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公孙瓒是真心对待刘备的 刘备为何还要单独去闯-趣历史网

公孙瓒是真心对待刘备的 刘备为何还要单独去闯-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27 更新时间:2023/12/11 0:01:27

公孙瓒早年对刘备亲如兄弟,为何刘备还是选择独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备家里生活艰苦,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可以相依为命,为了谋生,刘备干着织席贩履的生意,要知道,在古代,从来都是重农轻商的,所以刘备当时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多人都瞧不起他,更不相信他会有什么大作为。

所以当初刘备打江山的时候,是十分艰难的。不过好在他人缘好,曾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其中,刘元起和公孙瓒就是两个在他年轻时期对他帮助最大的人。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公孙瓒有实力,又是真心对待刘备的,为何刘备没有选择留下来和公孙瓒一起打拼,而是独自去闯了呢?

早年间,刘备有幸得到了族人刘元起的资助,刘元起认为刘备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所以便自愿资助刘备完成学业,也是在他的帮助下,刘备才有机会到卢植那里去学习,也因此遇到了公孙瓒。

公孙瓒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贵族出身,只可惜母亲身份不高,公孙瓒也受到了影响,虽然有大才,也只能成为一个书佐。刘备和公孙瓒两人也算是有一部分相似的经历,所以彼此都十分爱惜,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的感情也更加深厚,甚至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

后来公孙瓒依靠原生家庭的势力,举孝廉入仕,成为了辽东属国长史,因为屡次立下战功。公孙瓒也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职务不断提升,之后更是封侯拜将,为家族挣足了脸面。

大权在握的感觉让公孙瓒逐渐迷失了本心,野心也越来越大。所以行事作风,也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他和袁绍也有了不少的矛盾。

之后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公孙瓒更是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他设计杀害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下子就掌握了不少的人马和兵力,使得他成为了当时北方实力最强大的诸侯。

刘备就不一样了,他出身卑微,很多人都瞧不起他,所以愿意出手帮忙的很少,他只能寄人篱下,希望能够找到实现自己雄心壮志的机会。不久后,刘备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在徐州,得到了一部分富商的资资助,虽然钱财不多,也缺乏精英,但是最起码可以有自己的队伍了。这也算一个好的开始。

谁能想到刘备好不容易找到了高唐县作为自己的主政之地,却遭到了盗贼的攻打,而且他手下的人马不多,实力又不强,难以抵御盗贼的猛烈攻势,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之后刘备只能逃到公孙瓒那里寻求帮助。

公孙瓒倒是很热情地欢迎了刘备,还给了他一个官职,名叫别部司马。在这个岗位上,刘备也没有辜负公孙瓒的期望,立下了一些战功,因此他被提拔,成为了平原县令。于是刘备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打算东山再起。

从史料来看,公孙瓒对刘备是不错的,自愿帮忙还不求回报,让刘备能够在乱世生存,还能获得官职,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刘备未来的前程一定很光明,但是刘备还是选择了自己独闯,这是为何呢?

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刘备和公孙瓒的政治理念不同。

刘备是有远大抱负的,他从小开始就已经立志将来要建立自己的政权,雄霸一方。所以刘备投靠公孙瓒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等到时机成熟,刘备还是会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而且刘备心怀天下,希望能够匡扶天下。

但公孙瓒却不一样,他是军阀割据式的人物,他不会真心对待百姓,也认为百姓的疾苦和他无关,他永远都是以自己的权力为重心。所以之后的公孙瓒因为过度剥削百姓,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最终失了民心的公孙瓒给击败了,承受不了打击的他自杀身亡了。

而刘备正是知道两人的政治理念不同,所以才不愿意和公孙瓒有长久的合作,更不会依附于公孙瓒。

2、刘备和公孙瓒的发展目标不一致

刘备的部队都是自己组建的,里面没有一兵一卒是和公孙瓒有关的,所以当初刘备去投靠公孙瓒的时候,也只是打算暂时在这里找个落脚点,而公孙瓒则是为刘备提供了场所,拨给了他粮草军械。

当然刘备也不是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虽然两人并不是同属关系,但是刘备既然在人家的地盘上吃喝,那当然要在有需要的时候出来帮忙。所以刘备听从公孙瓒的调遣,配合公孙瓒开展军事行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当刘备想要离开的时候,公孙瓒只能挽留,却不能强求。

