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探索西汉大臣郑当时的一生,他是个怎样的人?-趣历史网

探索西汉大臣郑当时的一生,他是个怎样的人?-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74 更新时间:2023/12/24 2:11:35

郑当时,西汉时期大臣,郑桓公二十二世孙,陈人,荥阳郑氏先祖,任侠善交,在梁、楚扬名。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西汉时期的郑当时,是一个谦恭好学,乐于助人,谨慎小心的人。在汉武帝时期,他最高曾经担任过大司农的职位,大致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部长。所以在汉武帝这个时代,他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最关键的是,他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有趣了。哪怕他什么都没做过,光是这个名字出现在史书上,都会让人多看两眼。

当然,真正让郑当时名垂青史的,除了他本人的人生经历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本人是荥阳郑氏的起家始祖。而荥阳郑氏,则是后来绵延千年的大氏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西汉一直到隋唐,这个家族几乎每一代都会有人,深刻参与到所处时代的历史发展。

郑当时的祖上,源自春秋时期的郑桓公,后来郑国国破,郑桓公的后代四处流散,郑当时他们家这一支,也就开始逐渐衰落了。

史记上有关郑当时他们家这一支最近的记载是,郑桓公的后代郑荣,出现在楚汉争霸时期,这个郑荣是一名武将,在楚汉争霸时期效忠于项羽,为人多带有几分愚忠。在项羽战败后,也不肯直呼其名,所以不被刘邦录用,沦为平民。

这个郑荣,就是郑当时他爹。

其实郑荣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因为项羽在打下咸阳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郑荣的父亲郑昌被项羽封为韩国国君,恢复郑家的身份地位。所以郑荣和其父两代人,都受过项羽的恩惠,项羽并没有亏待过郑君一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郑家一直对项羽非常感念,在项羽死后都不愿意直呼其名,哪怕因此事而触怒刘邦。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事,郑家就此家道中落,导致后来郑当时后来的经历。

郑家到了郑当时这一代,虽然有些家道中落,但还是很重视教育。郑当时从小勤奋好学,各处拜访名师大儒,所以长大之后,学了一肚子的学问。

后来,郑当时凭借学识和人品被汉景帝看中,招到太子府中,做了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是个有点类似于秘书一类的职位。

再后来汉武帝继位,作为太子跟班的郑当时就渐渐得到重用,为了历练郑当时,顺便也了解各诸侯国,汉武帝当时就将郑当时派往各地,从鲁国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国相,慢慢的做到九卿中的右内史。

以郑当时的能力,不出意外的话会顺风顺水的一路升官,但是奈何郑当时遇见的君主是汉武帝。

汉武帝不是一般的帝王,他是一位脾气极为暴躁的能折腾的主,汉武帝向来喜欢能够跟随自己步调的臣子,而郑当时更偏向于守成,有点稳中求进的意思。

这样一来,郑当时的风格和汉武帝的风格是完全不一致的。再加上汉武帝很激进,这一点对于郑当时的怯懦性子来讲,无疑是致命的,所以作为臣子郑当时,一定会被汉武帝秒成渣。

果不其然,汉武帝即位后不久,郑当时就遭遇了他人生中的滑铁卢。

公元前131年,将军灌夫醉酒失了分寸,在宴席上大骂田蚡,得罪了田蚡,因此获罪。灌夫是丞相窦婴的好友,所以窦婴极力地为灌夫求情,营救灌夫,为此不惜在朝会上和田蚡争辩起来。但是最后,窦婴还是没有救下灌夫,灌夫还是被处死了。

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之为‘灌夫骂座’,是汉武帝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产生了很多影响。

窦婴本来就和田蚡对立,如今好友因田蚡而死,窦婴自然十分愤怒,所以就在朝堂上主动揭发,说田蚡和那位有叛逆之心的淮南王刘安,私底下有很多来往。

虽然这件事是田蚡的短处,但是因为田蚡当时受到窦太后的维护,所以并没有被问罪。反倒是窦婴因此得罪了田蚡,被田蚡怀恨在心。

窦婴的这次报复,非但没有报复到田蚡,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窦婴见好友灌夫眼看就要被灭族,于是拿出了景帝留给自己的遗诏,营救灌夫,不料景帝给窦婴的遗诏的时候,并没有来得及备份。朝廷的往来书信向来是有备份的,不然会被认为是假的。

所以接下来,窦婴手里的遗诏没有备份的事,就被田蚡拿住把柄,窦婴因此被处以死罪。窦婴在汉武帝即位之初的朝堂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的死,直接导致汉武帝迅速掌权,清除了不少外戚势力,继而得以实行自己的政治抱负。

那么,在汉武帝时期这场著名的政治事件当中,郑当时又是怎么搅进去的呢?

因为田蚡是王太后的弟弟,而窦婴是太皇太后窦氏的侄子,两方都是皇亲国戚,所以当时汉武帝也不好判定。而且,当时汉武帝也敏锐的察觉到,自己或许可以借助这件事,做一些文章。

说到底,这时候就不是对错的问题了,而是看谁的分量更高一些。

但是汉武帝为此事僵持不下,就询问大臣们的意见,而大臣们都畏惧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方的威势,不敢说实话,这时候谁说了实话,就是得罪了另一方,谁敢说啊。

所以当时汉武帝问话后,没有人应答,大殿内久久的鸦雀无声。

这时刘彻就怒了,直接拉出来一个倒霉蛋询问,而这个倒霉蛋就是郑当时。

郑当时当然知道谁对谁错,但是不敢吭声。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开口,肯定会引来无穷的麻烦。而汉武帝点到郑当时的名字,估计也是认为,郑当时是自己的心腹,所以才想让郑当时做个代表,先开口引导一下舆论动向。但是没想到,郑当时这时竟然直接哑巴了。

