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噶尔丹是一个怎样的人噶尔丹为何值得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康熙平定噶尔丹的原因)

噶尔丹是一个怎样的人噶尔丹为何值得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康熙平定噶尔丹的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80 更新时间:2023/12/8 7:08:05

康熙皇帝统治中国的61年间,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战争,包括"旧金山叛乱",打败郑集团收复台湾省,组织了两次"Jaxa的自卫反击"抗击俄罗斯侵略者。在这些战争中,康熙皇帝在北京坐镇指挥,不上前线,只是面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

噶尔丹,康熙连续三次亲征,直到被彻底消灭。

康熙之所以亲自领兵攻克高尔丹,并不是为了显示他的智慧和勇敢。在他看来,高尔丹的"身份"太特殊了,是自己和整个清朝最危险最强大的敌人,迫使康熙每次面对噶尔丹都选择亲征。

原本是藏传佛教活佛的噶尔丹,凭借这个身份实现了迅速崛起和扩张。

其实早在噶尔丹出生之前,他就已经和藏传佛教建立了很深的缘分。

加尔丹的父亲巴图尔·亨泰吉早年结识了温萨三世活佛。当时,活佛温萨三世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公认的高僧,也是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老师,在藏传佛教全体信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崇德八年(1643年),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温萨三世活佛告诉巴图尔的妻子加尔丹的生母雍夫人,她生下的孩子是她的转世,将继承温萨活佛的血统。不久后,萨三世活佛驾崩。

果不其然,第二年,也就是顺治元年(1644年),噶尔丹出生了,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温萨第四世活佛,并在年轻时以非常隆重的仪式被迎入西藏,从此开始了他的活佛生涯。

顺治十二年(1656年),12岁的噶尔丹正式前往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师从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学习藏传佛教。6年后,康熙元年(1662年),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圆寂,噶尔丹移居拉萨,学习藏传佛教4年。在此期间,除了受到五世达赖喇嘛的培养和教育,噶尔丹还与日后西藏实际领导人迪巴桑·嘉措成为密友。

康熙五年(1666年),噶尔丹正式告别五世达赖,结束了在西藏的求学生涯,回到自己的蒙古准噶尔部传播佛教,噶尔丹开始在蒙古各部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然而加尔丹的哥哥桑格在康熙九年(1670年)遇刺身亡,这也让加尔丹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桑格死后,蒙古整个准噶尔部立即陷入大乱,前部纷纷造反,准备投靠其他蒙古部落。此时高尔丹率领身边仅有的二十名护卫,直接追上了叛军,率先冲锋杀入敌阵。结果这些叛军看到是四世温萨活佛的时候,并没有举剑反抗。相反,他们都跪下加尔丹投降了。

之后噶尔丹用这种方式重新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准噶尔部落,成为部落首领,这一切都得益于噶尔丹藏传佛教活佛的地位。

康熙十一年(1672年),噶尔丹放弃了活佛的神职,正式回归世俗,同时开始了他的对外活动和扩张。

康熙十五年(1676年),噶尔丹在达赖喇嘛的支持下,打败了和硕特部首领,确立了准噶尔在漠西蒙古四部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后来康熙十七年(1678年),噶尔丹入侵南疆,横扫回鹘人建立的叶尔羌汗国,从而统一了整个新疆地区。

之后,噶尔丹利用其在藏传佛教中的影响力,频繁插手漠北廓尔喀蒙古各部之间的事务,并在他的唆使下,扎萨克·吐蕃和吐谢·吐蕃开始互相争斗。而噶尔丹则趁机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突然领兵越过杭隘山,直接进攻吐蕃吐蕃,从而向整个漠北蒙古投降,不愿向噶尔丹投降的漠北蒙古人全部逃往长城以南。

至此,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达到了权力的顶峰。

1、面对噶尔丹,康熙必须选择使用亲征。

噶尔丹所在的准噶尔属于莫西蒙古,又称卫拉特蒙古,而"Willat"事实上,它是"Wala""的谐音;是由瓦拉领袖首先创造的。土木堡的变化",活捉了明英宗,领兵围攻北京,差点让明朝灭亡。

作为先人的后代,噶尔丹一直有着重现先人辉煌,统一蒙古各部,向南扩张的愿望。为此,他还曾经"说话不要羞耻"给康熙皇帝写信说"神圣的南俊,我掌管北方。,规划与康熙以长城为界,分设内庭。

在此之前,康熙皇帝经历了"平旧金山"、"台湾省"两次"Jaxa的自卫反击",真的无暇顾及高尔丹。当康熙真正意识到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的危险时,他已经在生死边缘。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使用亲征,面对高尔丹。

2.首先,这是高尔丹的可怕"活佛"身份。

虽然噶尔丹已经不是牧师了,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满族和蒙古族都信奉西藏格鲁派。面对高尔丹,他们必然会有所顾忌,甚至选择"放下屠刀,就地成佛"。

