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斯曾辅佐秦始皇治理天下,为什么最后被腰斩?

李斯曾辅佐秦始皇治理天下,为什么最后被腰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69 更新时间:2023/12/10 7:56:43

李斯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丞相、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纵观李斯的一生,从其悟出“老鼠哲学”那一刻起,便将之奉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其前半生,几乎为我们完美呈现了一个寒门逆袭的过程,而当其登上丞相高位后,也曾想过凭借自己的能力创造一个时代。然而,秦始皇病逝突然沙丘,却彻底击碎了李斯的梦想和未来的道路,而无论其如何选择,都已经注定了他后半生的悲凉。

成功悟出“老鼠哲学”,李斯实现屌丝逆袭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李斯出生于楚国上蔡,与大多数人一样,幼年至青年时期的李斯,并未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因而并未被载于史册,年岁渐长后成为了当地一名小吏。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厕所有只老鼠在吃脏东西,又看到粮仓里有只老鼠在吃囤积的粟米,突然悟出“老鼠哲学”。

所谓“老鼠哲学”,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便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自此李斯开始将之奉为自己的处世哲学。不甘于一生只做一名小吏的李斯,就此辞去职务,踏上了求学之路,并拜在了著名学者荀子门下,学习帝王治国之术。

学成之后,李斯纵观七国形势,见山东六国皆以衰弱不堪,便决定前往秦国寻求发展,而从其向荀子辞行的话语判断,李斯显然是极为渴望功名利禄的。抵达秦国之后,李斯很快便赢得了吕不韦的欣赏,被任命为郎官(秦王的侍从),彼时秦庄襄王新丧,始皇嬴政刚刚继位,这便给了李斯见到始皇帝的机会。

后李斯借机向秦始皇分析了天下形势,认为此时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好机会,并提出“离间六国君臣”、灭国率先从韩国开始等建议,李斯的建议赢得了秦始皇的重视,于是被提拔为长史,并按照其建议开始推行,后见效果显著,又将李斯提拔为客卿。

秦始皇十年(前237年),因秦国先后爆发嫪毐叛乱事件和韩人郑国事件,导致秦国王族和大臣们纷纷建议秦王应该驱逐他国客卿,始皇帝最终同意,而李斯自然也在驱逐之列。好不容易换来的功名利禄,李斯岂肯轻易放弃,于是上《谏逐客书》,不仅能成功说服秦始皇废除了《逐客令》,而且还被提拔为廷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历经长达十年的灭国战争,秦始皇终于一统天下。后在秦咸阳宫讨论治国方略之时,丞相王绾等人建议沿用周朝的分封制,而李斯则建议推行秦国的郡县制,实行集权统治。李斯的建议最终被采纳,并在不久后被提拔为丞相,就此步入仕途顶峰。

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的李斯,曾试图开创一个时代

正如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所说,李斯虽然师从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但到达秦国之后,却开始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尤其对商鞅极为崇拜,而如果说商鞅改变了一个国家,那么李斯的目标就是辅佐秦始皇,开始创一个时代。

由于和秦始皇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李斯深受秦始皇重用,而正是在李斯的辅佐之下,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迅速发布了大量新政,秦始皇对文字、货币、度量衡、土地、车轨等制度的改革和统一,皆离不开李斯的辅佐。

而除了各种制度的统一之外,思想文化融合方面,秦始皇和李斯也曾作出种种尝试,例如尝试包容列国文化、建立博士制度等,可惜最终均已失败告终。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一次咸阳宫举办的酒宴上,齐人淳于越再提分封制,这无疑极大触动了秦始皇和李斯一直以来推行的新政,再加上列国士子对朝政的私下非议,李斯最终向秦始皇提出“焚书”建议。

与此前几代秦王一样,嬴政、李斯这对君臣的紧密合作,努力想要打造一个万世传承的强大帝国,然而秦国这座大厦尚未完工,甚至大厦根基尚未稳固的时候,秦始皇却突然驾崩了。

秦始皇巡游归途病逝沙丘,丞相李斯到底为何转投胡亥?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天下,然而却于归途之中突然病重,最终病逝于“沙丘”。然而,君王病逝于外,储君尚未确立,作为秦始皇左膀右臂的丞相李斯,却最终倒向了胡亥,他到底为何如此选择呢?