所以汉武帝见到郑当时这个样子就更加暴怒,你平时不是见解很多么,怎么现在不敢说话了,我要你们干什么,简直是废物。

于是接下来,汉武帝大怒之后,将不敢说话的官员全都贬职了。

就是因为这件事,郑当时先是被贬为詹事,后来又被调任为大农令。大农令就是管理国家储备粮食和农事的主管。

郑当时因为怯懦不敢进言,因此从九卿之一被贬为大农令,可谓是跌落云潭,并且因此收获了首鼠两端的千古骂名。不过,客观来说,如果郑当时真的开口了,很容易会卷入更加恐怖的政治漩涡。相对来说,这个被贬黜的结果,已经算是很好了。

后来在郑当时做大农令的时候,因为经手承办运输之事,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账目对不上亏下了很多钱财,郑当时作为主管,要承担管理不当的责任,因此被贬为平民,可谓是一跌到底。

到了这个时候,郑当时算是彻底跌落到人生的谷底了。

但是郑当时的仕途之路并没有因此断绝,不久之后,郑当时就因为学识渊博,被招募到丞相府中做长史。长史这个职位,听起来好像是文官,但其实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长史是军队将领,要随军出征的。

汉武帝听说了郑当时做长史的事,再想想当年郑当时好歹也是自己的跟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忽然很心疼郑当时。所以在这之后,汉武帝就重新用郑当时做汝南郡太守,做个父母官,安享晚年。

这就是郑当时的一生。

郑当时的一生,虽然并没有做出过什么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却非常成功。正是因为他的缘故,此后郑家开始逐渐活跃于西汉政坛,并且出了不少高官。经过整个西汉时代的繁衍之后,郑家已经成了全国有名的大家族。历史上传承千年的荥阳郑氏,也由此出现。

另外,因为郑当时之前得势的时候,特别喜欢交际,导致郑家经常高朋满座。而后来郑当时被贬之后,那些昔日的好友则瞬间消失不见。因为这件事,后来司马迁写郑当时的传记的时候,就加上了了一句著名的‘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在后来的历史上,这句话要远比郑当时本人出名得多。尤其是近年来,因为某段相声的推广,导致这句话几乎人尽皆知。反倒是郑当时这个人,后世很少有人了解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陈胜发起的大泽乡起义声势浩大,为何不到半年就被杀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8年年初,陈胜亲自率领麾下农民军,和秦军激战,但是却依然被秦军打得节节败退,所以被迫退往安徽蒙城地区。很难想象,历史上著名的大泽乡起义,就发生在不到半年以前。半年以

  • 诸葛亮和黄月英相貌甚大 诸葛亮为何要娶一个丑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诸葛亮高大英俊,为何要娶丑女黄月英为妻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事实上,诸葛亮这个大帅哥,之所以会娶黄月英这个丑女为妻,原因很现实,就是因为黄月英的母亲,背景很深!对此,水镜先生也是完全知晓的,所以他曾用一句话道破玄机!诸葛亮众所周知,诸葛亮这个人非常有才,早在隆中茅草屋,他就为刘备

  • 汲黯经常直言顶撞汉武帝,为何汉武帝能容忍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西汉时期名臣。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有这么一个人,既是汉武帝的铁杆发小,他爹还是太子的老师,自己又没有犯什么大错。但是其本人却是个倔脾气,经常直言顶撞汉武帝。但每过一段时间之后汉武帝又会发现他说的是对的。对于这样一个人,

  • 长平之战中,秦国为何没能完全消灭赵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262年,韩国官员冯亭,被韩王派到了上党郡做官。然而对于这份任命,冯亭可以说是欲

  • 张释之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都在维护秩序-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张释之,字季,汉族,堵阳人,西汉法学家,法官。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释之做过的事很多,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维护秩序,尽可能地用公平的尺子照顾到更多的人。张释之本人的具体信息在历史上记载得非常少。但是他做的事情很多,有很多都流传成了千古佳话。首先

  • 审食其与吕雉的关系特殊,为什么刘邦没对审食其下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审食其(shěnyìjī)(?-前177年),西汉时期官员,是刘邦的同乡,沛县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史记》多个篇章记载,审食其和吕后不清不楚,而且从蛛丝马迹来看,审食其和吕后的特殊关系,应该是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开始的。那么,审食其和吕后的关系如此特殊,为何

  • 吕雉年轻美貌,为什么嫁给比她年长很多的刘邦?-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太史公司马迁在给汉初外戚作的传记中,说吕雉晚年因“色衰”而“爱弛”。

  • 郦食其曾穷困潦倒六十余年,他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郦食其,陈留郡雍丘县高阳乡人,秦末楚汉时期儒生,又被称作“郦生”,在六十多岁时前往投奔西征秦国的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说客。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中,除张良、陈平这样的标志性人物外,还有别的大拿。高阳儒生郦食其便是这样的大拿。郦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这场行动对秦朝意味着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史称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213年,在秦朝首都咸阳,举办了一场非常特别的宴会。对于这场宴会的目的,后世史书上已经没什么记载了。有可能是因为某个特别的节日,

  • 汉宣帝对刘据是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给他的谥号是“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刘病已的前半生过得很苦,他在吃奶的时候被送进了监狱,完全是因为自己祖父刘据的连累,那么刘病已对刘据是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给他的谥号是“戾”?要说这刘据,也是个无辜的人,因“巫蛊之祸”而被迫造反,兵败自尽,他的家人都受到了牵连,包括尚在襁褓中的刘病已,廷尉监丙吉(邴吉)同情太子的遭遇,更可怜无辜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