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甘宁:三国时期东吴大臣,粗野凶狠但厚待士卒-趣历史网

甘宁:三国时期东吴大臣,粗野凶狠但厚待士卒-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98 更新时间:2023/12/14 20:42:08

甘宁(?-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回。在逍遥津之战,他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吕蒙曾说:“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

甘宁虽然粗野凶狠,暴躁嗜杀,甚至违反承诺、违抗命令,但是,开朗豪爽,有勇有谋,轻视钱财,敬重士人,厚待士卒,并深得士卒拥戴。陈寿在史书中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

人物生平

早年闯荡

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但他不务正业,他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时人以“锦帆贼”称呼他们。

甘宁在巴郡之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名声。他一出一入,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

后来,甘宁不再攻掠别人。他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便进入仕途,从计掾开始,逐渐升迁成为蜀地的郡丞(秩六百石)。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病亡,其子刘璋掌权益州。在刘阖的策反下,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被赵韪击败。甘宁便率领八百多人,去荆州依附刘表,留驻南阳(南阳是甘宁的祖籍)。

刘表是东汉末年颇有名气的“八俊”之一,时为荆州刺史。但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分析刘表终不能守住荆州一样,甘宁也发现刘表不习军事,在当时天下不宁、群雄纷争的形势下,终将无成。这时,他听说孙权在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便决定前去投效。

甘宁路经夏口(今湖北武汉),部队不得过,只好暂且依靠江夏太守黄祖。

建安八年(203年),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将兵为其断后。他沉着冷静,举弓劲射,射杀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孙军不敢再追,黄祖性命这才得以保全。甘宁立下大功,可黄祖仍不重用,甘宁也想弃之而去,只是没有一条万全的途径,因而,独自忧愁苦闷,无计可施。

弃黄归孙

苏飞察知甘宁之意,邀请甘宁,置酒欢宴,酒酣之际,对他说:“我数次推荐,主上不肯任用您。日月流逝,人生几何?应该早做长远打算,寻一个知己,成一番大事!”甘宁停了一会,说:“我也想走,可惜没有合适的机会。”苏飞说:“我请主上派你去做邾(今湖北黄冈西北)长,那时,你可以自己决定去就。”甘宁非常高兴。

于是,苏飞提出让甘宁任邾长,黄祖同意。甘宁招回原来离去的一些手下,又聚集一些愿意相从的人,带着他们投奔了孙权。

由于周瑜、吕蒙的推荐,孙权对甘宁十分器重,对待他如原来那些老臣一般。甘宁心情愉快,立即向孙权献计:“如今汉家运数日益衰微,曹操更为骄横专断,最终要成为篡汉的国贼。荆州这个地方,山势屏障利便,江河流畅通行,这是我们东吴西面的屏障啊!我是在刘表手下干过的。据我观察,刘表这个人,自己既没有深谋远虑,接班人又差,根本守不住那地方。将军应该先下手为强,不可落在曹操之后。图谋刘表的计划,第一步先从黄祖下手。黄祖如今年老,昏聩无能,军资粮食都很缺乏,身边的人在愚弄欺瞒他,而他一味地贪图钱财,在下属官吏兵士们头上克扣索取。这些人都心怀怨恨,而战船及各种作战器具,破损而不加修整,荒误农耕,军队缺乏训练有素的队伍。主上现在前往进取,必定将他打败。一旦击败黄祖的队伍,即可击鼓西进,前据楚关,军势即增大扩广,这样可逐渐谋取巴蜀之地了。”甘宁的这个意见与鲁肃此前提出的意见,竟然不谋而合。孙权很赞赏这个意见,更加坚定了用兵的决心。

当时张昭在座,对甘宁的意见不以为然。他说:“江东自身危急,如果军队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导致国内大乱。”甘宁不客气地反驳:“国家将萧何那样的重任交给阁下,而您却留守担心出乱子,用什么来追慕古人呢?”孙权见二人争执,就举杯向甘宁劝酒,并说:“兴霸,今年即出征西进,如同这杯酒,我决定把它拜托给你了。你尽管勉力提出作战方略,使我们一定能打败黄祖,如此就是你立了大功,何必计较张长史的话呢?”