按照《史记》的记载,“沙丘政变”的主导者,无疑是时为中车府令的赵高,秦始皇病逝之前,曾写下令扶苏返回咸阳的诏书,交由赵高用玺后派人送往上郡扶苏处,但这封关键的诏书却被赵高扣了下来,原因便是赵高与蒙恬有旧怨,害怕扶苏上位后重用蒙恬。

扣留诏书之后,赵高随即找到胡亥,并成功劝说其争夺储君之位。搞定胡亥之后,赵高又找到李斯,关于赵高劝说李斯的话语,《史记·李斯列传》中有着详细记载,不过个人认为并不可信,毕竟这种私密谈话是不可能流传出去的。

根据此后事态发展来看,个人认为李斯更多是迫于形势转投的胡亥,原因便在于李斯根本无法掌控局势。由于秦始皇是在东巡归途中突然病逝,这就给了身为中车府令的赵高很大活动空间,中车府令这个官职虽然不算太过,但却是执掌秦始皇乘舆的官员,毫无疑问,秦始皇乘坐的车马侍从中,有不少都是赵高的亲信。

再加上车队护卫的统率蒙毅被秦始皇派去祷告山川,而秦始皇又病重不能理事,作为秦始皇之子的胡亥,也已经成为了车队的实际指挥者。在胡亥和赵高联手之下,足以控制整个巡游队伍,而李斯贵为丞相,其作用在于朝堂,此时却是无法掌控局势的。

赵高由于曾被秦始皇派去教导胡亥律法,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无疑极为紧密,无论李斯同意与否,实际上都已经无法改变局势,赵高之所以劝说李斯,不过是为了稳住朝中大臣而已。此等谋国之事,胡亥和赵高肯定留有后手,如果李斯根本不听劝说,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他根本无法活着回到咸阳。

此外,虽然《史记》记载胡亥乃是篡位,但《赵正书》却明确记载胡亥乃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如果是这样,那么李斯更是毫无选择,只能支持胡亥了。至于赐死扶苏、蒙恬和蒙毅,更是根本不用李斯同意,掌握印玺的赵高就可以办到。

总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李斯倒向胡亥都已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也正因如此,胡亥对李斯并不如赵高那般亲近,而这也注定了李斯的悲剧结局。

胡亥继位后李斯无法掌控朝局,为求自保更是助纣为虐

胡亥即位之后,与其关系更为亲近的赵高随即被任命为郎中令,李斯虽然仍为丞相,但实际上朝政却已经逐渐脱离其掌控,到后来李斯等大臣甚至想见胡亥一面都变得极为困难,而赵高凭借与胡亥的亲密关系,开始逐步掌控朝政。

李斯固然贪恋权位,但他也不想让自己与秦始皇多年来的努力就此付诸东流,因而也曾尝试劝谏,然而一心贪图享乐的胡亥,根本听不进去。久而久之,李斯反而因为进谏而遭到训斥。在胡亥看来,帝王只需享受就好,治理国家那是大臣们的事情,他认为李斯更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大臣们履行职责。

与此同时,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李斯的儿子李由时任三川郡守,却对本地叛乱无能为力,于是便有人以此为借口上书弹劾李斯,并直接指责李斯才是导致天下叛乱爆发的元凶。为求自保,李斯只好顺着胡亥的意思上上书,这就是著名的《上书对二世》,大意是说如果想要让臣下都严格履职,那么就应该加强督查,使臣子不敢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

这封答书上奏之后,胡亥看了非常高兴,然而这原本是针对官员的一种制度,胡亥却硬生生将之变成了对官员的绩效考核制(太类似了)。这种制度下,如果一个官吏收到的税越多,那他就是一个贤明的官员;如果一个官吏抓到、处死的犯人越多,那他就是一个严格履行职责官吏。

这种法令推行之后,秦国各地官吏开始以严刑峻法对待百姓,结果搞的各地百姓怨声载道,起义规模持续扩大。眼看天下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李斯便和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跑去进言,希望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想办法挽回人心。

