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乾嘉学派的学术成就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趣历史网

乾嘉学派的学术成就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77 更新时间:2023/12/14 14:33:42

乾嘉学派的学术成就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此学派采用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乾嘉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又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古代舆车考据图

1、集历代特别是明末清初考据之大成,把中国古代考据学推向高峰,形成独具特点的考据学派。

清代乾嘉学派,以“郑学”为旗帜,以“汉学”相标榜。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颇重字句训诂与名物考证。而且,此时注史之风甚炽,如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颜师古的《汉书注》等,或明音义,或正史事,或详典制,均开史学考据之风。至宋代,虽然程朱理学盛行,但考据方法仍然不辍。诸如晁公武、陈振孙之考订图书,欧阳修、赵明诚考录金石,郑樵、王应麟考证文献,都取得突出成就。

朱熹作为擅讲义理的大理学家,也并非不重视考据。他在校勘古籍,辨订群书方面,都有著述,特别是辨伪古文尚书,对后来的学术思想发展有较大影响。明代虽然有王阳明的心性之学泛滥,但仍不乏考据方面的学者和著述。如杨慎开明代考据风,梅鷟、胡应麟考辨伪书,焦竑、陈第研究文字、考订古音,方以智考订方言俗语和官制。

这些学者的考据成果和考据方法直接开启了清初的经世实证学风。清初顾炎武等学者继承了明代学者的考据成果,并有鉴于明末以来的空疏学风,强调认真读书,重视考察和博求实证的朴实学风,以这样的方法研究经学、文字音韵学和历史地理学,为此后清代的考据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开了先路,成为乾嘉学派的“不祧祖先”。

继顾炎武之后,康熙时期又有阎若璩著《尚书古文疏证》、《四书释地》;胡渭著《易图明辨》、《禹贡锥旨》;毛奇龄著《四书改错》;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姚际恒著《古今伪书考》,又有王锡阐、梅文鼎等关于天文历算之作。他们都专力于考据并分别在训诂经书、考释历史地理、考辨文献和天文历算方面做出成绩,成为乾嘉学派的直接先驱。乾嘉学派正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历代特别是清初学者的考据成果与考据方法的基础上,把考据学发展为独立的学派。

2、对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总结,使丰富的文化遗产赖以保存,并为后人阅读、利用和整理提供了方便,奠定了基础。

以考据为特长的乾嘉学派,在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训诂笺释、版本鉴定、文字校勘、辨伪辑佚等方法和手段,对两千多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认真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和成绩,涌现了更多的学者和著述。在经学、小学、历史、地理、金石、考古,以及工具书、丛书、类书的研究和编纂方面,都留下可资借鉴的宝贵成果。

3.乾嘉学派中有许多严肃的学者,在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上,严谨踏实,一丝不苟,而且还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

乾嘉学派取得的学术成就与这样的治学态度、方法密不可分,而这样的态度和方法,也是其学术成就的一方面。乾嘉学者在治学中继承和发展了清初顾炎武提倡的学风,强调认真读书,重视实证,力戒空谈,主张“无一事无出处,无一事无来历”。

乾嘉学派在治学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乾嘉学者如王念孙、王引之、阮元等人,已将传统的学术研究方法,大大推向前进,使自己的学术研究方法,已具有某些近代气息。如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训诂和词语研究中,已具有近代文法观念,以致当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在其《文言虚字》一书的序言中,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是王引之《经传释词》一书的继续。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自从三英战吕布之后,为什么诸侯内部就发生了内讧?-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讨伐董卓的联盟军解散,竟然和三英战胜吕布有很大关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东诸侯到酸枣会盟,打的是“奉诏讨贼”的旗号,然而他们既没有做

  • 曹操手下能人也不少,为什么不派出一人出战华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华雄连斩关东诸侯数员大将,曹操因为这个原因不能派将出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解析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当时的情况,华雄打败孙坚后,追到联

  • 关东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时,汉室宗亲刘表为什么不参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身为汉室宗亲刘表为什么不参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只看《三国演义》,是很难理解刘表为什么不参与讨伐董卓的战争

  • 关羽如果不丢失荆州,蜀汉政权有可能会统一天下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丢失荆州对刘备来说损失有多大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如果不丢失荆州,蜀汉政权说不得还真有可能就统一了!蜀国衰落不单单是关羽丢荆州

  • 蜀汉灭亡刘禅投降 太子刘璿为什么会被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对司马昭灭蜀后,刘禅投降放弃抵抗,为何唯独太子刘璿却要被杀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太子刘璿被杀源于姜维复国行动引起的动乱。邓艾偷渡阴平,击败诸葛瞻,逼迫成都的刘禅投降。此时,姜维率领蜀军将士还在剑阁前线与钟会对峙。在接到刘禅的投降诏令后,“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 古代皇帝每天都要去上朝吗 明朝就是坚持早朝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每天都要上早朝吗?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是不是每天都要上早朝?这件事大概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朝代是,有的不是。进一步说,即便是这样,未必坚持得住;不是的,也有“朝乾夕惕”的皇帝。坚持“早朝”的,明朝曾经就是。《大明会

  • 司马炎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吗 司马炎为什么还要实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对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实行已经被证明危害极大的分封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共有十个大一统皇朝: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除了几乎不被视为正统朝代的新朝之外,西晋可以说是古代大一统朝代中评价最低、知名度最小的朝代。西晋评价低

  •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因为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与其相配的另一社会现象是法制建设空前发达,刘彻开始爱用酷吏来镇压人民,为此来加强君主集权,也为了抑制地方性豪强、游侠与诸侯也可以短期内防止地方上土地的兼并,并且严明了法度。杜周就是其中之一。杜周出生于南阳郡杜衍县,他本来是

  •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存贤是五代十国的后唐名将,为十三太保之十太保,为李克用家族效力四十多年,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李存贤是如何为后唐竭忠尽智的呢一,投靠黄巢王贤为河南道许州人,少时赶上黄巢之乱,因此在黄巢军路过许州时前往投

  • 钱谦益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投降了清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钱谦益,中国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钱谦益曾经是东林党魁首,是文坛领袖。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他是一个风流才子,流连烟花柳巷,与秦淮八艳是好朋友。后来他明媒正娶秦淮了八艳之一柳如是。柳如是是然是妓女,但是她有才学,有气节。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