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古代有灭佛却没有灭道?(古代为什么灭佛教)

为什么古代有灭佛却没有灭道?(古代为什么灭佛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89 更新时间:2023/12/16 18:05:16

应该是很多人都听说过,在古代历史上,有过很多次"灭佛"在古代,有很多皇帝对佛教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比如著名的“三五计划”灭佛,这是北魏吴泰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三件事的统称。但是好像很少听说过统治者"灭道"道教的观点并没有对道教产生如

此严重的打击。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古代统治者对待佛教和道教如此不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今天就来看看吧。

1.三绝灭佛事件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东汉时期,大约公元64年在洛阳修建中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至今已有1900年左右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盛有衰。其中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灭绝事件,被称为"三大武功灭佛"差点让佛教在中国灭绝。

可能有人会问,三杀佛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不灭佛灭道?

三武灭佛事件与古代三个皇帝有关。这三人在中土大规模封杀、解散佛教,原因各不相同。

第一武——北魏拓跋焘皇帝与拓跋族统一北方后,拓跋焘皇帝在北方分散佛教,改革僧侣,关闭寺庙。这一时期,部分僧人勾结胡人造反,太祖下令杀害长安僧人。

第二势力——北周武帝,周武帝励精图治,颁布诏令,还俗出家,毁坏佛寺。

第三势力——唐武宗,晚唐时期,佛教聚敛财富,占领田地。为了恢复民生,唐武宗下令灭佛三年,直到唐玄宗继位,才逐渐恢复。

2.三次灭绝事件背后隐藏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上,寺庙占田不交税,不利于民生和统治"南朝四百八十殿,烟雨中多梯田"这首诗直接描述了南北朝时期,寺庙占地,大兴土木。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封建社会,佛教一直处于不纳税、拒服兵役、拒徭役的状态。北魏吴泰、北周武帝、唐武宗时期,国家需要恢复民生,让更多的人有田可耕,国家需要收税。那时候和尚太多,鱼龙混杂,寺庙积了很多钱,不用交税。僧人占田为一时,不劳而获。灾荒年,他们还放高利贷,很多不法之徒也趁机出家藏匿。佛寺扩张太大,损害国库收入。出于这个经济原因,三位皇帝都采用了"灭佛"。

2.军事上,僧侣拒绝服兵役,甚至反叛佛教。他们讲究四项基本原则空,所以佛教里的和尚是不需要服兵役的。北魏为了巩固中原,全民皆兵。因为佛教不需要服兵役,所以很多人躲在寺庙里躲避。起初,太祖并不反对佛教,但由于僧人不守规矩,他们在长安佛寺发现,僧人和胡人以十万大军掩护吴对抗魏。突然,北魏武帝大怒,下令杀长安和尚。次年,各州奉命杀僧,毁佛像,禁止民众信佛。而且,太武皇帝拓跋焘颁布法令:凡五十岁以下的僧人,一律世俗,服兵役。也是在北周武帝时期,僧人因为体贴和法修的反叛,下令灭佛。

3.文化上,佛道相争,佛教教化不利于当时武帝在位时统治北魏的宰相。崔浩是道家中人,擅长阴阳五行,深得武帝信任。太祖本人信奉道教,自诩为真正的太平绅士,封寇谦之为天师。但朝野信仰道教的人很少,大多反对太祖皇帝信仰道教。这让太祖皇帝很不舒服,佛教不利于国家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于是有心灭佛。北周时,僧人们在后庭商议,武帝斥责佛教不纯,但佛教界人士居然反驳道教不纯,佛道对立,暴露其缺点。武帝大怒,下诏让僧人还俗,毁佛寺。唐代最初信仰道教,以道教为国教,以老子为始祖。人们大多相信王室。虽然这一时期佛教有所发展,但在安史之乱后期,佛教的消极避世意识不利于民族复兴。

