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三国志,都会为赵云没有得到刘备重用而耿耿于怀。历史上对赵云的评价显然很高。连刘备自己都说赵云胆子大,基本没有负面新闻。他是历史上的一代男神。那么刘备为什么一直不重用赵云呢?其实刘备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赵云无能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刘
备用心良苦。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看看。
三国时期,很多将领都很厉害,但是很多人都说刘备没有重用身边的人才,更不用说张观了。很多人觉得赵云真的很可惜,因为刘备一直偏爱张观,毕竟他对他们称兄道弟,很多时候会先考虑他的兄弟,但是赵云实在太真诚了,平时看不出什么好的,死后谥号也很可惜。
当时刘备称王后,封了很多将军。前将军是关羽,后将军是黄忠,左将军是马超,右将军是张飞,但没有给赵云封号。但是陈寿说赵云要列入五虎上将,刘备却没有封他什么。为什么?再加上赵云死后,刘禅给了他谥号"顺平侯"当时很多人觉得这个称号不霸气,其他任何人都比他的谥号厉害。和他差不多的将军马超的头衔都是"侯伟"相比之下,他的谥号真的不怎么样。这是为什么呢?他真的不受重用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1.首先,刘备和另外两人结拜后,赵云是最早追随他的人。按理说,他应该珍惜。当时赵云才十几岁,应该在公孙瓒的军营里。当时年纪轻轻就有很强的战斗经验,非常勇敢。这个时候刘备其实就在公孙瓒的军队里,所以他们当时就已经认识了。后来刘备因为被曹操打败,投奔了袁绍。自从进入刘备的阵营,赵云一直很真诚,很信任他。当时刘备本身就很弱,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他依赖别人,赵云却非常忠实地跟着他,没有一句怨言,刘备当然不可能不理他。
其次,赵云曾经在一次逃亡中救了刘备的妻儿,救了刘备一命。在当时的一场战争中,刘备因为人多,一下子失去了妻儿,四处逃亡,和他们失去了联系。当时,他和几个人在张观逃亡,但只有赵云不见了。有人怀疑她是不是趁机逃跑了。结果他冲进了敌人的军营,救了自己的妻儿,这就是后来的“七进七出”。那么,刘备更应该报答这份恩情。如果真的不重用他,那就真的不道德了。作为一国之君,怎么会是这样的人?
3.然后在刘备和曹操争汉的过程中,赵云立下了汗马功劳,连黄忠也被对方军队围困。当时赵云立刻赶到,既救了黄忠,又把对方军队搅浑了,使对方军队失去了立足之地,伤亡过半。当时刘备对他非常感激,一直表扬他。刘备不可能不看重他这几点。
而且刘备临死前,曾经叫诸葛亮掌管他心中的大事,然后叫赵云一个人打理很多事情,不仅把家人托付给他,还让他为自己照顾妻子和孩子。看来刘备其实很信任他,把他当兄弟,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肯定是没话说的。刘灿·贝怎么会不重用他这样有好感的人呢?
4.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赵云没有得到重用?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大家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的。很多人不知道刘备的用意,其实诸葛亮早就看出来了,只是没有透露这些东西。而且诸葛亮知道刘备的意图后,开始保护赵云。北伐之时,赵云自告奋勇当前锋,诸葛亮用了很多理由劝他去后方压粮草,其实是在压粮草,为了保护他。
所以其实刘备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保护刘备的安全。那时候,当时被封的那些四虎将军,肯定会被安排在蜀汉的地方,他希望赵云能留在身边,所以没有给他大的官职。仔细想想。当时,张观、黄忠和马超实际上被分配到了各个地方,一个在荆州,一个在汉中,一个在益州,一个在阆中。而赵云也确实留下来了,一直守护着刘备。刘备为了保护身边的将军,不仅给了他一个以前没有的官职,而且这个官职看起来很平淡,其实只是保护他的一种方式。因为它看起来很无聊,人们会忽视他的权利。其实他是一个很有权力的人,也是刘备非常重视的人。
但说到赵云的官位,可别小看他。虽然易军的官位看起来很小,但是他的权力却不小,因为黄忠打仗的时候不得不依靠赵云的指示发动自己的兵马。由此可见,其实我们看似很小的官位,可能并不小。我们以为他官位小,其实只是表面。而且之前没有这个官职,是刘备自己创造的。当时的寓意是自助。不是说很信任他,希望他能一直帮助自己吗?
很多人对赵云后来的谥号有一点误解,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谥号太平庸了,一点也不符合他将军的风范,也没有体现出他的勇猛。但其实顺平侯并不是指他,潜在的意思是只要赵云在,一切都可以挽回,一切都会很顺利,都能够顺利的走下去。而这也符合他在刘备心中的形象,因为刘备也认为每当有什么困难的时候,赵云一定是第一个出来解决危机的,他也是冲在最前面的。他每次化解困境都能帮上大忙,简直就是妥妥的护身符。所以,给他封个官职,其实是他的好意,只是我们很多人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