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农民起义数量极多,为何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古代农民起义数量极多,为何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62 更新时间:2024/1/8 0:28:29

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古代封建社会有不少农民起义,但绝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认为一支农民起义军是否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不在于军队战斗力是否强悍,地盘有是否足够大,文臣武将是否够多,而在于是否能完成从流寇到政权的转化,如果这一步完美完成,那么你就只能是流寇,而永远无法夺取天下。而需要完成这一步,则需要义军领袖做到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思路清晰等,刘邦朱元璋都胜在了这一点,而其他几人却都败在了这一点。

第一阶段:扛过初期围剿,大部分起义都败在了这一步

对于历史上的所有农民起义来说,想要取得最终的成功,第一步都是必须扛过朝廷的围剿,然而仅仅是这第一步,大部分农民起义都没能做到。而之所以如此,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起义时机不对。由于百姓学识有限,很难在起义前进行缜密的计划,更无法准确判断天下形势,这导致绝大部分农民起义选择的时机其实都不正确。而这往往会导致两个极为严重的问题,一是根本没有其他起义军或百姓相应,导致往往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二是朝廷往往没有丧失平叛能力,历史上绝大部分农民起义爆发时,实际上朝廷都未彻底腐朽崩溃,而即便是到了朝末期,但只要军队系统没有彻底崩溃,那么朝廷就仍具有一定的平叛能力。

2.缺乏战略目标。纵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百姓生存不下去或地方腐败所引发,绝大起义都是百姓们在被折磨的丧失了理智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无奈反抗,这导致绝大部分农民起义都是盲目的,根本没有准确的战略目标,更多是走一步看一步,这就导致他们很难壮大队伍。

3.战斗力不足。这同样是农民起义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古代朝廷虽然不对刀剑等兵器予以限制,可即便如此,对于农民起义军来说,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原材料,想要打造这些兵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朝廷对于甲胄、弓弩这类制式装备的控制极严,再加上由于知识的匮乏,起义军也很难制造一些重型攻城器械。这就导致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与朝廷的正规军队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如上,缺乏战略目标导致队伍难以壮大,起义时机不对导致孤军奋战,再加上战斗力不足难以与正规军交战,这便导致很多起义军不用多久便被朝廷给消灭了,甚至都不用朝廷调集大军,便被地方派遣军队给平息了。

第二步:迅速发展壮大,大部分起义军往往会误入歧途

在顶住了初期围剿之后,起义便算是度过了初期阶段,接下来便是要在朝廷调集重病围剿或与其他起义军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进一步发展壮大,初步获得夺取天下的实力。而这里面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拥有一块稳固的地盘,但历史上很多起义军都极容易在这一步误入歧途。

1.只懂破坏而变成流寇。在农民起义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为了解决粮草问题,还是为了扩充军队,起义军在这一阶段的初期往往带回掠夺性质,要么抢掠富户,要么劫掠朝廷府库,如此一来往往会对当地生产造成极大破坏,进而导致更多百姓破产,被裹挟进起义军,从而使得起义军数量迅速膨胀,这便是历史上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席卷各地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军队数量的急速扩张,如果只知道破坏而不懂得建设,那么这支起义军的数量即使再大,也只是一支流寇,充其量只是一支队伍庞大的流寇。这种起义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很难对朝廷统治造成致命打击,迟早会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中,逐渐被消灭掉,而这一点是大多数起义军都会犯的错误,毕竟建设的难度要远远高于破坏。

2.没能获得各阶层支持。农民起义虽然主要以农民为主,但如果想要夺取天下,仅靠农民一个阶层的支持,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起义队伍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开始想方设法的获得各个阶层的支持,例如隋唐以前的地方豪强,宋朝以后的文人士子,而这一点无论是为以后建立政权、招揽人才,还是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没能守住根基之地。如果做到了前面两点,那么接下来便是要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根基之地,而这块根基之地将士你未来夺取天下的根本,只要根基之地足够稳固,便可以为你源源不断的提供兵源和钱粮。当然,拥有了根基之地后,你便失去了流动作战的可能性,机动能力将受到很大的限制,极容易陷入朝廷重兵的围剿。

如上,这一步乃是从起义军向政权转化的关键一步,也可以说是未来能否夺取天下的关键,而能否成功跨越这一步,往往取决于领袖的个人能力和成长速度。然而,想要从一个百姓成长为合格的政治家,难度实在太大,因此很多起义军都没能成功跨过这一步,大多沦为了流寇,最终一步步被剿灭或被其他起义军所吞并。

