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趣历史网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10 更新时间:2023/12/24 0:11:41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也没能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曹操,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词人。在东汉动荡的末年,曹操纵横捭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手下文臣武将,先后吞并:吕布袁术,袁绍,刘表马腾张鲁等,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

曹操建立了曹魏政权基础,不断发展壮大,手下谋士将领极多,如五大谋士,八虎骑,五子良将等,可谓人才济济,不可一世。最后曹操荣登魏王,达到权力顶峰。但是曹操终其一生都没能统一全国,为什么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几个重点原因。

首先,曹操谋略超群,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各次战役中,曹操都是临阵指挥,在军中运筹帷幄。因为有了前期的一次次胜利,就加重了曹操的自负心态,所以在很多重要时刻,自满自大都为失去天下埋下伏笔。比如,在曹操吞并汉中张鲁时,刘晔就建议曹操马上攻打刚取得益州的刘备,趁其立足未稳,出其不意攻击。但是曹操却说到,不可得陇望蜀。就这样,曹操就失去了一次灭掉刘备的良机。

在赤壁之战前,曹操统领八十多万人人马,可谓春风得意,却明目张胆的发文恐吓孙权,而不是安抚孙权,集中力量攻打刘备。在这种自负天下唾手可得的心态下,轻视敌军,最后导致赤壁大败。

张松出使曹魏,准备把西川送与曹操时,曹操却藐视益州豪杰,将张松乱棍打出。这样又失去了一次夺取天下的机会。

然后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下统一北方,但好多士大夫仍然觉得曹操是汉贼,所以出现了好多次叛乱,如衣带诏的董承;许昌起事的耿纪,韦晃;邺城叛乱的魏讽,陈祎等。虽然曹操每次都平定了叛乱,但也使曹操的北方政权遭到打击。北方的士大夫如此,南方的也是同样,都觉得曹操是专权的逆贼,所以在曹操南征的时候,阻力很大,大都各为其主,拼死反抗。

其次,是外部原因,曹操天下已得大半,使其他诸侯十分恐惧,互相团结。孙刘联盟是在曹操赤壁之战时建立的,面对强大的曹军,孙刘将军互相协作,共同抵御。使曹操左右掣肘,不能集中力量攻取一方。

最后,曹操虽然是天下最大的诸侯,同样在魏蜀吴领导人中也是年龄最大的。赤壁之战时,曹操五十四岁,刘备四十七岁,而孙权却不到三十才二十六岁。曹操南征北战,日渐苍老,而孙权却慢慢成长,实力不断壮大。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在战乱纷飞,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实难统一天下。曹操谋略过人,却也狡诈多疑,面对周瑜,诸葛亮等,仍然很难吞并孙刘联军,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

只记得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李季兰是谁?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李季兰是中唐时期重要的一位女诗人,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季兰名冶,浙江湖州人,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幼年时期的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这表明李季兰不但是一个典型的多才多艺美少女,深受才子名士的赏识,还是一个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贤淑

  •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举州投降。在当阳击溃刘备后,曹操准备乘势进攻江东,江东群臣面对曹操大军绝大多数都主张投降。其中以威望、地位最高的张昭为首,自此投降成为了张

  •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对刘封的武功如何?刘备为什么要杀死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蜀汉第二代的年轻后辈,刘封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那么,刘封的武艺如何呢?咱们来看一下他经历过的几次战斗。一、刘封首次展示武力,并非上阵厮杀,而是一次未遂的行刺。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一回中。回目:赵

  • 宋江选择招安真是因为迂腐吗?其实恰恰相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对《水浒》并不陌生,身为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梁山好汉,快意恩仇让我们印象深刻。不过,梁山的众多好汉大多下场并不好,除了在征讨方腊的死伤的弟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导致大量好汉死于朝廷奸臣之手,那么宋江身为梁山首领,势力不俗,为何要执意招安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

  • 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的黄景仁为什么一生穷困潦倒?-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的黄景仁也是个有才华的人,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可是却一生穷困潦倒,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少年孤苦乾隆十四年正月四日(1749年2月20日),黄景仁出生于高淳学署。乾隆十八年(1753年),丧父,家中

  • 朱元璋曾经重用元朝旧臣张昶,为何张昶不知感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朱元璋曾经重用元朝旧臣张昶,为何张昶不知感恩?甚至写下了“身在江南,心思塞北”这种大逆不道之语?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一下当年他和朱元璋之间发生的事,接着往下看吧~张昶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在元朝的时候顺风顺水,一路做到了户部尚书的高位。后来,张昶南下去到吴国会见朱元璋。老朱一看就觉得这个

  • 曹丕既然讨厌儿子曹叡 曹丕最后为何还传位给曹叡-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对曹丕有10个儿子,又十分厌恶曹叡,但为何还是将皇位传给了曹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封建时期,在如何选择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一般有这么3种方法:第一,根据嫡长子继承制,谁是嫡长子谁就能成为下一任的皇帝;第二,唯才是举,谁的能力最强,谁就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第三,看现

  • 鳌拜被扳倒后,康熙是怎么对待他的子孙的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自古以来,辅政大臣就是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他们界于君与臣之间,如果一下子把握不好,就容易让自己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清初的鳌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康熙年幼,四大臣辅政,鳌拜以其出众的掌控能力渐渐把握了全局,却也忘记了自己始终是一个臣子的身份。1669年,康熙用计智擒鳌拜,除掉了自己亲政路上最大的障碍,从

  • 一度嚣张的东林党是如何渐渐没落的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1624年,也就是天启四年,这一年算得上是东林党派的“滑铁卢”。因左副都御史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结果一时间朝野上下众说纷纭。而远在深宫待着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本来就是一个性格比较深沉,不喜欢表露自己内心想法的人,所以平时就以傻愣的姿态表现在百官面前,时不时的还会去练习自己的木工手艺。于是

  • 李自成请求谈判议和,为何会被崇祯拒绝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每一个朝代的崛起,就意味着前一个朝代的覆灭。明朝后期崇祯帝被闯王李自成逼到绝境时,闯王主动提出议和,只要崇祯帝答应他提出来的条件,可是最后明朝还是被李自成灭朝,为何崇祯帝同意议和呢?天启皇帝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崇祯帝。在他刚坐上皇位的时候,朝堂上大部分都是魏忠贤的势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