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探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趣历史网

红楼梦中探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89 更新时间:2023/12/24 0:16:20

探春,《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探春满腹经纶,身上的书卷气却并不重。读书人,行事作风多半文明优雅,然而,万万不能被自身的良善与教养所绑架。

第七十四回,探春一记掌掴,狠狠教训了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贾府的小姐们,从小被礼仪约束,一言一行皆符合大家闺秀的风范。

抄家的闹剧,小姐们个个保持缄默,唯有探春,扛住压力、直面问题。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例子,是绝不会发生在探春这朵带刺玫瑰身上的。

许多读书人,面对蛮横无理之人,选择忍让回避,将怨气深埋在心底。

探春身为未出阁的女儿家,面对刁奴的搜检,充分展现她有威严、昂然不容侵犯的一面:

“一语未了,只听‘啪’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

三小姐亮出刺儿来的时候,并不令人反感,因其说的每句话,都在点儿上。

对蛮横之人动点粗,并不意味着此人就不优雅、不良善了,恰恰这样做,才让优雅有了力量,使良善有了一种坚硬感。

否则,良善就会陷入柔弱,甚至是懦弱之中;迎春不正是典型吗?

人若是一味地追求文雅,便会失去抵抗粗鄙的能力。

探春的生母赵姨娘,也是一位愚昧、粗鄙又爱搬弄是非之人。

探春在代凤姐协理荣国府时,她义正词严地拒绝了生母的无理要求。

赵姨娘听信他人的挑唆,对探春大张挞伐,而三小姐对亲生母亲,则显示出了强势,甚至不近人情的一面。

赵姨娘蠢笨,公开羞辱亲闺女不给舅舅多开二十两丧葬费用。

探春刚刚理家,生母便来搅局闹事,而她对原则寸步不让,坚定地彰显了自己的立场。

很多读者批评探春不认生母、势利无情,诚然是错误的。

聪慧之人都狠得下心去跟周围拖累自己的人做切割,赵姨娘品格低劣、言语刻薄,对亲女儿也不放过;如若探春不狠下心划清界限,那么,她向上的所有努力,都会被亲母的哭闹索取所抵消。

探春杀伐决断,在他人选择遇事先避避风头、找理由推脱责任时,她首先想到的,是化解问题的办法。无论是成立海棠诗社还是当家立事,她都主动地站了出来。

这样的人,在贾家极其稀缺。刁奴们目无法纪,探春就严行申饬,因其深知,跟蛮横之人玩客气的,不仅捍卫不了自身的优雅,还会名誉扫地。

最好的做法,便是比无赖更加凶狠一些,以自身的锐利逼退对方的跋扈。

彼此间强弱的较量,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出手,就在那微妙的试探中,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你强硬一些,对方便收敛一点儿、客气一点儿。

恶奴们触摸到探春身上的刺,就会收起自己的恶意。探春不好欺负,恶奴们就只好尊重。

该制服的人,是教化不了的,该动粗的事,客气是无意义的。

身处恶劣环境,若是太过文雅,吃亏的定是自己。你不好意思做的事,人家好意思做,你不便张口说的话,人家脱口而出,人自然会被拿捏。

许多话,长期不讲,便说不出口了,许多事,经久不做,便没了出手的勇气。探春该出手时就出手,很是令人佩服。

她是雅与俗的结合体,刚与柔始终附其身。

她把柔软的一面,都给了那些自尊自重的弱者。探春见贫家女孩儿邢岫烟身上无任何妆饰之物,担心她待在这“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的贾府被人看轻,便赠给她一个碧玉佩。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一些人对姥姥和板儿心生嫌弃,另一些人则打趣捉弄祖孙二人;可探春对他们的态度,一直是尊重和照顾。

当板儿走进探春的秋爽斋时,小孩子顽皮的天性便展现出来。

乡野孩童板儿,一会儿想用小锤敲白玉比目磬,一会儿看见佛手便闹着要吃。这时探春温和地拣了一个与板儿道:“玩罢,吃不得的。”

探春身为庶出小姐,懂得邢岫烟和刘姥姥的窘迫,所以肯向他们伸出援手。

优雅也分对谁,探春不是不温柔,她是什么人、什么对待。

文人对蛮人忍让太多,文雅就会被野蛮操纵摆布。没点锋芒,如何生存?

探春具备战斗精神和韧性,拥有得体的良善和适当的锋芒,所以,没人能够欺负她,连王熙凤也敬她三分。

“这个世界,常常是要脸的败于不要脸的险恶里,不好意思的困在好意思的泥坑中。”

如若自身良善,也须得有腔调、有态度,你让出一寸,对方便得寸进尺,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你的整个空间。

给粗鄙之人难堪,就是给自己好看。惟愿众人,学习探春。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太平广记·卷一百零二·报应·赵文信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太平广记·卷一百零二·报应·萧瑀具体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太平广记·卷一百零二·报应·柳俭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红楼梦中贾琏与王熙凤之间的婚姻破裂,应该是谁负责?-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里,贾琏和王熙凤之间的关系,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红楼梦》开始的时候有一对恩爱夫妻,这就是王熙凤和贾琏。可是他们的婚姻越走越远,怪贾琏太花心,还是怪凤姐太强势?两个原因都有。首先,王熙凤太强势。秦可卿说王熙凤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许多

  • 红楼梦中贾府的财政为何会逐渐入不敷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贾府的吃穿用度富贵奢华:上上下下中人,无数细节处体现。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红楼梦》里的贾府,是四大家族之首,护官符的首要家族。“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说的就是贾府。可是后期,贾府的财产入不敷出严重缩水。吃饭的时候,如果多一个人就没有饭吃。那么,贾府的

  • 宋词与元曲的区别在哪里?有什么特色之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宋词与元曲的区别在哪里吗?有什么特色之处?其实从本质上说这俩没区别。要说有区别,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为应和社会生活需求而对诗进行的改良,说白了,词就是方便演唱的诗。而元曲则是在宋词的基础上,融入了胡人特色的词,是随着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而强制性推行的表现形式,所以元曲

  • 曲牌名和词牌名有哪些区别?曲牌名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曲牌名和词牌名有哪些区别?曲牌名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曲牌名其实和词

  • 散曲的体制有哪些?风格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散曲是元朝文艺史上的明珠,那么散曲的体制有哪些?风格是什么样的?其实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

  • 元代散曲的思想内容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元代散曲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元代散曲作家约200余人,作品4300多首,其中小令3850余首,套曲450余套。由于正统的文学观念不重视散曲,很少有人搜集编次成册

  • 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是什么意思?四折一楔子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是什么意思?其实四折一楔子就是元杂剧剧本体制。元杂剧剧本一般都安排唱北曲四大套,每套各有若干支曲子,少则3支,多则20余支,同属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每套曲子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主唱。四套曲子大抵与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段落相适应。此外,为了交代或衔接剧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