建安十二年(207年),孙权第二次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三国志·吴主传》此次战斗没有彻底展开,原因是孙权的母亲病危,而不得不撤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第三次西征黄祖,战斗打的很激烈,但最后果然擒获黄祖。胜利后,孙权分拔一支部队给甘宁指挥,屯兵当口。

孙权攻破黄祖,曾做好了两个匣子,用来盛黄祖和苏飞的首级。苏飞托人向甘宁求告。甘宁说:“就算苏飞不说,难道我甘宁会忘记他的恩情吗?”时孙权摆酒,为诸将庆功。甘宁走下席位向孙权叩头,血泪交流,对孙权诉说苏飞过去对自己的恩义,并且说明:“甘宁我如果不遇苏飞,早已死填沟壑,当然也就不能尽忠报效您了。如今苏飞罪当斩杀,我冒昧地向您求情,免他一死。”孙权感动,说:“我可以放过他,可是他若逃跑,怎么办呢?”甘宁担保:“苏飞免受斩杀,受您再生之恩,即使赶他走,他也不会离开,哪有逃跑之理!如果他跑了,就把我的首级代替他的装入匣中!”孙权同意甘宁的请求,赦免了苏飞。

言笑解惧

同年冬,曹操进兵荆州,甘宁跟随周瑜在乌林大破曹操(参见赤壁之战),立下了战功。接着,又到南郡攻打曹仁,但未能攻克。甘宁曾在刘表统治下的荆州效力了十余年,深知夷陵(今湖北宜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于是献策,由他率兵从小路取江陵上游的夷陵,以便东西夹击曹仁,迫使其北撤。周瑜命他统兵前往,甘宁日夜兼程,果然一举占领,于是,据守城中。

曹仁见势不妙,立即派五六千人去围攻夷陵,企图一举夺回这一战略要地。时甘宁手下只有数百军士,加上破城新增的兵员,也不过一千人左右。曹军在城外搭设高台,连续几天,从上面向城中射箭,箭密如雨,军吏胆战心惊,唯甘宁谈笑自若。甘宁派人出城向周瑜求援。周瑜采用吕蒙之计,率领众将前来解除了夷陵之围。曹仁部众损失过半,连夜逃遁,途中又遭到截击,丢失战马三百多匹。周瑜乘胜追击,准备与曹军决一雌雄。曹仁不敢再战,全军撤回北方。

赤壁之战后,周瑜、甘宁曾力劝孙权西取巴蜀。孙权犹豫不决,去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早有占据巴蜀的打算,便巧妙地加以劝阻。孙权坐失良机,致使西蜀落入刘备之手,追悔莫及。

夜袭曹营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率大军号称四十万攻打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南),饮马长江。孙权率兵七万迎击,派甘宁率三千人为前部督。孙权密令甘宁夜袭曹营,挫其锐气,为此特赐米酒。甘宁选精锐一百多人共食。吃毕,甘宁用银碗斟酒,自己先饮两碗,然后斟给他手下都督。都督跪伏在地,不肯接酒。甘宁拔刀,放置膝上,厉声喝道:“你受主上所知遇,与甘宁相比怎样?我甘宁尚且不怕死,你为什么独独怕死?”都督见甘宁神色严厉,马上起立施礼,恭敬地接过酒杯饮下。然后,斟酒给士兵,每人一银碗。至二更时,甘宁率其裹甲衔枚,潜至曹操营下,拔掉鹿角,冲入曹营,斩得数十首级。夜色中的曹军士兵受到惊动,误以为东吴大军来袭而起身备战,甘宁于是撤退。而夜色中的曹军依旧如临大敌,纷纷举起火把、擂鼓呐喊。等到曹营举起的火把像繁星一样密集时,甘宁已经回到了军营。当天夜里见到孙权,孙权笑着说:“这也够把老头子(指曹操)吓一跳了吧,只是想试试你的胆子罢了”,于是赏甘宁绢一千匹,战刀一百口,并增兵二千。从此,孙权对甘宁更加看重,并称赞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由于春水暴涨,曹军驻扎了一个多月,便退回北方去了。

