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科举考试除了正科和恩科外 古人还有哪些考试-趣历史网

清朝科举考试除了正科和恩科外 古人还有哪些考试-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26 更新时间:2023/12/21 11:58:48

对清代科举考试除了正科、恩科外,还有哪些名目不同的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科举考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一般情况下,读书人要经过县试、院试、乡试、会试等程序,然后才能进入殿试,成为天子门生,从此走上仕途。明清时期是科举最为成熟的时期,尤其是清代,超过了以往各朝。此外在科举形式上也较为广泛。

清代的科举通情况下谥每四年举行一次,即所谓的正科。但有清一代,共开科112此,其中正科只有84次,剩下的28次则属于恩科和加科。但实际上,清代的科举名目很多,不仅仅是这三类。

一、制科

唐代时制科最多,但到了明代时之用进士科,不设制科,清代为了广泛招揽天下人才,复开制科。比如康熙十八年首开博学鸿词科,允许各省学行兼优、文辞卓越的士子,均可参加朝廷的考试。名列一、二等者,俱授予翰林院官。

继博学鸿词科之后,雍正时期又两次下诏各省举孝廉方正。雍正二年,直隶、浙江、广西、福建等省各举孝廉二人,皆以知县用,年五十五以上者以知州用。此后历朝皇帝皆开孝廉。

晚清时期,为了选拔新式人才,又特设了经济特科。光绪二十三年,在各省学政的建议下,以及各省督抚的保举下,许多经济特科的士子,按照其考试成绩取一、二等数十人,并以知县、佐贰官任用。

此外,尚有召试。即康熙、乾隆时期,因皇帝出巡,下旨将当地著名的士子、举人、贡监、生员等,进行一体考试。考试名列一、二等者授予内阁中书。乾隆六次南巡,以召试入仕者人数较多,后来登进士、入翰林,官至尚书、侍郎者亦不在少数。

二、恩科、加科

上面提到,正科之外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称为“恩科”。凡遇重大庆典,如登基、万寿等节日,额外加开乡试、会试。康熙五十二年,时康熙帝六十圣寿,首开恩科。

此后雍正帝登基再开恩科,自此,凡后世皇帝登基都特开恩科。乾隆时期先后开了五次恩科,包括太后六旬、七旬、八旬三次恩科。乾隆帝于三十六年时规定,凡乡试八十岁以上,会试七十岁以上者,俱赏给举人,并检讨、学正衔。

如果开恩科的那年又适逢正科,那么正科将提前一年举行,或于次年举行。恩科之外,还有加科,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只有两次,且都发生在顺治时期。恩科、加科占了清代开科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进士、举人是通过恩科、加科取得资格的。

三、宗室科举

这个范围就十分有限了,仅限于宗室内部。清初时期,宗室人员是不需要考试的,因为当时的人口还十分有限,基本上每个宗室都有自己应有的爵位或官职。但到了康熙中晚期以后,随着宗室人口繁衍,也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康熙三十六年,为了不让宗室闲散子弟不务正业,特在八旗宗室内部进行选拔考试,并于三十八年举行了乡试。不过,宗室科举的发展并不顺利,时办时停。直到嘉庆四年正式定制,宗室子弟与天下士子一同参加乡试、会试。

不过,为了照顾宗室子弟,几乎每一科都有宗室子弟考取进士。以总数来看,整个清代宗室登科者共有121人,而中举人者更多。

四、翻译科

翻译课是专门为八旗士子设置的,有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顺治八年首开翻译科,此后到康熙时期,翻译科时停时行。至雍正元年形成定制:“满洲、蒙古能翻译者,三年之内,考取秀才二次,举人一次,进士一次。其所取额数,临期视人数多寡,请旨定夺。”

此后,在乾隆朝、道光朝又有新的规定出台,但纵观翻译科,其整体参加的人数不多,考试程序也较为简单。说白了,这就是变相地为八旗子弟获得出身的一个便捷的通道。

五、明通榜

明通榜可以说是清代的一种创举,首开于雍正朝,盛行于乾隆朝。明通榜即会试发榜后再行公布的录取榜,其目的是在落第举子中挑选文理明通者以入仕的机会。

雍正十一年,针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举人,格外加以照顾,选取数人侯旨录用。乾隆元年,又针对以上六省举人,选出文理明通者,准其一体殿试。这两次针对六省落第举子所出之榜,时人称之为“明通榜”。

明通榜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对这些边远省份读书人的特殊照顾,以发展该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成为各省落第举子均有机会享受的一种入仕途径。但乾隆朝之后,明通榜就被废除了,而是在正榜之外挑选出一些文笔尚优者充当誊录,以备各馆使用。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主要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清闭关锁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古代注重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统治者重农抑商,对外开放主要是商贸来往,其实对外开放不仅是商贸流通,更关键的是文化交流与科技的革新,清廷也正因为忽略最关键的

  • 清朝灭亡后宫女是怎么安排的 她们的命运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结束统治后皇宫中的那些宫女是如何安置的?她们的命运怎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1912年清末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可清朝虽然灭亡,但那些曾经为皇宫服务的宫女们命运又是如何?最终又去了哪里呢?清朝的宫女制度实际上1912年清朝灭亡时,清朝的皇

  • 古代犯人在被砍头的时候 犯人为何会自觉的下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何十分听话自觉跪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罪犯指的就是犯了罪而被抓起来的人,罪犯的历史,几乎是伴随着法律同时出现的。有的人对于法律的理解,最通俗的说法指的就是道德的最底线。自古以来,突破道德底线的人从来不缺少,于是为了维护这个社会的正义,不同的

  • 清朝宫女都是层层选拔出来的 宫女出宫后为何无人敢娶-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清朝宫女都是经历层层选拔的,但出宫后没人敢娶,原因却很悲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是清朝没有人愿意娶宫女,而是清朝的宫女压根娶不得。大家没有看错,在整个清朝的历史连贯时期内,宫女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得的东西,换句话来说,宫女都是非常可怕的。为什么能够得出这

  • 古代起义军没有朝廷支持 起义军是如何获得补给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起义军如何获得补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统兵打仗都是一件十分烧钱的事情。要想维持一支一定规模的军队,不仅需要解决最基本的兵器、盔甲,还要解决人吃的口粮、马匹吃的草料、士兵的军饷、治疗伤病的药物等等一系列物资,这还不算

  • 福建海上贸易为什么能在唐宋时就兴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福建海上贸易为什么能在唐宋时就兴起?一个原因就是自然条件,一个原因就是人口条件,福建的海岸线长度达到近3700公里。从秦汉时期开始,这里的港口就一步步成为中国的海上走廊。福州、泉州、厦门、漳州等港口,成为福建对外贸易交往的新通道。在时光的变迁下,这些港口成为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点,甚至一度成

  •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具体状况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西汉时,阳关和玉门关以西乃至更远的地方,那么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具体状况是什么样的?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时,中原始与西域相通,开始加强对西域的经略。西域本三十六个国,后来分裂至五十多个,都位于匈奴之西,乌孙之南。汉武帝听说被匈奴侵犯西迁的大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白昌具体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水萍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酸模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