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契丹人是辽宁人吗(契丹人属于哪里人)

契丹人是辽宁人吗(契丹人属于哪里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68 更新时间:2024/1/13 16:17:40

最近很多人对契丹人很感兴趣,估计大家也发现了契丹人居住的区域好像和现在的辽宁地区有重叠,所以很多人都有疑惑。这个契丹是不是现在的辽宁人,契丹人的后代是不是现在的辽宁人?这些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对这个问题更感兴趣的人可以和边肖一起继续往下看。

1

.契丹人是辽宁人吗?

契丹人可以说和现在的辽宁人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辽宁人有一部分是契丹后裔,但说契丹人是一般的辽宁人是不对的,只说现在的辽宁人有一部分是契丹人的后裔。契丹族原是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河上游,以游牧为主,最早见于舒威。一千多年前的契丹人和今天的辽宁人都喝"辽河水"长大了。据《舒威与契丹传》记载,契丹早期分为八部,即四万丹部、贺大和部、伏伏御部、豫灵部、日连部、部、李部、土流部。

2.契丹人的后裔

契丹人的后裔其实也不少。关于中国契丹人的后裔,大概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生活在大兴安岭、嫩江、呼伦贝尔草原交汇处的达斡尔人;第二是云南自己。我住在云南保山,10多万人,名为阿、芒、江,现在分属10多个民族。

3.契丹人的历史。

公元916年,阿宝建立契丹,公元947年,德光将国号改为辽。辽史没有记载改国号为辽的原因,但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廖"用"辽水"也就是辽河。辽宁省在清代被称为奉天,取自"奉天航运"意,纪念清朝立天下的基业。"辽宁"这个名字是民国时期张学良提出来的。秦汉时统称辽东,元代称辽阳省,明代称辽东都司,清代称奉天将军管辖,清末民初称奉天省。1928年,东北三省改旗后,张学良将奉天改为辽宁省。

契丹这个游牧民族,历史上曾经让中原王朝俯首称臣,最强盛的时候控制了整个中国北方和中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武士部落,在元末消失了。发生了什么事?

3.1.契丹早期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河上游,以游牧为主,最早见于舒威。据《舒威与契丹传》记载,契丹早期分为八部,即四万丹部、贺大和部、伏伏御部、豫灵部、日连部、部、李部、土流部。

大约在唐朝初年,契丹形成了一个由八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大和联盟。公元628年,大和联盟首领莫辉向唐朝进贡,随后唐朝在契丹设立宋末都督府,以大和联盟首领库格命名宋末都督府。

武则天时期,大和联盟的首领李德忠与周朝作战。武则天改名李德烈,出兵讨伐,契丹战败,李德忠病死。

此后,契丹一直隶属于突厥,并于公元715年再次隶属于唐朝。

3.2.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末年,诸侯割据,中原陷入动荡,契丹趁机扩张疆土,增强实力。两次与中原政权约"父子之国"。

后唐皇帝李思远死后,他的养子李从珂继位。石敬瑭作为徐家的人,是不愿意落到别人手里的。为了夺回皇位,石敬瑭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助,使其成为父子之国,并承诺割让十六州给契丹,每年缴纳大量财物,自称子嗣之国。

就这样,石敬瑭把比自己小十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称为米歇尔·普拉蒂尼,羞辱了中原王朝。

刘崇在太原建立北汉后,由于建国仓促,北汉政权的疆域有限。今天只有山西省中北部需要钱但没钱,需要实力但没实力。为了对抗郭威,刘崇选择了和石敬瑭一样的道路,依附契丹。

公元951年,55岁的刘崇和比他小23岁的契丹皇帝阮,再次进行了父子之约。

3.3、辽的建立。

卢野阿保机成为可汗后,羡慕中原王朝的文化,希望像中原皇帝一样实行终身制。之后"盐池的变化"公元916年,鲍基统一了八个契丹,建立了契丹政权。建国"大契丹国",封神之书,阿保机为辽太祖,契丹可汗从此成为历史。

公元925年,卢野·阿保机率领大军向渤海进军。次年春,上京龙泉府及整个渤海被攻占,渤海国灭亡。

鲍基在位期间,积极接受中原文化,任用汉人制定各种法规,创制契丹文字。

公元947年,辽太宗灭后金,占领中原大部,改国号大辽。当辽朝变得强大时,它声称控制了整个中国北方和中亚。

3.4、辽的衰落

廖兴宗登基后,汉奸执政,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军队孱弱。面对日渐衰落的国势,廖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讨西夏,让契丹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廖道宗即位后,不仅不进行改革求新,廖道宗本人也是腐朽奢侈,地主官僚大肆兼并土地,百姓苦不堪言。

公元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洪雁正式起兵讨伐辽,次年称帝,建立了金朝。同年辽国发生内乱,契丹人分布在很多地方。

公元1125年,辽帝天佐在颍州被金人俘虏,辽国被金灭。

3.5、契丹后人

辽国被金灭后,契丹贵族耶律诗集结了西北的残余势力,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进而建立了西辽。

成吉思汗扩张疆域后,西辽被蒙古军所灭。西辽灭亡后,少数契丹人在西辽贵族巴拉黑的带领下,建立了齐尔曼王朝,俗称"后西辽"。在夹缝中生存了80年后,西辽终于被蒙古军队所灭。

至此,契丹部落退出历史舞台,契丹人散居在回纥、蒙古和中亚。忽必烈打败西夏、灭金、降韩、平定大理、征服宋朝、西征后,据说招募了一些契丹人出去。到了明朝,契丹人的踪迹全无,作为一个群体消失了。

