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曹丕不派人刺杀司马昭,而是与他正面交锋?

为什么曹丕不派人刺杀司马昭,而是与他正面交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06 更新时间:2024/1/16 19:43:49

曹茂是继曹睿之后,魏国又一位血性君主。曹丕即位时才13岁,但已经对司马氏的专权不满。当曹长大后,他的权力日益下降,所以他有一个计划摆脱司马昭。但曹茂的方式可能会让很多人吃惊,曹茂并没有派人刺杀司马昭,而是想直接与司马昭对抗,这无异于最后一搏

,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最后曹茂兵败身亡,死时不到20岁。也许是因为曹茂太年轻,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他能再忍几年,他可能真的有机会除掉司马昭。

魏国皇帝曹茂带着几个卫兵,想冲进司马昭的房子杀死司马昭。现在看来,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曹茂,也就是几个警卫员,还在这么大张旗鼓的做事。你怎么能杀死司马昭?

说起来,曹茂虽然很年轻,被杀的时候才20岁,但是从他的一生来看,他其实是一个精明谨慎的人。司马师要废掉曹芳,以郭太后的名义召曹太祖入京为帝时,一路上非常谨慎。当别人要向他跪拜时,他回礼。有人告诉他,你是皇帝,不用还礼。但他说,太后叫他来北京,又没说给他安排什么工作,也没说他一定要当皇帝,他不敢逾越。他被要求住在钱坫,他说钱坫属于已故的皇帝,所以他不敢住在那里。让他上车坐轿子,他就得走。

这一切都说明了曹茂的精明和谨慎。但是,这么聪明谨慎的人,他为什么带几个警卫直接去刺杀司马昭呢?这怎么一点都不像曹茂的风格?

换句话说,刚当上皇帝的曹茂是个精明谨慎的人。为什么他后来变成了一个鲁莽愚蠢的人?

曹茂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才14岁。他一当上皇帝,就派了很多身边的侍从四处巡视,了解世情,体恤民情,考察官绩。曹茂为什么要这么做?无非是联系地方官员,增进感情,让他们支持自己。

曹茂这一点,和刘贺到北京时所做的完全一样。刘贺做了这样的事,引起了霍光的高度警惕,霍光及时把他赶下台。曹丕这样做,虽然没有被司马师赶下台,但也引起了司马师的高度警惕,对他非常警惕。所以他联系当地官员的行动,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

第一次手术失败后,曹茂马上迎来了第二次手术。当时,镇东将军吴和扬州刺史文钦以司马氏家族连累朝廷为由,揭竿而起。司马师率军平叛。在此过程中,司马师眼部受伤,惊吓过度而死。临死前,他派人通知司马昭接管兵权。

曹丕知道这是一个机会,所以他命令司马昭不要去,并要求高级部长傅拓把军队带回来。曹太祖以为只要付伟把军队带回来,兵权回到自己手里,就可以镇压司马家。不过,司马昭也很清楚其中的得失,并没有听曹茂的话,而是直接去了,回来见曹茂带着军队。结果,曹茂的夺权欲望落到了空。

更严重的是,司马昭对曹十分警惕。一切基本都是我自己决定,根本不向曹茂汇报请示。司马昭有一个理由,曹茂还年轻,他的根本任务是读书,所以先把书读完。

当司马昭不把政务交给曹茂,只让他读书的时候,曹茂接触到的人就只有那些当老师教他书的大臣们了。

史料详细记录了曹茂读书时与老师关于《尚书》、《易经》的讨论。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曹茂与老师关于《尚书》、《易经》的讨论,其实就是曹茂的第三招。

在讨论《尚书》时,夏朝的邵康是曹茂非常推崇的人。但是他的老师们都很崇拜汉高祖刘邦。当时,曹茂和他的老师们展开了一场大辩论。曹茂认为,邵康的复出意义重大。然而,他的老师说,虽然邵康繁荣,但它仍然是基于他的祖先于霞,夏柒,太康和中康。而刘邦是开创性的,意义重大。

为什么这是曹茂的第三次手术?因为曹茂要做的是像邵康推翻掌管国家大事的后羿一样推翻司马昭,从而振兴夏朝。他想引起那些老师的共鸣,然而,那些老师实际上是司马昭送给曹茂的,他们根本不听曹茂的提议。当他们称赞开国皇帝刘邦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为司马昭的篡权做准备。

那些老师在讨论易经的时候,还把舜之道告诉了曹茂,其实是在暗示曹茂,希望他能把皇位"适度"为了司马昭。

可以说,当时的曹茂没有自己的房间空完全被司马昭包围了。一般来说,师徒关系是最深的。然而,没有一个老师同意曹茂的观点。这样的曹茂当然陷入了绝望。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曹茂才会孤注一掷。在那一刻,他应该拿着一个"宁死不屈"这个想法。所以,他做了这么一件看似愚蠢的事情。

