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写信规定那么多 里边都有什么规定-趣历史网

古代写信规定那么多 里边都有什么规定-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74 更新时间:2023/12/23 12:15:33

对古人写信有哪些规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写信对于我们而言,即熟悉又遥远,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相信很多人不再使用这一原始的通信手段了。在古代,写信可是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不过,古人写信规矩多,信件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沟通,而且还处处透着一个“礼”字呢。

书信往来,如何称呼事关礼仪

书信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就用竹简、木牍、帛等做书写材料。书信往来虽然人不见面,但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一尺大小的书信上,通过文字表达及书写规格等形式,将见面交谈时应有的礼节跃然其上的。

书信的开头即所谓的起首语是多种多样的,较为常见的是先称呼对方,有的顺便写出自己的名字或自己与收信人的关系性称谓。比如司马迁与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起首便是“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太史公”是司马迁的职务自称,“牛马走”是他的自谦之称。少卿是收信人任安的字,足下是对任安的尊称。这种起首语在历代的书信中都可见到。唐韩愈《答李翊书》开头“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

再如清代桐城派文学家姚鼐给吏部尚书朱珪的信,开头是“正月廿二日,姚鼐谨再拜奉书盘陀先生尚书阁下”,盘陀是朱珪的号——盘陀居士的简称。还有,儿子给父亲去信,起首常写的是“男某白拜谨禀父亲大人膝下”等,也是这种形式。

起首语中对对方的尊称,远比口语丰富,如类似于阁下、执事、台下的尊称就有:用于尊长的,有尊前、侍前、侍下、侍右、座下、座前、门下、台前等;给文人写信,常称为著席、撰席、史席;致书于老师,称函丈、侍侧、帐下等;给官长去信,称钧座;致书于妇女,用粧次、粧待、粧阁、懿前等。

再如朋友之间,除了称“某某仁兄足下”外,还常常用“某某仁兄青睐”,青睐本是被人特别看重的意思,书信里引申为知己、知心之人。同窗学友还常称“砚兄”,意为使用同一砚台的亲密无间的学兄。

起首语中“谨禀”、“奉书”等语又叫“禀语”,若使用这种启禀语,还要根据对方的关系而确定用词,以体现礼节上的分寸和程度。如对尊长是用“敬禀”、“谨禀”、“上书”、“书呈”、“上启”等词,对平辈用“敬启”、“敬书”、“书申”等词,不用“禀”字。

如果对卑幼就较为随便了,一般用“字付”、“字与”、“书寄”等,而不用敬、恭等字,对卑幼使用不合礼数的过分的敬词,反而会使对方难于接受,显得不自然。

书信正文格式要充分体现礼数

正文中的措辞,也处处要体现对对方的礼敬,如“问别语”,基本意思是分别了一段时间,很是想念,在书信中则有诸多不同的礼貌用语。

如用于老师的,有“拜违矩悔”、“阻拜函丈,无时或释”等,意思是拜别了您以后,未能得到您的教诲。用于平辈的,有“揖别丰神,时萦离绪”,意为拜别之后没有见面,离别后的思念时刻萦绕心头。

再如回信时写道对方来信的词语,用于平辈的,有“承赐琅函”、“接领云笺”、“敬披翰简”等。用于尊长的,有“恭披翰示”、“捧诵云笺”等。承赐,是承蒙您赐书之意,敬披、恭披是恭敬地披阅。琅函、华笺、华翰等是对对方来信的美称,含敬重之意。而谕、示等,是用于称尊长的来信,视尊长的信为庄重的谕令和指示。

信文中对对方的称谓,及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动作的用词,除在词意上表达礼敬外,还要以该词所摆的位置格式来表示,显示出该词高于一般词语的突出地位。为此,古人发明了一种“抬头”和“空格”的办法。

抬头,是遇到尊称之词及其动作、相关事物之词,要另起一行抬写。抬写也有不同,有平抬、单抬、双抬之分。抬得越高,敬重的程度也就越重,什么样的词用怎样的抬法,也有讲究。清代有一部专讲写信的书叫《通问便集》,里面就有很详细的记载:

“凡遇本人称为大人、大老爷、先生、太翁、老伯、大兄、大侄字样,则用双抬。遇本人之祖父母、父母称谓,则用三抬,若遇‘国朝’字样用三抬,则于其祖父母称谓用双抬。”

信文中词语的抬写原则,以三抬为最高,用于该段文字中最敬重的称谓词,稍次者用双抬,以下按礼敬程度递减。而被尊称之人的动作用次,又比其称谓少一格,如给父亲去信,“父亲大人”一词双抬,提到祖父,“祖父大人”一词三抬。而父亲动作之词语,如“查收”一词,父亲相关事物如祝父亲身体安康的“恭请金安”一词,则用单抬。

“空格”,是不抬头,而将应抬头的词语空过一格或几格再写,应三抬的空三格,应双抬的空两格,这种方式在礼敬的意义上与抬头基本相同。当然,有的时候抬头与空格往往并用。

书信末尾也要以文字形式表示行礼

对于不同关系的人行什么样的礼、怎样行礼,书信上的用词不仅丰富,而且区分很细。用于平辈的,通常是“顿首”或“再拜”;用于至亲长辈如祖父母、父母、岳父母等,用“百拜”或“顿首百拜”;用于卑幼,若表示敬重,用“拜手”。

