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魏和东吴都能多次恩赦 诸葛亮为什么却很少做这种事情-趣历史网

曹魏和东吴都能多次恩赦 诸葛亮为什么却很少做这种事情-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46 更新时间:2023/12/16 14:47:40

还不知道:曹魏和东吴都曾多次恩赦,为何气度恢宏的诸葛亮,却极少大赦天下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常会用到“大赦天下”的手段。《尚书·吕刑》中也有“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的说法,可见在上古时期,宥赦制度便初具初始形态了。

所谓“赦”,即免除刑罚,大赦天下只是其中一项;此外还有“曲赦”,即赦免部分地区罪犯的刑罚。至于“宥”,则取“宽宥”之意,意为减轻刑罚,从宽处理,如朝廷发“德音”,就是对重刑犯进行减刑、对轻罪者进行释放。

两汉以来,儒学大兴,据相关统计,两汉共赦218次。及至汉末三国,无论是曹魏、东吴,还是诸葛亮之后的蜀汉,皆曾多次恩赦。唯独诸葛亮执政期间,却极少言赦,只有蜀主刘禅即位当年才出现了一次。诸葛亮气度恢宏,世所共知,可他又为何要这么做呢?

上图_诸葛亮

一、诸葛亮“赦不妄下”

诸葛亮对大赦的态度,见于《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丞相亮时,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宜于治!’”

诸葛亮出身名门,通晓儒学经典,但又不是一个标准“儒生”。其一生所学庞杂,颇有法家、名家、纵横家、道家等学说的影子。在蜀地时,诸葛亮曾担任太子刘禅的老师,为其抄写“申、韩、管子、六韬”等各家典籍,还传到了刘备耳中。申不害韩非子为先秦时期的法家代表,管仲又是诸葛亮的“偶像”之一,诸葛亮不言赦的做法,显然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韩非子曾云:“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此非所以为治也。”这话说到了点子上。自古以来,刑与法都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措施。一旦国家疏于刑罚,习惯用大赦来维护其统治,奸邪之人就会趁机作乱,侵吞良善之人的利益。换言之,国家频繁宥赦,小人犯罪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而这种约束一旦降低,拥有权力与武力的豪强地主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公然践踏法律。时间一长,不仅会导致社会动荡混乱,也会大大降低官府的公信力。

这绝非是妄言。东汉桓帝时,社会昏暗,朝堂不得不经常大赦,以达到树立恩德、强化皇权的作用。当时,有个名叫张成的术士,因“推占当赦,遂教子杀人”。其实,所谓的“占卜”只是一种借口,按范晔《后汉书》与《太平御览》注引谢承《后汉书》记载,张成正是宦官集团的附庸。利用自身职业的特殊性,张成可以轻松接触到把持朝政的宦官,然后利用“大赦”做文章,或攫取私利,或杀人泄愤。

面对这种行为,别说其他人了,就连陈纪、郑玄这样的儒道宗师,都“曾不语赦”。而这,正是诸葛亮用来反驳朝臣的一个有利论据。此处所言“不言赦”,正是刘备与他共同制定的基本国策,不容动摇。君不见,刘表、刘璋虽然善待部属,但仍有不少豪强暗藏异心,意图颠覆他们的统治,以致政局愈乱。

《管子》云:“赦者,小利而大害也,故久而不胜其祸;无赦者,小害而大利也,故久而不胜其福。”诸葛亮自比管仲,深受其说影响,对此观点深以为然。裴松之注引“郭冲条亮五事”其一载:“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诚然,诸葛亮以法治蜀,招致了不少非议,就连法正都劝说过他。然而,诸葛亮始终都认为:“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并再次强调了“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的观点。

上图_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

这种颇有法家手段的执政理念,与曹操25年未曾一赦倒有异曲同工之妙。说白了,东汉后期以来,日益膨胀的豪门大族已掌握了社会中的绝大多数资源。魏、蜀、吴三国建立时,虽得到了豪族地主的支持,但为了巩固皇权,曹刘孙三家也仍要采取各种办法对其进行抑制。

这是因为:频繁的大赦,显然会破坏法制的公平;而法纪一旦松弛,就会助长这些豪门大族的嚣张气焰。乱世须用重刑,为今之计,只有一视同仁,限制他们利用自身强大的影响力来干预社会的正常运行。只有这样,国家才能走上正轨。

上图_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

二、蜀汉后期何以大赦

蜀汉自建立以来,到诸葛亮去世,期间只有两次大赦。一次是刘备登基,一次是刘禅登基。从某种程度而言,大赦其实是皇帝的特权,是他们用来强化皇权、彰显自身权威的关键手段。故天子践祚,常通过大赦天下来表现其统治力。

也正因大赦是皇帝的“专利”,所以诸葛亮就算想要大赦,也不能“越俎代庖”,直接跨过刘禅来做决定。在此情形之下,诸葛亮才会搬出先帝刘备为他“背书”,以证明其无意染指“大赦”这项权柄。只可惜,诸葛亮去世后,开始掌权的刘禅并没有他这种强力手腕掌控朝局。故在此之后,蜀汉便经常见到大赦了。

