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湖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中国中西部的一个省。因地处鄱阳湖北部,故称湖北。鄂东,人们习惯称之为鄂东,地区仅与郭煌、黄石、黄陂、黄梅、黄安(1952年改名红安)相邻。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湖北有很多以黄字开头
的地名,那么这里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呢?
据《朱年》史籍记载,鄂东原属黄国,起源崛起于中国南方轩辕家族,是古淮河流域的一个暴君。早期的名字叫黄易,是东夷集团的后裔,九夷的一个分支。
《左传》记载了黄国的历史事实,始于八年(公元前704年)。春秋时期,楚国占优势,但黄不服。利用地缘优势,与姜、道、白、贤乃至全国结盟,与齐、宋、郑、魏、鲁等国保持良好关系,一度有与楚抗衡的实力。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
黄国属于东夷国,位于楚国和中原之间。在其发展过程中,它有机地融合了中原文化、东夷文化、江淮文化和楚文化。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灭后,国破家亡的黄国臣民纷纷背井离乡,但所到之处仍以国为姓,且大多散居在当时的楚国腹地,因此出现了黄冈、黄陂、黄安、黄石、黄梅等一些地名。
有的在江南,沿海城市,所以长江南岸黄东满壮族的黄氏家族、黄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