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袭人最后嫁给蒋玉函,是谁的主意?

红楼梦中袭人最后嫁给蒋玉函,是谁的主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28 更新时间:2023/12/24 2:09:27

红楼梦中袭人最后嫁给蒋玉函,是谁的主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袭人嫁给蒋玉菡是薛宝钗做主的。

宝玉结婚前,房里的事情由母亲和祖母负责。

按道理宝玉结婚前房里的事情应该全权由母亲王夫人负责。但是宝玉是贾母养大的,贾母是宝玉的监护人,所以贾母主导了宝玉房里的人事安排。

袭人和麝月是贾母给宝玉当丫头的,晴雯是贾母给宝玉当姨娘的。

后来,由于元春封妃,王夫人母以女贵,开始不服从贾母的安排。贾母也开始放权,不再直接管理宝玉房里的事情。

宝玉房里的事情由宝玉和王夫人做主。例如晴雯打坏了宝玉的扇子,二人吵起来。宝玉一生气,就说要去回太太,撵晴雯出去。

“我回太太去,你(晴雯)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宝玉道:“不如回太太,打发你去吧。”说着,站起来就要走。袭人忙回身拦住,笑道:“往那里去?”宝玉道:“回太太去。”袭人笑道:“好没意思!真格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他认真的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这会子急急的当作一件正经事去回,岂不叫太太犯疑?”

这说明,宝玉房里的事情在当时是归王夫人管的。

袭人为什么弃贾母而投靠王夫人,就是因为袭人知道,宝玉结婚前,王夫人会按传统给宝玉安排两个丫头当屋里人的。果然王夫人听到袭人的一番话后,觉得袭人能替她管好宝玉,所以把宝玉交给袭人,让她当准姨娘。

后来撵走晴雯和四儿、芳官也是王夫人做主的。

按规矩,宝玉结婚后,他房里的事情,由媳妇宝钗负责。

宝钗和宝玉结婚后,宝玉的丫头和姨娘都归宝钗管理。按照规矩王夫人都不能插手儿子闺房内的事情。因此袭人的走与留都由宝钗说了算。

当年贾琏屋里也有两个丫头当屋里人,王熙凤结婚后,就把这两个丫头打发了。不是走了,就是死了。

香菱薛蟠明公正道的妾,薛蟠结婚前,香菱归薛姨妈管,可是薛蟠结婚后,香菱就不归薛姨妈和宝钗管理,归夏金桂管理。

夏金桂要给香菱改名字,问香菱服不服。

香菱忙笑道:“奶奶说那里话,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属奶奶,何得换一名字反问我服不服,叫我如何当得起。奶奶说那一个字好,就用那一个”……“后来我自伏侍了爷,就与姑娘无涉了。如今又有了奶奶,益发不与姑娘相干”。

香菱说得明白,她的命都是夏金桂的。

香菱如此,袭人也是如此,她的身家性命都属于薛宝钗。

袭人出嫁,薛宝钗不点头是不行的。因此袭人嫁给蒋玉菡是薛宝钗做主的。

袭人是王夫人心神耳目,王夫人不会自己断了自己的消息来源。

有人说袭人出嫁是王夫人做主的,这不可能,一个是宝玉已经结婚,王夫人不能插手儿子的房中事,二是,袭人是王夫人的心神耳目,是王夫人的人。在宝玉房里留一个自己的暗桩,对王夫人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王夫人还指望袭人常常给她通风报信。这样她就能控制宝钗,掌握主动。所以不是王夫人把袭人嫁走的。

宝钗为什么要嫁走袭人?