彼时,秦二世正在与宫女宴饮作乐,见了李斯等人的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三人逮捕入狱。狱中,李斯仍多次上书,但却全部被赵高扣留,赵高更是借机诬陷李斯与儿子李由谋反,李斯在严刑逼供之下,最终承认谋反。于是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李斯被处以腰斩,并夷三族。

直到被押赴刑场途中,李斯因见儿子李由也在被杀之列,怆然道,“我真想能像你儿时那样,父子俩牵着爱犬阿黄,带着猎鹰,出上蔡城东门去追捕狡兔啊,如今是不可能了!”追求了一辈子功名利禄,以“老鼠哲学”为处世原则的李斯,直到临终之际才恍然大悟,只可惜为时已晚。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备不止一个儿子,为什么偏偏选资质平庸的刘禅即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人们常说“扶不起的阿斗”,这里的“阿斗”指的便是蜀汉后主刘禅。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刘禅完全就是个不思进取、贪图玩乐之主,即使有诸葛亮的辅佐和教导,仍然无济于事,不仅导致蜀汉最终被灭,自己还落下个“乐不思蜀”的千古笑柄。既然如此,刘备在有四个儿子的情况下,又为何要选刘禅即位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秦王子婴和胡亥是什么关系?关于他的身份有哪些猜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子婴,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完全就是一场“标点符号”引发的千古谜团,关于秦王子婴的身份,其实《史记》之中是有多处记载的,然而就因为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结果导致后世对于记载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再加上《史记》各处记载的冲

  • 秦武王嬴荡有能力且极有抱负,为何会举鼎而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嬴荡,即秦武王,他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秦国历代先王之中,秦武王嬴荡无论是与自己的父亲秦惠文王嬴驷,还是与自己的兄弟秦昭襄王嬴稷比起来,由于死法太过奇特,再加上在位时间较短,因而显得有些无能,甚至搞笑。但不可否认的是,秦武王嬴荡实际上也

  • 三国时期各方混战 期间为何没有外族入侵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对三国和外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不是那些外族不想入侵,而是他们没有能力入侵!相反,他们倒是经常被魏蜀吴三个国家痛揍,成为了魏蜀吴三国的经验包!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哪里是什么入侵啊,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这些外族就是最好的资源、人口、劳动力,他们就是来给三国打工

  • 古代媒婆分官媒和私媒 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媒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四大喜事之洞房花烛夜,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的帮助——媒婆。常言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想要结婚,没有媒婆帮忙是不行的。媒婆,一般指的是专门牵缘拉线,促成一桩婚姻好事的妇女。古代未婚男女禁忌多,所以产生了男女婚配的中间

  • 古代妃子是怎样侍寝的 整个过程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妃子侍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婚姻自古以来都是比较神圣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婚姻中的洞房花烛夜能够与金榜题名、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并列为人生四大喜事,可见它的重要程度是多么大。古时候适龄男女婚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古人认为多子方能多福,为了增加

  • 秦国攻打齐国时还有几十万军队 齐国为何还是投降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秦国和齐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悠悠春秋大梦,滚滚战国狼烟。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大梦初醒,烟消云散。这一年大秦帝国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曾经战国七雄的霸主齐国,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中,山东六国为了生存下去,都做了强烈的垂死挣扎,魏国激烈抵抗多次组织合纵运动,

  • 齐国为什么能和秦国并称东西二帝 齐国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对齐国没有统一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在战国中后期,是一枝独秀的存在,独强于各国。但其实从魏国跌落神坛的秦孝公时期,到秦昭襄王前期,战国时代最骚包的要数齐国了。在战国纵横捭阖的时代,虽然合纵公孙衍提出的对付秦国的联合策略,但是

  • 齐国实力和秦国不相上下 齐国最后为何不战而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齐国为什么投降秦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秦一统天下之际,中原大地上曾短暂地出现了一段群雄割据逐鹿中原的混乱场面,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每一个国家都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不断扩充自己的军队和势力,渴望成为一统天下的唯一霸主。只不过在这场拉锯战中,秦

  • 红楼梦中,薛宝琴的出场有何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薛宝琴一出场就是惊艳,在贾家引起巨大反响。不但贾宝玉觉得好,贾探春更推崇她从薛宝钗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