所以康熙的亲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自己"田字"身份,以消除高尔丹为"活佛"影响,从而形成威慑作用,鼓舞士气,确保战争的胜利。

3.其次,高尔丹的实力太强了。他是康熙一生面对的最强大最危险的对手。

当时康熙统治下的清朝实际上控制的只是明朝的疆域"两京十三省"以及关外的东北和内蒙古,总面积700多万平方公里。噶尔丹控制的地区包括今天的新疆、整个外蒙古和中亚部分地区。再加上此时实际控制西藏、青海和四川、甘肃部分地区的地巴桑嘉措,选择支持噶尔丹,使得噶尔丹的势力范围达到近700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与康熙"平分世界"。

同时,虽然与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但是俄国仍然企图侵略扩张,所以暗中给予了加尔丹重要的支持,包括提供了大量的金钱、粮食和火器,特别是这些先进的火炮和火枪,大大提高了准噶尔军的战斗力,在随后的战争中给了清军沉重的打击,使其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4.第三,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乌尔禾战役"惨败给康熙很大的震撼。

噶尔丹亲率2万精锐骑兵部队,清军大将阿尼玛率领清军2万主力与阻击战。双方在乌尔禾河激战,结果是加尔丹大获全胜,几乎全歼阿尔尼的部队。

在这场战役中,准噶尔军的勇猛,加上俄国秘密提供的先进强大的武器装备,是康熙皇帝始料未及的。

更致命的是,在此之后,噶尔丹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乌兰布通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距离北京不足千里,已经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这让康熙不得不感到了巨大的危机。于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皇帝迅速调集五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出古北口,由富源将军、郁福泉亲率领的三万大军,与安北将军、宫长宁亲王率领的两万大军,一路出喜峰口,两军齐头并进,企图攻打噶尔丹。与此同时,康熙调来盛京和吉林将军的一万主力,自东向西两军作战。

而康熙在两大主力离开后,跟随在殿后,这是他第一次亲征噶尔丹。

5、三用亲征,康熙终于彻底消灭了噶尔丹。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着火了。

Galdanposes"骆驼城防线",有利于火器阵地防御,清军也在康熙"集中火力攻击一个点"在冲锋的策略下。最终清军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但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康熙帝的亲叔童国纲战死沙场,半数以上的将领和士兵死伤。

然而,由于"错误",使得高尔丹率残部乘夜逃走,康熙想彻底消灭高尔丹的希望空。经过六年的准备,康熙皇帝决定先发制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路大军主动出击,赶到加尔丹。康熙本人走中路直接指挥军队,与加尔丹对峙。最终的结果是康熙大获全胜,高尔丹只带领几十人出逃,再也没有卷土重来。

一年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得知噶尔丹逃往宁夏,再次带兵亲自远征,渡过黄河,赶到噶尔丹。这时,高尔丹是个叛徒。无奈之下,高尔丹选择服毒自杀,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至此,康熙皇帝彻底消灭了他一生中最强大的对手和敌人——噶尔丹。

康熙皇帝连续三次亲征,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同时,清朝在综合国力上确实比噶尔丹的准噶尔汗国强很多,这些都是康熙最终打败噶尔丹的重要因素。

6.事实上,导致高尔丹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倒台的还有另外两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6.1.正是加尔丹迫害了他的侄子阿拉波·坦,最终导致"后院起火"。

因为加尔丹听信谣言,在没有任调查的情况下杀死了哥哥桑格的儿子索诺穆·阿拉博·坦,然后迫害了另一个侄子阿拉博·坦,并抢劫了他的妻子。这最终导致阿拉波坦和众多桑格工作人员的不满,准噶尔内部分裂。

就在嘎尔丹与康熙在乌兰布统决战之前,阿拉波谭率兵横扫嘎尔丹"在准噶尔;Nest","高尔丹的妻子和家人都离开了。,极大地扰乱和牵制了噶尔丹,成为康熙实现"乌兰布通之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6.2.残酷压迫其他蒙古部落的是噶尔丹,引起了极大的不满。

尤其是在"乌兰布通之战"后来高尔丹回到漠北,更加残酷地掠夺和压迫漠北各部,使高尔丹失去了漠北的民心。当他退守宁夏时,不仅不再得到蒙古部落的支持,反而遇到了持续的抵抗和斗争。而康熙也在被噶尔丹压迫的蒙古部落"揭露"还有"铅",直扑高尔丹,最终导致高尔丹在叛逆中自杀。

标签: 噶尔丹尔丹康熙

更多文章

  • 清河崔氏现在还有后代吗(清河崔氏是如今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崔浩,鲜卑,清河

