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朝的和亲政策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汉朝的和亲政策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17 更新时间:2023/12/12 1:53:00

很多人觉得汉朝的和亲政策是屈辱的,是前期打不过匈奴才不得已以公主作为代价去换取和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汉朝的和亲政策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当年汉高祖刘邦北征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率军围困了七天七夜,为了解围,采取了陈平的计策,具体的计策是秘而不传的。但是根据东汉应劭的猜测,应该是陈平让人画了一张美女像,派人送给匈奴冒顿单于阏氏(王后),王后害怕刘邦那边进献美女,自己会失宠,所以就说服单于收兵了。

虽然当时是收兵了,但是匈奴和汉朝之间的恩恩怨怨是不会断的,大大小小的战争还是不少,为了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刘邦问谋士刘敬有何计策,刘敬就提出了“和亲”这个概念,以此来将匈奴汉化。

此事记载在《资治通鉴》中,刘敬对刘邦说:“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馀,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辨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知,不肯贵近,无益也。”

当然,就算刘邦肯把自己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吕后也是万万不能答应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派出宗室女儿谎称是公主,嫁给冒顿单于作阏氏,而且“岁奉匈奴絮赠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

所以,和亲政策根本就是汉朝主动实行的,并不是迫于匈奴那边的形势,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对汉朝,对匈奴,和亲都是最好的路,毕竟要是一直打仗的话代价太大,战乱不断,对2个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随着和亲政策的执行,汉朝争取到了边境60多年的和平与安定,取得了修身养息的重要机会,对匈奴来说,拿到人,拿到钱,还拿到吃的,并且还学习到了比他们先进的多的汉文化,一点也不亏了。

当汉朝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了,汉武帝就出现了,在软硬实力的相互配合下,匈奴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游牧民族,终于被汉朝乖乖拿下,汉朝也发出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最强音。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做和尚是什么样的 剃头发就可以做和尚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在唐朝,想要当和尚还得有“出家许可证”?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到得戒台宝寺,何不彻悟洞天。当悟之时人自悟,人不度人天度人。”这是出自李鸿章与六王爷之间的对话,当是时也,戒台宝寺钟声响起,东方红日猖獗,北洋困局不断,李鸿章居然产生了出家的念想。当时看到这

  • 乾隆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会选择传位给永琰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乾隆是比较长寿的皇帝,在他传位给他的第十五子永琰之后,又过了三年的时间他才去世。永琰也就是嘉庆帝,嘉庆帝的存在感好像略低一些,说起来这位皇帝,大家暂时只能想到他除掉和珅一事,对他的为人和处事风格并不太了解。嘉庆帝也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平庸无奇,资质也只能说一般。乾隆有那么多的儿子,为什么会选择传位

  • 秦始皇功过到底如何?为何后世称其为“暴君”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关于秦始皇的功与过,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很多人称其为暴君,对他的功绩是轻描淡写,对他的过错却无限放大。秦始皇的功绩是广为人知,诸如统一天下、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经济制度、实行郡县制等。秦始皇的过错同样是为人所熟知,诸如滥用民力等。然而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岂能等同于汉高祖、隋文

  • 诸葛亮以外,还有人适合统率大军北伐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很多人质疑诸葛亮的军事指挥能力,但无论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如何,我们都不能质疑他,一是因为诸葛亮位列武庙十哲,又有托塔天王李靖为其背书;二是因为会被喷。诸葛亮像萧何像张良,唯独不像韩信,其用兵过于谨慎,缺乏放手一搏的勇气,当然这跟他面临的客观环境有关,蜀汉的士兵实在是死不起,一

  • 须贾负荆请罪,范雎是如何处置他的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那须贾负荆请罪,哭着求见范雎一面。他打着自己耳光,说道:“大人,我不是人,我须贾对不起你”。范雎这时,已经换好了衣服,叫来自己的护卫,把大堂装扮的庄严肃穆,听见须贾在外面快哭的背过气了,就让人喊他进来。须贾见到范雎,赶紧跪到地上,额头磕破了血,耳光打的啪啪响,哭道:“张大人,您大人有大量,我须贾有眼

  • 战国时代,魏国首先变法,为什么最后却走向失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战国时期的魏国,其实是人才大国,并且在战国时代,魏国首先变法,为什么最后却走向失败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法,也是后来秦国商鞅变法的根源所在。商鞅基本就是从李悝那儿学来的那一套,他入秦的时候,手里只带着李悝的那本《法经》。李悝变法使得魏国变得

  • 吴懿是什么人?蜀汉后期的小五虎将之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话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前,曾给长史参军杨仪推荐了五个人,这五人便是王平、廖化、张翼、张嶷、吴懿,后人呢,称他们为蜀汉后期的小五虎将,前四位都算还不错,可唯独吴懿这个人在正史或者演义中都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为何这么说呢?咱们来细细分析一二。吴懿字子远,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叔父吴匡是大将军何进的下属官员

  • 赵武灵王当初被困长达三个月 期间为何没有一个人去救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武灵王被围沙丘行宫3个月,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前来救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赵武灵王就是赵雍,是历史上第一个推行“胡服骑射”的君王。因为赵雍的臣民都穿着胡人的衣服,赵国的军事也因为骑射的方便,在战国时期十分的出名。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赵雍很快就

  • 晋阳之战,为什么赵襄子最后可以反败为胜?-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晋阳之战是古代一场著名战役,以赵襄子反败为胜,智伯身死族灭,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土地而结束,那么赵襄子最后能取得胜利的秘诀是什么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当时的赵氏已经有皋狼、晋阳、长子、楼、温等十几座城池,赵襄子最终选择的城池无疑透露出其超高的智慧: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

  • 历史上“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晋阳之战”为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战国策》、《史记》等古代文献对这场战争均有所记载。那么“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据记载这场战争爆发的表面原因为:智伯无理索地,韩氏、魏氏均畏惧智氏的实力,两家均献给智伯一“万家之邑”,频频得手的智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