佛教的教化就是要禁欲,要抛弃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不要生孩子。对于封建农业社会来说,人口就是财富,不利于国家人口的增加。但是道教不一样。它更注重人性,可以结婚生子。所以三吴皇帝权衡佛道谁更有利于统治,发现佛教不利于当时的统治,所以都想灭佛。

"三大武功灭佛"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恢复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增加人口,扩大军事和财政收入,巩固国家政权。其中,北周武帝灭佛最为成功。他把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僧侣变成了农民和士兵,为国力的增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北周灭北齐成功,继承北周的隋灭陈成功,完成了统一大业。

3.灭佛不灭道的道理。

最根本的原因是道教毕竟是中国本土宗教。它由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观念演变而来,以黄、老道家思想为基础,继承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道教适应封建君主专制需要的能力明显强于外来佛教。

道教可以说是古代汉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与儒家思想一起构筑了君主专制文化的基础。但是外来的佛教树敌很多。例如,北魏时期的道教忠实信徒崔浩强烈支持皇帝镇压佛教和发展道教。儒家士大夫中也有一部分像韩愈一样厌恶佛教。

可以说佛道排他之争一直在发生。两者都在互相提高,吸收对方的一些教义,更符合君主制的利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支持,最终受益的还是世俗统治阶级。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佛教的所谓入世,道教的避世思想。可以明显发现,道教的教义更倾向于修身养性,即修身成仙。而佛教则宣扬弃世,实际上却发展成为大量参与经济政治活动的实体。那我很抱歉。中国政治绝对不能容忍宗教与政治、经济混为一谈,更不能容忍出现一个宗教与庸俗结合的政府,更不能容忍外国宗教。北宋皇帝喜欢给自己冠以陶俊的称号,但这显然只是精神层面的一种表现,并没有改变世俗统治的利益。

寺庙经济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现。佛寺不仅有大量的香火钱给达官贵人,还占用了大量的农田。凭借免税特权,他们种植农林产品,有时还可以使用政府指派的仆人。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寺庙经济会严重威胁小农阶层的生存利益,因为他们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了,素以农业为主的中国自然不会让其发展。如果是战时,大量年轻人逃避兵役,躲进佛寺,对国家的后备军事资源和土地劳动人口都是极大的损失。

此外,大量的佛教贵金属雕塑和佛寺的建立,浪费国家经济过于严重。如果此时国家贵金属短缺甚至货币发行量不足,这些规模宏大、华丽昂贵的佛教建筑和雕塑成为统治者泄愤的出气筒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一个原因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尽管有大量类似中国的协定,但一些佛教思想仍然与传统的忠君思想格格不入。比如儒家主张忠君孝,而佛教一味主张今生来世,轮回说对这个世界的冷漠和否定,自然会让后者反感。道家和儒家显然更接近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更容易契合统治者。

标签: 佛教道教武帝

更多文章

  • 西王母和蛇母什么关系(蛇母为什么守护西王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王母,玉佩,他们

    太后和蛇母是什么关系?很多网友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从西王母和周穆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有一个协议,期间西王母一直想获得永生,但最终她失败了。蛇母的出现也是惊呆了吴邪等人。可见,蛇母拥有绝对的实力优势,如果惹恼了它,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为什么太后宫里会有巨蛇?其实仔细分析就能推断出原因。让我们一起

  • 唐伯虎一共有几位老婆?唐伯虎和秋香的故事是真的么?(唐伯虎娶了秋香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伯虎,沈九娘,妻子

    因为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让唐伯虎成为了一个天才,但是我们也要关注唐伯虎和秋香的爱情故事,因为唐伯虎之前有过好几个老婆,那么正史上唐伯虎有几个老婆呢?虽然唐伯虎是个大才子,但他的生活并不平静,他一直穷困潦倒,和秋香的故事也不是真的。真实的唐伯虎是什么样的?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是一个拥有

