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伯温为什么不想当宰相?这是他的先见之明。

刘伯温为什么不想当宰相?这是他的先见之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76 更新时间:2024/1/9 10:08:58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也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朱元璋虽然建国后和很多英雄打过交道,但一直信任刘伯温。在废丞相之前,朱元璋多次暗示想让刘伯温做丞相,但都被刘伯温拒绝了。刘伯温为什么不想当宰相?其实这恰恰说明刘伯温是有先见之明的。当时的朱

元璋对宰相有一种厌恶感,他知道这个位置不会长久。只是没想到胡丞相竟然把矛头指向了刘伯温。

朱元璋两次想用刘伯温做宰相。

第一次是刚建国不久。当时的右丞相是李善长。李善长在称帝吴王时,封朱元璋为右丞相。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对李善长不满,想撤销他的丞相职务,就来找刘伯温商量。刘伯温说,李善长功劳很大,能调和将领之间的矛盾,用他当丞相是合适的。朱元璋说李善长几次想害你,你还替他说话?不,我想用你做首相。刘伯温说,换了宰相,就相当于换了宫中的污名。你必须使用大木,但细木是不够的。刘伯温的意思是他是个细木,当不了宰相。

第二次是在朱元璋多次表达对李善长的不满,李善长辞职回乡之后。当时朱元璋找刘伯温商量丞相人选,说要立杨显为丞相。杨显和刘伯温关系很好,但刘伯温还是说杨显缺乏雅量,当不了丞相。朱元璋又说,用汪广洋做宰相怎么样?刘伯温说,汪广洋的气度比杨贤还窄,甚至更差。朱元璋又问,胡呢?刘伯温说,丞相驾的是马,驾的是胡,这会把车拖过来。所以朱元璋说,我觉得你是唯一合适的宰相。你可以当首相。刘伯温说,我这个人性格不好,嫉恶如仇,不合适。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并不是朱元璋不肯让刘伯温做宰相。但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做宰相,刘伯温都婉拒了。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做宰相,刘伯温为什么拒绝?是因为他真的不想当总理吗?

一个政治家怎么会不想当首相呢?刘伯温在元朝的时候,多次做官。只是因为不满元朝的黑暗,才辞职隐退。明朝刚建国,万物欣欣向荣,刘伯温似乎没有任何理由辞职退休。

而且,就算刘伯温不想当丞相,为什么不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呢?尤其是第二次,朱元璋说杨显、和胡的时候,刘伯温说不行,他既然不行,就应该推荐一个可以的人。他为什么不推荐呢?

我觉得,虽然刘伯温两次都婉拒了。但是,两次拒签的理由不同。

朱元璋第一次想换掉李善长,让刘伯温接班,刘伯温死活不敢接班。为什么?因为李善长和刘伯温之前有矛盾。当时刘伯温主管法律,杀了一个违抗法律的李善长下属。李善长亲自向刘伯温求情,刘伯温不同意,执意要杀了属下。可以说,李善长丢了人,丢了脸,他对刘伯温恨之入骨。

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温怎么敢答应朱元璋?一方面,朱元璋是个多疑的人,刘伯温怀疑这是朱元璋在试探他。他一旦答应,朱元璋未必会让他当丞相。另一方面,就算朱元璋真的让刘伯温做了丞相,刘伯温也当不好。因为他是真的急了,而且朝廷很多人都是李善长,不会买刘伯温的账。

所以,刘伯温明确拒绝了。

第二次刘伯温拒绝,情况就不一样了。

回到上一个问题,朱元璋问刘伯温,杨显,,胡,甚至问刘伯温适不适合,刘伯温都说不合适。没有,刘伯温为什么不给朱元璋推荐一个?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朱元璋就有了取消丞相一职的想法。虽然没有说清楚,但是聪明的刘伯温已经注意到了。

既然朱元璋要取消丞相一职,刘伯温为什么还要给朱元璋推荐人选?他推荐人不是害了那个人吗?刘伯温当然不会答应朱元璋做宰相,因为他想多活几年。

其实朱元璋说过要任命他为丞相,接替李善长的三个手下。后来朱元璋让他们做宰相,但都被朱元璋处死了。

可以说,刘伯温是想保全他们的性命,极力阻止朱元璋任命他们为宰相。但他们没有刘伯温的智慧,所以记住了官位,最后死了。

最伤心的是胡。刘伯温阻止他当丞相,本来是为了救他。但他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刘伯温生病的时候,他派御医去毒死刘伯温。

所以"恩将仇报。我看不透,最后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标签: 伯温朱元璋善长

更多文章

  • 山海经会不会是外星人写的?(山海经会不会是现代人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山海经,外星人,九尾狐

