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调桄桄是什么?起源于哪个朝代?-趣历史网

汉调桄桄是什么?起源于哪个朝代?-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43 更新时间:2024/1/17 1:25:11

汉调桄桄是什么?起源于哪个朝代?汉调桄桄是陕西省汉中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

历史渊源

汉调桄桄作为民族戏剧,经过了漫长的萌芽、孕育,及宋代形成,进入繁荣、发展时期。汉调桄桄供奉楚庄,不同于秦腔以唐明皇为庄王,这说明信仰的地域特色及源泉。从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可以发现某些端倪。

西汉时,出生于城固县的外交家张骞从西域诸国带回胡茄、琵琶等乐器以及鼓吹乐“摩河兜勒”曲等,为戏曲音乐提供了借鉴。

唐德宗、僖宗逃难汉中,推动了参军戏对汉中的影响。

宋韩亿知洋州写有记载西乡、城固、洋县戏剧活动的诗句“夜月人家奏管弦”“喧阗鼓吹迎神社”。蔡交知洋州有“郡官设幔帐乐与民同乐“的记载。陆游更有从军南郑“华灯纵搏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等诗句。宋时略阳县老庙、财神庙已各建戏楼一座。

洋县城隍庙戏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初二庙会中有两个戏班在此楼赛演,每天三场,中午、下午各在边台赛演,晚上在中台唱“撵台戏”,一家一折配演直到天明。这都证明了汉调桄桄在汉中戏剧的早期孕育和发展。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老秦腔传入了汉中地区。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洋县一带的秦腔艺人借用当地的方言、山歌、小调等,丰富了原来的唱腔曲调,使老秦腔的音调、风格不再像秦腔那样高昂激越,那样强烈急促,而变得柔和细腻、缠绵悠扬了。从而,就形成了汉调桄桄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文化特征

腔调

汉调桄桄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旦角唱腔高昂,讲究唱“硬三眼调”;花脸擅用“犟音”,声高八度,多以假声演唱,尾音拖腔较长,人称“老少配”。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拦头等多种,且有“软”、“硬”、“快”、“慢”之分。“软”为表现悲凉情绪的苦音,“硬”为表现欣悦情绪的欢音,“快”为快板,“慢”为慢板。

乐器

汉调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场之别,文场原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后改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与之配合;武场使用尖鼓、平鼓、钩锣、铙钹、梆子、牙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技巧

汉调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许多独特的技巧,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民国以前,汉调桄桄演出时,生、净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其服饰和化装虽简单,唱工却十分讲究,当地人习惯于夜听十里大调,且听远不听近,名为“燕过梁”。

行当

汉调桄桄的行当,过去只分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在剧团演出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小生、小旦可互补,大净要带演老旦戏,二花脸要带演彩旦戏,丑角包演杂角。随着历史的推进,剧目的丰富,观众欣赏要求的提高,行当随之扩大,角色分配更细。艺人们统称“八大行”,即一净、二末、三生、四旦、五丑、六老、七小、八杂。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传统民间艺术西安乱弹是什么?起源于什么时候?-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传统民间艺术西安乱弹是什么?起源于什么时候?相传源于唐代,中路秦腔,以西安为中心,又称“西安乱弹”,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相传唐玄宗曾专门演唱的梨园,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是陕西民间乐人,秉性慷慨,所作《秦王破阵曲》,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安禄山叛乱后,梨园子弟各奔

  • 乾隆退位后还活了三年之久 乾隆为何还要提前退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乾隆提前退位,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古代太上皇,一般都是皇帝在位时期的父亲或者是退位的老皇帝,太上皇名义上至高无上,比皇帝还还要尊贵,实际上并无半点实权,而且有的太上皇甚至连基本的自由都没有,与囚徒无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自愿成为太上皇的男人——清朝

  •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

  • 曹冲作为三国时期的神童 曹冲为何十三岁就夭折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对曹冲被誉为神童,为何在其十三岁时便夭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那么一定绕不开曹操,曹操在三国中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不教天下人负我”,使得许多人都记住了这位枭雄。当时三国时期天下大势被分为魏蜀吴三国鼎立,而曹操所在的曹魏是当时势力最大的,除了

  •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

  • 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帝王庙,里面为什么会有忽必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孛儿只斤·忽必烈是元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正是打败了元朝而建立的明朝,按道理说,朱元璋应该很讨厌忽必烈才对,但是朱元璋在南京建了一座帝王庙,里面却供奉了忽必烈,可以说,这就是朱元璋超越常人的地方。他唯成果论,只谈功绩大小。显然,在老朱眼里,忽必烈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帝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来为大家详

  • 曹冲真的是病死还是被谋杀的 曹丕会是凶手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对称大象的曹冲是被谋杀的吗?凶手真的是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曹操很喜欢曹冲,还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曹冲,但可惜的是曹冲12岁就去世了。不过,对于曹冲的真正死因,却众说纷纭。曹冲真的是病死还是被谋杀的?其实仔细想想,感觉曹冲根本威胁不到曹丕和曹植,他们两

  • 徐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末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四方群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各个地方都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比如颍川的谋士集团,曹操老家的谯沛武将集团,来自幽州的刘备、张飞、程普、韩当等等。琅琊莒人,避乱江东徐盛,字文向,琅邪莒ju县(今山

  •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项羽败给刘邦后,为何宁死也不肯过乌江?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绝大多数的统治者都希望自己能够一统天下,成为一代明帝,名垂青史。但一旦有了战争,那就会产生成王败寇的结局。最终只有一人能笑着迎接胜利。至于那些失败者,也就在岁月的流逝下,逐渐被遗忘。不过

  • 公孙瓒是真心对待刘备的 刘备为何还要单独去闯-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对公孙瓒早年对刘备亲如兄弟,为何刘备还是选择独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家里生活艰苦,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可以相依为命,为了谋生,刘备干着织席贩履的生意,要知道,在古代,从来都是重农轻商的,所以刘备当时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多人都瞧不起他,更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