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趣历史网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46 更新时间:2023/12/11 0:00:09

司马光是中国北宋思想家、历史学家。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一度还被现代人改编成了儿歌。故事里的有两个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被救的孩童。

没错,司马光就是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不过比起他所写的这本史书而言,可能很多人更为熟悉的是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个美丽的故事,那就是砸缸救人。

都知道司马光砸缸,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被他救下的孩童后来怎样,为什么老师只提司马光而不提那个孩童呢?

据记载,司马光出生于1019年,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其父亲司马池在光山当县令。在这个官宦之家,司马光从小耳濡目染,在父亲的督促下,7岁的司马光不但能背诵《左氏春秋》全文,而且还能领悟其要义,堪称“神童”。

还是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司马光迅速成了家喻户晓的流量人物。《宋史·卷336列传第九十五》记载:

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童在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个大缸,有个孩子爬了上去,结果一个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水缸里。孩子们看到伙伴掉进水里,都吓得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拿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结果这个孩童得救了。

一个七岁的孩子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在极短的时间里想起解决办法,这有时候连大人都未必能做到,大家都对司马光的智慧大加赞赏。后来,这件事被京城洛阳的很多画师画成了画四处宣传。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则故事是虚构的。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就质疑“司马光砸缸”故事的真实性,因宋代没有烧制大水缸的技术,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就存疑了。

但宋史很严谨,且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里的记载:“司马温公幼与群儿戏,一儿堕大水瓮中,已没。群儿惊走不能救,公取石破其瓮,儿得出。”可见司马光即便砸的不是缸,而是“击瓮”,也能看出这则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只不过,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尤其是水缸里的孩童,为什么自明清以来的国文老师都不曾提起呢?

司马光与安石的分歧

先说说故事主人公之一的司马光。

司马光自幼聪明,自20岁考中进士后,一路青云直上。不过后来因为双亲接连病亡,司马光索性辞官回乡。几年后,因为父亲友人庞籍的举荐,司马光奉旨来到京城为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此期间,司马光阅读了大量的文史典籍,也对国家的发展思考了很多。

因庞籍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司马光投在庞籍门下时,也成了他的谋臣。而皇帝的很多治国方略皆出自庞籍之手。不过,“人无千日好”,由于宋朝重文轻武,在跟西夏军对战的过程中一败涂地,皇帝一怒之下,庞籍获罪。而司马光也被牵连而归隐,好在后来没有再被追责。

神宗继位之后,锐意革新,作为变法的先锋,王安石受到皇帝的重用。本来王安石跟司马光是一对好朋友,不过因两人政见不合而产生庙堂之争。

王安石主张开拓财路,图强革新,不过司马光觉得应该稳扎稳打,全国上下缩减开支,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毕竟自己曾经有罪加身,而在面对皇帝支持的王安石,司马光显得底气不足,他在看了朝廷的风向标之后,果断提出到地方上任职,打算远离庙堂。避开朝廷风雨,他也可以安心写他的《资治通鉴》。

完成这部史诗巨著时,司马光65岁。因为著书有功,神宗皇帝对其大肆褒奖。神宗死后,王安石变法戛然而止,司马光重新回归权力核心。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的起起伏伏,潮起潮落,再回到朝廷之后的司马光风光无限,为了歌颂他的品格,他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又被重提,甚至很多人也将故事里的另外一个主人公——落水的孩童,也给搜索了出来。

你不知道的上官尚光

史书上关于司马光砸缸获救的孩童究竟是谁,提之甚少,而且没有特别清晰的说法。不过,在河南的一个县城中,却找到了这个人的蛛丝马迹。

这个孩子复姓上官,因为被司马光救了以后,为表感恩,改名为上官尚光。根县志记载,上官尚光被救以后,发奋读书参加科举,最终金榜高中,最后官至宰相。不过这个说法莫衷一是,没有相关的史料依据。

很明显,如果官至宰相,因为司马光和那个孩童两人年龄应该差不了太多,换句话说,上官尚光当宰相,司马光不可能不认识,而且后来的史官为了巴结司马光,一定会将这件事大写特写。然而让人意外的时,野史一大把,正史无处寻。

但是,虽然没有相关记录,并不影响民间对司马光救人品格的赞颂。人们为司马光的勇敢、冷静和处事果断而叫好。

而上官尚光的后人为了纪念司马光的救命之恩,还在城西龙堤南坡建了一个“感恩亭”。多年以来,龙堤南坡也被世人称为“上官岗”或“尚光岗”。来到此处的人,尤其是很多孩子们,都以学习司马光为榜样。

上官尚光这个孩子究竟是谁,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那么老师为何不提呢?学问应该严谨,历史更应该严谨,在没有弄清“上官尚光”究竟是谁,而他到底是不是跌落缸里的孩子,甚至上官尚光究竟有没有这个人,在处处存疑的情况下,我们的老师当然不会臆造历史。

缺憾也是一种美,正如“司马光砸缸”,我们的确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实性,但却不影响这个故事背后透露的美好品格。司马光勇敢行为,一直在激励着很多孩子,并一直会影响下去,发光发热。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东汉末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刘出京指的是东汉末年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年号)至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汉献帝年号)时,三位汉室宗亲被任命为南方三个州的州牧或刺史。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后升荆州牧),扬州刺史刘繇(后升扬州牧)。

  • 石达开是什么人?杨秀清对他的态度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末年声势最为浩大的起义运动。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尽管太平天国的建立,离不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但在太平天国中,他却只能算是精神领袖,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东王杨秀清。说起来,杨秀清自幼父母双亡,全靠族人给他一口饭吃,才勉强活了下来。贫贱的出身,让杨秀清不得不早

  • 明末时期有哪些农民起义军领袖投降了明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和关内的农民起义军鏖战十数年。期间,有明军将领投降农民起义军,转身成为推翻明朝的急先锋。同样,也有农民起义军将领被明朝招安,转身拿起刀枪,砍向曾经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 司马越是什么人?八王之乱中他的表现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在徐州起兵讨伐专权的司马颙。永兴三年(306年),司马越击败司马颙,攻克长安,迎侄孙晋惠帝回洛阳,结束了八王之乱。虽然司马越成为八王中最

  • 神龙政变后,那五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神龙政变”无疑可以算作武则天整个人生的“谢幕演出”。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中国古代社会,大臣帮助皇帝夺取皇位以后,他一般都是会受到皇帝猜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大臣所立下的是“拥立之功”。古人认为,皇位不是通过人力可以获得的,而是上天赐予的。你有当皇帝的命,因此才能获得皇位。如果

  • 灶王爷是谁?祭灶仪式有多隆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灶神又称灶王爷,人们称这位尊神为“灶君司命”,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国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又称为小年,也叫灶神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灶仪式,以送别在自个儿家里住了一年的灶王爷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这家人的言行举止和善恶功过,恳请灶王爷能“上

  • 历史上灯笼有何起源?有何讲究?-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1914年起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在此之前,春节叫新春、新岁、岁旦、元旦、元日等,老百姓称之为过年、过大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过年的时候

  • 太平广记·卷一百一·释证·邢曹进如何翻译?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太平广记·卷一百·释证·道严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太平广记·卷一百·释证·张应如何翻译?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