    说起这个清河崔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是谁。这其实是一个家族,从魏晋到隋唐的名门望族。至于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时封底说崔姓住在清河县东武城县,所以叫清河崔氏。那么这个家族有后代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清河崔氏现在还有后代吗?崔仍然是中国第54个最受欢迎的姓氏,但中国有1万多个姓氏,单个字就有5

  • 湖南和湖北里的湖指的是哪个湖泊?(湖南和湖北的湖指的是什么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洞庭湖,湖北省,湖广

    最近也有很多人在问湖南湖北这个湖有没有联系,也是挨着的。如果是,是哪个湖?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一起揭示这个问题。1.湘鄂情指的是哪个湖?指:"洞庭湖"不是鄱阳湖。边肖也以为是鄱阳湖,其实是错的,所以不要搞错了。2.洞庭湖简介洞庭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蓄洪能力强,曾多次挽救长江洪水,江汉平原

  • 古代的城墙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多年屹立不倒(古时候城墙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城墙,糯米,水泥

    说到城墙,大家肯定会觉得它很坚固。现在基本都是水泥做的。毕竟是强。但是在古代,没有水泥这种东西,为什么古城墙却屹立不倒,延续了600年!那么古城墙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357年,朱元璋采纳谋士的建议修建了城墙,并于1393年正式完工。这个修城墙的工程可以说是非常庞大,总共28万

  • 武成王到底是个什么王?(武成王谁封的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庙,子牙,武王

    中国是一个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国留下了许多非常古老的城市,如洛阳、Xi安、荆州等等。相信只要去过这些古城的朋友都会注意到一些建筑,也就是留下一些寺庙供人们祭拜。这些寺庙一般分为文庙和武庙。在孔庙里,大多供奉孔子、老子等。在吴的寺庙里,正在献身。那么这个吴是谁呢?武王成是一个怎样的国王?在

  • 三国里的潘凤厉害吗?(三国里潘凤的战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冀州,汉赋,一个

    说起三国时期的一些武将,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吕布,关羽,张飞是什么,再到曹魏这边的储旭,典韦等等,但其实三国早期的一些武将也是我们忽略了的,东汉末年其实也有很多名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潘凤,看看他到底有多厉害。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我有潘将军斩华雄”这是三国历史上悲剧人物汉赋的台词,他住在《三国

  • 司马懿为什么会擅长隐忍?司马懿早年有过什么经历?(为什么司马懿能隐忍40年而不放弃)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虎,诸葛亮,隐忍

    司马懿也算是三国里的奇人。早年不想做官,装病骗曹操。最后,他别无选择,只好向曹操报告。但在这期间,他做出了很多贡献,让旁边的人嫉妒。但司马懿无意与人争放。最后被迫政变,灭了曹爽。如果从这里分析,司马懿一开始并没有任何意图,但最后却威胁到了全家人的生命,所以动了心。司马懿这么能忍,是天生的吗?其实这和

  • 刘备入川带了哪些武将(刘备入川收了哪些武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魏延,诸葛亮,荆州

    刘备去四川打刘璋,为什么不带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一起去?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留下来看房的都是从外地带来的老人,主要是对这些新来的健康人很不放心。如果你把所有的老人都带走,把新的留在家里。前线打得好,没毛病。如果打得不好,输了,这些人的忠诚度不够,就有可能造反。这些人必须依靠老人的压力才能安全。带

  • 从古至今西方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化是怎样的?(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形象及变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西方人,一个

    西方国家最早是通过来自中国的商品来了解中国的,而丝绸是中国最早流入西方的商品,所以最早西方人称中国为塞莱斯国,意思是丝绸之国。根据《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的统计,在公元前的利提亚问题中就有秦国斯坦的名字,而中国在古希腊罗马也被称为秦国,也就是说在古代外国人的眼中,我们一直是已经灭绝了几百年的秦国。真的

  • 花木兰是哪里人位于现在哪里(花木兰是哪里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木兰,花木兰,兰山

    说起花木兰,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很受大家欢迎,她的故事很吸引人。所以有人要问了,这个木兰真的存在吗?如果真的存在,这个木兰是哪里人?最近很多人说湖北黄陂好像有个木兰草原,那么是湖北的吗?那么木兰到底是哪里人?最可信的答案就是告诉下面的所有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木兰的老家应该是湖北黄陂。她小时候就住

  • 九子夺嫡谁的下场最惨(九子夺嫡太子胤礽之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康熙,九子

    说到这段历史上的九子夺嫡事件,还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故事要研究,因为影响真的很大。所以边肖今天简单说了一个问题,就是九个儿子打了胜仗,那么最后谁最惨呢?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吧!1.如果九子问鼎官职,谁的下场最差?九子夺位"九哥伊尹"结局是最糟糕的。2.九阿哥伊尹的结局雍正登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