如果写信之人刚好是居父母之丧期,对收信人则用“稽首”,居丧之人署名之前加个“制”字,制在古代表示守制服孝。

当然,书信中同样也重视避讳之礼。对方及其祖、父的名字的字词,便应避讳。事关丧事的信忌更多,给有丧事的人去慰问信叫唁唁,对对方亲属的“死”字要避讳,用具有敬意而又文雅的词代称,如“仙逝、”鹤驾仙游“等。

在信封的使用上,礼俗也有讲究。清代时的信封叫书套,中间粘一红签即一长条红纸,红签必须在信封的顶头往下粘,上边不能留一点白边,上边的字也要顶头写,忌空头,最下边一字要落在最底,忌吊脚。如果是唁信,则忌用红签,信封背面也不盖寄信人的红色图章。

古代的书信,其用词、格式等,无不关乎礼节,讲究颇多,尤其是引用套语,须极小心,否则便会出现张冠李戴,贻笑大方。虽然现在很少有人写信,但对古代书信在礼仪方面的讲究,我们也是应该有所了解的。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信息快递十分不方便 古人打仗时时怎么传递军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没手机,怎么传递军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受惠于通信科技发达,现代人传递信息只要拿出手机、打开网络,就算相隔半个地球也能轻松对话;反观古人光是鱼雁往来都有可能“寄丢”,更别说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想要即时传递正确信息可说难上加难。无风起念小编

  • 曹操请华佗来给自己治病 曹操为何还将华佗给杀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对曹操当年为何非要杀掉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历史上华佗是被曹操杀死的,因为曹操当时头痛欲裂,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公务,为了能够缓解头痛不得以请到华佗来为自己诊治,华佗提出只有开颅做手术将痛苦的根源取出来,才能够彻底根治此病。但当时有很多人都想杀曹操,曹操也觉得华

  • 秦国当初为什么要囚禁楚怀王 秦国算是失策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软禁楚怀王,究竟算不算失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国在软禁了楚怀王之后,立刻要求他联系楚国,拿出大量财物和土地赎人。楚怀王本就是被骗来的,根本不服气,于是选择了强硬拒绝。秦国还不甘心,于是瞒着楚怀王偷偷联系楚国,要求他们拿钱赎人。结果,楚国朝臣

  • 戚夫人到底有什么过人的地方 刘邦为何对她如此着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刘邦宠爱、吕雉嫉妒,戚夫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让刘邦如此着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说吕雉这辈子最恨的人是谁,那一定是戚夫人,不仅因为戚夫人抢走了她的丈夫刘邦,这个女人还意图抢走她儿子的太子之位,让她后半生失去依靠。刘邦去世后,吕雉彻底黑化,将刘邦生前的宠妃全部打入

  • 秦国先后消灭五国后 齐国为什么会选择投降秦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秦国攻灭5国后,昔日霸主齐国为何不敢对抗秦国,而是选择投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封鲁、齐、燕、卫等71个诸侯国,并让这些诸侯国拥有相当高的独立性以来,就已经为后世中原五百年乱局埋下了伏笔。至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再加上秦

  • 乾隆继位时为什么要痛哭 乾隆是喜还是悲-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对乾隆皇帝继位之际为何痛哭,原因又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636年到1912年,清朝自皇太极建立清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历时276年。在这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共有12位皇帝,其中康熙帝、雍正、乾隆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因为在清朝的历史上,他们做出来的政绩相对而

  • 吕不韦奇货可居投资成功了吗 吕不韦为何没有能善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对吕不韦所谓的“奇货可居”,后来投资成功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奇货可居”是出自太史公司马迁所著《史记》其中一篇列传《吕不韦列传》中的一则成语,意思是将稀有的货物先囤积储藏起来,以待将来卖出一个高价,或是借此捞取名利地位。可以说这则成语完全就是一副商人本色,在商

  • 白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白起杀神到底杀了多少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对历史上的白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又被称为杀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历史上,知名的武将多不胜数,每朝每代都会有几个享誉后世的名将,不论是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是用兵多多益善的韩信,他们每一个都是用兵如神,百战百胜,但是在众多的武将中,有一位武将却是以杀成

  • 刘备和孙尚香成亲三年之久 两人为何没有孩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对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何无所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什么没有替刘家开枝散叶,诞下两人的结晶呢?刘备难以启齿的小秘密,没想到竟会被法正一招破解,法正替主公想到了什么妙招呢?公元209年十月,刘备被招上门女婿时已经48岁了,孙尚香的年龄虽然没有明

  •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诸葛亮有没有后悔跟过刘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对诸葛亮跟了刘备后悔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跟了一个让自己一生都值得的男人,诸葛亮这一辈子也算是可以了。当初诸葛亮是穷得要死在家里耕地,虽然每天都是在读书,可是日子一眼就望到了头,心里非常的不乐意,总是和朋友吹着牛皮,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和张良能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