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时期做和尚是什么样的 剃头发就可以做和尚吗-趣历史网

唐朝时期做和尚是什么样的 剃头发就可以做和尚吗-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05 更新时间:2023/12/8 7:37:01

还不知道:在唐朝,想要当和尚还得有“出家许可证”?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到得戒台宝寺,何不彻悟洞天。当悟之时人自悟,人不度人天度人。”这是出自李鸿章与六王爷之间的对话,当是时也,戒台宝寺钟声响起,东方红日猖獗,北洋困局不断,李鸿章居然产生了出家的念想。当时看到这一段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在古代如果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可以出家,了却一切事,偷得浮生半日闲。连李鸿章都不能幸免古代,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当和尚。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历史现象,例如在《康熙王朝》中,顺治皇帝由于自己的妻子死了,所以非常伤心,于是直接当众出家,旁边的人拦都拦不住。还有一些狗血的历史爱情剧,男主由于与女主发生爱情冲突,直接剃了头发去出了家,结果搞得大家都伤心不已。每每看到这里都会产生一种错觉,古代真的混不下去了,可以剃头发去当和尚,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出家是这么容易的一个事情吗?

如果大家对于历史上佛教的发展有那么一点的了解的话,肯定会颠覆自己的认知,古代出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出家当和尚有的时候比当官还要困难。李鸿章这样级别的人出家是没问题的,但是像普通人想要出个家,那可谓是困难重重。

那么问题来了,出家意味着放弃一切,为什么放弃一切还会遭到这么多的约束呢?带着这个疑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古代的和尚。

一、古代和尚的约束

如果大家去读《中国通史》,会发现一个很惊人的记载,在古代混乱时期,佛教与寺庙曾经得到了鼎盛的发展,但每当佛教与发展的时候,必然会迎来接近统一时代的君主的打击。从最开始的唐武宗再到后来的北周武帝,他们对于佛教的态度就是一个字“打”。无数的和尚被强迫性的给押送的囚牢之中,或者被派往了战场,大量的寺庙被拆得一干二净。

更加让人惊讶的是,从周武帝开始,所有的佛教寺庙全部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那就是凡是普通人想要当和尚,必须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与约束,这不仅包括了官方的刑罚,还有佛教内部的选择。因此很多人都感慨,古代当和尚真的很难,完全不像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那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佛教与和尚背后的含义

根据史书记载,佛教的崛起其实往往都在乱世之中,而乱世之中佛教的兴起真的对于政权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以梁武帝为例,当年梁武帝大规模的推行佛教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确使得整个社会取得了一定的秩序,但是当佛教崛起的时候,整个社会就开始逃避现实,并且大量的人口流入到了虚无的世界。一方面是使得国家的战斗力与意志逐渐的淡薄,另一个就是大量的钱财与人口的流入到了佛教。

具体的表现就是,梁武帝曾经好几次投身于同泰寺,结果捐款的数额达到几十亿。因此,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工作不交税全部都变成了和尚。由于和尚不收税,所以国家的收入大幅度下降。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原因就是,佛教在后来不仅具备了银行的功能,而且还成为了一方割据势力,因为有钱因为有人,所以他有了武装。所以佛教势力已经威胁到了中央政府,因此在乱世走向统一的过程中,佛教必然会遭到猛烈的打击。

那么,政府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击呢?

三、政府对于佛教的打击手段

除了我们之前所聊到的唐武宗,还有周武帝等人的直截了当的粗暴行为以外,政府还对关于和尚这个职业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如果我们去读《旧唐书》会发现有记载,当年玄奘大师在出生和出关的过程中,他在完成佛教的剃度过程中,其实面临着很多的约束。

首先,第一个约束就是“出家许可证”,所有的和尚必须要被发放一个度牒,这个东西意味着是官方对于和尚的身份认证,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将不被评价为和尚,就是假冒行为将会遭到处罚。

而如果想要拿到这个证书,政府是有明确的数额规定的。首先,第一个政府会对所有地方上的寺庙和容纳数量进行统计,每当一个和尚空缺或者有一个地方出现了和尚缺员的现象,就会增加一个和尚的额度。因此这个度牒的数量非常少,而且是严格的按照数据来进行填补。

按理来说,仅仅凭借这一条能够当和尚的人,数量应该会被压制到了极限,但是政府非常的鸡贼,还在进行进一步的约束。

根据史书记载,古代想要当一个和尚不仅仅需要度碟,而且还需要缴纳大量的钱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和尚不需要交税,因此每一个成年男性来到了和尚的地盘,就会使得国家缺少一个缴纳赋税的人口。

所以一般来说,当和尚要缴纳的赋税数额是非常大的,以唐朝中期为例,一个和尚需要缴纳9万钱。到了后来唐代末期藩镇割据,虽然和尚有些烂大街,但是缴纳的数额也当在1000到1万之间。

所以说,如果是普通人想要当和尚,根本没有那资本,也没有这样的名额。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一切还只是一个入门的选拔,另外还有更加残酷的选拔在后面。

四、寺庙内部的挑选

按照史书记载,当一个人经过了官方的认可以后,他就会来到寺庙里面进行寺庙的选拔。要知道寺庙里面的僧人也是有着自我判别与评价的。

因此,一个人想要当一个和尚,首先第一个就要交钱,之所以如此的凶残,是因为一个和尚来到寺院里面以后,他的吃穿住行都会被寺庙里面给包了,所以大家需要缴纳前期的钱财。并且,经过了寺庙钱财的选拔以后,还要自己准备衣服和鞋子,还有各种洗漱用品,当然寺庙里面有也要花钱。