但1993年,云南省施甸县发掘出一块刻有契丹文字的墓碑,专家对其进行了研究。这时,当地一些姜姓村民自称是契丹人的后裔。

村民姜也说,这块墓碑是他们契丹祖先阿祖卢的,他还拿出一份族谱,族谱上他们最早的祖先不是别人,正是阿保机。

专家通过对比元朝历史发现,阿祖卢是600年前在此任职的官员,而当地地名恰好是昌劳苏特,是当地官员的所在地。

村里人还说,他们祖上原来姓啊,后来契丹子孙为了躲避战乱,改姓莽。在明代,有许多姓氏的人被赋予姜、杨和李的姓氏。施甸县很多姓杨、姓李的村民也是契丹人的后代。

为了证实这一说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95年联合向国家科委申报了分子考古学学科,并获得批准。

课题组从考古出土的契丹女尸腕骨中提取DNA,再到云南提取李、杨、姜等村民的DNA。经过测序,最终得出结论,云南的村民与契丹有着相似的父系起源。所以他们确实是契丹的后裔。

契丹,这个存在了八百多年的游牧部落,曾经骁勇善战,让中原王朝畏惧三分,最终在蒙古军队的征服下退出了历史舞台。

标签: 契丹中原辽宁人

更多文章

  • 古代圣旨和懿旨哪个权利更大(圣旨与懿旨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后,皇帝,圣旨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在很多古装剧中,皇帝和太后的指示往往同时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圣旨"还有"圣旨"。那么这个时候你该听谁的呢?古代圣旨和诏令哪个权利更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说到古代的诏令、政令,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是皇帝的指示,一个是太后的指示。很多人可能觉得太后的指示更厉害。毕竟皇帝得听太后

  • 糜竺、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哥为什么要背叛刘备?(糜竺糜芳和糜夫人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关羽,荆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战争都是烧钱的。三国时期的大军阀都是有财团支持的。当曹操开始他的军队时,他得到了一个名叫巍子的富人的资助。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财团的钱也不是白拿的。如果你拿了别人的钱,你就得给他们一些好处,同意他们的条件。这是一种交易。不幸的是,"自古以来,大才子吃了不少苦,也没

  • 四不像神兽是哪种(四不像兽是什么动物)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四不像,麋鹿,中国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四象很感兴趣,也有很多人问,这是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四样东西是什么?换句话说,这是怎么描述《封神榜》原著中的这个四象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吧!四不像兽传说是由龙头、麒麟身、狮尾、牛蹄四种组合而成。也有人说是象征金如意、银如意、龙珠、金元宝的祝福;也有人说,斯不像野兽,有四种品质:

  • 刘娥儿子赵吉结局怎么样了(大宋刘娥之子赵吉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鹗,辽国,生下

    刘娥生了赵霁,不知道刘娥的观众去搜索赵霁的原型,发现他是虚构的人物,难免会引发一些争议。《大宋宫》诗改变了刘鹗早期的大部分经历,赵霁不知道以后该如何处理。下一任皇帝不是刘鹗的亲生儿子,所以大家对的结局很好奇。如果刘娥真的有儿子,赵恒一定会让他成为王子。赵真会被取代吗?1.赵霁是怎么结束的?被派往辽国

  • 为什么一个月只有几天或者几天?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二月,我们,地球

    宇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物体。我们都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当然,地球也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必须说保护地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一年有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秒。这些都是每天和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的最基本的东西。当然,最近,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说到这里,就要说说

  • 镇元子和如来谁厉害?其实镇元子根本不把如来放眼里(镇元子与如来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子,孙武,如来

    西游记中,镇元子原来只是一个在人间照看果园的普通人。要知道,镇元子的身份是神仙的祖宗,在道教里也能排到前三。只能说在西游记里,镇元子和太上老君这样的人,地位真的不高。其实和如来比,镇元子未必会落后。镇元子和如来谁会更好?地下不一定输给天上。天堂有蟠桃,镇元子有人参果。吃一个蟠桃可以多活500年,吃一

  • 明西宗为什么不让崇祯杀魏忠贤?崇祯直到魏忠贤去世才知道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忠贤,崇祯,皇帝

    魏忠贤可以说是明朝乃至整个历史上最著名的宦官之一。明朝Xi年间,魏忠贤被宠信,又名九千九百岁,地位飙升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加上明熙宗太年轻,魏忠贤开始专断治国,排斥异己。甚至导致了"只知道有忠贤,不知道有皇帝"声明。这样的奸臣本该在今天早上铲除,但崇祯皇帝却被明熹宗警告不要急着杀魏忠贤。究竟为什么

  • 曹魏时期国子监的风气是怎样的?为什么国子监的学生素质差?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国子监,三国志,五经

    太学是古代国家最高学府。汉朝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国子监。但中间因为王莽篡汉,国子监一度被打散。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重开国子监,设立五经博士。到汉智帝时,国子监已有三万多名学生。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曹魏是人才和学生最多的一方。帝国理工当时是什么情况?其实退步了很多。那时候的国子监风气

  • 刘锦棠是如何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刘锦棠之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锦棠,南疆,达坂城

    说起,与他同时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项家,他的父亲刘厚容本善是项家的老将。可惜死在越州太平军手里。刘锦棠15岁时加入湘军,希望为父报仇。当时他投靠了叔叔刘松山的军队。宋·是项的名将,跟随他转战赣、皖、陕,屡立战功,被封为道士。但1870年,叔叔刘松山战死沙场。这对刘锦棠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刘锦棠在

  • 张士诚为什么败给朱元璋?得民心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朱元璋和张士诚谁得民心)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士,高邮,朱元璋

    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上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人,都非常重视民心的作用。但元末,主要割据势力之一的张士诚深得民心。可以说他已经具备了很多做皇帝的条件,但为什么最后还是输给了朱元璋?既然张士诚深得民心,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