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和他的两位谋士荀彧与郭嘉分别是如何评价袁绍的?(郭嘉 荀彧 给曹操推荐哪个儿子)

曹操和他的两位谋士荀彧与郭嘉分别是如何评价袁绍的?(郭嘉 荀彧 给曹操推荐哪个儿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35 更新时间:2023/12/23 22:19:34

官渡之战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袁绍虽然实力数倍于曹操,但还是被曹操打败了。但是,在官渡之前,在战争打响之前,曹操和他的两个杰出的谋士郭嘉、于迅是怎么看待袁绍的呢?他们对袁绍的评价如何,对即将到来的重要战役有什么预测和看法?

孔融一本正经地在

曹操集团宣扬袁绍无敌的言论时,曹操集团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包括以下这些人:

郭嘉曾经在一次与曹操的私聊中,深刻地批评了袁绍,认为袁绍有十个缺点,曹操有十个优点,所以曹操在最后的决战中,一定能打败对方。但郭嘉是否公开发表过类似言论,我们不得而知。唯一站出来公开反驳孔融的人是于迅。面对大作家的投降言论,他毫不客气地一一批判。

于迅说:"袁绍军队众多,却没有良好的纪律。田丰喜欢顶撞他的老板,而许由非常贪婪。沈沛有很强的权力欲,却没有智谋。他很果断,但也很自负。一旦我们双方开战,这些人结合的结果只能是:沈沛和季枫负责照顾袁绍的后方,他们一定会逮捕贪婪的许由一家。这时,许由将不可避免地叛变。至于阎良和文丑,他们不过是两个有勇无谋的武将,一旦开战肯定会被我们生擒!"

于迅本人曾经在袁绍手下工作过,他的亲弟弟还在袁绍身边,所以他对袁绍的幕僚群体有着深刻的了解。正如他所说,袁绍集团内部情况极其复杂。巨寿和田丰看起来是两个战略眼光极高的人物,但他们因为是冀州地方势力的代表,在袁绍面前往往表现出偏执的性格,所以一直受到袁绍的怀疑。沈沛作为土生土长的田丰人,没什么脑子,比较死板,但这样的人往往会受到领导的青睐。即便如此,他的忠诚后来还是被袁绍怀疑,但多亏了求情,才得以免罪。

季风和许由是老乡。他们是最早追随袁绍的两个人。季风曾经在刀锋下工作。许由年轻时曾参与冀州刺史王奋废黜刘虹的阴谋。两人都是职业政客,出道较早,在政界都很有名气。然而,我们从历史上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真正的才能,但季风也在袁绍夺取冀州的不道德行为中发挥了作用。似乎两人对勾心斗角的了解都超过了正常的政治。

至于辛平和郭图,他们是老乡,然后在原冀州刺史韩复手下工作,后来他们共同劝说韩复投降袁绍,这似乎是他们对袁绍唯一的贡献。后来,郭图作为袁绍的特使前往洛阳,拜访刚刚逃出李珏的刘勰,但由于史书记载的矛盾,我们无法得知他在袁绍的决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至于阎良和文丑,史书上一出现他们就都死了,所以我不会比别人更了解他们在历史上的事迹。

传世文献多次记载了袁绍幕僚集团在各种问题上的分歧,包括是否迎帝、如何南征、军权如何分配等。这些分歧随着袁绍在继承人问题上的摇摆不定而彻底爆发。

袁绍有三个成年儿子。本来长子袁谭应该是将来继承他地位的人,但袁绍本人给予三子袁尚更多的爱,所以他的集团分为两派,一派以沈沛和季风为首,支持袁尚取代袁谭成为继承人;另一派以辛平(相对无足轻重的幕僚)和郭图为首,主张维护袁谭的家族继承人地位。显然,这两派已经从单纯的政治分歧变成了彻底的利益冲突。

面对部下的矛盾,袁绍不仅没有公开说袁尚或者袁谭是他的接班人,反而让长子袁谭镇守青州,次子袁镇守幽州,侄子镇守并州,最后他和袁尚一起留在了冀州。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大大加深了大家对袁谭接班人身份的怀疑,以至于之前并不太关注此事的鞠寿发出了声明,说这样会导致整个集团的分裂,但是袁绍本人并不同意,于是鞠寿发出了非常不愉快的牢骚:“灾难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然,这些情况都瞒不过南方的曹操。所以面对人们对其集团未来的质疑,曹操本人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他说:“我知道袁绍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野心很大,但智商不够。他看起来很吓人,但很胆小。他经常嫉妒有才华的人。他没有尊严。军队虽多,他却管理得一塌糊涂。部里太骄傲了,命令经常不能通过。所以,他的疆域虽然辽阔,食物丰富,但对我来说只是一份礼物!"

从坦白的历史和事后来看,曹操对袁绍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但问题是,虽然一个群体的领导者对群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是有限的。古往今来,我们看到很多小组织的领导人都很有才华,但由于缺乏一个好的平台,他们对历史的影响非常有限。袁绍可能真的有曹操说的那种缺点,但是他的平台比曹操好,资源比曹操丰富,所以两者决战的结果还是未知数。更何况曹操本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清楚。至少袁绍还没有因为什么桃色问题险些丧命,这种事情曹操也发生过一次。谁能保证他不会再犯?

