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贞观之治为什么说是虚假的?当时的国力究竟如何?(贞观之治为什么那么强悍)

贞观之治为什么说是虚假的?当时的国力究竟如何?(贞观之治为什么那么强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30 更新时间:2024/1/20 8:04:53

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盛世。初唐由李世民开创的盛世,成为后世无数人非常向往的时期。但是没有人见过所谓盛世是什么样子,很多人都认为是关于贞观之治的假盛世。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贞观之治是虚假繁荣?唐朝当时的国力如何?

1.贞观之治概论

观之治是唐太宗初年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执政局面。

唐太宗继承了唐高祖尊祖崇道的国策,并进一步发扬光大,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能够做到诚实,善用他人。畅所欲言,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可教;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复兴文教、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社会稳定;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境民族风俗,稳定边疆,最终达到治理天下的理想局面。因为年份是"贞观"(627-649),所以叫"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了顶峰。

2.为什么贞观之治是假的?

"贞观之治",是中国人将永远记住的伟大时代。

这个时代,百姓安居乐业,皇帝温和慈善,官员尽职尽责,米缸里装的是取之不尽的小米,地里种的是青菜...总之,这样一个接近传说的美好时代是唐太宗李世民创造的,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中国皇帝排行榜的第一位。但这一切都只是骗局。

隋文帝刚登基的时候,全国人口是400万,到杨迪登基的时候,已经达到890万。以一家六口来说,全国人口不少于5000万,这是唐玄宗统治时期才达到的。隋九年间开垦土地1944万公顷,大业中期开垦5585万公顷。但唐天宝十四年,开垦土地1430万公顷。杨迪登基时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去世也没有380万户。国力差距可想而知。

隋朝时期,政府在各地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罗兴粮仓、罗惠粮仓、长仓粮仓、溧阳粮仓和广通粮仓。储存的粮食超过一百万石。贞观十一年,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李密负责;西京国库,也是国家用的,至今没有用完。"隋朝已经亡了20年,隋文帝也亡了33年,但那时候的粮食、布匹、丝绸都没有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代粮仓,包括嘉仓遗址。占地45万多平方米,有259个粮坑。其中一个粮窖还有50万斤碳化小米。由此可见隋朝的繁荣昌盛。

纵观历史,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隋唐更替,战争期间人口减少2000多万。战后人少人多,人们安心了。这是"贞观之治"最重要的原因;其次,隋开创了大运河和科举,大运河的劳工导致了隋的灭亡,但这些促成了"贞观之治"的生产。开凿大运河当时是有益的,其贡献在未来。

所以从理论上讲,即使有什么东西"贞观之治"那也是隋朝的功劳。

到了唐高宗李贽,突然有一天,李贽心血来潮,让尚书高表演:去年全国增加了多少人?

高守回答说:去年的人口增长和前几年一样,仍然是15万。

李治又问:我们国家现在的人口是多少?

高寿道:380万户。

李治捏着手指数了数:嗯,现在有380万户,贞观统治23年,每年人口增长15万户。23年间的人口增长是360万户...不对。贞观统治之初,总人口只有20万,是真的吗?

高性能:反正差不了多少。

李贽这才稍微清醒过来:隋开帝在位的时候有多少人?

高守回答:当时的户籍总数是870万。

李贽惊呆了:你是说隋唐改朝换代的时候,全国人口都快被杀光了?李治想了很久,然后问,隋朝开皇的时候,粮食产量是多少?

当时的粮食足够870万户吃50年。

李志惊呆了:当时有这么高的生产力吗...我明白了,贞观之治就是拿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口,吃够50年的粮食...

至于这段对话,它清楚地写在《子同治简》里。即使把这段话打八折,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看似风平浪静的隋唐之战,实际上是一场可怕的极端——天下百姓几乎全军覆没,剩下的人口还不到隋炀帝统治时期的十分之一。隋朝抓革命、促生产,生产出的粮食足够全世界吃50年,构成了李世民贞观统治的经济基础。

退一步说,即使唐朝贞观时期的人口没有那么恐怖,也达不到隋开帝时期的50%,也就是说隋帝国为他们准备了100年的粮食。

总之,历史学家通过这段记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秘密:"贞观之治"这和李世民没有关系。任何人,即使杨迪皇帝回来了,也会享受"在人口如此之少的基础上。治理"社会福利。

唐朝和隋朝哪个更富有?

