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朝的官员,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真的很循规蹈矩,衣着帽子都很精致。反正都很复杂,不值得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就是这个清朝的官员戴着项链,大家都叫朱超。那么这个朱超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意义?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个问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超"这是什么?清朝大臣脖子上戴的就是这个"饰品"。
看起来眼熟吗?有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人,第一感觉就是佛珠。
其实是"朱超",不是珠子。朱超的起源是由佛珠转化而来的。因为清帝信佛,所以模仿佛珠制作"朱超"。
朱超不是普通人能穿的。只有四五级以上的才能穿。这是一个象征。
和佛珠一样,韩国佛珠有108颗。
108颗佛珠代表108种烦恼。然而,朱超与佛珠有很大的不同。
它的108代表12个月,24个节气,72个时。
总之,珠子比珠子复杂多了,下图是珠子上吊坠的各种解释。
那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会有珠子。
我们已经知道朱超属于清朝,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清朝的历史。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
在努尔哈赤,大多数人信仰萨满教。萨满是巫师,拥有预测、天气控制、占卜等超能力。
皇太极之后,后金统治的领土更大,包括蒙古部落,蒙古信仰藏传佛教。所以清朝的一些人逐渐开始信佛。
据说皇太极特别喜欢玩珠子,经常作为赏赐送人。
当然,这时候珠子还没有出现,直到清朝入关才开始佩戴,比如孝庄皇后。
顺治年间,虽然还没有这种朝珠制度,但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而且孝庄皇后和康熙都是藏传佛教的信徒。因此,朱超的出现是必然的。
在《大清法典》中,对朱超有明确的规定:
皇帝的珠子是按照朝代定制的。皇帝的佛珠用100颗珍珠、佛头、纪念、云形宝物装饰,适合大典。皇太后和皇后佩戴三套朱超,一套为东珠,两套为珊瑚。王子不允许在早上使用东方明珠。
不仅如此,还有:
所有的臣子,王公,文官,武职,韩战,科道,禁卫,公主,福晋,官,妇,五个等级的女人都可以用。以杂珍香为之。
足以看出佛珠的规矩很多,不仅佩戴人员有限,颜色和材质也需要有所不同。
比如皇帝用珍珠材质,颜色是明黄色。而且像这种珍珠材质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