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世纪为什么那么诡异(中世纪为什么那么诡异的原因)

中世纪为什么那么诡异(中世纪为什么那么诡异的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46 更新时间:2024/1/18 23:33:45

中世纪的欧洲,这是欧洲化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一个非奇怪的时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是欧洲最黑暗的时期,战争、疾病、饥荒等频发。但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一个没有政治腐败的宗教腐败强烈的时代。那么这个时代到底有多诡异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1.喜欢接受礼物的上帝

公元11世纪的欧洲,比起东方的东罗马和中东,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它还没有从新大陆获得金银,也没有创造出文艺复兴后期的精美艺术品,甚至连商品和货币的流通都没有多少。但是,欧洲虽然穷,天主教会却相当富有,其财富主要体现在拥有土地上,教会名下的土地可以占到欧洲总量的五分之一。

当时,土地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公贵族自然是最大的地主,教会的土地大部分来自王公贵族的捐赠。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农业社会,礼尚往来是人情的基础,就连神灵也不例外:神也喜欢收信徒的礼物,而且礼物多,关怀多。给上帝的礼物必须通过教堂或修道院。王公贵族捐地给教会,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上帝的感激,另一方面是希望上帝大发慈悲,方便他们死后进入天堂。经常有不熟悉西方历史和社会的评论者,批评中国的民间信仰与基督教相比是功利的。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人们烧香拜佛还是念经祈祷,宗教信仰都有其功利的一面。

对于中世纪的王公贵族来说,功利方面就更深了。毕竟土地在封建时代是财富和权力的基础,怎么能轻易赠与呢?如果捐地建修道院,院长由谁来当,捐赠者自然有话语权。他想要的不仅仅是僧侣们一天为他的家人祈祷几次,他还想为他的亲人安排一个地方。在封建的欧洲,长子继承制,爵位和土地只能给一个孩子。安排其他孩子做主教或住持,一方面是个好办法,另一方面也保持了家族对捐赠土地的控制权。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洛尔施隐士修道院是在一位伯爵的赞助下建立的,这位伯爵捐赠了土地,也归他私人所有。

在庄园里修建教堂是王公贵族们愿意出钱帮助的另一件好事。教堂建成后,可信徒收取堂税(约为收成的十分之一),以维持其运转和供养祭司。相应地,牧师的职位和教会的收入也落入了庄园主的掌控之中。于是,很多修道院和教堂成为王公贵族控制的私有财产,成为投资工具。如果说欧洲的封建制度把权力变成了王公贵族的世袭特权,那就是政治"私有化",并且伴随着一个"宗教私有化"过程:贵族向教会捐赠土地以示虔诚,但实际效果是加强了对当地教会的控制。

2.能文能武的主教。

天主教在罗马帝国后期成为国教时,根据帝国的行省结构划分为教区。每个教区选举一名主教作为当地神职人员的领袖,负责领导和监督该地区教堂和教会的运作。这种组织方法被后世沿用。主教是各地教会的首脑,他亲自主持的教会常被称为"大教堂"位于交通要道的小镇,拥有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圣物收藏。与农村地区的牧师相比,主教拥有更高的威望,更大的权力,吸引更多的捐款,名下拥有更多的土地。

主教除了主持教堂礼拜,还要管理很多世俗的事情:他的田地租给农民耕种,他的大教堂需要打理;作为市里的头面人物,他还得打听当地的法院、集市、收费等等。就政治地位而言,他与贵族平起平坐,被视为国王的附庸。他的收入足够养一群教会的骑士。这不是传说中的"少林寺和尚",而是真的在主教"私军"。在国王需要的时候,主教可以为国王而战,甚至有很多主教战死沙场的例子。虽然教规里早就规定主教的手不能沾血,但即便如此,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斗志。罗马主教曾身披铠甲,亲自带兵作战。

与贵族相比,主教有两个特点。首先,中世纪文化水平低,国王以下的贵族基本都是不识字的勇士。那时,在教堂里只能找到几个会读书写字的人。没有官僚辅助的国王,大多依靠全国各地主教的协助,帮助起草法令、保存记录、制定相关法规,因此主教往往为国王承担文官的工作。

