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西洲城在如今的哪个地方?(唐朝西州城是现在哪里)

唐朝西洲城在如今的哪个地方?(唐朝西州城是现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38 更新时间:2024/1/6 2:54:59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入侵长安,唐玄宗逃往蜀国。安西都督、北庭都督紧急组织一万五千勤兵马开赴中原。因为边防军,所以变成了空虚拟。于是吐蕃乘乱入侵,公元763年,他们切断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与中原的联系。两地的唐朝守军隐居了几十

年。最终,所有的北方宫廷都在公元791-792年陷落。

尤其是北朝失陷后,西州独自坚持了一段时间。《大唐漠北最后一传》在最后一刻讲述了西州的故事。这个西州就是今天的吐鲁番。

吐鲁番有许多古迹。

西州(吐鲁番)是中国最干燥的地方。

西州,又名高昌,指今天的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盆地5万平方公里。虽然靠近天山巍峨的群山,但却是一片很低的洼地。吐鲁番盆地最低的地方艾丁湖海拔只有-154米,也就是说低于海平面100多米,是中国大陆最低的地方。

吐鲁番是中国三个地方中最好的。第一个地方是中国土地上海拔最低的地方。其次,有一个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火焰山,曾留下49.6℃的最高气温中国纪录,地表温度可达89℃。第三,吐鲁番是中国最干燥的地方。全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太阳蒸发能力特别强,年蒸发量超过3000毫米..

古代的吐鲁番,也就是高昌和西州,也是气候非恶劣的地方,高温干旱,沙漠。尽管如此,在汉唐时期,吐鲁番盆地是当时西域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南北朝时期,这里诞生了著名的高昌王国。唐朝时,西周是北朝都城的重镇,唐朝以后,高昌回鹘在此兴起。今天,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大量出土物见证了吐鲁番的辉煌历史。

吐鲁番盆地的人类奇迹

众所周知,今天的吐鲁番是中国著名的瓜果之乡。吐鲁番的葡萄和西瓜特别甜,自古以来就有非常繁荣的传统农业。为什么这个极度干旱的地方在古代就发展了农业?根本原因是这里地下水丰富!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之下。天山冰川融化后,会有大量的水渗入地下,从高海拔流低海拔盆地,相当于一条看不见的地下河进入吐鲁番盆地。而且火焰山的山还会起到地下大坝的作用。火焰山阻挡了盆地中心继续向地下渗透的地下水,抬高了地下水位,使盆地多处地下水出露,成为泉水,滋养了吐鲁番盆地。

同时,吐鲁番还有另一处人类建筑奇迹,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起,成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这是"坎儿井"。"坎儿井"它不是一口简单的井,而是在戈壁滩地区创造的特殊灌溉系统。

坎儿井一般由竖井、地下通道、地表通道和小型水库四部分组成。它巧妙地拦截地下水,并通过地下渠道引导这些宝贵的水资源灌溉当地的农田。由于坎儿井的引水渠隐藏在地下,避免了太阳暴晒和大风造成的水分蒸发。

据历史考证,坎儿井技术是汉代西域开放带来的。西汉时期,中原派兵在吐鲁番垦荒,并在当地设校尉。军队和中原移民到达后,与吐鲁番当地人一起,利用中原的技术经验,创造了卡热京这一灌溉设施。经过2000多年的建设,今天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已达1100多口,总长约5000公里。规模惊人,被誉为地下"万里长城"。

亚尔古勒·卡迪姆基·沙希里

西周,唐代西域最繁华的城市。

综上所述,吐鲁番盆地是汉代以来中原政权的重点发展地。唐朝贞观年间,高昌王国被唐朝所灭,在当地设西州,曾是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后来安西划归龟兹,西州成为北朝都城重镇,辖高昌、刘中、交河、蒲昌、天山,辖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的高昌古城,即哈拉、卓古城)。

开元二年(714),唐朝在西州城建立天山军,兵力5000人,战马500匹。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移的白发老兵,就是这支唐军军。

从755年开始,北院和安西就再也没有得到过中原的支持,763年甚至断绝了联系。而隶属于北朝都护府的西州、汀州、益州等都是正常州,大部分是汉人移民和粟特、突厥等归化民族,并且和内地一样完成了户、民的编制,实行均田制、租佃制、官兵制、学堂制等中原制度,与北朝、安西的一些俘州完全不同。

尤其是西州,下辖多达19000多户,而人口基础雄厚的汀州、益州只有2000多户。西州不仅小米、小麦等粮食产量充足,还盛产葡萄、棉布等商品。同时也是扼守天山南北交通的枢纽,经济繁荣程度甚至高于龟兹、玉田、疏勒、焉耆等安溪四镇。它是唐代西域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此,北庭、安溪虽然被隔绝了几十年,但当地的人口和物产足以支撑数万守军的补给,甚至还补充了部分兵力。

790年,北庭护府,统治汀州,被吐蕃军攻陷。我北朝使攻古,引二千残兵退西州。次年,杨希固率军与回纥联手反攻汀州,失败后被回纥大相所杀。西州的最终结局有争议,一般认为是791年落入吐蕃手中。但也有人认为,西州军民几年来一直闭关锁国。

从军事角度来说,西州确实有长期坚持的能力。不仅粮草水草有保障,而且四周都是沙漠戈壁,不利于外来入侵者的补给,对吐蕃军队非常不利。具体的历史真相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探究。

事实上,晚唐时期的西州(高昌)并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仍然保持着足够的人口和经济实力。唐朝末年,归义军将领傅收复汀、伊、西州,西州于866年名义上回归唐朝版图。唐朝灭亡后,蒲的后裔建立了高昌回鹘,再次发展了繁荣的高昌文化。