  • 郭嘉是怎样看待吕布的?(郭嘉怎么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布,刘备,普拉蒂尼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罗贯中笔下的吕布是天下无敌的,但是他头脑太简单,没有脑子,很不忠诚。很多人看不起吕布,甚至骂他"家奴三姓"。但这毕竟是小说中刻画的人物。什么是真正的吕布?曹操信任的谋士郭嘉是如何评价吕布的?吕布的名气是怎么来的?对曹操很不友好的《曹臧传》说:"民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但

  • 清朝皇帝拉屎为何要用烤焦的红枣?(清朝拉屎为什么放红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帝,清朝,太监

    说到清帝的屎,还是挺有意思的。一般屎就是屎,这么讲究,但是皇帝不一样,清朝的皇帝就更不一样了。所以清朝的皇帝是很讲究屎的。据说清朝皇帝拉屎的时候会做一件事,就是先做一锅烧红枣。所以有人问这是为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猜想。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奥妙,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可以分析一

  • 古代妃子多少岁不能侍寝(古代妃子几岁进宫)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妃子,太监

    说到这个古代的妃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她们都是为皇帝攻的,为皇帝服务的,一旦受到皇帝的宠爱,就有可能再次被提拔。但在古代,对妃子也是要求的。毕竟,需要非常年轻的嫔妃,那么多大年纪的嫔妃不能侍候她们的床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床上伺候不了的古代妃子多大了?晚上,皇帝会挑选妃子陪自己过夜,但不是所

  • 荀彧和荀攸谁更厉害?曹操为荀攸创造一成语(荀彧和荀攸是兄弟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孙权,建安

    于迅和荀攸都是曹操身边非常重要的谋士。谁更厉害?从建议的数量和成功率来看,荀攸应该更有实力,但荀攸比于迅年长。曹操还专门为荀攸创作了一首《习语》,称赞荀攸工作细致,令人放心。如果于迅在汉朝不是那么执着,他可能不会被曹操逼死,他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建功立业。今天的习语三国故事可以在荀攸的《三国志传》中找

  • 圩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圩读音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农村,重要,可以

    魏怎么读是什么意思?“为”字读作“wéi”。魏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封闭的农田或市场,也称为“市场”。在中国农村,“圩”字是一个很常见的词,通常指的是众所周知的农村集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一般来说,指的是农村之间类似集市的交易场所,对当地人的生活特别重要。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经常去

  • 格拉奇的仆人,克苏鲁的神话生物。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格拉奇,他们,仆人

    克苏鲁神话中的生物中,格拉基的ServantofGlaaki不死怪物是前支配者格拉基用他的针灸制造的,属于僵尸的一种。这个怪物与葛兰西有着共同的记忆,可以说格拉奇的爪牙是格拉奇的一部分。但是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行动。别名:格拉奇选民,湖中食尸鬼,怪胎,找错人。一只手伸出去撬起来!.....这只手

  • 献王准备利用雮尘珠做什么(在献王墓找到雮尘珠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云南,国王,坟墓

    胡八一等人循着线索,来到云南王献的墓前,寻找阎尘珠的下落。当时修建这座陵墓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此后,献王为了私欲,用镣铐的手法在云南杀害数万人,暴露了献王邪恶的一面。当时,王献打算用这些尘珠成仙。很明显,他最后失败了,这也拖了很多人的后腿。这次在胡八一的远征,不仅守护了尘珠,也揭露了这些封建帝王

  • 刘备派谁守荆州能保证荆州不会丢?(刘备丢了荆州为什么不重新打荆州)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荆州,赵云,关羽

    蜀国最大的转折点始于关羽失去荆州,刘备受不了打击。但是我们知道荆州对蜀国很重要。刘备为什么不多派些人看守呢?其实很多人早就走了,只是庞统死后,诸葛亮带着张飞和赵云走了,留下了关羽一个人,关羽一个人攻打襄樊,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如果让刘备迁都,谁来驻守荆州,保证他不失守?如果刘备决定汉中,带领五虎加刘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