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鳌拜手握重兵多万为何不造反?(鳌拜手握兵权为什么不造反)

鳌拜手握重兵多万为何不造反?(鳌拜手握兵权为什么不造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48 更新时间:2023/12/4 16:37:05

说起鳌拜,我相信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并不好。他们认为这个人坏,主要是因为他不仅坏,而且有权利。鳌拜的势力达到了40万大军。但即使如此,鳌拜最终还是死了。那么也许有人会问,有40万大军在手,为什么不碰碰运气呢?如果鳌拜趁机推翻康熙呢?如果没有,为

什么?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示这些问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封建王朝,皇帝总是被欺负,甚至被手握兵权的大臣废除,自己当皇帝。但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帝八岁,年幼无知。作为辅政大臣,鳌拜不仅武功高强,而且装备精良,能在北方调动40万大军。但他虽然霸道,却从未推翻康熙,自立为帝。为什么?边肖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鳌拜对清朝的忠诚根深蒂固。

鳌拜一直忠于清朝,他没有其他想法。影视剧还虚构了鳌拜因剧情需要想当皇帝的情节。事实上,鳌拜出生于清朝之后的贵族家庭,很早就与皇太极并肩作战,为清朝立下了不少战功。鳌拜与皇太极关系深厚,鳌拜对皇太极没有二心。

皇太极死后,鳌拜和其他大臣支持豪格。后来因为多尔衮和豪格势均力敌,鳌拜等人还是坚持让太子继承皇位,然后年仅六岁的福临做了皇帝,成了顺治皇帝。然而多尔衮一直称霸天下,鳌拜却没有屈服于多尔衮,毅然站在顺治一边。不过,这个多尔衮一直在整顿。这也是他在顺治皇帝去世前被任命为四侍郎之一的原因。他只是看到自己年轻,权欲膨胀,才不理会康熙的命令。

2.鳌拜可以调动40万军队,但不能完全控制他们。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中央集权国家,皇帝拥有绝对的军政大权。鳌拜知道清朝皇帝对军队的控制。驻扎在鳌拜的40万大军名义上归鳌拜指挥,但军权来自天皇的皇权,军队归天皇指挥。诚然,鳌拜可以调动四十万军队,但这四十万军队是国军,是清军,不是鳌拜的军队。鳌拜调动军队的权力是清朝给的。为了清朝的安全,鳌拜可以调动这支军队。如果军队想和鳌拜一起造反,他们可能不会听他的。如果你煽动叛乱,鳌拜只能动员自己的军队,大多数人不会参加。更有甚者,可能会反过来对他不利。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侥幸换了康熙,其他太子即位,他也没有好下场。

3.鳌拜惧怕孝庄皇后,孝庄皇后是清初的靠山。

孝庄皇后,又称孝庄文皇后。先后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也嫁给了多尔衮。他见多识广,斗争经验丰富,对国家政治事务有很强的解读和把握能力。在康熙眼里,她是一位有着深厚感情和政治才能的老祖母。然而在她的政敌眼中,她是一个相当有心计、所向披靡的优秀女政治家。她是清代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也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有德、有识、有才、有名。从下面的典故可以看出她的政治才能。

一是投降洪承畴。崇德七年三月,清军俘虏了明朝冀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下令将洪押解到盛京,并派范文程轮流劝说。洪承畴依然不屈,皇太极犹豫不决,不愿意吃。见此情景,小庄自告奋勇,亲自劝说。"用一个罐子支撑住他的嘴唇。经过几天的努力,他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的铁柱下。

二是平息收储风波。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极突发脑溢血去世。随着皇太极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不留遗嘱,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正在悄然展开。皇太极的长子苏豪格太子和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睿多尔衮太子都对皇位虎视眈眈。但由于小壮的幕后活动,皇位最终落到了年仅六岁的福临手中。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一方面鳌拜受到褒奖,另一方面索尼坚持要制衡鳌拜。可以说拉着玩,权衡着艺术玩法的完美。鳌拜只是一个战士。面对这样一位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政治家,鳌拜仍然非常害怕。

4.其他部长助理对鳌拜的限制。

顺治皇帝也是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皇位,而且在登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权力都是由摄政王多尔衮把持的。这件事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所以他想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选忠臣辅佐少爷,但不要让一个人单独辅佐朝廷,而是四个人联合起来,各显所长,互相牵制。这样既辅助了年轻业主,又避免了一人垄断的危害。他的想法可谓煞费苦心。