后来刘备比较幸运,在陶谦那里得到了徐州,再加上他救援陶谦有功,所以陶谦也是尽自己所能帮助了刘备,让刘备的队伍不断壮大,实力不断提升,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可以靠自己就能走下去的人,所以刘备也不再需要公孙瓒的帮忙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朱棣当年想造反,其实他的心中是十分犹豫的。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害怕造反无法成功。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从古至今,藩王造反的不少,但获得成功的则寥寥可数。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藩王在用一个小小的

  • 身为战国早期霸主,为何魏国很多人才投靠他国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魏国在战国早期非常强大,在整个战国有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有一百多年魏国都是第一强国。即便秦国出现了秦孝公,当时秦国的实力也被魏国碾压。由于魏国继承了春秋霸主晋国的很大一部分,魏国在很多领域都非常繁荣,因此,魏国也出现了很多人才,如商鞅、张仪、范睢等魏人,然而这些人最后都没有留着魏国,而是跑去为他国卖命

  • 曹冲之死有两个最大的嫌疑人 除了曹丕外另外一个人是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曹冲之死最大的两个嫌疑人,一个是既得利益者曹丕,另一个是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曹冲之死,最大的嫌疑人有两个!一个是既得利益者曹丕,另一个则是和曹冲齐名的神童周不疑!曹冲曹冲是曹操的小儿子,非常聪明,据说他五六岁的时候,就有成年人的智商了

  • 古代虎符能够调动军队 没有虎符是不是就不能打仗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虎符是如何调动军队的?没了虎符就不能打仗了么?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的人是很聪明的,他们为了防止政变和叛乱的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虎符这种东西。说到虎符,相信大部分了解历史的人还是知道一二的。事实上虎符分为两半,一半在军队将军手中,另一

  • 古代公主和亲远嫁蒙古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没有孩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和亲公主”下嫁蒙古,为何多数没有孩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很多人都以为出身在帝王之家的公主都是很尊贵的,还很威风,每天享受着锦衣玉食,不必为生计所困扰,让人甚是羡慕!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公主也有自己不能做主的事情,毕竟她上面还有父皇

  • 康熙时期发生三藩之乱 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对清朝时期的“三藩之乱”,在当时造成了什么影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皇帝,都希望加强中央集权,让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康熙皇帝在位时,也做出了不少的举措,最为著名的就是平定三藩。那么这“三藩之乱”是怎么来的呢?又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明朝末年,

  • 刘邦明明能除掉韩信,为何偏让吕后出手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然而下场却凄惨无比。刘邦杀韩信的心思早就已经有了,不过最终是吕后与萧何共同杀死了韩信。刘邦明明能除掉韩信,为何偏偏让吕雉出手?学者:他不敢亲自出手。韩信被杀韩信当年在攻下齐国之后,向刘邦讨要齐王的封号,这让刘邦十分愤怒,认为韩信可能有不臣之心。其实当时韩信的手

  • 高顺身为一员猛将,为何曹操没有招降他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高顺是三国时期吕布手下的一员猛将,当时吕布的手下人才济济,但却跟了一个草莽武夫,高顺就是其中之一,有关高顺的记载很少,我们也只能从这寥寥数语中体会高顺的勇猛和能征善战了。吕布失败后被绞杀,陈宫被斩首,吕布手下的主要将领张辽、侯成、宋宪、魏续都投降了曹操,随吕布、陈宫一同赴死的只有高顺,他和吕布一样都

  • 夏侯惇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为何如此之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大势力,手下人才众多。谋臣先后有郭嘉、荀彧、司马懿等人,武将有五子良将,夏侯兄弟等。在武将当中,很多人认为五子良将是最强战力,其实不然,夏侯惇才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典韦许褚不值一提,若他不死诸葛亮不敢北上。夏侯惇才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夏侯惇是曹操的堂弟,当年曹操回家招募兵马的时候,

  • 魏延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到底有没有造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诸葛亮逝世之前,看出了魏延有“反骨”。他在的时分,还能压制住魏延,假如他一旦死了,手握兵权的魏延很必将谋反。于是,诸葛亮给马岱留下了一个锦囊,一旦魏延造反,就让马岱除去魏延。那么疑问来了,诸葛亮之所以要除去魏延,是由于他真的有反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尽管诸葛亮能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