如上图所见,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共进行了十二次大赦。且不难看出,伴随着大赦而进行的,是一次次的政治、军事行动或星象灾异。这不由令人联想到,东汉后期桓、灵二帝在位时,朝政渐乱,皇帝几乎一年一赦,如此高的宥赦频率,恰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与政治的黑暗。同理可知,蜀汉后期的大赦,亦是刘禅对益州本土势力的一种变相妥协。

陈祗、董厥、诸葛瞻执政期间,“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以致政刑失和,人心向背,以谯周为首的益州土著势力抬头,并趁机鼓吹“投降论”,引起朝局内外一片动荡。

上图_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今四川西充县槐树镇)人

在此情形之下,蜀汉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执政长官与地方大族、平民百姓与大族之间的矛盾,都需要一次次的大赦来进行暂时性的缓解。而这,正是刘禅不得不频繁使用恩赦手段的根源所在。

只不过,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虽暂时缓和了政局,却在无形中再次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益州土著更加肆无忌惮,进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参考资料: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

[2]陈俊强《魏晋南朝恩赦制度的探讨》

[3]余明侠《诸葛亮评传》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后其他人在做什么 为什么只有朱三太子在反清复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对明朝灭亡后,为何只剩朱三太子反清复明?真正的太子哪去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朱三太子”可以说是一个让全天下人如雷贯耳的名号,很多小说电视中也都有他的身影,几乎所有反清复明活动都会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对于刚夺取大明江山的清朝而言,朱三太子就是

  • 周朝时期周天子为何将诸侯国划分那么大 自己控制不好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周朝建立后,周天子为何把诸侯封国划那么大,却不自己直接控制?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045年,已经以周代商的周武王开始实施分封诸侯的制度,之后又陆陆续续封了不少小国。西周到底封了多少诸侯国,按照《荀子·儒效》中的说法是:“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这么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对诸葛亮病逝时,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生为理想霸业东奔西走,奈何创业未半中道崩殂,只留下一个刘禅继承大业,而诸葛亮就成了处处操心的人,一度让蜀汉国内只知丞相,不知后主,就算诸葛亮没有什么谋反心思,对刘禅而言,这也是很尴尬的局面。但公元23

  • 红楼梦中鸳鸯与王熙凤之间的关系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金鸳鸯是红楼人物之一,四大烈婢之一,她在《红楼梦》一书中,是贾母的大丫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凤姐喜欢鸳鸯吗,表面上特别友善,二人配合默契,哄贾母开心,凤姐和鸳鸯这个大丫环,二人才是贾母的开心果,缺一不可,可是身份上,凤姐是主,鸳鸯是仆,只不过,鸳鸯是贾母的仆,凤姐自然要讨好三分,有

  • 红楼梦中林黛玉赞誉红佛女,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林黛玉作《五美吟》,称颂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和红拂。这当然不是闲笔而是重要线索。仔细从这五位女子身上找寻共同点,会顺藤摸瓜发现林黛玉的命运轨迹。西施是越王勾践送给吴王夫差的“美人计”,为吴王妃子,最终越国灭吴国

  • 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背后有何意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宝黛爱情是红楼梦里的一条主线,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红楼梦》中,有一个最经典,最浪漫,最唯美的桥段就是宝黛共读《西厢记》。溪水边,一片桃花林。溪水潺潺地流着,上面飘浮着花瓣。桃花林下面的石头上坐着一位“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

  • 西游记中小鼍龙是什么来历?他最后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黑水河里,有着这样一条神奇的生物,名为小鼍龙。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小鼍龙是泾河龙王之子,西海龙王外甥,占据黑水河为妖。他的本事并不高,也没有强大的后台,但却捉了唐僧,还邀请舅舅西海龙王吃唐僧肉。小鼍龙明知孙悟空神通广大,舅舅西海龙王也畏惧他,那为何还敢拦截取

  • 红楼梦中贾赦想纳鸳鸯为妾是因为她的样貌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贾赦要自己的老婆邢夫人出头,去将贾母身边的丫鬟讨来作小老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鸳鸯是贾母的丫头,她脸上有点雀斑,并非绝色女子。古代男子的妻妾标准是贤妻美妾,鸳鸯不美,贾赦为什么讨鸳鸯为为妾呢?他要达到什么目的?第一,贾赦通过要鸳鸯来试探母亲的爱润杨始终觉得,贾

  • 红楼梦中花袭人之前的名字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花袭人位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名,仅次于晴雯,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袭人是贾母身边头等大丫头,因恪尽职守,将之派给贾宝玉贴身照顾。表明贾母对袭人工作能力和人品性格信任。关于袭人有很多值得一说。尤其是名字,这个从小被贾家买来的丫头,之前叫什么?在贾母房中到底叫珍珠还是蕊珠?以及花袭人

  • 红楼梦中晴雯将黛拦在怡红院外,是有心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黛玉去怡红院找宝玉,天色并不晚,黛玉还看了看水里的鸳鸯什么的,能有多晚,天肯定没黑,可是晴雯,直接不开门,还说是宝二爷吩咐的。一、宝钗招惹了晴雯晴雯原是二等大丫环,在怡红院里,除了袭人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