1.宝钗被宝玉冷落,袭人深得宝玉宠爱。

宝玉不爱宝钗,结婚后跟宝钗只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没有爱。

晴雯死后,宝玉想过:“不如还是和袭人厮混,在再与黛玉相伴,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

宝玉没有了晴雯、没有了黛玉,他把自己的爱都给了袭人。这也是袭人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是袭人支持宝玉娶宝钗的原因。宝玉不爱宝钗就会爱她。

宝钗已经作当家的奶奶了,可是宝玉宠妾灭妻,这让宝钗非常不满。宝钗必须要杜绝这种现象,否则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

2.袭人温柔和顺,会撒娇,宝玉很吃袭人那一套。

袭人会撒娇,经常哄宝玉玩耍。宝钗见有袭人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3.袭人不忠实,宝钗担心,自己有可能被她出卖。

袭人原来是贾母的人,可是后来,背弃贾母投奔王夫人。最初袭人与黛玉关系不错,后来发现宝玉喜欢黛玉,袭人就开始说黛玉的坏话,投奔自己。这样一个叛徒,是不能重用的。利用完了,必须舍弃。

4.袭人是王夫人的人。

袭人是王夫人耳目神,将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王夫人的监视下,宝钗没有安全感,必须打发走袭人,才能安全。

纵观贾府,能决定袭人去留的人只有薛宝钗。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老古话说的“屋角两不放,富走家财丧”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风水之说流传千年,那么老古话说的“屋角两不放,富走家财丧”是什么意思?首先老祖宗所说的屋角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屋子的各个角落,这里也是有一定的讲说法的,毕竟不能限制所有的屋角不能放东西,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这句话的具体意思。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门在古人眼里有着独特的作用,它是招财纳福的进口,

  • 马超手下的十大猛将分别是谁?他们的最终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马超麾下十大猛将,除了庞德和马岱外,其余八人的下场如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超手下最出名的猛将便是庞德和马岱,另外八大猛将则是:侯选

  • 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乱,为何晚年不敢离开军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人,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威严而有方,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746

  • 诸葛亮出山前还有四位好友 诸葛亮出山后他们去了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经国达治无间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於数代。”—《资治通鉴》公元189年,董卓在东汉首都洛阳废除汉少帝刘辩,拥立汉献帝刘协为天子,自此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使

  • 向戌弭兵是如何发生的?探索向戌弭兵的前因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向戌弭兵,发生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春秋时期的向戌弭兵,简单来说,就是中原几大强国,为了争夺霸主国的宝座,混战了上百年的时间,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等到大家都打不下去的时候,这时候宋国有个叫向戌的官员,站出来发出号召,希望大家

  • 马陵之战后魏国实力迅速崩盘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魏国是被列强围攻而倒下,马陵之战是其中的关键一役。魏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在今天看来仍然极具借鉴与警示意义。春秋大佬晋国被瓜分,代表着历史进入了战国。在战国初期,各大列强的机会从理论上

  • 夷陵之战后蜀汉为何一蹶不振 蜀汉哪里出了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对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在夷陵之战中,对于蜀汉政权的打击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硬实力方面的打击,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是五万精兵,因此这对于家底本来就不是很厚的蜀汉政权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重创,让蜀汉政权更加雪上加

  • 曹操真的不该发动赤壁之战吗 曹操为何不先攻击益州和汉中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07年8月,在白狼山之战中,曹操率领麾下精锐骑兵大败乌桓主力,斩杀西乌桓单于蹋顿,彻底击溃了袁氏在北方最后的势力,曹军随即班师回邺,一个月后,盘踞在辽东的公孙康送来了袁尚与袁熙的首级,曹操彻

  • 卤城之战诸葛亮对战司马懿 最后到底是谁获胜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受《三国演义》影响,许多人都以为诸葛亮北伐一直是和司马懿在纠缠,然而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前三次北伐都是曹真在统帅诸将抵抗。只有诸葛亮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司马懿才和诸葛亮正面交锋。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

  • 古代两军作战的时候 擅自往后回头的士兵为何会被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有一项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军法。在两军列阵野战时,诸营部伍依次排列好、军阵已成,士卒列队完毕以后。大将会传下一道军令,然后由各队百夫长以上军官对本队士兵们复诵一遍。什么样的军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