经过层层选拔以后,然后会进行最后的剃度仪式,然而佛教也是非常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假若一个人在剃的时候,例如剃刀坏了,例如风刮灭了蜡烛或者香,又或者主持在帮人剃度的时候,突然内心感到彷徨不安,那么都会拒绝这个人进入佛门,因为这是意味着剃度的人不适合佛教。

所以,经过这层层选拔,我们可以发现能够当合适的人,一个是要有钱,第二个还是有钱,第三个那就要非常的诚心诚意,并且还要运气不错。

小结

所以看完这些历史记载,相信大家也会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在古装剧里面,如果心情不好就想出家去当和尚,这基本上是不靠谱的行为,因为普通人没有钱进不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对于这些想吃白饭的人根本就不想给予宽大政策。

因此,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面,如果遇到什么想不开的事情,那只能好好的睡一觉,明天接着想,因为如果我们想要出家的话,等到把家里的钱财全部都上缴了出去,然后被方丈一脚给踢了出来,那可真的是更加想不开了。所以说,古代的和尚可真的不要小瞧了他们,他们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有钱的人,至少是曾经有钱的人。

当然了,历史在经过层层变化以后,也会出现很多的松动,例如后来的朱元璋,他那时期的规矩就变了,没有钱也可以出苦力当奴隶来,勉强混个和尚,但是那基本上都是底层中的底层,可比我们在家里面受凡俗之苦还要痛苦。所以说不要随便想着出家,因为出家的仪式太繁杂,即使是现在也是如此。世界那么大,没有什么想不开的,如果想不开再仔细想想,出家可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道路。

参考资料:《唐书》《中国通史》《中国古代的僧人生活》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乾隆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会选择传位给永琰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乾隆是比较长寿的皇帝,在他传位给他的第十五子永琰之后,又过了三年的时间他才去世。永琰也就是嘉庆帝,嘉庆帝的存在感好像略低一些,说起来这位皇帝,大家暂时只能想到他除掉和珅一事,对他的为人和处事风格并不太了解。嘉庆帝也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平庸无奇,资质也只能说一般。乾隆有那么多的儿子,为什么会选择传位

  • 秦始皇功过到底如何?为何后世称其为“暴君”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关于秦始皇的功与过,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很多人称其为暴君,对他的功绩是轻描淡写,对他的过错却无限放大。秦始皇的功绩是广为人知,诸如统一天下、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经济制度、实行郡县制等。秦始皇的过错同样是为人所熟知,诸如滥用民力等。然而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岂能等同于汉高祖、隋文

  • 诸葛亮以外,还有人适合统率大军北伐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很多人质疑诸葛亮的军事指挥能力,但无论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如何,我们都不能质疑他,一是因为诸葛亮位列武庙十哲,又有托塔天王李靖为其背书;二是因为会被喷。诸葛亮像萧何像张良,唯独不像韩信,其用兵过于谨慎,缺乏放手一搏的勇气,当然这跟他面临的客观环境有关,蜀汉的士兵实在是死不起,一

  • 须贾负荆请罪,范雎是如何处置他的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那须贾负荆请罪,哭着求见范雎一面。他打着自己耳光,说道:“大人,我不是人,我须贾对不起你”。范雎这时,已经换好了衣服,叫来自己的护卫,把大堂装扮的庄严肃穆,听见须贾在外面快哭的背过气了,就让人喊他进来。须贾见到范雎,赶紧跪到地上,额头磕破了血,耳光打的啪啪响,哭道:“张大人,您大人有大量,我须贾有眼

  • 战国时代,魏国首先变法,为什么最后却走向失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战国时期的魏国,其实是人才大国,并且在战国时代,魏国首先变法,为什么最后却走向失败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法,也是后来秦国商鞅变法的根源所在。商鞅基本就是从李悝那儿学来的那一套,他入秦的时候,手里只带着李悝的那本《法经》。李悝变法使得魏国变得

  • 吴懿是什么人?蜀汉后期的小五虎将之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话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前,曾给长史参军杨仪推荐了五个人,这五人便是王平、廖化、张翼、张嶷、吴懿,后人呢,称他们为蜀汉后期的小五虎将,前四位都算还不错,可唯独吴懿这个人在正史或者演义中都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为何这么说呢?咱们来细细分析一二。吴懿字子远,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叔父吴匡是大将军何进的下属官员

  • 赵武灵王当初被困长达三个月 期间为何没有一个人去救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武灵王被围沙丘行宫3个月,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前来救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赵武灵王就是赵雍,是历史上第一个推行“胡服骑射”的君王。因为赵雍的臣民都穿着胡人的衣服,赵国的军事也因为骑射的方便,在战国时期十分的出名。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赵雍很快就

  • 晋阳之战,为什么赵襄子最后可以反败为胜?-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晋阳之战是古代一场著名战役,以赵襄子反败为胜,智伯身死族灭,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土地而结束,那么赵襄子最后能取得胜利的秘诀是什么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当时的赵氏已经有皋狼、晋阳、长子、楼、温等十几座城池,赵襄子最终选择的城池无疑透露出其超高的智慧: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

  • 历史上“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晋阳之战”为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战国策》、《史记》等古代文献对这场战争均有所记载。那么“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据记载这场战争爆发的表面原因为:智伯无理索地,韩氏、魏氏均畏惧智氏的实力,两家均献给智伯一“万家之邑”,频频得手的智伯

  • 《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痉病根原 全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又名《医圣心源》。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