标签: 老师曹丕皇帝

更多文章

  • 春秋一霸的楚国是现在的哪个省?(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哪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国,疆域,大部

    春秋战国时期有句话:"虽有楚三族,秦亡则楚"。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唯一有希望与秦国争夺天下的是楚国,而春秋时期楚国是可以与晋国抗衡的超级大国。春秋时期,楚国的疆域是诸侯国之首,疆域非常辽阔。那么现在楚国的疆域够不够包括那些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从周室起,称霸汉水。西周建立后,因楚人有

  • 林小君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公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小君,加拿大

    林小君,原名TommyLim,是一位华裔加拿大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在许多国家从事商业和慈善事业,如加拿大和亚洲。近日,他宣布已申请并获得中国国籍,引起舆论广泛关注。那么,林小君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公民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回归祖籍,弘扬中华文化。林小君的父母来自中国广东。他在加拿大长大,一直对祖籍保

  • 赤壁之战周瑜运用了哪三个计谋?反间计、苦肉计、诈降(赤壁之战周瑜用的三个计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瑜,黄盖,赤壁

    古代有很多关于赤壁之战事迹的相关记载,甚至有人根据史实编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大部分是真实的,但也有少部分属于艺术创作和改编。其中,除了诸葛亮,周瑜也是这场战役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用了哪三招?赤壁之战,周瑜用三种策略对付曹操。赤壁之战开始前,由于曹骏比

  • 陈叔宝有多荒唐?真正历史上的陈叔宝荒唐到什么地步呢?(陈叔宝的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文帝,陈后主,张丽华

    说起陈,这个人大家应该都认识,而且他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电视剧里的陈很可爱,但是现实历史中的陈是另外一个人,说现实中的陈非常非常荒诞,所以大家要问,现实历史中的陈真的荒诞吗?有多可笑?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大家也可以一起看看!陈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当皇帝只是他的爱好。我一直这么贪玩,已经

  • 酸碱中和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酸碱中和反应是放出大量热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反应,酸碱,吸热

    酸碱中和是吸热还是放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当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混合时,它们会发生反应,最终形成盐和水。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不知道中和反应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让我们深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在化学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部

  • 古代有没有过路费?(古代有没有过路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过路费,明朝,京杭大运河

    现在出行,如果自己开车走高速,肯定有过路费,经常自驾出行的人一定很熟悉。但其实过路费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古代也有,比如明朝。但是,为了逃避这些过路费,古人无所不用其极,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明朝的人是如何逃避过路费的。上过高速公路的人都知道,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都会有收费站,也就是说,当你使用高速公路的时候,需

  • 赵良栋那么优秀,怎么会差点被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良,康熙,云贵

    说起赵良栋,众所周知,它还是相当牛逼的。据说他是清朝第一精兵。他为旧金山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这样一个可怕的人。事实上,也有不好的时候。据说当时赵良栋差点被杀,于是有人问,这个赵良栋是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故事?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分析一下吧!没那么严重。赵良栋的个性有点极端。他说了一件事,

  • 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真的能禁住海外贸易吗?(海禁政策对明朝经济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贸易,明朝,走私

    明清两代都有一些被后人诟病的政策,比如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明朝的海禁。他们虽然没有完全切断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了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尤其是闭关锁国政策,他们沉浸在去中国的梦想中。但是,明朝的海禁真的禁止一切海上贸易吗?民间就没有民间交易了吗?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完成了他

  • 为何孙策不传位给儿子孙绍?(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他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江东,儿子

    大家对汉末三国时期江东的孙氏政权应该非常熟悉,尤其是孙权,一直对他评价很高,甚至认为他的功绩在《孙坚》中孙策之上。不过孙权的位置也是他哥哥孙策传给他的。否则孙权就算再有才华也未必有机会施展。不过,孙策本人也不是没有儿子。他的儿子孙绍可以说是他的第一继承人,但为什么孙策给他的弟弟孙权而不是他的儿子?孙

  • 康熙第一次看到十岁的弘历为什么一眼就选中了他?(康熙第一次看到弘历是几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雍正,算命

    为了培养一个继承人,其实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不仅是他的出身,还有他的品行、思想、行动等等。有时候他的外表也要考虑进去。如果他看起来太歪,或者受过什么伤,他看起来就不端庄。但是,历史上总有意外。例如,当康熙第一次看到只有十岁的李鸿时,他就决定把这个孩子作为未来的继承人。虽然是他的孙子,但还轮不到他传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