首袭皖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初,曹操派朱光为庐江太守,屯驻皖城(今安徽潜山),大开稻田,生产军机又派间谍秘密过江,招募诱惑都阳(今江西)的反对孙权的力量,妄图里应外合,进攻孙权。吕蒙得知情报后,向孙权建议:“皖城一带,土地肥美,如果一季收下,曹操的力量势必增强,如果连收几季,必然酿成大患。依我之见,应该立即除掉。”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亲征皖城。孙权问计于诸将。大家都说,要攻下坚城,非堆土山,治攻具不可。吕蒙独排众议,说:“堆土山,治攻具,需费很多时日。那比曹军援兵一到,攻下皖城就难了。唯一的办法是强攻,一举拿下皖城。”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攻城时,吕蒙亲自擂响战鼓助威。甘宁手持练索,身先土卒,攀缘上城,最终攻下皖城,俘朱光。张辽闻迅,率援军而至,到夹石(今桐城北),听说皖城已失,只得退去。战后评功,甘宁功居第二,仅次于吕蒙,被拜为折冲将军。

对峙关羽

建安二十年(215年)初,刘备令关羽进逼益阳。甘宁随鲁肃镇守益阳(今湖南境内),抗拒关羽。关羽号称有三万兵马,他亲自挑选精锐兵卒五千人,投物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浅水地带,说要夜里涉水渡河。鲁肃与各位将领商议对策。甘宁当时有兵三百人,于是说:“能否再给我增添五百人,我前去对付他,保证关羽一听到我咳唾之声,就不敢渡河,如他敢渡过来就要被我擒获。”

鲁肃当下选一千人给他。甘宁连夜赶到上游设防。关羽闻甘宁来,见对方有了准备便放弃了渡河计划,而在岸上捆扎柴木作为军营。吕蒙、孙皎、潘璋等人的军队也陆续赶来参与对峙,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一直持续到建安二十年(215年)四月,对峙才结束。后人则把此地称为“关羽濑”。

孙权嘉奖甘宁的功劳,拜为西陵太守,统阳新、下雉两县。

大战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甘宁随孙权攻打合肥(参见合肥之战)。东吴战事不利,猛将陈武奋战致死,再加之军中瘟疫流行,孙权只得下令撤军。

在撤军的过程中,大部队已经撤出了战场。只有孙权亲领的车下虎士一千多人,以及吕蒙、蒋钦凌统、甘宁,跟随孙权留在逍遥津(今安徽合肥东)北。

曹操将领张辽侦伺瞭望,乘机率步骑发动袭击。吴军鼓手因为惊怖而忘记了鸣鼓。孙权部将甘宁、吕蒙奋力抵挡、部将凌统率卫队拼死厮杀,作战中,而甘宁引弓射敌,厉声问战鼓为何不响,壮气毅然,勇冠一时。甘宁拔刀欲斫杀鼓手,于是,吴军鼓手终于开始敲鼓。孙权目睹了这一切,更增加了对甘宁的敬意。在甘宁等人的英勇抵抗之下,曹军进攻的速度放慢。凌统率兵三百,保护孙权冲出重围。孙权和甘宁蹴马趋津,逃至逍遥津,时值河桥半拆,丈余无板,孙权急策所骑骏马腾越而过。将军贺齐率三千人在逍遥津南接应,孙权才侥幸得免。战斗下来,除凌统外,凌统所部的三百亲兵无一生还。凌统逃生后,在津渚痛哭流涕。

凌统是凌操之子,而凌操是在攻打黄祖时被甘宁射死的。因有杀父之仇,凌、甘二人矛盾很深,甘宁因而也防备凌统,尽量避免和他见面。孙权命令凌统,不得与甘宁为仇。

曾经有一次,甘宁、凌统在吕蒙那里聚会饮酒,酒酣耳热,凌统起立舞刀,甘宁也站起来说:“我能舞双戟!”吕蒙见二人有相斗之意,便隔在中间,说道:“甘宁虽能舞,还是不如我舞得精妙。”于是,操刀挟盾,将二人分开。后来,孙权知道凌统不能忘却父仇,就让甘宁率兵改驻半州地方。此事的时间虽然已经不可考证,但在此番攻打合肥的战役中,在大敌当前的关键时刻,二人能抛开私怨,团结对敌,这是难能可贵的。