标签: 冀州他们袁绍

更多文章

  •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消失了?复姓究竟是怎么来的?(诸葛姓和司马姓)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复姓,姓氏,令狐

    中国古代有很多复姓,如诸葛、司马、上官、欧阳等。其实这些姓氏都很好听,充满了一种江湖气息。为什么这些姓氏在近代都消失了?事实上,拥有这些姓氏的人本身并不多,只有少数人熟悉这些姓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姓也逐渐分裂成了单姓,所以人们能看到的复姓越来越少。这些复姓当初是怎么来的?这一次,我会给你一个答

  • 李陵简介李陵的悲剧(汉朝李陵与宋朝李陵)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陵,匈奴,李广

    说起李玲,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这个人的。这个人其实非常非常厉害。历史上也很有名,但是李陵很悲剧。为什么说他悲剧?他有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李玲有着怎样的故事。有兴趣的不要错过!李陵是汉武帝时代一位著名的将军。由于他骁勇善战,又是名将李广的孙子,所以一直备受推崇。李玲也很优秀。他不是一个普通的

  • 纳粹军官格雷特到底有多残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格雷特,波兰,姆莱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波兰后,波兰曾经与德国有争议的领土自然是"回归"进入德国领土。在这些回归德国的土地上,土生土长、熟悉情况、忠于第三帝国的人当然是担任这些地方行政长官的最佳人选。在这些数字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在担任波兰地方长官期间,犯下了镇压波兰抵抗和灭绝犹太人的无数罪行。他是纳粹地区的领导

  • 为何刘备不管多落魄都有人跟随?究竟有什么魅力?(刘备有那么多人才却还是失了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一个,汉中

    刘备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也很高,尤其是《三国演义》,让刘备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刘备的一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一生,从一个祖上是贵族的普通人,变成了一个可以和曹操、孙权这样的人物抗衡的人。而且在刘备的职业生涯中,无论他有多落魄,身边总有人会追随他。那么刘备到底有什么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会一直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

  • 什么是真分数(什么叫真分数 什么叫假分数)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真分数,分母,股数

    在数学中,分数是表示两个整数之比的一种方式。什么是真分数当分子小于分母时,这个分数叫做真分数。那么,什么是真实分数呢?怎么才能理解呢?以分数2/3为例。如果分子2小于分母3,这个分数就是真分数。真分数的特点是分子小于分母。对于一个真分数,它的数值永远小于1,因为分子代表被分割的股数,分母代表作为整体

  • 荀彧一心想匡扶汉室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而追随曹操?(三国荀彧匡扶汉室)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于迅,一个

    我们一般认为,做事之前先有一个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选择自己想学习的方向,努力工作,效率会更高。然而,三国时期的谋士于迅的最终目的是想帮助汉朝,他一直是汉朝的臣子。但他为什么选择追随曹操,而不追随与他目的相同的刘备呢?于迅作为曹操的左膀右臂,在曹操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于迅不同于其他谋士。他虽

  • 刘裕早年家境贫困终成一代帝王刘裕建宋堪称传奇(南朝刘裕的生平简介图片高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帝,刘裕,武帝

    刘裕是刘崧南朝的开国皇帝。他虽然是汉高祖的弟弟刘邦的后代,但是家里已经很穷了。刘裕的母亲难产去世,父亲刘俏一度无力抚养刘裕。他也打算抛弃他。如果刘的母亲没有收养刘裕,不知他能否顺利活下来。刘裕渐渐长大,开始展现自己的辉煌。他对继母很孝顺,在当地也是出了名的孝顺。很难想象这样的刘裕最终能成为一代帝王。

  • 杜牧的一生是怎样的?(杜牧的一生是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牧,东流,杜宇

    说起杜牧,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他也是唐代非常著名的诗人。和其他唐代诗人相比,杜牧真的是多才多艺,这和他徒步杜宇差不多。相信大家都读过不少杜牧的诗,所以今天边肖就来说说杜牧,看看他的生活是怎样的,是什么成就了杜牧。多才多艺的杜牧杜预的多才多艺达到了很大的程度:文学研究,杜预注《春秋左传集解》和《春秋举

  • 描写智能手机的作文(描写智能手机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手机,我们,需要

    新一代智能手机作为新时代的通用通讯工具,以绝对的优势落入了人们的视野。而随着5G的到来,生活可以更快,只需几步。手机的主要功能是让用户在微信上聊天。现在,发送和接收消息只需要2秒钟。其次,我们可以随时查看天气预报。你不必一直等待电视上的常规天气预报。而且还可以用手机自带的笔记本记录重要内容。但是对于

  • 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句子(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句子简单)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我们,结论,得出

    英语作文结尾的通用句我最后会说…经过比较,我会说…在那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总而言之,从各方面考虑,可以有把握地说…在我看来,这更可取…因此,在我看来,这更可取…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数据/统计/数字使我们得出结论...通过