一卷《礼拜》也有这样的感觉:“一周七天是西方人休息的时期。即虚历、宅、星、昂当班。也是工间歇业的一天。西方人轻车简从,或携家带口,或去教堂做礼拜。前一天的星期六晚上,那些在西商公馆门口停下来的人刘要花。剧院和宣传大厅感觉越来越挤满了客人和朋友。“不知道《申报》这篇文章是不是葛先生写的。

《论西方国家的七天休息》发表的那一天,距离上海开放只有29年。周制影响力的扩大和增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租界里的外国人越来越多。1865年,有2000多名外国人居住在公共租界和法国租界。据统计,到1870年,居住在公共租界的英国人有894人,美国人有255人,德国人有200人左右。有297名法国人住在两个租界里。这一时期,英国人的数量最多,占上海外国人的一半。其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银行、外企、企业和外国人开办的学校工作。与外国人有工作关系和业务往来的中国人,只能同步作息制度。第三,与中外共存有关。尤其是1853年,刀会爆发,许多中国人逃入租界,使居住在租界的中国人从500人猛增至2万多人,大大超过外国人,从而奠定了租界中国人多于外国人的格局。自1865年以来,居住在租界的中国人通常是外国人的40至50倍。中外同住,所见所闻,潜移默化;影响更直接,作用自然更大。

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转化为行动。周制(拜制)开始进入上海人的生活,从租界延伸到华人社区。时间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

我第一次看到中央关于实行周制的规定,是在近代中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文件中,历史上称之为“仁隐学制”。1902年8月15日(清光绪二十八年),朝廷宪法颁布了《帝国中学章程》和《帝国高等学校章程》,规定全国所有中学和高等学校实行周制,星期日休息。

四年之内,周制将出校。在北京的中央机关,首先是与学校有关联的学术部门,其次是商务部和外交部主管经济和外交;后来被视为最保守的礼部和吏部也通过了上周的制度。与此同时,在人们更快的节奏中,尤其是在城市中,作息制度发生了变化,融入了生活。

我万万没有想到,1926年的周制并没有占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1月23日,“四大公司”之一的新公司开业。因为人多,从上午11点开始,每隔十分钟就放人一次,然后挂了个免战牌:“停止参观,请见谅。”开业的第二天是周日,但是面对这么好的客流和生意却关门休息。当时只有上海一家新的中国公司周日关门。

标签: 租界休息七日

更多文章

  • 墓碑上的显(墓碑上故显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墓碑,有的,首字

    说到中国的农村,其实有相当多的东西是没见过的,所以有人问过。其中,有墓碑。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墓碑上写着“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考什么,这些字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继续分析这个问题,揭秘一下!这几年在农村真的很流行在祖坟前立碑。我的祖父母于1994年去世,几年前竖立了一座纪念碑。碑上用的是“贤”字。

  • 神出鬼没是什么意思(神出鬼没是什么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孔明,三国志

    诸葛亮率军北伐,言情让诸葛亮和司马懿成了宿敌。诸葛亮本来有机会在上谷用火烧掉司马懿,但最后因为一场大雨,他的计划失败了。之后司马懿主动停止出兵,诸葛亮死在五丈原,北伐也失败了。其实诸葛亮北伐并没有遇到司马懿,这个情节只是杜撰。这次要向您介绍的习语“神出鬼没”与北伐战争有关。让我们来看看背后的故事。今

  • 景颇族原生态音乐传统文化(景颇族有哪些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景颇族,景颇,姑姑

    说起景颇族,估计很多朋友会觉得陌生。这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景颇族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景颇族有自己独特的习俗等等。在景颇族文化中,记录了景颇族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演变发展过程,铸造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婚俗景颇族的传统婚恋是独特的。青年男女交往大方自由。他们把自由恋爱称

  • 智贵免祸什么意思?智贵免祸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孟达,刘备,中王

    孟达原本是刘璋的部下,后来投靠了刘备。但在关羽被困樊城的情况下,孟达并没有出兵救援,还劝说刘封不要救援关羽,导致触怒刘备。为了保命,孟达求助于曹魏。后来又试图弃魏回蜀,结果兵败而死。其实三国时期像孟达这样任性的人不在少数,主要是为了保命。我这次要给大家介绍的习语《明哲保身》,就和孟达有关。下面介绍一

  • 门的谚语(老人是家中宝谚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我们,门前,个人

    “不看屋内之宝,只看门前之草”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看内在,看是不是表里如一。如果外表光鲜亮丽,内部蓬头垢面,是不会被别人认出来的。其实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这些谚语也是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我们来分析一下“不看屋内之宝,只看门前之草”的真正含义,看看是否真

  •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般若在佛教中代表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智慧,般若,佛教

    在佛教文化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那就是“般若”。了解佛教文化或者信佛的朋友对这个词肯定很熟悉,因为它会出现在很多佛经前面。比如心经的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那么这个般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这两个字的发音要纠正。应该读作“būrū”。般若这个词在中文里找不到。

  • 男凹女凸不寡也孤是什么意思(男凹女凸不寡就孤真正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意思,一个,这句话

    说到“男凹女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还是有一句话。这句话应该有人听过,但也有人听过。于是有人要问了,这叫“男凹女凸”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指的是哪一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吧!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中国人的语言魅力是世界公认的,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当我看到这句谚语的时候,我

  • 古人说的黄花指代什么(古时候黄花代表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黄花,寿阳,花黄

    在中国古代,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在古代,人们会把一些未婚少女称为“黄花长女”。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叫他们?为什么一定是黄色的花,而不是红色的花或者蓝色的花?黄花这个词到底包含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们常常称“黄花闺女”为未婚少女,有时也称处女。这是怎么回事?自汉代以来,女孩子都喜

  • 希腊神话中四季的由来的故事简介(希腊神话中四季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珀尔,哈迪斯,荷马

    得墨忒耳是希腊神话中的农业丰收之神,属于奥林匹斯十二神之一。传说得墨忒耳教人类耕种收割,她能让大地永不凋零,万物永不凋零。然而,得墨忒耳被哈迪斯吸引,带她去了冥界。从那以后,德米特里就再也顾不上粮食农业了。最后,在冥王星和宙斯的交涉下,得墨忒耳得以在一年之内回到地球一段时间,于是就有了四季说。下面给

  • 为什么古希腊的很多雕塑都是人体?(为什么古希腊的雕塑都是白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裸体,古希腊,一个

    在古希腊文化中,古希腊雕塑可以说是古希腊文化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古希腊的雕塑,但是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发现一个细节,就是古希腊的雕塑艺术80%以上都是裸体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古希腊人都是暴露狂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掷铁饼者是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塑之一,展示了当时运动员是如何裸体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