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白一生为何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这其中有什么原因?(李白在科举考试成绩怎么样)

李白一生为何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这其中有什么原因?(李白在科举考试成绩怎么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21 更新时间:2024/1/20 9:07:20

说起李白,他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总是不走寻常路。他和孟浩然杜甫一样,参加了科举,只是没有走正常人该走的路,要找关系,找门路。这个人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那么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问题上,李白是个另类。

首先,他到处寻找政界和文学界的大人物,并送给他们诗歌和贡品。当那些大人物无动于衷的时候,李白走上了假装隐居的道路,去了钟南山隐居。在修仙学道的同时,他时刻关注着长安朝廷的一举一动,希望能像偶像谢安那样被请出山,实现自己的"激发他们的智慧,并愿意协助他们,这样阿特拉斯地区将得到解决,海贤县将是明确的"荣耀和梦想。最终,他假装隐居的这条路帮了他大忙,由他的好友兼精神导师,当时最著名的道士吴昀推荐,进入了朝廷的视线。

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到了唐代逐渐成型,尤其是唐玄宗时期,科举的各项制度比较完备。虽然没有像宋代那样实现科举的糊名制,但毕竟有大量平民家庭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科举成为普通家庭的知识分子突破门阀制度天花板走向政治的公平途径。

问题是,为什么李白不想参加科举考试?为什么不想通过真刀真枪的考试,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在文学史上,这个问题争论已久,没有定论。一般来说,李白不科举有三种解释。一个是不屑。李白根本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普通人考科举。他懒得和普通文人挤独木桥。第二不敢,第三不敢。其实第二个和第三个原因基本上可以合二为一,就是李白的"政审"但是,他的家庭背景是有问题的。有人说他们家是做生意的;有的说他们家犯了罪,去了四川隐居;还有人说李白年轻的时候是个混混,经常寻衅滋事。他和别人赌博,杀人,在社会上过着流亡的生活。他根本不敢参加严格的科举政治考试。

有趣的国学认为,风格就是个性。从李白诗歌的风格来看,他的浪漫主义精神,他像孟子一样的俯视诸侯的精神,是他一生人格的写照。李白被称为"诗人仙子"这是他诗歌的风格,也说明在李白的骨子里,有一种神仙般的人格追求。普通人的精神家园在地上,而诗人李白的精神家园在天上。所以李白自视甚高,他想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们来看看李白诗歌中呈现的自我形象。首先,李白从来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官,做一个普通的文人。他的理想是成为像管仲乐毅诸葛亮那样的人。这些人很有名,但他不会是小官。李白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实现。与安丽媛谈笑风生"、"最终的和平与稳定"理想。而且我们知道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特别难,升迁之路特别慢。这对于李白这样志存高远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第二,李白经常拿自己和大鹏、天马、熊健比较。他觉得自己是一条龙,不是普通的小池子。看他写自己的形象。"大鹏一日随风起,冲天万里。如果风力减弱,它仍能扬走汹涌的水流。"所以,他觉得凭自己的天赋,他可以"出则与诸侯讲和,逃则鸟瞰巢"。而且霸气往往是挡不住的,而且是侧漏。唐代的网络名人,和李白一样,粉丝数量庞大,关注度极高,所以李白认为他完全有可能带着自己的宏大计划直接听天由命。诗人李白就是这么自信。

第三,李白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犬儒主义者。唐代的科举考试虽然比较完备,但还是存在大量的不公平。有些贵族家庭的孩子是靠背后的人脉和打招呼进入官场的,而且是以一种不完全公平的方式。李白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表现出不屈的性格。于是李白强喊:"哦,我怎么能对那些地位高、身居高位的人卑躬屈膝呢?他们永远不会被人看到一张真诚的脸。!