成吉思汗时代,高昌回纥归蒙古。长春真人丘处机曾经去过高昌,对西州的胡汉杂居文化印象深刻。当地普遍使用汉语,但口语是"胡郁"学校教《诗经》《论语》《孝经》,他们却用"胡郁"学会阅读。甚至,西州可以组织一个和尚、道士、儒教的迎宾队伍,甚至是一个盛大的中国式乐队。可见,唐文化对吐鲁番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标签: 西州高昌吐鲁番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殉葬的嫔妃们为何尸骨呈八字形?(朱元璋殉葬嫔妃电视剧片段)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制度,朱元璋,殉道

    说起古代的一些殉道制度,真的很恐怖。拿活人殉道是很平常的事。有多恐怖?我们来看看朱元璋的葬坑。据说朱元璋出土的墓坑里的骨头都是八字形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真实内容其实挺吓人的!"和朱元璋腿埋在一起的女人都断了,呈八字形"这是因为古代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埋葬方式。这些被埋

  • 督导组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士兵,嘟嘟,法军

    在我国历史上,孟子和梁聊天时说了一句话:"灌鼓,兵器连,弃甲部队走,或百步停,或五十步停。锅嫌壶黑怎么办?"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由来。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士兵在战场上虚脱,随风而去是常有的事。为了加强军纪,杜绝这种情况,自然需要专门的人员来监督。在古代,这个职位被称为监军。《新唐书》曾载:"出监宣

  • 历史上品德不好的诗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匡衡,汉元帝,一个

    小时候,我们相信听过很多关于古代诗人的故事,老师和父母都鼓励我们向古人学习。上学以后,历史课本一般都是黑白分明,好人坏人分的很清楚。可惜人无完人。传说和教科书中的光辉形象,不一定是高尚的人物,比如下面这种。1.匡衡从墙上偷光。出自西汉大文豪匡衡的故事,他年轻时凿穿墙壁,吸引邻居烛光下读书,最终成为一

  • 历史上薄巧慧为何被废?薄巧慧原型人物介绍(薄巧慧原型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瘟疫,皇后,汉宫

    虽然薄巧慧不是《美人计》中的主角,但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薄巧慧有原型吗?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伯是汉武帝刘启的堂弟,后来做了皇后。然而,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刘启对博不太在意,他们一直没有儿子。最后博因为孩子的问题被废,导致她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废皇后。然而后人对瘦皇后评价甚高。在位期间,她任劳任怨

  • 为什么皇帝吃饭不能超过三口?(皇帝吃饭不能超过三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满汉全席,清朝

    我们国家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天最大,所以吃是大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古人把饮食当做头等大事。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帝,他们一般吃什么?他们吃饭的时候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帝王的吃法。在清朝,在紫禁城里,每座宫殿都有自己的饭厅,其中最大的饭厅叫做"御厨"。御膳堂分为五

  • 西汉景帝成功伐诸侯,为什么明朝文健失败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朱迪,汉景帝,诸侯

    "分封制"虽然这种制度从秦朝开始就很少使用了,但是建国初期还是有一些朝代封了很多诸侯。但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国王最终都会走上同一条路——削封臣。比如西汉和明朝时期,曾经有诸侯。然而,在西汉,汉景帝成功地削减了诸侯,但朱允炆,明朝皇帝文健,被击败,失去了他的王位。为什么成绩差距这么大?切弗朗西斯科(

  • 吕布三姓家奴不讲忠义?这都是对吕布的误解(吕布三姓家奴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长安,汉献帝

    不管你有没有看过《三国志》,你可能都知道吕布被张飞贴上了"家奴三姓"标签导致吕布成了一个毫无忠诚可言的人。其实这对吕布有点不公平,他已经做到了忠义,得到了汉献帝的信任,他亲自给吕布写了一封信来解救他。其实三国中多次换主的人不在少数,换主次数比吕布多的人也有,但并不总是像吕布一样被后人诟病。看来吕布被

  • 古代猪肉是什么地位?古人是怎么对待猪肉的?(猪肉与古代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猪肉,古代,项羽

    猪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它相对容易获得和制作,猪肉被用在许多菜肴中。现在猪肉会分为很多种,根据品质,根据产地,根据部位的不同然而,在古代,我们每天吃的猪肉并不像现在这样普遍和受欢迎。比如苏东坡的东坡肉,因为又好又便宜却没人吃,就被人买去研究。那么猪肉在古代是什么地位呢?我们现在对待猪肉,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介绍人心不足蛇吞象什么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什么意思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人心,大象,夜明珠

    人心不足,蛇吞大象,世界最后会抓到蝉。其实大家都应该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也不难理解,只是这次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告诉你"一条蛇吞了一头大象,是因为缺少人心"这个故事。人心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没有人能完全看透另一个人,这也是人类的高级之处。但是"贪婪"言语可能成就一个人,也更可能毁灭一个人,所以知足

  • 明朝皇帝朱祁钰为什么要向大臣行贿?(朱祁钰为什么会被夺权)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泰帝,皇帝,大臣

    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发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皇帝作为天下之主,向朝中大臣行贿!毕竟皇帝是天子,一个圣旨,天下服从。那他为什么要贿赂部长呢?说起这件事的由来,皇帝很惭愧,因为真的不好说!然而,正是这件事导致了皇帝最终的悲伤。发生了什么事?这个时期发生在明朝中期,当时明朝的皇帝是景泰帝朱祁钰。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