很长一段时间,"贞观之治"深入人心,人们都认为那是一个繁荣富强的时代。相比之下,杨迪皇帝的统治在人们心中永远与"挖大运河"、"征服朝鲜"、"江南巡幸"、"人们生活在贫困中。、"农民起义"和对方在一起。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把杨迪描述成一个有着坏君主的暴君,而鲜为人知的是,杨迪的亡国是"极盛极衰",不常见"很难找回"他在位期间的繁华程度,是唐太宗望尘莫及的。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光率军灭,隋朝进入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周边地区稳定的新时期。大业五年,也就是公元609年,隋朝粮仓丰足,后人称赞为"隋朝的繁荣极其在这里"。杨迪大帝十几年的盛世,在唐朝用了一百年,用了太宗、高宗、武则天等。,直到唐玄宗统治时期才得以再次超越。

与隋朝的大业相比,唐太宗的贞观时期似乎差得远了一"黄金时代"。杨迪的繁荣让唐太宗羡慕不已,以至于大业年间的所有经济指标都成了他的"尺子"。据史书记载,唐太宗多次问手下:这个朝代与大业年间相比如何?魏徵和其他大臣经常诚实地回答他。学位是什么等级的?"这意味着它不成比例。杨迪大帝时期的繁荣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杨迪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所以他不遗余力地挖掘大运河,这在一段时间内招致了很多批评。然而,他挖的大运河却一直被后人所用。他召开了一次盛大的外国酋长会议;他对突厥的威慑,对吐谷浑的打击,显示了隋的国威,一切似乎都符合人们心目中的大帝国形象。他发动对韩进攻时,百万大军从洛阳出发,走出洛阳城四十天。旗帜绵延千里,隋朝繁荣空前。然而满月会侵蚀,会盛会衰。当二百多万民工在皮鞭的催促下日夜为前线扛粮,当山东民工站在齐腰深的海水里为军队造军舰,以致下体溃烂,蛆虫滋生,这种繁华必将如过眼烟云般消失。

当然,唐太宗有他自己的价值观,他的成功在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民相信他与他们的价值观相同,未来充满希望。他的可教、他的宽容、他对人才的热爱和他在司法中的谨慎,无疑是他的价值观的体现。唐太宗时期,国力不是很强,百姓负担也不少。但是唐太宗能够公平对待他统治下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贞观盛世带来的好处。这就是当时人们所称赞的"贞观之治"原因也是千百年来被人称道的根本原因。

但就一个皇帝而言,历史上一代贤明的君王只能创造千载难逢的大事,而永恒的贤明君王才能创造永恒的利益。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盛世,却被誉为千古贤王,而杨迪创造了千古利益,却被骂为千古昏君。不知道什么概念蒙住了人的眼睛。

标签: 唐太宗贞观之治隋朝

更多文章

  • 关羽和张飞的功夫从哪里学来?(关羽和张飞比武)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武术,很多

    说起三国时期的经典人物,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比如张飞,关羽,不仅有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给你看。但是今天,我们来谈谈力的价值。他们似乎很擅长功夫。那么这两位是跟谁学的功夫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只是看到这个问题,想到的就是"张飞和关羽都不是学武术的,他们后来的很多表演都和他们早期的

  • 卢循孙恩之乱王凝之被杀谢道韫是如何保住自己家人的?(谢道韫和王凝之的婚姻用一个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晋,谢道韫,谢安

    鲁恩之乱爆发后,由的丈夫负责守城,但深信同为五门饭信徒的孙恩不会造反,所以不听将领们的劝告,执意要守,最后败给孙恩,导致自己丧命。危急时刻,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为了保护家人的生命,不顾一切地杀死了几名敌军。后来,孙恩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派人将谢道韫一家送回惠姬。可见,谢道韫不仅是一位才女,在家人面前也