第四,民间人士不通过科举,也有进入官场的途径。这种方式就是假装隐居,假装修仙学道。我们不能说李白在四川修仙,在全国名山大川修仙都是他的手段。他的性格确实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甚至还正式诚心诚意地加入了道教,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道士。当时朝廷非常重视山中有名有才的隐士。他们一旦出名,可能会被朝廷吸引,被邀请走出大山,到朝廷去。所以李白修仙隐居山林,一方面是他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他走向朝廷的另一条路。而且这条路付出的是时间的代价,一旦被朝廷看中,会导致仕途一飞冲天,比那些忍受过科举考试的人强多了。

第五,李白的高度自尊使他害怕失败。按照李白的自我评价,他是大鹏,是神仙。如果他和普通人一起考,考上了很正常,但是一旦考不上,他丢不起那个人。所以李白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

第六,有人说,你说李白骜不驯,看不起群臣,那他怎么能虚心向那些政治和文学领袖请教呢?其实在唐代,来访的老板送自己的作品,让他们推荐,这在当时被称为写论文,是很正常的。连清高的孟浩然都迫不及待地向张九龄求职,何况当时年纪还小的李白。但李白求职时并不总是谦逊,而是表现出一种大大咧咧的态度。你用我我就用,不用我就走。

李白在《上安州配昌史书》中写道:"愿你侯会因你的大相遇而快乐。最后,我会再次感激,再次羞辱。白色会让真诚感动天空,长虹会穿透阳光,直而易,不冷不热。傲慢就暴跳如雷,不让从门下过,就要被赶长途。白色是走在膝盖前面,然后走开。西入秦海,可见国风。永别君,黄鹂举之。为什么不能在何王公家门口玩长剑?"

你看这是找工作,我觉得他在威胁别人。

李白给时任荆州刺史、襄州刺史的韩朝宗写了一封信。他和韩景舟合写了一本书,书中写道:"我不需要封万户侯,但我希望能认识韩荆州。".................白,陇西布衣,居楚汉。十五好剑法,皆干王侯。30%的文章,日历到香清。虽然他不到七英尺长,但他充满了爱心。所有的王子和大人都答应做个正直的人。我不能停止担心这个!………

李白上来的时候,礼节性的拍了个马屁,"我不需要封万户侯,但我希望能认识韩荆州。"表达了对韩景舟的高度敬佩。然后拍自己马屁说:"十五好剑术,皆干王侯;30%的文章,日历到香清。虽然他不到七英尺长,但他充满了爱心。"所以希望韩朝宗能提拔他。估计是李白太疯狂了,把韩朝宗吓坏了,才不支持李白的。李白非常生气,给当时的北海知府李咏写了一封求职信:

大鹏一日随风起,冲天万里。

如果风力减弱,它仍能扬走汹涌的水流。

当世人看到我不变的语气,对我所有的大话嗤之以鼻。

傅玄仍然可以害怕来世,但她的丈夫不能年轻。

看李白的态度,哪一个不是温柔的求职,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自我吹嘘,赤裸裸的威胁。所以有人谈到李白找工作,说他低声下气,有趣的国学反对。李白去应聘是真的,但李白还是表现出了一贯的高傲不羁的性格,这也符合他"对自己不服输,不做事"性格一致。

所以不参加科举考试是符合李白的人格逻辑的。如果李白做到了,但是没有通过考试,你觉得李白会怎么做?

标签: 李白科举自己

更多文章

  • 辛追夫人的真实身份(辛追夫人真身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刘邦,李沧

    最近很多在研究这个辛追夫人的人都在说这个辛追夫人感觉有点传奇,就是身份很神秘。很多人在网上听说过这个人,但不知道真实的人是什么样的。于是有人问了,这个辛追夫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历史上真正的辛追夫人是谁?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一、新追简介辛追(公元前236年-公元前186年),生于公元前236

  • 为什么明朝有那么多朝贡国明朝究竟有多厉害(明朝朝贡体制的本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郑和,明朝,朝贡

    在中国古代,有些朝代有"所有的国家都来韩国。场景当然不是真的有一万个国家在致敬,而是有很多话。其实很多朝代都有一些朝贡国,听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地位,而且在所有古代历史朝代中,只有明朝的朝贡国最多。那么,为什么只有明朝的朝贡国数量最多?中国明朝有多强大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朝贡制度历史悠久,明朝形成了各国