于是,在顺治皇帝的遗诏中,出现了四位辅政大臣。这四个人是:索尼、苏克萨哈、齐巴比隆和鳌拜。这四个人是顺治皇帝精挑细选出来的。其中索尼是土生土长的正黄旗人赫赛里哈拉,出生于"书香门第"索尼的天赋自然高于常人。年轻时是努尔哈赤的一级侍卫,"进进出出随员,随军征伐",对顺治皇帝极其忠诚,时任国务大臣兼内务府长官。顺治皇帝认为这个人坚定可信。

苏克萨哈是土生土长的正白旗人,他的父亲苏娜娶了努尔哈赤的第六个女儿额尔古纳。所以,苏克萨哈是清朝皇帝努尔哈赤的孙子。由于这层关系,加上苏克萨哈聪明能干,他当时是内政大臣和太保亲王。顺治皇帝为此"表哥",倚重,所以托孤于他。

旗巴毕隆是一个黄旗人,鲁牛人,他的祖父也是努尔哈赤人。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女儿和硕公主,父亲是清朝五大开国大臣之一的益都。当时是国务大臣、禁卫大臣、太傅亲王。

鳌拜,土生土长的黄旗人,瓜尔加人,是清朝开国元老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后裔。当时是议事大臣,内卫大臣,太傅亲王的职位。

从以上四位辅政大臣"简历"由此可见,这四人在开创大清传承方面功不可没,属于元老级人物。不过都是不同姓氏的军事贵族,既不是宗室,也不姓艾辛乔罗。他们是皇族之外的重要力量,可以牵制皇族的一举一动。其次,他们都属于上三旗,既显示了四人的高贵,又平衡了上三旗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牵制的作用。第三,他们四个人中有三个是皇族。这样,他们四个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顺治选择这四个人都是极其合理的。对内,这四个人可以全心全意的辅助少爷;从外部来看,他们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他们不是皇室成员,不太可能觊觎王位。而且他们四个共同协助政府,既减少了威权的潜在危险因素,又互相监督。

5.鳌拜的对手是英明的康熙皇帝。

康熙从小勤奋好学。从五岁开始,他早出晚归,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父母去世后,他更加努力,系统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认真研读儒家经典,拜武艺高超的侍卫舒默根为师苦练骑射技艺,他射箭狩猎,十箭九中,骁勇非凡。他经常虚心请教左右,甚至恬不知耻地请教身边的宦官。繁重的学业几乎压垮了他的身体,累得他咯血,还坚持放下。

康熙一生受满族骑射文化的训练,受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受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教育,形成了康熙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

而且从康熙平三藩、接受台湾省、驱逐俄国、亲赴葛尔丹等伟大的历史功绩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开始"康干史圣"。对于出生在鳌拜的贝奥武夫来说,他根本不是对手。

6、鳌拜是专制的,不是反叛的。

第一,居功自傲。鳌拜是费英东的侄子,费英东是晋朝后期五位开国大臣之一。可以说他是名门望族。年轻人在南方与皇太极并肩作战,战功卓著。皮岛之战,他身先士卒,一举拿下皮岛战略要地。正因如此,皇太极被封为"鳌拜,一等功男;巴图鲁"(战士)后来在与明朝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在晋松之战中,杀了明军,升任禁卫军司令。清朝灭亡后,鳌拜率军打败了李自成的军队,进而打败了大西政权。虽然鳌拜在四辅大臣中居末位,但他的贡献是其他三位无法比拟的。

二是孝庄皇后的纵容。鳌拜后期之所以敢不敬康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孝庄。两者有共同的利益,都是纯粹的满人思想,即重满抑汉。

正是因为肖壮和鳌拜同意攻打陈晗,才产生了肖壮对鳌拜的信任。让鳌拜带头打击汉人官员和那些支持重用汉人官员的人,包括年轻的康熙皇帝。正是这一点促成了鳌拜权力的上升,导致了鳌拜对康熙的谴责。

俗话说,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鳌拜的命运就是最好的写照。鳌拜虽无意谋反,但作为当时的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不知收敛,狂妄自大成为康熙个人统治的绊脚石,激起了他的震怒,不得不杀,才会有这样的结局。尽管鳌拜被康熙除掉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谋反的坏人。他只是不想康熙掌权,失去权力。雍正当了皇帝,读了鳌拜的一些功绩,恢复了鳌拜的爵位,让他成为超级战士。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鳌拜有了更深的了解,但不得不说,鳌拜对清朝的忠诚令人钦佩!

