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新选的宰相人选都有谁?-趣历史网

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新选的宰相人选都有谁?-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819 更新时间:2023/12/14 5:11:01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洪武三年,李善长生病,回家休养,朱元璋要选新的宰相。当时他把刘伯温找来,和他讨论了三个人选: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吊诡的是,这三个人选,最后都先后被朱元璋给杀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

说是谈论这三个人,实际上是朱元璋提出这三个人,想用这三个人为宰相,想征求刘伯温的意见。

朱元璋首先提到了杨宪,说杨宪不错,想让他当宰相。但刘伯温却反对说,宰相需要肚量大,杨宪这个人气量狭小,不适合当宰相。接着,朱元璋又提到汪广洋。刘伯温说,这个人比杨宪的气量更小。然后朱元璋又提到胡惟庸。刘伯温说,如果国家是一辆马车的话,宰相就是车夫。胡惟庸可不是个好车夫,他要是当宰相,国家这架马车很可能就被他弄翻了。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提的三个人选,刘伯温都反对。但是,朱元璋其实并没有听刘伯温的,最后还是让这三个人当了宰相。而后来,这三个人都被朱元璋给杀掉了。

明明刘伯温早就提醒过朱元璋,这三个人不适合当宰相,可朱元璋为何偏偏要选他们当宰相呢?如果说,朱元璋认为刘伯温是胡说,不听他的。但是,这是朱元璋主动找刘伯温讨论啊。他既然主动找刘伯温讨论,就说明他还是比较信任刘伯温的。他信任刘伯温,但是对刘伯温说的话却一概不听。这件事,就显得很怪异了。

那么,朱元璋找刘伯温讨论这件事,究竟有什么玄机呢?

我们先来看朱元璋是怎么杀他的这三个宰相的。

杨宪本来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经常被朱元璋派去监督别人,是朱元璋安插在他不放心的将领身边的眼线,相当于后来的锦衣卫首领。也正是如此,他才会用杨宪当宰相。

杨宪被朱元璋杀掉,是因为后来李善长弹劾他,说他“放肆为奸事”。

这其实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本来朱元璋用杨宪,就是把他放在中书省的一个眼线,他“放肆为奸事”,其实是很正常的,为什么朱元璋反而把他给杀掉呢?

再说汪广洋。刘伯温认为汪广洋气量比杨宪还小,不适合当宰相。但事实上,最终朱元璋杀汪广洋,并不是他气量狭小,而是他当了宰相后,尸位素餐,提不出好的建议。实际上,汪广洋早年是足智多谋的,曾多次被朱元璋赞扬,认为他是张良孔明一类的人物。为什么他当了宰相后,却什么事也不做,整天只是饮酒作乐呢?这也是一件不太让人明白的事情。

刘伯温在反对朱元璋当宰相的时候,说的理由是他会把车弄翻。这是什么意思呢?刘伯温并没有解释,朱元璋也没有问。后来,朱元璋杀刘伯温的时候,是以他要造反的名义杀他的。这样看来,当初刘伯温说胡惟庸要把车弄翻,和胡惟庸的造反,大约也就是同一个意思。朱元璋当初没有问,但他是领会了刘伯温的意思的。

这就成了一个“细思恐极”的问题,朱元璋明知道胡惟庸会造反,当初为什么不听刘伯温的建议,要一意孤行,把胡惟庸提拔为宰相呢?

分析到这里,我们似乎就有些明白了。

明明刘伯温告诉朱元璋,这三个人不行,朱元璋却还要让他们当宰相。那么朱元璋让他们当宰相,就是故意要他们犯错。犯了错,就好杀他们。杨宪因为监督李善长,李善长说他“放肆为奸事”,朱元璋也就认可这个罪名,把他杀了。胡惟庸积极作为,认真做事。朱元璋便说他把持朝政,有做大的嫌疑。因此也把他给杀掉了。汪广洋本来足智多谋,但是看到当宰相的凶险,因此不谋事,不做事。但这样也逃不掉,朱元璋以不谋事不做事这个理由,又杀掉他。

大约刘伯温当年已经看出了朱元璋的用心,因此才极力反对这几个人当宰相。但是他就算反对,也没有用,朱元璋要杀,谁也拦不住。

朱元璋不只是要杀这些人,他根本就是不想要宰相。同样的,刘伯温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在反对朱元璋任用那三个人的时候,并没有给朱元璋提出恰当的宰相人选。因为刘伯温明白,给朱元璋推荐谁,就是害谁,聪明的刘伯温,怎么会做这样的蠢事呢?

