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贾府的财政为何会逐渐入不敷出?-趣历史网

红楼梦中贾府的财政为何会逐渐入不敷出?-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81 更新时间:2023/12/25 6:39:13

贾府的吃穿用度富贵奢华:上上下下中人,无数细节处体现。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红楼梦》里的贾府,是四大家族之首,护官符的首要家族。“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说的就是贾府。可是后期,贾府的财产入不敷出严重缩水。吃饭的时候,如果多一个人就没有饭吃。那么,贾府的财产是怎么缩水的呢?

第一,人口增多,人均收入降低。

荣国府和宁国公财产是固定的。原来只有贾源和贾演两房人。

假设贾府每年有一万两银子收入,两房人分,一房人五千两。等到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贾府在京城居住的人高达8房人,8房人分一万两银子,分到个人头上就少多了。因此,后来贾府人会说现在不如从前,比不得祖宗在的时候。

与贾府相反,林黛玉家的财产不变,可是人口越来越少,所以林家人均收入比贾府高出许多倍。

第二,下人贪污,贾府被蛀虫中饱私囊。

贾府的大管家各个腰缠万贯。赖嬷嬷家也有一个类似大观园的花园,家里的住宅也是雕梁画栋,丫头,婆子的使唤着。赖嬷嬷的孙子,用赖嬷嬷的话说和宝玉一样被伺候着长大,是用银子堆出来的。

周瑞家,吴新登家,也都是财主。他们家里有田庄,有买卖。

周瑞为了争买田地还求王狗儿的长辈霸占田地。周瑞的女婿是古董商人冷子兴。冷子兴和贾雨村是好朋友。可见贾府的大管家们个个都是财主。

贾母说,贾府的老嬷嬷都是财主,王熙凤都没有她们有钱。

贾府的大管家捞贾府的钱,那些小管家同样也搜刮贾府的钱财,中饱私囊。贾府被这些蛀虫蛀得千疮百孔。

第三,田庄收入,一年比一年少。

贾府在京城,在黑山都有田庄。可是各处田庄经常报旱灾、涝灾、雹灾等灾害,不按照规定缴纳地租。

庄头乌进孝就和贾珍打擂台,说了一箩筐的难处。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作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

贾珍明知道他们在蒙混自己,但是没办法。贾珍也只是抱怨,这点租子和年货,没法过年了。

第四,贾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开支逐年增多。

贾府的主子们,每个人都有十多个人伺候,贾宝玉有二十多人伺候。

贾宝玉有八个大丫头,八个小丫头,还有老嬷嬷,八个小厮,至少四个仆人。

这些人没有什么事,只是为了摆阔而已。贾芸到书房找宝玉的时候,就发现宝玉的小厮不是掏鸟,就是下棋。

只见焙茗,锄药两个小厮下象棋,为夺“车”正拌嘴,还有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四五个,又在房檐上掏小雀儿玩。

总之,这些小厮们没有什么正事。小厮没事,丫头、仆人、婆子同样没有什么正经事干。

第五,元春省亲,掏空了家底。

元春省亲花了流水般的银子,建造了大观园。然后为了元春省亲又进行了各种装潢,装修,大观园流光溢彩。元春都默默叹息太奢华,太靡费了。

大观园建成后,又多加了许多人手,进行后期维护与保养。例如贾芸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进入大观园讨生活的。贾芹也是因为元春省亲,而管理小道士,小和尚。贾琏奶妈的两个儿子也因为修建大观园而讨了肥差。

荣国府因为大观园而增加了许多人,增加了大笔人员工资。

大观园后期的物业维护费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第六,太监勒索,贾府收不抵支。

72回,夏太监打发一个小太监来借200两银子。小太监道:“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1200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凤姐笑道:“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

贾琏还透露:“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可见来贾府打秋风的太监不是少数,而且数目巨大。贾琏感叹,这些外祟何时是了。