    《山海经》作为一部奇书,一直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里面记载的内容如此奇怪。我国确实有很多童话故事,但任何童话故事中的生物至少都有一些现实依据。他们从现实中存在的动物身上提取了一些特征,并把它们融合成一种新的生物。但是《山海经》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很多人怀疑《山海经》写的其实根本不是地

  • 竹书纪年可信吗(竹书纪年古本今本哪个可信)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编年史,舜禹,记载

    "谦虚"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历史上姚笛和舜帝之间的让位制度被许多儒家学者誉为"以德治国"、"精英管理"。但在竹书史料编年史中,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记载着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制度充满了血腥和黑暗,那么这段历史真实可信吗?那我们一起聊聊吧。1.发现竹书的编年史西晋279年,一个盗

  • 揭秘古代的筷子为何长度都是寸分(古代筷子为什么长)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筷子,长度,七寸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古筷,也有很多人说这个古筷好像有7寸6分长,所以很多人要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都这么长?有什么玄机?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一起揭示这些问题,有兴趣的一定不要错过。首先,先说筷子的长度真的是七寸六分左右(也就是24cm左右),用起来最舒服。但历史上有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随意举几个例

  • 马超与赵云同为五虎上将究竟谁更厉害?(马超和赵云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超,赵云,枪法

    很多时候,我们会喜欢拿历史上两个未曾谋面的人做比较,想在他们中间选择一个更好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刘备麾下的两位人物赵云和马超。虽然他们是同事,但他们并不互相竞争。不像马超和张飞,这两个人谁会更厉害?马超和赵云,两个有趣的人物,一个有趣的话题。明代诗人张晨写过《过张桓侯故居》,为了赞

  • 盘点那些年单田芳给我们讲的英雄们(单田芳十大经典百年风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单田芳,评书,朱元璋

    说起单田芳,许多人都知道他。这个讲故事的人很厉害。可以说他承包了30后90后这几代人的听力事业,但人总是要老的。我想每个人都知道单田芳最近去世的消息,所以我们也知道单田芳非常喜欢谈论一些著名的英雄。所以,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单田芳在那些年告诉我们的英雄。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去世

  • 袁涣为何被刘备奉为上宾?曹操也为其流泪(刘备袁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吕布,志传

    三国初期,名人众多。有一类名人很早就出名了,他们喜欢评判一些落后的学生。一旦这些后进生中出现了真正有才华的人,那么这些批评家就可以上一个台阶。比如徐绍对曹操的评价,庞德公对龙凤雏的支持,都曾是美谈。还有一类名人,他们很有学问,但是在其他方面没有成就。比如孔融,喜欢评论时政,但是在演技方面,就显得有些

  • 清朝皇帝除夕的闭幕式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假期,官员,封笔

    说起这个封笔仪式,很多人都知道。其实就是封笔,然后举行仪式,就是这么一回事。但实际上,现在的封笔仪式和古代的封笔仪式是不一样的。据说清朝皇帝也会在除夕夜搞这个封笔仪式,那么这个仪式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大家一起分析揭秘,一起学习!1.大年夜清朝皇帝举行的封禅仪式是什么意思?清帝除夕晚会

  • 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恐怖?(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恐怖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实验,干涉,发现

    最近很多人提到这个双缝干涉实验,所以很多人要问。如果我们研究这个双缝干涉实验,看一看,觉得很恐怖。那么为什么会恐怖呢?另外,这个双缝干涉实验真的有意义吗?这些问题也挺有意思的。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揭秘一下。很多人说双缝干涉实验很恐怖,因为实验中会发现很多奇怪的现象,而这些奇怪的现象也是好东西,因为实

  • 每天参加早朝的官员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上朝,官员,明朝

    早期王朝始于夏朝。所谓早朝,其实只是一个上午参加会议的机会。除了有事在身的地方官员,或者被皇帝召见或者进京述职的官员外,早期的官员多为北京官员。据《大明会典》记载,前朝大臣要半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到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等候。城楼上的鼓一响,大臣就列队;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宫门打开,官员们依

  • 赵云晚年和诸葛亮一起北伐两人真的不和么?(赵云和诸葛亮谁当主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云,诸葛亮,魏国

    三国中,孙吴是最受欢迎的,而魏国和蜀国则是各自为战,各方都想把自己做大,然后干掉竞争对手。赵云是五虎将中活得最久的,晚年随诸葛亮北伐。但是据说赵云和诸葛亮不和,所以赵云经常被安排去做最危险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诸葛亮对赵云足够信任,才让他完成了一场战役的最后一搏,曹真的死是赵云最后的贡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