还有一点,主教的职位不同于贵族头衔,不能通过遗传传给后代。根据基督教对《旧约·创世纪》的理解,亚当和夏娃在ydy吃了禁果,比喻他们初次尝到男女之欢。水果没什么特别的,性是原罪的根源。每个人都有原罪,其实在受精的过程中必然会不由自主地染上它。所以天主教会早就明文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嫁人。从未结过婚的耶稣是他们的榜样。只有不沾男女,才能避免罪恶,全心全意奉献给神灵。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中世纪的现实是,很多神父和主教都是私下包养情人的,而且往往处于半公开状态,大家并不奇怪。但他的情人没有妻子的名分,他的孩子是婚外私生子,当然没有继承权。从国王的角度来说,不能靠遗传形成自己的小王朝的主教比贵族更容易控制。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提香描述的亚当和夏娃吃水果的情形。提香把蛇画成一个有蛇尾的小孩,亚当左手的位置进一步显示了这个故事中吃禁果的隐含意义。

3.罗马主教成了家族的私有财产。

按理说主教不是上级派来的官员,而是当地信徒和神职人员选举出来的受人尊敬的人。事实上,国王不可能不问主教的人选。这是因为主教职位的重要性,国王应该选择他可以信任的人。其次,国王认为他登基受膏后,作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人间事务,他选择主教是理所当然的。任命也涉及利益。主教有很多土地,争取提名的人会给国王一份大礼。反正上任后,他们也不会担心把钱赚回来。宗教私有化后,这样的交易是互惠的一部分。能成为主教的人大多是贵族家庭的孩子,至少他们和国王有着特殊的关系。

在山高皇帝远的意大利半岛,情况就更特殊了。以罗马为例。主教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几个大贵族家族必须争夺这个职位,牧师和罗马公民经常卷入纠纷。每次主教选举都是吵吵闹闹的,有黑幕交易,有贿赂舞弊,搞不好甚至会打架。在最坏的情况下,也有新当选的罗马主教被反对派流放、监禁甚至谋杀的例子。号称全教会之首的罗马主教,往往产生于罗马地方势力的勾心斗角。

最传奇的故事之一发生在公元10世纪。一位名叫马洛齐亚的罗马贵妇,凭借美貌和家财,操纵各派纷争,在生前将罗马主教的职位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用手段让自己的情人、私生子、两个孙子、两个曾孙和一个曾孙先后成为圣彼得的继承人,以至于她本人后来被说成"女教皇"。

△马罗齐亚在后人的想象中是什么样子

4.中世纪没有政治腐败,但有宗教腐败。

中国人喜欢从道德角度解读历史。许多通俗历史学家会"腐败"作为王朝兴衰的根本原因。带着这样的习惯阅读西方,难免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至少在西方中世纪的历史中,你很少会遇到相关的"政治腐败。讨论。原因不难理解。西方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是王公贵族之间的私人安排,爵位继承讲究血统。庄园、奴隶、军队甚至宫廷,原本都是贵族家庭,里面的东西并不多"公权力"总的来说,腐败是不可能的。

话题转到教会,才会看到关于腐败的批评和指责。基督徒相信一个万能的上帝,每个人死后都会得到公正的审判,以决定他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种理解包含了一层"公权力"这个概念还包含一套道德标准。教会是上帝和世界的中介。主持圣礼的神父和主教,照顾信徒的灵魂,对神负责。他们应该是道德品质的模范。贵族可以吃喝玩乐而不受谴责,主教也这样玩,会让人怀疑这是什么丑闻,可以视为教会的腐败。

中世纪欧洲的现实是,封建制度带来了基督教以及政治的私有化。主教作为国王的附庸,是财富和权力的一部分,在生活方式上与贵族平起平坐。平日里,他玩鹰猎,打猎,掷骰子,喝酒。而且王公贵族控制下的教会,在组织上也像欧洲的政治地图一样,是分裂的,碎片化的,教规也没有严格执行。其中,最受欢迎的弊端有两个:一是主教、神父一般养情人,明显违背教规和入职时对教会的奉献誓言;第二,也有人批评主教的职位涉及金钱交易,而不是根据候选人的声誉和品德来选拔。

这些道理我们都懂。教会内外,无论是王公贵族、主教还是修道院,基本上都认同改革的必要性。只有在一个政治分裂、教会私有化的欧洲,如实施相应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建立哪种权威?相应的回答必然涉及王公贵族与教会之间的权力消长,而且会导致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的严重对立。

标签: 主教贵族教会

更多文章

  • 古代揭露最温柔的酷刑是什么惩罚?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贴纸,加官,桑皮纸

    说到古代的刑罚,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毕竟有那么多残忍的看起来很可怕。那种感觉就是人都快死了,想死也死不了!但是在古代,除了这种非常残忍的酷刑,甚至还有最温和的酷刑!但这种折磨也是最难以忍受的!那就叫"贴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贴官的折磨是什么?这种折磨也可以叫做"打开并添加官员"。刑事书记

