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同样是犯了偷盗罪,黄毛貂鼠和金鼻白毛老鼠有何结局?-趣历史网

同样是犯了偷盗罪,黄毛貂鼠和金鼻白毛老鼠有何结局?-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76 更新时间:2024/1/2 15:39:35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黄毛貂鼠和金鼻白毛老鼠精犯的是同性质的案子,为何处罚不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西游记》中有个奇怪的事情,同样来自灵山,同样是犯了偷盗罪,灵山对黄风岭黄毛貂鼠和对无底洞金鼻白毛老鼠精处理方式大不相同。

处理偷吃琉璃盏清油的黄毛貂鼠,如来佛祖派了灵吉菩萨缉拿,而偷吃了香花宝烛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却是天庭的李天王父子出手,也就是说白毛老鼠精的案子报官了。

黄毛貂鼠和金鼻白毛老鼠精犯的是同样的错误,追捕级别和判罚结果却不相同。

黄毛貂鼠犯了偷盗罪,如来佛祖派遣的是灵吉菩萨,而且抓捕之后的惩罚并不算严厉,只是被禁足在黄风岭,而且对他在黄风岭占山为王一事也并未管制。说起来这黄毛貂鼠还是有相当大的自由的,只不过后来招惹了取经队伍,才被灵吉菩萨捉走另行发落。

金鼻白毛老鼠精也是犯了偷吃的罪过,但是缉捕他的却是天庭的人,而且抓获之后本来是要判处死刑的(拿住时,只该打死),要不是如来佛祖发话,老鼠精可能就命丧当场了。

那么同样是偷窃罪,如来佛祖为何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呢?说起来金鼻白毛老鼠精还是金蝉子的宠物呢,岂不是更应该私了吗?这事细纠起来跟佛教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

如来佛祖掌握灵山的时间并不长,也就几百年,到唐僧取经也就千把年的时间。如来佛祖在佛教的地位并不稳固,上有前任燃灯古佛地位仍在,下有接班人弥勒佛祖虎视眈眈。同时整个西牛贺洲各势力鱼龙混杂,并未完全被如来佛祖掌控。此时他急需要扩张自己的势力,急需要招募人手,所以那些有实力的妖王,能收还是尽量收为己用。

黄毛貂鼠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在武力上能和孙悟空大战三十合不败,能力算是不俗,再加上他身上有个能刮神风的法宝。一阵风就能搅和得三界不宁,还险些吹瞎了孙悟空的眼睛。如果没有定风珠,同级别的对手根本无法破解,这样的实力是灵山非常需要的。

但是这些妖怪毕竟不信佛,想要收为用己,必须采取非常的手段。所以佛教就以黄毛貂鼠偷吃了琉璃盏的灯油为由,(老鼠本就是偷油的习性,如果灯油是普通之物,够不上坐监狱,如果是神物,难道灵山连一只黄毛貂鼠都防不住?更多的可能是小题大做或者是圈套)将其缉拿,说起来也算名正言顺。

灵吉菩萨能够被派去执行抓捕任务,这说明灵吉菩萨是如来佛祖的嫡系。通过这次抓捕案,赐宝、收妖,占地盘,壮大了自己嫡系的实力,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对如来佛祖来说这种事情自然是多一些更好,但也不是说一点选择都没有。同样是灵山逃走的蝎子精和白毛老鼠精,就不能这么对待了。

妖怪以吃人为生,至少也是吃荤的,并没有向佛之心,佛教的教规不能完全限制他们。这些生活细节方面还好一些,一些男女方面的事情就不好控制了。所以佛教中不能有女人(女修士除外),天竺国长老关了天竺公主,别人对长老就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唐僧四众带老鼠精进镇海寺,长老提了自己的意见:

只是眼下有件事儿不尴尬,一进门就要说,恐怕冒犯洪威,却才斋罢,方敢大胆奉告:老师东来,路遥辛苦,都在小和尚房中安歇甚好;只是这位女菩萨,不方便,不知请他那里睡好。

在整部西游记中,佛教势力是不收女妖怪(除非是修佛的),杀生倒还好管控,一旦涉及男女方面的流言,就没法说清楚了。

所以干脆就不收女妖怪,哪怕是她法力高强,比如蝎子精,独自一个就能对抗孙悟空和猪八戒联手,还能占些便宜,够厉害的吧,收为己用更有价值。但是灵山方面并没有这个打算,蝎子精难逃被打死的命运。

这一点蝎子精心里非常清楚,所以她逃到了西梁女国地界,这个地方不是佛教的势力,灵山方面非常忌惮,所以抓捕的金刚也只能止步于此。蝎子精逃到西梁并不是就此安全了,危险还在,所以蝎子精才会向唐僧下手,一方面获取唐僧元阳升级太乙散仙增加保命的几率,一方面破坏取经打击报复。成功了还有活命的机会,失败了就只能被打死。

同样的金鼻白毛老鼠精也是个被处死的命运,但是毕竟和金蝉子有关系,不能说打死就打死,但是佛教又不能羁押女性妖怪,即使没事也得弄出点事情来,更何况这妖精在这方面本就手段高明(三天吃了6个和尚)到时候说不清楚。

所以只能告官,让官方天庭来处理这件事情,当然如来佛祖也密切关注着这件事,不能让天庭的人真将她打死了,不好跟金蝉子交代。佛祖这么处理一方面让金蝉子没话说,二来让(金蝉子)唐僧远离谣言,属于一箭双雕的办法。

而天庭方面派遣了亲近灵山的李天王父子出手,更让灵山少了一层担忧。所以李天王父子抓捕金鼻白毛老鼠精正合适。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孙悟空去天庭对质时,李天王承认的那个女儿是哪来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孙悟空之所以不请牛魔王来帮忙,主要是哪三点原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蟠桃会没桃子的事,真是因为孙悟空才导致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少有敌手,为何取经路上却变弱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猪八戒和沙僧联手之下,为何打不过奎木狼这个黄袍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沙僧下凡前是卷帘大将,为何不能凭借取经功劳成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太上老君为什么不对付孙悟空?只因太上老君级别太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

  •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孙贲(?—210年或219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贲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时为郡督邮守长,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

  •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孙奂(195年~234年),字季明,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