第七,灰色收入减少了。

贾府在祖宗那个年代,位高权重,好多人来送礼,送钱。如今贾府没有实权人物,贾府的灰色收入也减少了。

书中有一个小细节,透露了茯苓霜的来历。

“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主子两小篓子茯苓霜,顺带着给了门房一点“回扣”。柳五儿的舅舅是“门上”的男仆,他也分到了一小包珍贵的茯苓霜。后来因为茯苓霜,贾府还发生一起冤案。

正因为这些灰色收入少了,贾府才格外重视,丢了,便大张旗鼓地找。导致冤案发生。

第八,主子们偷官中的钱物。

《红楼梦》里的荣国府,有一个官中的钱,这些钱属于荣国府的,就相当于公共财物,个人无权支配。可是荣国府里有权的主子们都偷官中的钱,为自己服务。

鲍二家的自杀,家人闹事,贾琏用200两银子摆平。这些银子贾琏让林之孝开个花账,走到官中的账里。贾琏有体己银子,可是他不掏自己的小金库,花的是官中的银子。

贾母的生日,王夫人舍不得花自己的私房钱买礼物,急了两三个月。王熙凤提醒王夫人将后楼上不用的几箱子大铜锡家伙搬出去换了银子,给贾母准备了礼物,表示自己的孝心。

贾府主子都私自偷官中的财物,为自己所用。个人腰包鼓了,官中的钱却少了。

第九,儿孙一代不如一代。

一个家族要兴旺,不能坐吃山空,必须要有领军人物出现。增加新的经济和政治增长点。可是贾府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没有领军人物,也没有实权人物。贾府的子孙不是平庸,例如贾政;就是不学无术,例如贾珍和贾赦;要么就是像贾敬那样避世;或者像贾宝玉这样不愿意为官做宰。总之,贾府没有中兴的人物,无法中兴,贾府在逐渐衰落。

由于上述9个原因,贾府的经济急转直下,入不敷出。后来,贾府吃饭可着头做帽子一点富余都没有了。尤氏临时在贾母那里吃饭,就只能吃下人的白米饭。

贾母给宝玉雀金裘的时候就说了:“就剩下了这一件,你遭塌了也再没了。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

贾母知道以贾府目前的经济实力,无法再购买这样珍贵的大氅了。

冷子兴旁观者清,他的话比较客观:“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宋词与元曲的区别在哪里?有什么特色之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宋词与元曲的区别在哪里吗?有什么特色之处?其实从本质上说这俩没区别。要说有区别,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为应和社会生活需求而对诗进行的改良,说白了,词就是方便演唱的诗。而元曲则是在宋词的基础上,融入了胡人特色的词,是随着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而强制性推行的表现形式,所以元曲

  • 曲牌名和词牌名有哪些区别?曲牌名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曲牌名和词牌名有哪些区别?曲牌名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曲牌名其实和词

  • 散曲的体制有哪些?风格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散曲是元朝文艺史上的明珠,那么散曲的体制有哪些?风格是什么样的?其实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

  • 元代散曲的思想内容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元代散曲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元代散曲作家约200余人,作品4300多首,其中小令3850余首,套曲450余套。由于正统的文学观念不重视散曲,很少有人搜集编次成册

  • 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是什么意思?四折一楔子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是什么意思?其实四折一楔子就是元杂剧剧本体制。元杂剧剧本一般都安排唱北曲四大套,每套各有若干支曲子,少则3支,多则20余支,同属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每套曲子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主唱。四套曲子大抵与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段落相适应。此外,为了交代或衔接剧情,有

  • 元杂剧是如何发展的?详解元杂剧的发展史-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元杂剧是如何发展的吗?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杂剧最初流行于北方,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遍布河南、河北。受方言的影响,它有不同的声腔流派,

  • 元杂剧的特色是什么?元杂剧特色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那么元杂剧的特色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

  • 元曲的衬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那么元曲的衬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其实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也有称为垫字。曲可加衬字,是它与词或诗的主要区别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小令所用的衬字较

  • 散曲为什么会盛行于元代?详解其原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散曲是什么?为什么会盛行于元代?其实散曲是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剧本中使用的曲,粘连着科白、情节。元代除了诗词依然处于“正宗”的位置外,诗坛上又

  • 刘姥姥在被王熙凤当场捉弄后,为何还对她夸赞有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