第三步:建立稳固政权,起义军高层很难经得起诱惑

如果你成功跨过了以上两步,那么恭喜你,即便你最终无法夺取天下,那么至少也能够名留青史了。而想要最终夺取天下,就必须以你的根基之地为基础,建立稳固的统治政权,继而攻灭原有王朝,并击败其他竞争者,而要做到这一步,你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所有起义军在初期,统治架构往往较为简单粗暴,但如果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只有如此你的政权才能稳定运转,而不至于崩溃。当然,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照搬前朝权力架构,然后再结合实际和漏洞不断补充调整,毕竟这套机制已经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千万不要异想天开的建立一套新的机制,先不说权力架构搭建的难易程度,即便是搭建完成,你认为会比前朝的机制更加完善吗?太平天国便是反面教材。

2.尽量避免内部分裂。这是农民起义最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政权能否稳固的一个关键。由于起义军各级将领都是百姓出身,谁也比谁强不了多少,甚至很少以前还是朋友、同乡,再加上起义军初期架构简单,这些人往往身兼数职、权力极大。如此一来,上下级之间很难产生敬畏心,很容易因为利益分配而造成内部分裂,进而引发统治崩溃,太平天国仍然是反面教材。

3.千万不能沉迷享乐。千万不能有“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的想法,你要记住你的目标是夺取天下,而不是圈一块地盘当山大王。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支军队、一个政权的纪律建设极为困难,可想要腐朽崩塌却是极为容易的,作为首领如果沉迷享乐,那么各级将领官员也会有样学样,结果便是政权的迅速腐化,进而被击败。

4.自我认知清醒。虽然这个政权是你一手建立的,但千万不要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是个全才,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短板,适当的将权力下放交给合适的人去做,认真听取并采纳属下正确的建议,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自信固然是好事,但自大和刚愎自用,不但不利于招揽人才,更不利于政权的发展,这里的反面典型恐怕就要当属项羽了。

个人认为,如果你能够做到以上四点,那么你必然会成为天下的有力争夺者,如果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那么最终获胜的可能性将极大。即便最终不能夺取天下,至少也能做到列土封疆,成为割据一方的强大势力。

综上所述,虽然历史上农民起义数量极多,但相较于权臣、官员、贵族、豪强而言,起于底层的农民有着太多的天然劣势,想要成功的难度实在太大。正因如此,在古代成百上千次的农民起义中,也仅有刘邦和朱元璋走到了最后。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清朝后妃走路时为何想要他人搀扶?与鞋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清代花盆底鞋,又称旗鞋,是清朝时满族妇女穿的一种鞋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经常看清宫影视剧的朋友不难发现,清朝后妃在走路时,往往需要宫女或太监搀扶。对于古代的达官贵族而言,出行以他人搀扶,主要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而对于清宫后妃而言,这个却不是主要原因,她们之所

  • 雍正极力推荐火耗归公 这个是什么政策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对火耗归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说中国封建王朝中的盛世,康雍乾盛世一定是其中的代表,尤其是处于中间的雍正时期,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为后期的乾隆盛世做好了铺垫。康熙为了恢复清廷的经济,大力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有一条政策叫做“火耗归公”是雍正极力推荐的。那

  • 古代男子可以休妻 那么女子是不是也可以休夫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休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女人是可以“休夫”的,但是有条件休夫!举个例子,李清照大家都知道吧?千古第一才女,一代词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出自她手!当然

  • 红楼梦中王夫人说不认识晴雯是真还是假?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晴雯本是赖妈妈家的丫鬟,因得贾母喜爱,固把她赐给宝玉,成为宝玉房里的四大丫鬟之一。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

  • 红楼梦中探春说赵姨娘失了体统,她口中的“体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之后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环在贾政眼前诬陷宝玉导致宝玉被打,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荣国府里的家风,老子打儿子,是管教,天经地义,可以打,是合规化的。贾赦打过儿子,贾政打过儿子,打的都是他们比较寄予厚望的儿子。(一)贾宝玉挨打贾宝玉挨打时年纪多大了,其实也十五之上了,放到现在,也是

  • 红楼梦中林黛玉吃薛宝钗的醋,为何不吃袭人的醋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红楼梦中袭人的醋妒很隐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醋妒之人首推王熙凤,其实还有一人的醋妒是非常隐秘的,她就是袭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袭人歪曲贾母的用意,以宝玉准姨娘自居。袭人原来是贾母的丫头。贾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生怕宝玉的丫头

  • 红楼梦第五回中,描写了哪些香气?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充斥着各种香味,以第五回为例,我们能感觉到什么香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梅花——寒香。第五回,以东边宁国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为开头,尤氏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贾宝玉等人欣赏梅花。大

  • 红楼梦中晴雯被撵后病死,都跟袭人有关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王夫人听信王善保家的谗言要撵走晴雯。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晴雯被撵后惨死和袭人有关系么?关系一定有,却不是袭人陷害,袭人有间接责任。要说袭人与晴雯的关系,具体要从这么几个角度去看。一,贾母名下双姝袭人和晴雯有很多共同点。二人都被父母卖了;都是贾家的外来户;都是贾母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