去世

虽然,有史书记载了甘宁的卒年为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但是,也有推测甘宁的卒年为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前后[4]。(详见下文的“卒年争议”)。甘宁去世时,孙权非常痛惜。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宁成的一生是什么样?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造成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在古代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与文官都代表着国家政权的一体两面。宁成,南阳郡穰县人,西汉酷吏。最初做侍卫随从侍奉汉景帝,之后当上了济南都尉,与济南太守郅都相识,宁成效法严格,下属非常害怕他,宁成所作所为很对郅都的胃口,二人也结成了好友关系。公元前150年,郅都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关系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死跟萧何有何关系?为何世人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

  • 古代宫女出宫后又该去哪里 她们能够嫁人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宫女还能嫁人吗?宫女们出宫后干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古代皇宫有着大量的宫女,她们的职责就是服侍皇帝和各宫妃子。在当时的封建王朝,宫女们是完全没有地位的,基本上都无法结婚生子。那么,宫女老了之后该何去何从呢?宫女剧照最早,宫女就是婢女,指的是通过

  • 古代纳妾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想纳妾就纳妾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纳妾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看完这个纳妾规定,你是否退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听到很多中国男人说,要是生在中国古代该有多好啊,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且还是合法的,谁也不会说你是渣男之类的。但是我想有这样的想法的男人可能是对中国古代的纳妾法律不是很了解

  • 刘备真的是汉室宗亲吗?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读《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汉室宗亲态度很怀疑,但奇怪的是,里面的人物,从帝王将相到百姓布衣,似乎都对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深信不疑。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备究竟是不是汉室宗亲呢?其实,演义中的“刘皇叔”说法是杜撰的!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有家谱的,曹操带刘备去见献帝,献帝一听刘备是汉室宗亲让人就把皇家

  • 历史上真的有张无忌这个人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倚天屠龙记其中大家最为熟知的当属赵敏,周芷若和张无忌之间的爱恨情仇了吧!大家知道历史上这几位都是怎样的人物吗?张无忌真的有娶到赵敏吗?其实小说里的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是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修改,赵敏出生于富贵人家,其父亲的原型是阿鲁温靖,哥哥是王宝宝,那么赵敏的命运是什么样

  • 刘邦是怎样覆灭秦朝的呢?具体经过如何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战国末期,秦国包举宇内,横扫天下,灭六国,征百越,扫匈奴,建立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空前庞大的统一帝国。然而十几年后,起义军领袖刘邦率领数万军队长驱直入,夺取了关中门户,占领了帝国的政治中心。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选择投降,秦帝国宣告灭亡。那么刘邦是怎样灭秦的呢?在秦末浩浩荡荡的起义大潮中,刘邦不是先行

  • 清朝的宴会有哪些等级?有怎样的区别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于皇权的专制统治,逐渐形成了以宗法人伦为基础、以礼乐文化为外在表现的森严等级秩序体系,这个体系在清代达到极点。礼仪秩序把人与人之间划分为明显的等级区隔,使人们在君主的统治之下得以和谐相处。入关后,满洲统治阶级为了强化统治,大量吸取儒家礼仪制度,制定并多次修订《大清会典》等礼仪规制性

  • 古代男子娶妻的时候 古人为何都喜欢娶十五岁以下的女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男子娶妻,为何都喜欢娶15岁以下的女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言许多人觉得,古时候的婚姻十分地考究、古板,那些父母之命、门当户对,一直束缚着我们对婚姻的见解,甚至于,连国家也由于想获得和平,进而选择把皇家中的小公主远嫁他乡到其他的国家和亲。那么古时候

  • 为何古人把焚香当成高雅的事情之一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年轻人为了静心,喜欢借助焚香来达到心灵的放松。一股缥缈怡人、似有若无的香气,不仅带来温暖与祥和,也会让人净心虑性。其实,中国从古至今,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焚香作画或焚香静坐等习俗,并且古人还把焚香做为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等十大雅事之首。那么,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