  • 刘邦建立的朝代为何叫做汉朝?中国古代朝代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刘邦的汉朝以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王,刘邦,银河

    众所周知,秦始皇建立秦朝是因为原来是秦灭六国,称霸天下,所以被称为"秦"那么,刘邦建立的汉朝为什么要叫"韩"然后呢。这个词在古代有什么特殊含义,以至于刘邦选择了这样一个词?另外,为什么古代其他朝代的名字都是那样取的?汉朝的郭浩"韩"可以说影响极其深远,包括现在的汉族、汉字、汉服等。,这一切都延续了这

  • 宇宙的将军是谁?侯景最后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尔朱,高欢,梁武帝

    真没想到,我国历史上还有如此狂妄浮夸的称谓。可能当时还挺厉害的,不过还是介绍一下这个嚣张人物做的一些事情吧。当然结局不怎么样,死法有点过分。让我们来看看。一直认为"宇宙的一般"如此雄伟的称号,只有邻国才能获得专利。没想到真的有自封的"宇宙的一般"神人,这个人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头号抗骨童子——侯景。说起

  • 宋太祖究竟为何能够与秦皇汉武并列?(宋太祖和宋太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匡胤,宋太祖,宋朝

    人们常常把在古代具有相同才能、背景或官职的人放在一起讨论,就像人们经常提到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宗宋的祖先,比较他们都做了什么,哪一个的贡献更大。但是,说到前三位,人们才明白,他们的贡献真的是无与伦比。但是当谈到宋太祖时,许多人都心存疑虑。他既没有完成统一,也没有创造出繁荣的一代。为什么要和其他三个人

  • 山西高平发现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怎么回事?(长平之战尸骨坑活埋了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平,高平,高平市

    长平之战一直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战役,世人也一直认为,在这场战役中,赵国军队全军覆没,40万大军白白牺牲。虽然这个说法一直有很多争议,但是很多人认为这场战斗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然而,最近在山西高平,疑似发现了长平之战的骨坑。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骨坑真的是长平之战留下的吗?对研究长平之战有什么样的帮助?今天

  • 为何说弦理论已死?(弦理论被证实是虚无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理论,粒子,微观粒子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弦理论,也有很多人说这个弦理论死了,那么这个说法对吗?另外,这个弦理论真的被推翻了吗?这些问题也很有意思,值得探讨。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和这个问题一起揭秘。有兴趣的话不要错过,看看核心原因。1.弦理论为什么会死?因为2016年的一个实验失败了,所以说这个弦理论死了,但是到目前为

  • 赵匡胤篡夺皇位为什么没有人指责他?(赵匡胤为什么要篡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周公,篡位

    一听到"篡夺王位"这个词,很多人会觉得是一些很不好的,不正当的行为,毕竟皇位本来就是别人的,篡位自然是把正统赶下台,自己当皇帝。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篡位者都受到如此的批评。例如,宋太祖和赵匡胤篡夺了王位,而他的王位也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但是,我几乎没有听到后人的任何指责。为什么?隋文帝隋文帝篡位,但一

  • 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幽灵能变成现实吗?(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幽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爱因斯坦,凝聚,玻色子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很多人也说过这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挺有意思的,但是很多人也知道它其实是一个幽灵形态。那么这种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真的能实现吗?这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一起揭示这些问题。1.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的幽灵能成为现实吗?就目

  • 三国中刘备的全盛时期到底有多强(刘备鼎盛时期到底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诸葛亮,时期

    说起三国中的刘备,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人物,这个人物在三国中举足轻重。作为蜀汉的领袖,他自然是独一无二的。刘备起点虽然不高,但全盛时期可以说是非常强势。那么它有多强大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其实关于刘备的发展,整个过程还是挺坎坷的。毕竟他的起点很低,需要亲戚帮忙教育。刘备虽然条件不好

  • 芝麻官到底是九品还是七品?为什么古代人芝麻官也抢着当?(七品芝麻官和九品芝麻官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芝麻官,等级,承德县

    因为九品芝麻官这部电影,我们知道芝麻官在古代也是被抢的。但只有你觉得是芝麻官?其实有句话说的好,七品是芝麻官。从科举开始,读书人就把做官作为一生的理想,因为做官意味着有钱有权,也是贫寒家庭改变命运的必由之路。所以就算是小官,只要有一个"军官"大家都会抢字,毕竟还是官少人多。(1)七品芝麻官:知县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