可惜,刘伯温保护了胡惟庸,最终他却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了。胡惟庸被杀,只能说也是死有余辜。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得到汉宣帝信用的萧望之,为什么在汉元帝登基后自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萧望之(约前114年~前47年),字长倩,萧何七世孙,西汉时期官员,历任大鸿胪、太子太傅等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昭帝时期,昭帝年幼,霍光当政,当时汉朝所有的军政大事,以及选用人才都由霍光一人决定。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萧望之的普通儒生,因为长史丙吉的推荐,

  • 曹操为何会梦见三马同食一槽?有何含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一代权臣、魏王、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去世。曹操的去世,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其中就包括司马懿。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为曹操、曹丕父子效力了12年之久,但无时无刻不是胆战心惊。让司马懿胆战心惊过日子的

  • 如果没有马超,魏延能跻身五虎上将的概率有多大?-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五虎上将是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称汉中王之后,进行封赏,封了好几位将军,特别是跟随自己四处征战,为自己取荆州和益州立下战功的几位重要将领,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这就是刘

  • 张廷玉有哪些功绩?为何死后能进入太庙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太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有意义的。最早的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一般的皇亲贵族是不能进太庙的,因此太庙也算是帝王的“家庙”。不过,虽然朝代的更迭,皇后、宗室、功臣的牌位在皇帝的批准之下,也是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的,这种殊荣是非常难得的。清朝时期就有一个大臣进入了皇家的宗庙,他就是张廷玉,张廷玉

  • 古代没有普通话大臣又是来自五湖四海 皇帝是怎么和大臣交流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皇帝与来自天南地北的臣子交流,如何解决语言障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中国地大物博,有着数十个省份,方言自然也是不同。古代的时候并没有普通话,那么在古代的皇帝在上朝处理政务时,究竟是怎么和来自全国各地满嘴方言的大臣交流的呢?其实,中国古代

  • 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不打算出山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但凡是找工作的职场小白,要么毛遂自荐,主动去人家公司展示才华。要么就像战国初期的商鞅一样,通过秦孝公身边的重臣景监,达到和老板见面的目的,再用胸中的才华和长远的眼光,一举征服老板。或者和苏秦一样,游历各国推荐自己,这样不光在让老板选择你,也是在动态地寻找适合发展,具有前景的公司。像诸葛亮这

  •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会被立为太子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一定会被立为太子,原因可能与东吴有关,但却不仅仅因为是东吴。历史记,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因为刘备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有记载,估计早夭,二儿子刘封是义子,三子刘禅,四子刘永,五子刘理,其中刘禅的母亲甘夫人是刘备最喜爱的小妾,因为刘备当时并没有正室,甘夫人曾帮着刘备统管

  • 赵云只是战平文丑,为何关羽却能斩了文丑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就三国时代的那些名将而言,像关羽、颜良、张飞、文丑、赵云、典韦等人本就已属于家喻户晓的勇将,而这些人经过《三国演义》的文学加工后,就越加显得英勇不凡了。罗贯中老先生是个奇才,他通过自己的文笔硬是把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武将之间的对决战例写得非常生动又吸引人。在《三国演义》里,赵

  • 张飞与赵云大战六十回合,最后到底谁赢了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在《三国演义》中,英雄好汉不计其数,或讲义气,或有谋略,或武艺高强,而赵云,绝对可以说是武将里面的佼佼者,鲜有败绩。不过,在《三国志平话》里,有一个人,跟赵云大战了六十回合,最终却是赵云落败,那这个人是谁呢?这件事还得从《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说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不辞千辛万苦从曹操身边逃离,来

  • 古代钦差大臣或者一品大员要是被刺杀 最后会造成什么结果-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一品大员或者钦差大臣被刺杀,会有什么后果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常情况下,朝廷的一品大员是没有人敢刺杀的,毕竟一品大员属于朝廷的重臣,皇帝的心腹,谁敢暗杀或者投毒,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还是有少数一品大员被刺杀的案例,后果也都不一样。什么官员可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