  • 太昊和少昊是什么关系(太昊和少昊是什么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昊,东夷,首领

    说起少昊是谁,边肖隐约记得他像一个鸟神,可以控制很多鸟,但我不知道更多的细节。看完这个太浩边肖我都不认识他,那么这个太浩是谁呢?这个泰浩和少昊有什么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吧!1.谁是少昊?少昊不简单。他是五帝之一,黄帝的儿子,少昊有个名字叫白蒂。这个你应该知道一些。姓姬,名,黄帝之子,上古部

  • 德伯家的苔丝故事梗概(德伯家的苔丝故事梗概思维导图)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安吉尔,英国,一个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大纲讲述了一个关于阶级、爱情和命运的悲剧故事。以下是故事的梗概。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苔丝的年轻女子。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但偶然的机会,她被送到一个富裕的家庭当仆人。在这个家庭里,苔丝遇到了两个男人,主人的儿子安吉尔和

  • 清朝第一功臣为什么是汉朝大将李成梁(清高祖为什么是李成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努尔哈赤,多尔衮,清朝

    其实说到清朝的英雄,很多人都会想到多尔衮。当然,他的确是清朝建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但是如果没有李,多尔衮的成就可以说是白费了。但李毕竟是汉朝的大将。他为什么会成为清朝第一功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李为什么是清朝的英雄?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是李在汉末扶持努尔哈赤,最终导致了汉朝的灭亡

  • 李渊恨李世民吗(李世民娶杨广小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祖,李世民,李元

    众所周知,唐高祖实际上是一个悲伤的人。他辛辛苦苦挣来的土地要被儿子抢走。他的人生虽然在这里,但每天还是活在这种烦恼和痛苦中,这不是一个好的结局。但他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很多人也问过,这个唐高祖讨厌这个李世民吗?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我们继续分析吧!唐高祖恨李世民肯定是恨,但也是他的亲骨肉,一直是爱恨交

  • 张仪和苏秦谁更厉害?后人如何评价苏秦?(张仪和苏秦谁更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仪,苏秦,张毅

    张仪和苏秦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都是跟鬼谷子学的。很多人喜欢把张仪和苏秦放在一起比较,包括很多古籍都把张仪和苏秦列为连横的对手。但战国书信记载苏秦活跃于各国的时间比张仪晚得多。当张仪当上秦国丞相时,苏秦甚至还没有踏入政坛,于是两人的决斗就此破灭。苏秦和张仪都是纵横技法领域的大师。如果他们打,谁的

  • 朱元璋的侄子李文忠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多好?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忠,朱元璋,明朝

    说起李文忠,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人。他其实是明朝著名皇帝朱元璋的侄子,朱元璋妹妹的女儿。据说这个人也是一个超级厉害的人。有多厉害?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探讨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你一定不要错过!在《野史演义》中,"亲属关系"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话,相关数字都是常见的人渣和草包。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亲属关系"

  •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诸葛亮舌战群儒是不是真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孙权,刘备

    看过《三国演义》,大家应该对诸葛亮在东吴与儒者论道的情节印象深刻。诸葛亮凭着他的伶牙俐齿,赢回了东吴所有的大臣,最终说服了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导致了后来的赤壁之战。但是,这个故事只是一个故事,真实历史中并不存在。那么,在正史中,这是什么情节呢?1.三国演义里都是书生。《三国演义》有意提振了诸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什么意思?曹操说的“杜康”指的是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康,首诗,赤壁

    "杜康"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是曹操短歌里的一首诗。很多人不理解曹操说的话"杜康"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杜康被称为酒圣,是因为据说杜康是酿酒的鼻祖。《说文解字》中有记载"杜康是第一个酿酒的。又名少康,夏朝君主,道教名人"从此,杜康也有了指酒的意思。所以曹操在这里提到"杜康"其实是关于酒的。如果你想减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