  • 刘邦出生于丰县还是沛县?在战国时期属于哪国人?(刘邦是哪个县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沛县,凤仪

    很多朋友还不知道汉高祖刘邦出生在沛县还是丰县。其实刘邦是沛丰邑李重阳人,沛丰邑就是江苏徐州市丰县,所以刘邦是丰县人。但是,刘邦既然是丰县人,为什么要自称沛公呢?原因有二。一是陈胜起义后,刘邦集结三千兵响应,最终攻占沛县等地。从此,大家都推举刘邦为沛公,领导他们造反,沛公之名由此而来。第二,秦始皇统一

  • 赤壁之战曹操损失多少兵力?曹操真有万大军吗?(曹操赤壁之战前后多少兵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赤壁,孙权,损失

    在《演义》中介绍赤壁之战的时候,说曹操有80万大军,而实际上曹操当时并没有这么多兵力。根据各种史料记载,曹操应该只有二十万兵马,而吴蜀合起来有五万。曹操虽没有八十万,但总兵力仍是吴蜀的四倍。只是曹操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中败下阵来。曹操一共损失了多少军队?这一点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通过推测大概可

  • 窦太后为什么喜欢梁王?窦太后历史评价(窦太后为什么一直要立梁王为王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后,汉景帝,刘彻

    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有两个儿子,汉武帝刘启和梁王刘武。虽然刘启是长子,但窦太后更爱刘武。给刘武的礼物数不胜数。以窦太后为靠山,王曦梁开始大兴土木,出行规则堪比皇帝。事实上,窦太后希望韩晶将来把皇位传给王曦梁,他自己也在酒后提到过。但是中国法律规定,天子的位置只能传给长子长孙,所

  • 刘禅是真傻还是装傻?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子的?(真正的刘禅是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刘备,棺材

    说到刘备的儿子刘禅,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年纪轻轻的因为赵云进进出出救窦,刘备因此差点杀了。然而,当刘禅长大后,他发现他没有继承刘备的优点,相反,他喜欢整天玩乐。刘备深知这一点,愿意让诸葛亮取而代之。但是刘禅真的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吗?历史上的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过《三

  • 朱棣为什么没有杀功臣?(朱棣为什么不杀朱权)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朱迪,明朝,英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朱迪是一代暴君,疑神疑鬼,好杀,比如在方孝孺中杀过十户人家,残忍地杀过三千宫女,对自己的忠臣也很残忍。在自清朝以来的各种民间宣传中,朱迪被描述为十恶不赦的恶棍,如果他不同意就会杀人。但是,这样的一代暴君,打下江山之后,为什么不杀英雄?在靖南之战中,朱迪通过武装政变夺取了他侄子朱允炆

  • 古人牙疼了会不会拔牙?(古代牙疼会不会死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拔牙,牙齿,没有

    智齿、牙痛、拔牙在现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果一般医生发现患者有智齿,会告诉他平时不要在意,等到牙疼了再拔牙。但是牙疼真的很可怕,但是相比较而言,拔牙可能听起来更痛苦。好在现在有了麻醉,再疼也能扛过去,但是古代人牙疼怎么办?古人会怎么处理牙疼拔牙?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古代人会刷牙,牙刷不是现代发明的

  • 他膝下的王子不是他亲生的!皇帝太慷慨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帝,刘玉,孩子

    在中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处于混乱时期。当然,如果说混沌时期,南北朝这个时间段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同时,在这个恐慌的时代,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心里,父母一定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历史上有一个皇帝,生了那么多孩子却没有一个是自己生的。这个神奇的皇帝就是刘觅,宋朝的皇帝。可能你

  • 吴王阖闾女儿胜玉公主因为半条鱼自杀是怎么回事(吴王阖闾丧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王,公主,羞辱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很多古代的影视作品中,公主一般给人的感觉都是桀骜不驯,任性妄为,但最后都会被教育成很听话的公主,只是有些公主是被自己害死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阖闾,他的女儿余省公主就因为半条鱼上吊自杀了!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其实这件事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做出来的结果却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