标签: 康熙皇太极多尔衮

更多文章

  • 刘娥不孕的真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真宗,刘鹗,刘娥

    作为宋代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刘鹗的一生非常励志。她执掌朝政十多年,从未做过出格的事。但令人好奇的是,刘鹗一生无子,养子只有一个,就是宋仁宗·赵真。所以民间也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是真相并没有得到证实,可能永远是个谜。刘鹗没有子女,却还能得到宋真宗的宠爱,可见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的亲密,这种情况

  • 韩信曾留下两道数学难题无人能解?如今堪称经典(韩信的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刘邦,一个

    韩信是刘邦立汉的主要功臣,但最终被吕后和萧何怀疑并杀害。韩信的一生是辉煌的,也是悲剧的。他原本在项羽手下,却因为得不到重用而投靠了刘邦。结果,生到死是最后一个。后人也对韩信评价很高,民间流传着与他有关的各种传说。其中一个故事是韩信留下了两个很多人解不开的数学难题。现在,我想知道你是否能解决这两个难题

  • 东吴重臣张昭是个什么样的人?张昭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张昭,一个

    我总觉得张昭在吴栋的存在感不高,但他却是吴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张昭早年追随孙策、孙策,重用张昭。据说文物会托付给他。后来,张昭辅佐孙权,帮助孙氏在江东立足。可以说张昭是孙武的老将了。孙权准备设丞相一职,朝中官员推荐张昭,孙权没有采纳,让很多人不解。据说孙权认为张昭太口无遮拦,所以不需要他。张昭是一

  • 王昭君出塞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匈奴人对她做了什么?(王昭君出塞后被匈奴单封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昭君,匈奴,昭君

    说起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她们是谁。都有闭月羞花,婀娜多姿的样子。然而,王昭君是其中最伟大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可谓是一个比喻,但大多数人认为是汉献帝无奈才把昭君嫁给匈奴的。昭君是阿提拉数次进京向汉献帝求援的皇后。本着一个八卦的精神,来看看匈奴人是怎么宠老婆的!其实比起石的《沉鱼》,王昭君的结局应该算

  • 陈祖义的后代后人都是什么结局(陈祖义活了几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代,这个,陈友谅

    说起陈祖一,其实大家应该或多或少对这个人有所了解。他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他被称为海盗大帝。明朝时,南海闹得沸沸扬扬。据说当时明成祖下令悬赏50万两银子捉拿他,所以这个人头超级值钱,但最后还是被郑和打败了。于是也有网友问,这么厉害的人,他的后代怎么办?仅此而已。下面我们继续揭秘,分析一下!其实并没有关

  • 李鸿章为何被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首次面见慈禧)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鸿章,慈禧,太平天国

    1901年11月7日,孙中山清政府最重要的大臣李鸿章逝世。慈禧太后得知这个消息后,当众留下眼泪,叹息道:"大局不确定,万一出了什么事,再也没人分担了。"李灿·洪章怎么会在慈禧的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呢?那我们不妨看看李鸿章对国家和清政府的巨大贡献。军事成就李鸿章,安徽合肥人,生于1823年。他与曾国藩的

  • 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有何矛盾?是皇太极抢走多尔衮皇位的么?(皇太极与多尔衮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多尔衮,皇太极,阿巴

    皇太极和多尔衮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都是建立清朝非常重要的人物。多尔衮比皇太极小20岁。17岁跟随皇太极讨伐蒙古,后成为正白旗旗主。1641年,多尔衮在晋松战争中立功,使清军顺利进入中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被称为摄政王,是清初重要的军事家。其实多尔衮在当时还没有资格和皇太极抗衡,只是两者之间有些矛盾

  • 头发的故事初二下册作文(头发的故事初二作文6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头发,长发,时候

    我是在妈妈的要求下留着长发长大的。起初,我不想留这么长的头发,甚至根本不想。因为年轻的时候,我很羡慕那些男生的短发。洗头的时候,这些男生速度都很快,我洗头总是要花很长时间。特别是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和朋友一起玩,那些男生总是调皮的拉我的头发。那一刻,我特别羡慕她们的短发。所以我小的时候经常跟我妈说要把

  • 万俟卨和岳飞什么关系(万俟卨给岳飞用的什么酷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俟,秦桧,宋高宗

    许多朋友会念错万俟卨的名字。正确的发音是mòqíXiè,他的姓不发音为Wàn.历史上,万俟卨是南宋初期的宰相,但他是一个汉奸。因为诬陷岳飞,被后人所不齿。万俟卨最初附属于秦桧。后来,他当了宰相,虽然不再听秦桧的话,但他的所作所为与秦桧无异,而且更加可鄙。以下是对万俟卨生平的介绍,我相信这将使你大致了

  • 历史上第一个女间谍是谁,她的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间谍,夏朝,姐姐

    其实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个女间谍。毕竟,只要有战争和阴谋,间谍就不会消失。但是在历史上,间谍不仅仅是男的,还有女间谍!身体更容易让对方放松。那么这位非常厉害的第一女间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历史上第一个女间谍是谁?众所周知,夏商周三代都是被商灭的,而灭商最大的功臣就是一个叫姐的人,她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