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趣历史网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22 更新时间:2023/12/10 7:52:55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

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种惯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进行封赏,而徐达、李善长、刘伯温三人其实就相当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韩信萧何以及张良

然而,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却让人大跌眼镜,千百年来有这样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智囊,刘伯温对于朱元璋的贡献是不用说的。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的就是刘伯温,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功勋卓著的大臣最后并未做到和李善长以及徐达等人平起平坐,最后朱元璋只封刘伯温一个三等“诚意伯”的爵位,从这就能够看出朱元璋并不愿意重用刘伯温。

那么当时明太祖朱元璋究竟是基于什么目的呢?明明有宰相之才的刘伯温不能成为宰相,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胡惟庸?

刘伯温的傲,让朱元璋对刘伯温很是生气

在明初的政治格局之中,一开始接任宰相之位的人是李善长。

李善长这个人在当年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就等同于萧何,处理后勤政事是一把好手,所以当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李善长就成为了中书省的右丞相,左丞相是徐达,实际上大权还是在李善长手里。

但是,作为宰相来说,李善长也是有缺陷的:

第一点那就是李善长的心胸过于狭隘了,《明史》这样评价李善长:

李善长乃“外宽和”,内多忮刻'之人

这话指的就是李善长的为人,他这个人虽然能力很强,可是为人嫉妒刻薄。

比如当年刘伯温奉命调查李善长的亲信李彬贪污一案,作为李彬顶头上司的李善长不但不帮助刘伯温,反而处处刁难刘伯温,导致刘伯温办案阻力重重,最后不得不上奏朱元璋,由朱元璋出面才解决了此事。

之后两人也因此产生了积怨,李善长多次苛责刘伯温,刘伯温最后不得不选择回家避祸。

也因为李善长的这个缺陷,之后在朱元璋的暗示之下,李善长被迫辞职回家。

朱元璋本意是让刘伯温兼任,但是他又不明示,于是特地给刘伯温出了考题,让他点评三个宰相人选杨宪、汪广阳以及胡惟庸的为人。

刘伯温则认为三人都不具备宰相之才,这时候朱元璋正好借坡下驴:“看来,能当我的宰相的,只有先生你了。”

哪知道朱元璋这样暗示了,刘伯温还是高傲,认为自己嫉恶如仇,在朝中一定会得罪许多人,所以并不能担任宰相。

这句话直接就是打了朱元璋的脸,让你推荐你全都反驳了,可是让你自己担任你又不肯当,这不就是高傲吗?尤其是臣子在君王面前,也因为这件事,刘伯温在朱元璋心里印象可谓是大打折扣。

刘伯温不看好的人他硬是要用,最终胡惟庸等三人当上了宰相。

有时候太聪明也不是好事

明初的时候,朝廷有两大政治集团,一个集团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这些是当年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团体;另一个则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这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文士,甚至不少是元朝时期的官员。

从朱元璋的角度来说,这两个集团需要存在,但是都不能太强大,因为太强大就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

朱元璋的本质是需要刘伯温的浙东集团牵制李善长的淮西集团,反之也是同理。

天下平定之后,淮西集团自诩和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因此开始为非作歹起来,这个时候朱元璋本意是要刘伯温的浙东集团出面,打压一下其中的不法分子。

可是刘伯温是何等聪明人啊,朱元璋的手段岂会看不出?

他帮助朱元璋解决了麻烦,的确可以让淮西勋贵收敛,但是这必定会引来淮西勋贵的怒火,到时候朱元璋为了平息怒火只需要收拾掉刘伯温就可以平息众怒了,而没了刘伯温的浙东集团就是一团散沙,朱元璋可以轻松拿捏了。

而也正是这个考虑,他还是拒绝了朱元璋的建议出任宰相。

对于皇帝来说,他需要臣子的聪明,可是另一方面他并不想让臣子太过聪明,如果都像刘伯温这样,那么他还怎么带这个队伍?

所以对于刘伯温,朱元璋是非常需要他的聪明才智,可是也非常忌惮他的聪明才智,也正是因为如此,刘伯温成为了明初政治之下的牺牲品,否则没有刘伯温的默许,胡惟庸真的有这么大胆子敢杀一个开国功臣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难道只是请喝了一顿酒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在发动了“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在重臣的力捧下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大宋王朝。皇位虽然是权力的象征,但想要有真正的权利,还需要将兵权紧握手中。当宋朝建立以后,赵匡胤经常冥思苦

  •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真不会打仗吗?为何刘备打仗从不带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7年的南阳一间茅草屋里,颠沛流离半生的刘备经人指点从在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而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也从这里诞生。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诸葛亮被评价为”近乎妖“,说明了诸葛亮的厉害之

  • 有人说曹操是被神仙砍死的 曹操究竟是怎么死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对曹操怎么死的?有人说他被神仙砍死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名士李膺之子李瓒曾这样评价曹操,“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东汉末年,豪杰并起,而李瓒却说这些人都抵不过曹操。的确,像曹操这样一个文治武功,才略卓绝的英才,不是寻常就有的。然而,这

  •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对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

  • 徐晃能被曹操奉为战神 徐晃最后为何死得如此憋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壮

  • 蜀汉实力弱却一直出兵北伐 诸葛亮真相意图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蜀汉明明实力最弱,却不断出兵,诸葛亮北伐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曾五次北伐中原,想要兴复汉室,这是他在“隆中对”中就已经提出来的。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以“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为目标。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诸葛亮五

  • 秦朝和蜀汉都占据巴蜀地区 蜀汉打仗为何常常缺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秦朝都占有巴蜀,为何蜀汉会缺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消耗,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而钱财又主要运用于买粮食。而在历史上蜀汉和秦朝都占有巴蜀这个重要的粮仓,但是在打仗中境遇却大不相同,蜀汉常常缺粮,打得

  • 蜀汉北伐有两次大胜利 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蜀汉北伐有两次大胜利,正史史书记载完全不同,秘密至今无人能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伐对魏国其实取得了两次大胜利,这两次大胜利是蜀汉最有希望成功的两次北伐。洮西之战(姜维VS王经)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 古代风寒到底是什么病 和现代的感冒有什么不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人“偶感风寒”能致命,与现在普通感冒不同,古人如何治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很多的古装电视剧当中,偶感风寒这一词出现的还比较多。在真实的古代,有很多人都是因为风寒而失去了性命。那么在古代风寒到底是什么样的病与现代的感冒是相同的吗?医学术语,有些不同风寒其实是

  • 常胜将军张须陀有哪些战功?最后是如何败亡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隋朝末年涌现出了很多传奇般的人物,虽然隋朝最终灭亡,不过在平定各地起义军中却有一个人不能让人忽视,他就是张须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张须陀是南阳西鄂人。少年时就性情刚烈,有勇有谋,后来跟着史万岁讨西爨,因立功授仪同,获得了很多赏赐。隋炀帝继位后,汉王杨谅在并州作乱,张须陀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